祖父的园子ppt
《祖父的园子》课文: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X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X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课堂实录
一、课前导入,从《呼兰河传》中悟情
1.师:上课前,老师想跟同学们聊几句,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去哪里玩?
生1:我喜欢去海边。
生2:我喜欢去游乐园。
生3:我喜欢去西湖……
生4:我喜欢去农村去体验生活。
师:体验什么生活?
生4:挖过笋。
师:如果有一天能自己种一下,感觉肯定更不一样。
2.师:同学们喜欢去玩的地方,特别多,特别好,今天闫老师想带着同学们再到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那就是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园子》。实际上,对于萧红同学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还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她的一篇文章——生:《火烧云》。同学们知道吗,《火烧云》跟《祖父的园子》都节选自萧红的同一X篇小说,你知道是什么吗?——生:《呼兰河传》。
3.师:对,就是《呼兰河传》。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是故乡的人,故乡的事,那么在这篇《祖父的园子》里提到的祖父,当然是萧红的祖父,因为这一部《呼兰河传》是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在这一部小说里,萧红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祖父,那么祖父对于萧红来说,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在《呼兰河传》这X篇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提到了自己的祖父,同学们看屏幕,自己读一读:
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萧红《呼兰河传》
4.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句话很短,但是有一个词出现的次数特别多,是哪一个词,发现了吗?
生:上面那段短文写的“祖父”特别多。
5.师:有一个词就是“祖父”这个词出现的次数特别多,数一数这里面是几句话?
生:四句。
6.师:四句话出现了几次祖父?有的同学马上就数出来了,是七次。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有点絮絮叨叨,萧红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的祖父呢?接下来我们来读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也许我们就会对这一点有所理解。我知道同学们做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说,他读了好几遍课文,那么接下来我们这一遍就来默读,听清楚要求,默读光用眼睛看,不出声,也不用手去指,边读边看一看哪一个地方你觉得写的最生动,最精彩,你把它画下来好不好,来,开始。
二、初读课文,走进祖父的园子
1.师:我请同学把你认为最生动、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生1:我画的第十七段。(生读该段落)从这一段话,我知道了萧红小时候在祖父的园子里无忧无虑的童年。
生2:(读十三自然段)
师:她觉得这个地方写的最生动、最精彩。实际上写的生动精彩的不一定是完整的段落,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两句话,你画的哪里?
生3:第十六段。(生读)
2.师:她画了这一处地方,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你认为写的最生动最精彩的地方,我刚才看到很多同学还画了其它地方,我们就不一一的讲了,同学们看,透过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你认为在萧红的笔下,祖父的园子师一个怎样的园子?你愿意填上一个什么词?出示ppt:
祖父的园子是( )的园子……
生1: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美丽的园子。
师:请你把美丽写在黑板上。
生2: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园子。
师:逍遥自在的园子,好逍遥自在是不是就是X自在?你把X自在写在黑板上。
生3: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热闹的园子。
生4: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个绿色的园子。
师:绿色的,为什么你说是绿色的,可我看到它的颜色不仅是绿色的。
生4:因为它里面种的树都是很健康的。
师:原来这个绿色X健康的意思,那你把绿色写上,因为你的绿色代表健康。
生5:我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快乐的园子。
生6: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欣赏你用的这个词,她说是绿色的,你偏说是五彩缤纷的,好你写上。
生7: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生8:祖父的园子是个欢乐的园子。
师:快乐和欢乐一样,我们就不往上写了好吗?
生9:祖父的园子是丰富的园子。
师:好,你从文章中感觉到了丰富。
生10: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园子。
师:我特别欣赏你的独一无二。肯定有你的理由,先写上。
生11: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个有趣的园子。
师:特别有趣,特别好玩是吗?
生12: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个与众不同的园子。
师: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差不多。
三、精读文本,体悟祖父的爱
1.师:孩子们,你看,我们初读了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在同学们的眼里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它是一个美丽的园子、是一个热闹的园子,是一个有趣的园子,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是一个绿色的园子在另外同学的眼里又是五彩缤纷的园子,它更是一个X自在的园子,是一个充满了欢乐的无比丰富的园子。你看,萧红的文章就是这么了不起,我们仅仅初读了一遍课文就读出来这么多的感受,好的文章就是非常丰富的。同学们在刚才提到的这些特别精彩,特别好玩的自然段当中,同学们提到了这样一个自然段,我们来看这里,刚才有个同学读了这一自然段还谈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想请一个同学再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X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师:我特别欣赏你最后这一句,太阳也不知道,刚才他在读的时候,有一些字他是故意的把它读重了音,每一个读重音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是吗?他觉得这样读特别好听。有一个词在这一段当中,可以说是这段话的灵魂,是哪一个词,你能找到吗?不着急,找找看,看不清楚看课文。
生:是X。
3.师:你们同意吗?是X,是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X的。在萧红的笔下都有什么是X的呢?
生1:有花、鸟、虫子、黄瓜、倭瓜、还有玉米和蝴蝶。
师:是啊,它们都是X的。倭瓜就有怎样的X呢?
生1:随便可以开多少花。
师:作者是怎么写的,你读读看?(生读句子)
师:这是倭瓜的X,黄瓜有什么X呢?(生读句子)
师:这是黄瓜的X,玉米有什么样的X?(生读句子)
师:那是玉米的X,蝴蝶有什么X?(生读句子)
4.师:那是蝴蝶的X,同学们你们羡慕黄瓜、倭瓜、玉米和蝴蝶吗?(生:羡慕。)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不能像蝴蝶、玉米……它们一样X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5.师:用萧红的话来说,它们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X的。我们这么羡慕他们,我们变成他们好不好?你从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当中只能选一种变成它们,因为即使是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一次也只能变一个,那你只能选择一个,想想看,谁想变成倭瓜?有五个六个同学想变成倭瓜,那你们就是倭瓜啦。谁愿意变成黄瓜?哇,有四个同学愿意变成黄瓜。谁愿意变成玉米?有七个同学愿意变成玉米。谁愿意变成蝴蝶?有这么多同学愿意变成蝴蝶,我想问一问怎么蝴蝶这么热门?
生1:因为我们觉得蝴蝶可以随意的飞来飞去,不用被管着,蝴蝶也没有要做的烦心的事情,总是飞来飞去。
6.师:我明白了,他是羡慕蝴蝶这种X自在飞翔的状态。那你们都已经选好了是吗?有的是倭瓜,有的是黄瓜,有的是玉米,有的是蝴蝶,但是你们却忘了一个人,我呢?闫老师呢?你们给我出出主意,我变成什么呢?你是黄瓜你就想要我变成黄瓜,你是倭瓜就要我变成倭瓜是吗?那我还犹豫不决呢,这样吧谁表现的最X、最快乐,我就变成谁,就加入谁的队伍,行不行?你们有没有信心把我拉进队伍里去?
指名生读倭瓜。
生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倭瓜真的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渗透师范读)
生1:是的。
师:真的?那你能不能再表现一遍,我再想想。(生再读)
师:好,够X够快乐了,我可以考虑变成倭瓜。黄瓜不高兴了,玉米蝴蝶都不高兴了。来,黄瓜是谁?如果你读的够X够快乐我还可以改变主意,因为我是X的,我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
生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他。
师:先别坐下,我问问你,黄瓜真的是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呢?
生2:一朵花也不开,一个瓜也不接。
师:行吗?
生3:肯定可以的,因为黄瓜是X的。
师:黄瓜够X够快乐,他刚才还不够坚定,还有谁是黄瓜再跟我确认一遍。(生读)
师:我要开两朵花呢?照你这么读开两朵花行吗?
生4:可以。
师:黄瓜够X够快乐,我得再想想,我会考虑变成黄瓜,倭瓜不要不高兴,玉米着急了没有?如果你读的够X够快乐,我还可以改变主意。
生5: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
师:真的是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我还想长到天上去行不行?(生:行)玉米说行。我从她的声音里听出来了玉米够X够快乐,我又想改变主意了,不过我还没有最后确定,还有蝴蝶有机会。
生6: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师:蝴蝶真的可以随意的飞?
生6:可以。
师:我想一会儿飞到墙头?
生6:可以。
师:我又想从墙头飞下来?
生6:都可以。
师:我想飞到她家?我想飞到你家?
生6:都可以。
师:都行是吧,回答的这么肯定。蝴蝶也是够X够快乐,哎呀到现在为止闫老师到底变成什么呢?各种声音出现了,闫老师犹豫不决,我要不就变成——(生答:黄瓜、倭瓜……)
7.师:你们给老师出了这么多主意都不一样,我能不能一会儿变成黄瓜、一会儿变成倭瓜、一会儿变成蝴蝶、一会儿变成玉米行不行?(生答:可以)为什么是可以的?
生1:可以我觉得,因为我们现在正在享受X。
8.师:是的,在萧红的眼里在祖父的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X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X的。闫老师要对你们说一声抱歉,因为我到现在都拿不定主意,不过刚才我们还是感觉到了在祖父的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X的、都是快乐的。不过同学们倭瓜、黄瓜真的会感到X和快乐吗?真的会吗?(生答:会)为什么会?
生1:因为倭瓜没人能克制它长多高,祖父他也不会去跟倭瓜说,你明天一定要爬到这、爬到那。
9.师:祖父不管它,倭瓜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倭瓜、黄瓜真的有人的思想,有人的感情吗?它真的会听到祖父的话?不会,是吧。那究竟是谁感到X,感到快乐?
生:是萧红。
10.师:是童年时代的萧红,她是X的、她是快乐的。同学们但是在这一段当中,萧红有没有直接站出来讲:我是X的,我是快乐的?她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我们依然感觉到了她的X、快乐,她是怎么让我们感觉到的?
生1:从文章中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觉到的。
生2:倭瓜都像说她自己。
师:是啊,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的多好啊,我再请人补充。
生3:第十三段讲到萧红在干嘛都没人克制。
师:你是联系了前面的文章,又再看这一段知道了萧红也是X也是快乐的,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萧红虽然没有直接站出来讲自己是X的、快乐的,但是她在写倭瓜、写黄瓜……就像这个同学所说似乎就在写她自己。
11.师:我国近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学者叫王国维,他有一本书叫《人间词话》,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读读看: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在诗词文章中景色所表达的感情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物的感情。景物的喜怒哀乐其实是人物的喜怒哀乐,景物喜其实是人物喜,景物悲其实是人物悲。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萧红这一自然段恰恰非常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特点,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我们来感受这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创作手法。(指名配乐读这一段)
12.师: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在萧红的这篇文章当中不止一个地方体现了这个艺术创作的手法,在这篇文章中祖父的园子里有没有注意到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植物,是什么?大榆树。找到描写大榆树的地方,自己读一读。
13.师:为什么萧红说她只觉得园子里只有一棵大榆树?难道就没有其它的树吗?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不这样写:来了风榆树就呼叫,来了雨榆树就冒烟,为什么不先呼叫先冒烟呢?
生1:榆树像她的祖父一样,来了风雨都会提醒萧红。
师:榆树就像祖父,就像这个园子里的守护神,而祖父是谁的守护神?
生2:祖父是萧红的守护神。
14.师:是啊,它比别的树都高大,当伤害来了祖父在前面给她挡着。这个先字突出了祖父的高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萧红心中祖父就是她的守护神啊,同学们这一个句子除了描写榆树的枝干还描写了榆树的叶子,它把榆树的叶子比作了什么?
生1:比作沙滩上的蚌壳。
师:是啊,当太阳一出来,榆树上的叶子就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既然是榆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呢?(改成: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这里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指的是在风中哗哗作响,冒烟是水汽,为什么不直接明明白白说清楚呢?
生1:是为了更生动。
师:这样说太笼统,不能用一个生动把一个东西就说出来。
生2:萧红是为了拟人。
师:你从哪个词看到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2:呼叫。
师: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把大榆树给写活了,就有了人的灵性,充满了诗意与浪漫的色彩,这就是萧红文字的特色。同学们,对一棵大榆树,萧红也跟我们写得很不一样,实际上通过这这棵大榆树我们感受到的是谁的生机、谁的诗意和浪漫?
生:萧红。
师:是的,童年时代的萧红变得诗意变得浪漫,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同学们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这么美好,让她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的色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生1:我觉得是祖父带给萧红的X。
生2:祖父带给萧红的爱。
(师指名生在黑板上写“爱”)
师:同学们如果此时我再问你一个问题,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会怎么说呢?
生: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师:正因为充满了爱所以这个园子都是美丽的、快乐的……所以我们了解到萧红怀念的真正的是什么?
生:祖父的爱。
师:现在我们就应该明白了,在课前给你们看过的这段话,四句话X现了七次祖父,你明白了为什么萧红要出现那么多次祖父了吗?这说明了什么呢?(音乐响起)
生:她很爱祖父。
师:是啊,她深深的怀念着自己的祖父。萧红这一部《呼兰河传》是写在1940年的香港,当时的她已经是二十九岁了,在写完这X篇小说一年后萧红便因病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没能回到她的故乡呼兰小城,也再也没能回到那曾经给她带来多少幸福,多少快乐的祖父的园子,但是这个世间上所有的东西,比如说爱,它并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就像我们现在还在读萧红这些动人的文字。同学们还记得那一棵不结果子的樱桃树吗?萧红小时候就在那棵樱桃树下奔跑着找樱桃。一边在找,还在一边大声的喊,在问祖父——(ppt出示《呼兰河传》节选)
生1:“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师:祖父老远地回答着:“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再问——
生2:“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师:祖父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师:你相信吗?不相信,我们都不相信,但是这个不相信恰恰是因为我们读懂了这文字背后深深的爱!
听课感悟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听完闫老师这节课了解到一节课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文的内容,而是要通过课文了解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情景交融才能给学生更好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语言课。
祖父的园子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它更是“我”成长的乐土,它更是承载“我”与祖父之前浓浓的亲情与回忆。不论是X生长的树木还是“我”都因为祖父的爱而能获得X的生长。孩子不仅仅要从这节课中去了解课程要求孩子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文章中有所感、有所悟。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去教会孩子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渗透情,渗透礼,让孩子在无形之中也学会情礼的交融。
一本《呼兰河传》贯穿整课,让孩子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加深为课文的感知,让孩子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孩子课后可能不仅仅是记得《祖父的园子》更会记得这本《呼兰河传》,更会记得萧红这位作者的经历,从了解作者经历再去了解书本,从书本中再去学习重要的章节,对提升孩子整体的语文素养更有帮助。
——陈肯
闫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一名特级教师活用教材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往往是看了优秀的课例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语文应该这么教。”开课时,闫老师从《呼兰河传》中选取合适的文本,将学生目光首先聚焦在祖父身上,从而带着思考和质疑走进祖父的园子;结课时,再次整体回归《呼兰河传》,从作者和爷爷的对话中,升华体悟祖孙深情。虽然闫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像我们平时那样,向学生推荐或布置作业要求去读《呼兰河传》,但受到感染的学生,不由得就会对原著产生兴趣,他们无需教师提醒,自然就会去阅读整本书,无形中就达成了“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这一课标要求。在讲到“借景抒情”这一写法时,闫老师也是出示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对这句话进行简单解释,来学习知识点,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祖父的园子》本身是极富画面感的一篇课文,按照我们通常的授课准备,一定会利用很多精美的图片制成PPT,供学生直观感受。但这节课里,闫老师依然是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以读名义,对园子有了初步印象,并让学生自己写下板书,将课堂尽可能的交给学生;以读悟情,X选择园子里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朗读,不仅体悟到了祖父的园子是X的,更是将这份X的学习快乐带给了现场的每一位学生。
——马秋燕
END
文字记录:马秋燕
排版整理:陈肯
请点击关注
摆渡人儿
《为孩子立界线》——part1:界线帮助孩子建立终身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