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历历”何意?诗词大会39人错,武亦姝答对)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
在和诗迷朋友沟通中,总有人这样说:“但凡是经典之作,我都已经读过了,已经无诗可读了”。
每当这时候,笔者就会问上一些这样的问题:
“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何意?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杜甫为何要用“落木”来形容“落叶”?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为何非得是“紫烟”?
《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中的“绿蚁”是什么?

这些问题,每每都能让不少诗迷面面相觑。问这些问题并非有意为难,而是笔者认为如果不通通理解清楚这些问题,那这些千年经典其实就没有真正的读透。这些问题,大家都能在往期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本期笔者再和大家说一句不易理解的名句,经典七律《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有多出名,不用笔者多说了,有人称它是唐诗七律第一。关于这首诗,诗词大会曾考过一道这样的题: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历历”是什么意思?
A.清晰 B.零落 C.象声词
当时攻擂选手武亦姝是轻松答对了答案A,但百人团选手却有39人答错。对一首这样年年入选课本的作品,却有这么高的错误率,主持人董卿都直皱眉,不敢相信。

“历历”这个词,在古典文学中确实有多个意思。它可以指逐一地,也可以指零落的状态,作为象声词这种说法也是有的。
像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有段话“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在这里,“历历”取的就是“逐一”之意;而宋代文人司马光《静斋》诗中写道“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这里的“历历”取的是“零落”的意思;还有明代诗人高启在《鹤瓢》一诗中写有“醉听树头风历历,还疑秋傍九皋鸣”,在这里的“历历”则是作为象声词出现。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晴川”说的是阳光照耀下晴明的江面;“汉阳树”说的是黄鹤楼西、汉水北岸的树木。诗人此刻是远眺,所以是为了突出“晴”之一字,所以“历历”当为“清晰”之意。其实这种用法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右一个成语“历历在目”便是说过去或者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词中的“历历”同样是采用的“清晰”之意。

其实除了考到“历历”的意思,之前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还考过这首诗中“昔人”指的是谁?如果对于这首诗和相关典故不是很了解,很多人想当然地就会认为“昔人”指的应该是诗人的故人,说他乘黄鹤去只是奉承夸赞对方的不俗,并非实写。但实际上这里的“昔人”说的古代一位名叫费袆的仙人,他曾经在此地乘鹤登仙。

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理解古诗词中字眼的意思没有什么必要,我们只需要知道整首诗的大概意思,和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便已足够。但真是如此吗?在我看来,想要真正透彻地理解一首古诗词,对于诗中的字眼就应该理解清楚。虽然文学性的东西不像数学那么量化,但是很多字词也有多个意思,有些甚至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去深究,很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理解地南辕北辙。

最重要的是,现在古诗词作为语文课本中必学的内容,它也是出现在试卷上的常客,而且很多相关题目考查的就是其中字眼的意思。如果我们从一开始便不重视,那么孩子很容易便会在考试中答错,倘若是普通考试倒还好说,但如果是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那么这一个问题或许便会决定孩子未来在哪所大学学习。
大家觉得对于古诗词中的字眼应该透彻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