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来历
关门岭长城的来历
关门岭长城是明长城遗址,位于兴隆县蘑菇峪镇关门岭村,承唐两市交界处。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承德市人民X和X市人民X都有保护碑文竖立。
关门岭原名柞子庵,地势险要,天然关口。自从明朝总兵戚继光在此镇守边关修复长城,改名为关门岭。关门岭长城蜿蜒两座峻岭之上,山口中有县域境内的黑河由西向东流去,河上有承栗公路大桥贯通承唐两地。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病死,立懿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X)继位称建文帝,建都南京。
朱棣是明太祖第四子,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行动,两次率师北征,增加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永乐帝,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
朱棣在起兵攻打建文帝夺下皇位时,得到了元朝残部和蒙古兀良哈部协助,朱棣觉得欠蒙古兀良哈部人情,就将塞外(今承德市、内蒙古)等地以长城为界,赠予蒙古兀良哈。北部边塞也南撤一百里,塞外百姓迁居遵化县、蓟县、密云等地。蒙古兀良哈部得到赠地仍不满足,时有骑士到内地骚扰,奸杀抢掠。永乐帝也曾派将镇守边关,但不济于事。后来还是派了总兵戚继光到边关镇守。戚继光到任后,首先对边关的长城进行了改造,除了加高加宽,还进行了扩展延长,险要之处修了炮楼,加设了烽火台。还特别加强了关门岭长城的修复,并增加了兵力把守,抵御了外寇的骚扰。关门岭成了真正的“关门”岭。后来传说,镇守此地的总兵戚继光还将老母亲接到此地共同隐居一段时间。
关门岭长城久负盛名,名扬天下。至今,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撰稿:刘秉文陈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