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的意思
这是C叔聊历史的第47篇文章
说起李白的送别诗,你第一个想起哪首?
是不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概每个小学生都会背这首诗,但奇怪的是,汪伦却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因为李白的那首《赠汪伦》,而除了这首诗之外,汪伦这个人似乎在历史上没留下过什么印记。
要知道,李白可是连五花马,千金裘都看不上的人,为什么他要给一个不知名小人物汪伦写诗呢?
故事还要从一个“骗局”说起。
—1—汪伦和李白是怎么认识的?
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卷六》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故事说汪伦写信给李白,到他家去作客, 信里提到:“先生喜欢美景吗?我们这有十里长的桃花;先生好喜欢好酒吗?我们这有一万家酒店。”
结果李白到了汪伦家后,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都没看到,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那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那开酒店的老板姓万。
所以有人说,《赠汪伦》其实是李白写的最差的诗,因为完全是敷衍之作。
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李白是受骗上当去的,就像宋小宝小品里的“海参炒面”,面里根本没海参,结果老板叫海参。我怀疑宋小宝也去过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第二,李白当时想,来也来了,算了吧,结果和汪伦在村里吃了点农家乐,晚上想着农家乐也吃不惯,再待下去不行,急吼吼地没告辞就走了。
第三,结果走的时候被汪伦发现了,汪伦带着一X村民唱着踏歌给李白送行,架不住村民都挺热情,李白也不好意思,才做了这首《赠汪伦》。
这种说法靠不靠谱呢?我觉得很不靠谱。
很多人以为汪伦只是个当地农民,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我们先来讲讲汪伦这个人。
—2—汪伦到底是谁?
最早关于汪伦是村民的说法,见于宋代杨齐贤《李太白文集》: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酿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但这个说法随着1982年新发现的泾县《汪氏宗谱》,有了新的解释,其中记载:
“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
你看,汪伦实际上也是当时名士,不但和李白关系好,和王维等诗人关系也不错,而且当时汪伦还是泾县县令。(桃花潭就在泾县)
据李子龙先生考证,汪伦为唐代歙州都督、越国公汪华五世孙,所以汪伦不但是县令,还是出身望族。
另外就算没有《汪氏宗谱》,也有很多证据表明,汪伦不是普通农民,比如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自己都说: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
那汪伦和李白见面时到底是什么场景?
据《李太白X·年鉴》写到:
“天宝十一年, 公之行踪,由梁园而曹南,由曹南旋反,遂往宣城,然后游历江南各处”
也就是说,天宝十一年,李白从开封梁园,往南去往宣城,然后游历江南。
这一路上,也玩了不少地方,有诗留下名为《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大致就是一路所见所感。
然后李白到了宣城,他这一路怎么来的呢?是顺着青弋江,顺游而下,这是条什么路线呢?
图里那条蓝色的就是青弋江,泾县就在宣城市,我们从泾县火车站到桃花潭景区,直线31公里,自驾42公里,路程不远。
汪伦虽然也算个名士,对李白自然也是仰慕的,他知道李白到了宣城,就写信给李白,邀请他来桃花潭一聚。
李白一来自己也没事,二来本来也顺路,他应该对汪伦也略有耳闻,不可能随便一个人写封信来邀请他就去了。
那么汪伦是怎么招待李白的呢?
—3—汪伦是如何打动李白的?
汪伦招待的规格不低,就算是农家乐,也绝对是高级农家乐。
为什么?因为汪伦家有别墅啊。
有人可能知道,李白还有两首诗,名叫《过汪氏别业》:
其一: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其二: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也就是说,自从《赠汪伦》以后,李白还和汪伦见过面。其实这两首诗足以说明,李白并不是敷衍汪伦。
但是我还要说明一下,汪伦打动李白的,并不是有钱。要知道五花马,千金裘,李白是看不上的,有多少土豪要结交李白,请李白吃饭喝酒,没见李白给人家赠过诗啊?
汪伦具体怎么打动李白的?可能是两人意气相投,可能是X都不得意,可能是曾经被同一个姑娘抛弃过,都有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汪伦第一次让李白感受到,有这么一个人能懂他,理解他。
这个人对他无所求,既不想巴结他,也不想靠他出名,他们只是互相欣赏。
一辈子你会认识许多人,结交不少朋友,但可能连一个知己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伯牙在知道钟子期死后,把自己唯一珍爱的古琴给砸了,因为再也没人会欣赏他了。
对于李白也一样,他的才华让他拥有了一切,也让他失去了一切,他成了天下的李白。但是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眼前的这个叫汪伦的人让他感到无比放松,惬意,就像两个村里的野小子,满眼看到的,不过是有趣。
—4—《赠汪伦》究竟好在哪里?
讲了那么多,我们终于要讲那四句诗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好在哪里?有个朋友是这样说的:
开个玩笑。
其实,在经历了一夜畅谈后,李白从拂晓中醒来,他想起汪伦身为泾县县令,陪了自己一天一夜,如果自己不主动离开,只怕汪伦还要留他吧,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别再麻烦人家了。
于是,李白乘舟将欲行。
正当李白乘上船,想默默离开的时候,来了,汪伦来了。
两人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江上,隔了一段距离,他们都没有说话,也许隔得远说话也听不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在下一刻,李白的眼眶就开始X了。
他看到,汪伦在岸边一个人跳起了踏歌,一个人唱着,跳着,他的动作有些拙劣,有些滑稽。但李白明白,那是对他的送别,祝福,只有汪伦会用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来告别,一次特别的告别。
忽闻岸上踏歌声。
在这里要先提一下,所谓踏歌,包括“踏地”“歌唱”以及“连臂”,主要场合是祭祀、娱乐、送行、庆典等。踏歌一般是多人一起跳的。
所以很多人觉得应该是汪伦带着村里人一起来给李白送行,但其实解释不通,因为汪伦是泾县县令,他是有这个权限,但这是假公济私。况且踏歌是需要提前排练的,小朋友班级里排节目还要排练,如果没有排练,一X村民肯定跳的乱七八糟。
所以我认为是,汪伦是一个人跳的,用一种只有他们两个人能懂的方式,来了一次伟大的告别。以至于让李白无法忘怀,感动不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上就是这首《赠汪伦》的真正意义。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告别,其实都是口是心非,明X里感情无比强烈,却总是说不出口。
就好像男女恋人在机场告别,一个舍不得她走,一个就在等一句“留下来吧”。打破僵局的往往是像踏歌一样的奇怪方式。
比如大话西游里的,他好像一X啊。
真正的告别都是这样,奇奇怪怪、平平淡淡却波澜壮阔。
参考资料:
1、《论汪伦与李白是如何认识的》张小玉2、《汪伦不是桃花潭的农民》阎泽川3、《从唐代踏歌的文化内涵解读李白-赠汪伦》杨名4、《别开生面的送别,不同凡响的赠诗》张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