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
昆明第三中学滇池星城校区初一年级 李秀蓉
一、教材分析:
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是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唤起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保护动物的热情。在学习《松鼠》一文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类别、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都不陌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松鼠的特征与习性,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体会科学小品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形象、生动的说明。
四、教学难点:
形象、生动的说明。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个新朋友就藏在马上要播放的动画片里,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位新朋友。(引出松鼠)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
A、请正确朗读以下词语。
明确:驯(xùn)良矫(jiǎo)健玲(líng)珑(lóng)帽缨(yīng)
机警(jǐng)蛰(zhé) 伏苔(tái)藓(xiǎn)榉(jǔ)实
橡栗(lì)榛(zhēn)子
B、完成填空: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
明确:漂亮、驯良、乖巧。(文中第一自然段勾画)
(2)快速默读课文,如果你是一只小松鼠,请你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提醒学生圈点勾画)
明确:面容和肢体:清秀、矫健
漂亮好看的尾巴:帽缨形、翘
吃东西的样子:前爪送、坐
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
驯良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主食品种:果实(不伤害人畜)
动作:过水、警觉、跑跳
乖巧
筑窝:选址、建造、居住、窝口的盖子
(3)简单复习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一说本文运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比较“辞海”词条和课文第二自然段对松鼠的不同说明,体会《松鼠》语言的生动性。
A、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X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
B、《松鼠》课文第二自然段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明确:A段语言平实,B段语言生动。
讨论:课文《松鼠》的语言更加生动,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明确: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小松鼠比作一个漂亮灵巧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漂亮、有灵性的特点。句?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将小松鼠的漂亮的面容和尾巴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
(2)体会《松鼠》一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句中“经常”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明确:
?不能删。
?“经常”表示“常常”,表示松鼠在高处活动是一般情况,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
?如果删去了,句子就变成“松鼠只在高处活动”,这样意思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与原文意思不符。
④“经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八、当堂练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X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要求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出现动物的名称,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说完后让其他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一种动物。
九、总结
布丰写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写,而是带着亲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所以整篇文章语言生动,饶有趣味。对待万物,我们应保有一颗温暖的心,有真爱,才有美好。
十、作业布置
在“当堂练”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如果你能补充介绍小动物习性或其他方面的特点,就能写成一篇生动形象的科学小品文。回家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在大作文本上。
十一、板书设计
松 鼠
布丰
总:松鼠的总特点
漂亮:外形
分驯良:习性 讨人喜欢
乖巧:动作和搭窝
补充说明
昆明三中
真诚相约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