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赠言作文
葛林高,汉语言文学学士,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教改之星,奉化市青年英才一等奖获得者。主编出版了《超能作文》(六年级卷),主持20多个省级课题,教科研成果获奖50余次。
········教学实录········[一][课前谈话,唤起情感]
师: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总有些记忆温暖着你。还记得那些镜头吗?(出示:六年情感清单)
生:我想起那次我考砸了,心里郁闷,趴在桌上直抹眼泪。好友过来陪我出去散心,不停地安慰我,化解了我心中的痛苦。
生:我和同学住得比较近,我们一起上学放学,每天都是这样。有一天朋友没有来,我心里感觉空空的。
师:相见如此美好,然而相聚的时间却如此短暂。你瞧!(出示:离别时间清单)如果把一张纸分割成若干个小块,一块算一天,离你与小伙伴的分别还有180天。除去31天节假日,还有——
生:149天。
师:听到这个数字,不少同学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时间匆匆而过,怎么一下子就要分别了?感觉有些伤感,想与同学多相处一会儿。
师:此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漾起阵阵不舍、留恋。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初写赠言,明确要求]
师:如果要在毕业前夕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可以怎么做呢?
生:写成文字,送给对方。
师:这就是毕业赠言。毕业赠言,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生:可以记录一些往事,表达对对方的留恋。
生:还可以加一些祝福的话。
师:可以表达祝福,可以表达惜别之情,当然也可以两者都有。接下来,就请选择一位对象,用几句话写下给他的赠言吧。(学生练笔)
师:我们来分享这两位同学的作品。(投影展示)发现没有,赠言的格式跟我们曾经学过的什么很相似?
生:(齐)书信。
师:(出示同学录)前几天,咱班有位同学让我写赠言。我打开一看,上面有资料填写,包括我的姓名、联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写赠言,格式上该注意什么?
生:资料里有名字和联系方式,下面可以省掉署名。
生:因为同学录是这位同学的,我是写给他的,称呼也可以不写。
师:看来,赠言的格式要根据实际需要作相应的变化。(板书:格式)再来看正文,有什么想说的?
生:第一个同学就写了“祝你天天进步”一句话,好像太简单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
生:第二位同学只表达了对同学的不舍,内容空洞,让人感受不到深厚的情意。
师:写赠言得言之有物。(板书:言之有物)怎样做到言之有物呢?谁来支支招?
生:可以加些以前和他相处的事例。
师:比如呢?——不着急,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来追寻感动。(配乐展示照片)这些画面是不是勾起了你一些美好回忆?
生:我想起我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情景。
师:这是你与小伙伴一起相处的画面。
生:一次下了课,同学们都在外面玩,我突然很难受。有位同学发现了,把我送到了医务室。
师:这是他对你的关心。
生: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闹别扭,朋友就开导我,鼓励我跟那个同学说清楚,让我和那个同学好好相处。
师:这是同学对你的劝导安慰。
[三][修改赠言,揣摩表达]
师:同学们,关心、相处、安慰……每个词语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画面。一则小小的赠言又怎能容纳得了呢?
生:写往事可以挑几件最能表达情意的事情。
师:你提醒了大家选材的注意事项。
生:可以用简要的几句话来表达惜别之情。
师:你提醒了情感表达的语言要求。(板书:语言简洁)
师:如果毕业典礼就在明天,(音乐起)临别前,你会用怎样的文字温暖他人的心灵呢?请修改或重写你的赠言。(学生修改或重写)
师:来看刚才两位同学修改的赠言。他们是否做到了言之有物?最有发言权的是他赠言的那位同学,请你来发表意见。
生:我很感动。他写了这几件事,勾起了我的回忆。谢谢你!
师:一则好的赠言,往往能表达出浓浓的情意,这叫言之有情。(板书:言之有情)同桌相互交换,根据要求在“同桌评价”一栏中打上星级。赠言格式符合要求,一颗星;内容言之有物,两颗星;语言简洁,情意真切,再得一颗星。(同桌交换,互相评价)
师:如果你赞赏他的赠言,请把它粘到黑板上。(学生上台推荐赠言)
师:请1到8小组第一桌和第三桌同学作为评审团成员上台,对你欣赏的作品在“同伴评价”一栏中打星。其他同学根据同伴的评价继续修改。(评审团成员上台评价)
师:这两份赠言下面打了不少的五角星,还有同学的评语,好庞大的粉丝团!请第一位同学方俊杰上台,读一下你写的赠言!
生:(读)亲爱的死党——南风轻轻吹送,相聚离别匆匆,再过一个学期,我们就要天各一方了。曾记得,千万个困难险境,我们共渡难关;曾记得,无数次摔跤跌倒,我们互相扶持。多少个日日月月,挥挥手又怎能抹去丝丝绵绵的眷恋。朋友,祝你在新学期里如一叶小舟,在智慧的海洋上扬帆起航,直到成功的彼岸!你的朋友,方俊杰。11月19日。(掌声)
师:掌声说明一切了。(把话筒交给推荐的同桌)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他的赠言格式正确,一颗星;有惜别的内容,也有对同学的祝福,两颗星;还用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对同学的情意,三颗星。
师:第X很关键。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从几件事的回忆中发现的。他用了几个“曾记得”。
师:有一位同学也是这样表达对同伴的情谊的。(出示习作)快速浏览,比较一下,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位同学的语言太啰唆,动作神态描写也有点多。
师:赠言不是赠文,能寥寥几笔唤起对方回忆即可。你看,同样是一件事,他用了长长的一段话,方俊杰只用了一句话,简洁又真切感人!再读读方俊杰这则赠言,哪些语言特别温暖人?
生:他的祝福很温暖人,和前一位同学完全不一样。
师:(采访方俊杰)孩子,你怎么想到要用这样的语言的?
生:我觉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较普通,不能人云亦云。我和他的情谊很深,我又在课外积累了很多语言,所以就这样写了。
师:好一个“不能人云亦云”,这就是创意。把掌声献给他!我们再来看第二位同学朱三川的作品,请你读一下!
生:(读)闺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时光,转瞬即逝。曾记得新生入学时你憨憨的模样,那一刻我们相见了;曾记得考场失利时,你春风般的鼓励,那一刻我们相识了;曾记得阅读交流会,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那一刻我们相知了。时光飞逝,我们即将各奔东西,愿时光倒流,再续情谊。朱三川。11月19日。(掌声)
师:哪位粉丝团成员来发表一下意见?
生:前两点很明显,她都做到了;后面一点就像刚才说的,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真情实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师:朱三川同学和刚才的方俊杰同学,同样是写事例,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方俊杰是通过几件小事来表达的。朱三川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相见、相识、相知的,写出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师:同样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情意,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朱三川同学用竖行排列,用了排比方法,感觉更像是一首诗。
师:这种赠言称之为诗歌式,好有创意的表达!
[四][创意赠言,现场交际]
师:孩子们,其实这样的赠言并非当下才有,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之。你瞧!
(出示:
妻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即将出征的战士
春秋时期
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公元747年春)
这两句耳熟能详吧!我们再看这一首!
(出示:
丈夫:
相逢留恋情几许,
见君一面芳千忆。
恨破红尘伤别离,
晚抱浓愁无好梦。
无名氏)
师:这里还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生:这是一首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相见恨晚!
师:你真厉害啊!除了诗词式,赠言的形式还有很多。(出示:歌词式、数学式和格言式的范例)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次创意赠言大比拼!你可以修改给同伴的赠言,也可以另写一则给老师。写之前,我有个友情提醒:刚才我们已经修改了那么多遍,能不能直接把这样的赠言留给对方?
生:不行!如果你把涂改很多的赠言留给你的朋友,朋友会觉得你没有诚意。
师:是啊!赠言是否工整,就体现着你对朋友的尊重。书写形式上还有什么建议?
生:可以改成诗歌形式的。这更能让朋友感觉到你的诚意。
师:你很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错。还有吗?这是一种诗词横向的排列,还可以怎么样?
生:我们可以写诗,比如像刚才李清照的藏头诗一样。
师:就是竖向的排列。这样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味道。还有吗?——你看,有横向的、纵向的,还有阶梯状的、心形的,这样是不是更有创意?(生点头)接下来,请同学们取出课桌里的信封,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书写纸,创作你的创意赠言。(学生第三次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师:写好的同学可以走到其他同学身边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许你会有新的启发。(学生走动,欣赏他人的作品)我看到这位同学身边聚集了不少同学,看来大家都很欣赏他的作品。请你上台展示一下!
生:你的美=严谨的学习态度+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运动能力。忘不了,我们一起上学下学的欢笑;忘不了,我们共读沈石溪小说的快乐;忘不了,你在我考试失利时的安慰。让我送上最美的小伞,为你遮风挡雨。
师:粉丝团来评价吧!刚才我看到你一直站在他旁边,发出啧啧的赞叹。
生:他把两种形式组合起来,上面是数学式,下面是诗词式,我觉得很有创意。
师:还有谁补充?
生:这则赠言像一把伞,上面是伞面,下面是伞柄。
师:(采访作者)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我想用这把伞为对方遮风挡雨,让他的未来不再受风雨之苦!(掌声)
师:创意的背后是情意,多有想法的孩子!把你赠言的对象请上来。请你读给她听,注意怎么把这份情意读出来。(学生互读赠言)
师:多么可贵而令人羡慕的友谊啊!建议你们互相拥抱,把这两份赠言贴到我们的赠言录上。老师相信,无论你们以后身处何地,你们的友情将永远留在对方心中。
[五][完成手册,提供序言]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像他们一样,拿起你们的赠言,走到你的同学、老师身边,读给他们听,读出你们的惜别之情,然后和你的赠言对象一起把它贴到赠言录上。(生生、师生互留赠言,并与对方拥抱,把赠言贴到黑板前的赠言录上。)
师:赠言录上的这棵大树见证了我们的友情。将来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会想起同窗学友的赠言。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即将离别的时候,老师将这首藏头诗送给大家,作为赠言录的序。(师生共读:依稀昨日情景现,依依不舍在眼前。时光可否停片刻,别后何时再相见?老友永远记心间,师生之情更留恋。同窗数载情深厚,学无止境奔明天。)
········名师点评········张晨瑛
一、以初次练笔为起点,指向核心目标
临别赠言,是承载着情感的语言交际形式。六年级学生练习了书信、留言条、启事等实用文,基本格式已了然于心,也能简单地表达情意。那么本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第二次练笔后,通过两份赠言的比较,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具体叙述与简练概括表达效果的不同。赠言不是赠文,只需简洁的语言唤起对方的回忆即可。这样简洁的语言用类似排比的方式组合起来,更能传递情意。此外,两份赠言一比较,更能发现暖人语言的魅力,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祝福、运用比喻手法等。于是,表情达意的方法作为教学的落点,就成为二度修改后评价的指标之一。引出诗词式赠言,也为接下来赠言形式的拓展埋下了伏笔。可见,教师以学生初次尝试的习作作为教学起点,在比照中指向核心目标,训练更具实效。
二、激发习作X,唤起表达内需
教师积极营造和谐的心理场,激发学生“想写”的动机,唤起了表达内需。比如,先通过盘点“情感清单”,充分调动学生表达内需;再播放六年小学生活的照片,X学生温暖的记忆,教师则无痕地X选材角度和表达方法;之后渗透古诗词,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赠言文化的源远流长,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补充,为第三次创意赠言提供形式支架。
带着浓浓的情意写赠言,练笔水到渠成,学生获得了思想情感和写作经验的双丰收。
三、营造交际情境,树立读者意识
实用文教学,从目的出发,树立“读者意识”,感受赠言的交际功用,无疑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创设相应的交际情境。二度赠言后,让受赠人发表阅读赠言的感受,使学生不知不觉体会到赠言的交际功能,并有意识地从目的出发思考怎么写更好,尤其是思考通过怎样的言语才能温暖赠言对象的心灵等问题。在创意赠言环节,教师创设了完全真实的交际情境,师生、生生互读赠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临别赠言的交际价值。
四、关注动态生成,人人参与评价
本课打破了教师单向评价作文的做法,赋予所有学生评价参与权,搭建了“同桌互评”“评审团评价”“受赠人评价”等多个平台,“听者”与“作者”、“施赠人”与“受赠人”角色不断转换,引发了积极的情感对话和思维碰撞。
为了避免学生评价的偏失,老师引导生成了评价指标,使评价有法可依,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此外,除了言语表达,教师还重视写作过程、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评价,比如学生作品二次加工后,把选取的例文前后对比,发现闪光点;在三度赠言时,评价强调“书写态度”“表达创意”等。
········课后感言········把握实用文的“实”与“用”
□葛林高
一、目标制定与方法跟进统筹兼顾
当下习作教学大多方法先行,实践在后。作前方法指导固然有一定意义,但学生缺少实践体验,容易变成生硬灌输。
吴忠豪教授指出:习作教学是有方法的。好的方法基于学生的实践体验。我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过程”指导上,作前指导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情感与动机问题,解决“我要写”“写什么”的问题;写中指导才是将“胸中之竹”转换为“手中之竹”的方法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因此,我一改“知识先行”的做法,以学生写作的初始状态为起点,以学定教,通过两次修改,让学生实现了思想情感和写作经验的双丰收。
二、情意激发与能力提升有机整合
实用文写作的前提是“境”与“实”,它是学生乐写、想写、愿写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再提供表达方法的支援,就能实现情意激发与能力提升的有机整合。
为指导学生表达言之有物,我播放了一组照片,唤起与小伙伴相处的美好记忆,激发了写作X。
学生创作视野狭窄时,我提供了一些不同书写形式的赠言,引导学生品味形式背后蕴含的情意,打开了学生思路,学生的赠言便少了许多言不由衷、天马行空,多了几分有“意”为之。
学生完成赠言后,我通过“赠言录”创设毕业离别的情境,引导学生互读赠言,感受赠言的交际功用,让写作真正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
三、发表自己与诉诸他人协调统一
接受美学代表伊塞尔说过: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的产物。从这一角度讲,评判一则赠言的优劣,最有发言权的应是赠言的对象,即那些朝夕相处、彼此了解的同学,当然也包括同桌等先天读者X。
这节课打破了“学生作文老师看”的僵化评改模式,把评价权下放给学生,便有了同桌把认可的赠言X到黑板上,由现场组建的评审团评价等环节。这些读者多则一句话,少则几个星,表达了自己对同伴作品的理解感受。在这样的评价交流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评价的意义和乐趣。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