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好学吗
「回复“试听课”可预约免费试听课哟! 」
架子鼓即爵士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两个或以上的桶鼓(Tom-Tom 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Crash Cymbal)、一个节奏镲(Ride 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部分组成。有时因演奏需要会增加一些如牛铃、木鱼、沙锤、三角铁、吊钟等器件,不管增设多少都是由一个人演奏。鼓手用鼓槌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
架子鼓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一直倍受家长和小朋友们青睐,九拍音乐的现场活动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驻足观望,绝对是当下最热门的乐器之一。随之而来的,“架子鼓是不是好学?”“能不能自学?”等相关话题广受关注也倍受争议。
架子鼓好学吗?
由于架子鼓本身的特性:无音高,发声方式简单。正常人在鼓上轻而易举的就能模仿出一个节奏来,因此“架子鼓好学”的说法就此流传开来。并且由于现在网络发达,线上教学视频、教材泛滥,许多人会发现,只要能看懂乐谱,似乎自学也能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作为一门专业,打击乐有着科学严谨的理论以及系统的学习过程。跳过了这个阶段的自学者,仅通过对于教学资料的外在模仿,不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标准要求,会无法避免的走上弯路。
就算能够演奏一些曲目,也像是小学生背诵了一篇大学论文,即使你倒背如流,也不代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水平。(除非有相当大的毅力,肯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问题和错误,在很小的概率下也能够通过自学有所成就)
最重要的是,对于打击乐学习过程中同步训练的思维、协调、控制三大能力的提升,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这些都与自学者无缘。
架子鼓怎么学?
【不忘初心】
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确定学习目的。如果仅仅是兴趣爱好,那么通常经过一至两个月短时间的练习就可以用简单内容完成一些曲目;如果想继续深造,那么就需要长期的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做指导,而不仅只是追求感官上的帅气和X。
【数量质量】
随着学习时间与练习时间的增长,掌握的技巧越来越多,击打能力越来越强,所演奏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华丽。而时间因人而异,是否能有质的飞跃,是根据日常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决定。这对于立志成为专业的学习者,将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
【标准细节】
在积累了一定水平之后,鼓手都能完成一些高难度曲目的演奏,而完成度的关键更在于对自身的细节要求,对每一次发力、击打的调整、对曲目风格的把握、对于所学内容的思考……每一次进步都来自于细节的提高。
乐感!乐感!
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知。乐感的好坏是指一个人对构成音乐的要素的感觉是否准确。很多人把乐感狭隘的认为是指对音准以及节拍的把握,而构成音乐的要素有很多,除了音高与节奏,还有对音乐结构的掌握,对气息的把控,对力度、速度以及音色的控制等等。而对这些要素的感觉想要达到精准,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学习,而非简单的“凭感觉”。
在爵士鼓学习中,肢体的运动就相当于声乐中的“呼吸”。在声乐中我们调整“气息”,而在爵士鼓中我们练习“运动”以及对运动的控制。演奏时值的精准度取决于对肢体运动的学习和训练。严谨的练习可以让我们精准的把握演奏时值,因此对于节奏与节拍的感知能力大大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学过爵士鼓的人再学习其他乐器时对节奏律动的把握较之没学过的要精准的多。
任何器乐的演奏都是相通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音乐的情感。爵士鼓学习中对运动的控制训练,可以让我们对一首作品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音色的变化自如的掌控。在爵士鼓学习中,对演奏时值的精准把握,对音乐结构的分析归纳,对情感表现力的细腻发挥,大大增强了我们对音乐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速度!速度!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成为了一个鼓手是否足够优秀的评判标准之一。也有会人认为速度并不是一个鼓手的全部,速度和技术都是为了服务音乐,一个真正优秀的鼓手应该注重音乐性,而不是片面的追求速度,更有甚者认为“速度仅仅是用来显摆的…”
首先,速度是肢体爆发力和击打控制的结合,换言之,速度是一个鼓手的击打能力的体现之一,在相同速度下,不同击打能力的鼓手演奏相同节奏也能对比出,具备更高击打能力的鼓手不论是在力度、击打的音色饱满与颗粒感都会明显胜于后者。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大师哪怕只打简单节奏也会很好听的原因,只有驾驭了速度,才能够完成流畅、自然的演奏。
也有人认为,平常自己演奏的流行音乐速度平均在90至130之间,那么是否能够练到这个速度就够用了呢?其实不然,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表现力是由时值关系、力度变化、音色变化、速率变化,其中就包含对速度的要求。例如同样130速度下,5连音、6连音、32分音符等等都代表着不同音乐情绪,同时也代表着更强的击打能力。
那么,既然速度是服务于音乐性的,为什么鼓手之间会有这样的争执呢?其实是追求速度的方向出现了问题:1、只是一味追求快,可是能完成的速度并不符合时值关系;2、没有任何控制能力,不能进行使用上的变化,在音乐演奏中不能自然流畅地表达。所以便有了追求速度没用的观点,但相反的我们也清楚了速度练习的正确方向。
速度其实是爆发力与控制力的代名词,决定着鼓手的击打能力。只有在具备击打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谈论音乐性以及其他技巧的使用与深入,否则速度上不来,自然就是鼓手不能进步的原因了。
协调!协调!
协调:是建立四肢各自独立的运动,再通过一定规律组合到一起。
肢体协调能力是人至关重要的能力之一,在音乐学习以及生活、运动中所带来的裨益非同小可。在乐器演奏中,在需要四肢同时演奏的架子鼓中,协调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人认识的协调是指两肢或两肢以上同时进行不同的演奏。其实真正的协调能力还包含了同步协调,也就是两肢或两肢以上打在一起,这是协调训练的基础。
练鼓中,很多人会进入一个尴尬的“境界”一直保持着每天练习的习惯好久,却仍然只会特定的旋律,长期处在“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尴尬处境之中,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1、一直处于无规律练习状态;2、没有老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高水平的鼓手,不仅是经过了长期大量的练习,演奏的动作流畅、连贯、自然,之后才得以实现高速下的复杂演奏。也因为他们是有规律,有节奏,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着日复一日的训练。
【结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专业学习或是兴趣爱好,最重要的就是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