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的动物
?
?(一)鸟类中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比例最大?
?
老杜有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直观地发现和描述了黄鹂爱情生活和白鹭X居生活的特点,并用律诗优美的对偶句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现X物科学的研究发现,90%的鸟类是一夫一妻制,包括前面所说的黄鹂和白鹭。甚至有些鸟类还成为夫妻恩爱的典范,如鸳鸯——黄梅戏的《天仙配》里董咏和七仙女唱的“你我好比那鸳鸯鸟,比翼X那在人间”——这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最好的例证。
鸟类的一夫一妻制的可以是终身制的,也可以是季节性的——在这个X生育的季节是夫妻,到下一个求偶季节,扭头一看,原来的“身边鸟”早不知飞向何方了,因此只好再谈一次恋爱、再结一次夫妻。
(二)鸟类中也有实行X婚制的当然,从人类道德评判的观点来看,有“正派”,就有“反派”。10%的鸟类就是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这两种叫作多偶制),或者是多夫多妻的(或名之为杂交式、X婚式)。比如,鸨鸟,这可是一种早已灭绝的鸟类,只是因为有一种性开放的胸怀,被善于观察和联想的中国古人发现,而留在我们的文字和记忆中。据说,鸨鸟,是一种长得胖胖的中型鸟类,飞不高也飞不快,对前来X的鸟儿来者不拒,所以成了杂交式鸟类的代表,人们还用“老鸨”,作为旧时妓院管理者或经纪人的代称。自然界的鸵鸟,鸸鹋,食火鸟等实行就是X婚制:一只雄鸟可与几十雌鸟X,而一只雌鸟也可与数十个雄鸟X,大家彼此彼此,互不妒嫉、相安无事。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才不在乎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教化。这些鸟儿可以历经千百万年而生存下来,就说明人家的生活方式和婚配方式是合理的,有利于这个物种的繁衍生息、传播基因。我们还是不要指责他们吧。(三)孔雀是多偶制,把她作为爱情忠贞的代表,是古人观察不细致的结果
汉乐府里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起句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起兴和类比的手法,暗喻了女主刘兰芝与其夫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其实,孔雀并不是一夫一妻制。雄孔雀拥有五彩缤纷、色泽X的尾屏,而雌孔雀尾巴短,没有屏,猛然看起来好像是两个物种,这说明孔雀属于雄雌“二态性”相当大的物种,而这样物种的婚配方式常常是多偶制或X婚制。实际上,孔雀的生活习性上来看,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常常是一雄数雌及其后X活在一起。雌孔雀的性偏好决定了雄孔雀的大屏羽毛尾巴,至于其他的雌孔雀也喜欢他,她是不在意的,只要自己得到了就好。但是这种性选择如此强烈,以至到了大屏羽毛尾巴已危害到雄孔雀的生存的程度——天敌来了的话,拖着大尾巴肯定不利于逃生。
在电视剧《如懿传》里,如懿后期的居所是翊坤宫,其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后面有一个屏风,上面画了一对白色的孔雀。据权威人士说,这个白色的孔雀有3层含义:第一,白色就是圣洁,这就是如懿心里的情感;第二,它是孔雀,不是凤凰,意味着她终身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皇后;第三,孔雀的一夫一妻是她的终极理想。——这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古人知识不多,观察不细还可谅解,作为现代知识精英犯这样的错误就太低级了。查一查书,或者咨询一下研究鸟类的生物学家,还会闹这样的笑话吗?
(四)灵长目动物中一夫一妻占比18%,是相当大的比例
一夫一妻制是鸟类主流婚配方式,却非哺乳类的主流婚配方式,至哺乳类的一个分支灵长目中又有所回升。
哺乳类动物共有四千多种,其中婚配方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大约120种,只占很小的比例:3%。灵长目动物中以一夫一妻制为婚配方式的则占:18%。18%,是一个具有很大的统计学意义的比重。在人类与这些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目动物在演化的路途上分手之前,一夫一妻制就已经存在于灵长目动物中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似乎证实了韦斯特马克所言,家庭是从“高级灵长类原种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但是在现存的、人科的人类、黑猩猩、倭黑猩猩,(古德曼2002年提出将黑猩猩、倭黑猩划入人科)和猩猩科中的猩猩、大猩猩中,只有人类是一夫一妻制。这又难以同“高级”灵长类原种之遗产的论断丝丝入扣。
灵长目研究对我们更大的启发是,身体特征与三种婚配方式——X婚制、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之间的关系。所谓身体特征对后者的影响,目前主要看到的是二态性和X重量在体重中的比例。
二态性,就是两性在X之外的身体差异。比如个头、毛色、副性征等等。有些物种的二态性很大,有些则很接近。一般而言灵长目动物中,二态性大的物种多采取X婚制,如黑猩猩;二态性最小的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这也是与我们人类基因最接近的同享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目动物。如果一个年轻漂亮的雌性长臂猿去撩骚一只雄性已婚长臂猿,得到可能不仅仅是白眼和怒吼,甚至是一顿暴打——这样不解风情的、但很忠诚的雄性,不知道会不会得到现代都市女性的青睐?
(五)人类的二态性不太大,说明人类在漫长的原始时代没有经受过性垄断式的婚配方式的严酷筛选
人类的二态性不大,也非最小,而是在灵长目动物连续谱中偏于小的一端。人类的婚配方式刚好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以多偶为辅。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二态性是性选择的结果。无论雄性是靠身材高大吸引到更多的雌性,还是赖驱赶同性竞争者占有了更多的雌性,其结果都是身材高大者拥有更多的X权,乃至拥有更多的子女。儿子继承父亲的基因也身体高大,如此经一代代的X权竞争对物种品性的影响,雄性越来越高大,遂有了突出的二态性。反观采取了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既然雄性无论身材高大还是瘦小,都拥有一个雌X,该物种也就不会发生雄性瘦小者无X权、无后代,乃至身材高大是雄性成员的演化方向。人类的二态性小,说明人类在漫长的原始时代没有经受过性垄断式的婚配方式的严酷筛选。——此处“严酷”一词用得很好,这里是说,人类可能有过垄断式的婚配的方式,但是其激烈程度不大,一是这种垄断有可能被聪明的偷情化解了,二是这种垄断持续的时间不够长,没有造成严重的进化后果。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 (最早出现在约600万年前),是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虽然叫猿,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就像现在的黑猩猩也是人科里的、人类的兄弟)。 “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150万年前的非洲)的化石显示:雄性南方古猿与雌性在体格上差异很小,暗示着一个一夫一妻制社会的存在。”既然二态性是特定婚配方式的漫长选择过程的结果,那么人类骨骼化石在不同阶段的完整的链条,可望为我们X人类婚配方式的演变提供坐标。遗憾的是,完整环节的获得恐难以完成,因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而非洲多雨X的气候,不适宜骨骼化石的存留。——所以,上述关于人类没有经受过性垄断式的婚配方式的严酷筛选的说法,是有说服力的猜想,也是有待验证的假说。
(六)人类没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那样巨大的X,暗示着人类未经历过X婚的筛选
第二个重要的身体指标是X与体重的比例。黑猩猩的X重量占体重的0.27%,倭黑猩猩的比重更大;大猩猩的X占体重0.02%;人类居中,其X占体重的0.08%。而在婚配方式上,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X婚,大猩猩是一夫多妻制,人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其中道理X?
X婚和一夫多妻制中都开展着雄性对性资源的争夺。而此一军备竞赛中的武器是不同的。如上所述,多偶制的竞争中倚重身体和专横,他们的X反倒很小。“这很合理,因为没有其他雄性敢于靠近统领的妻妾。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去授精的,少量X就足够用了。”X婚的竞争不同。X期每个雄性都未被排斥,都疯狂地与雌X配。谁的X更发达,谁就可能维持更频繁的X,注射更丰沛的X,最终拥有更多的后代。在X婚的演化中,X发达者胜出,故经一代代的博弈,该物种雄性成员的X格外发达。人类没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那样巨大的X,暗示着人类未经历过X婚的筛选。
(七)人类早期的婚配方式是多偶制,以后是一夫一妻制,没有过X或曰X婚的经历
多数哺乳类动物有X期,每年一两次,它们的X活动都在X期实现。灵长目动物与同属于哺乳纲中的多数动物不同,在于X期不是每年一两个时段,而是大约每月一次,即所谓X。而灵长目动物中又有差异,就是有些X期有征兆,有些无征兆。有征兆者的X变得鲜红,维持10天、半月不等,雄性见此X大发。此期过后,基本无X活动,不XX作甚。瑞典生物学家西伦—图尔伯格(Birgitta Si11en-tullberg)和默勒(Antders Moller)正是从灵长目动物X征兆的差异中,X其与婚配方式的关联。
西伦—图尔伯格首先“悉数列出所有(共68种)高等灵长类动物”。(即便这68种不是全部灵长目动物,也颇具代表性。)在这68种中,X期无征兆的32种,包括人类、猩猩、黑长尾猴;轻微征兆的有18种,包括大猩猩;明显征兆的有18种,包括黑猩猩。婚配方式的分布是:一夫一妻制11种,包括人类的多数和长臂猿;多偶制23种,包括大猩猩;X的34种,包括黑猩猩。接下来他们分析X期有无征兆同婚配方式的相关性。发现两个单向度的相关: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目动物共11种,其中10种X期无征兆;X期有明显征兆的共18种,其中14种采取X的方式。以上相关只是单向度的,因为无征兆的灵长目动物共32种,多数不是一夫一妻制;X的共34种,内中无征兆和轻微征兆的共20种,多于14种有明显征兆的。这两个单向度的相关似乎说明:X的灵长目动物中容纳了三种X特征,但有征兆的几乎都是X;无征兆未必走上一夫一妻制,但走上一夫一妻制几乎非无征兆莫属。
他们接下来做的是进化树的分析。笔者不清楚他们的根据是什么,他们认为:
一、猴和猿类的共同祖先是X的,且X期有轻微征兆。这是人类的远期祖先。
二、人类和黑猩猩、大猩猩享有98%的相同基因,我们在900万年前有着的共同祖先,那是还找不到化石的“失落的一环”。他们还告诉我们,三者的祖先采取多偶制,X期也有轻微征兆。从三者的共同祖先演化出特征和行为各异的三种动物:有轻微征兆和多偶制婚配的大猩猩,有明显征兆和X的黑猩猩,X期无征兆和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人类。就是说,大猩猩继承了三者共同祖先的行状,黑猩猩和人类发生了变异。
狒狒和黑猩猩进化的树杈在3000万年前就分离了,它们是从不同的路径背离“轻微征兆”的远祖走向“明显征兆”的。走向无征兆的32种动物也是循着不同路径。就X方式而言,黑猩猩的进化轨迹是:从远祖的X,到近祖的多偶制,到自身的X。概言之,在X期征兆和婚配方式两个项目上,今日存活的各种灵长目动物的进化轨迹是不同的。
三、生存于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化石所呈现出的较小的二态性证明,此时人类的婚配方式已经是一夫一妻制。就是说,从9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是人类从多偶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期。
综上所述,人类早期的婚配方式是多偶制,以后是一夫一妻制,没有过X或曰X婚的经历。
(八)从哺乳类动物的X期演化到灵长目的X,是实现一夫一妻的重要条件
要讨论一夫一妻制的由来,首先要说的是,这绝非必然,只是在演化的多个轨迹中有这样一条路径。
从哺乳类动物的X期演化到灵长目的X,无疑是一大变更:从短期的、集中的性关系变为分散到全年各月份中的性关系。以后上演的新曲目,虽仍有很大的偶然性,均离不开这一新平台。在灵长目走向一夫一妻制的历程中,继续发生的演化分为两步:其一,从有征兆到无征兆。
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变化?西伦—图尔伯格和默勒在其分析中接受了赫尔迪(Sarah Hzdy)的“多父理论”。这理论认为,当雌性X期有征兆时,未同它发生过性关系的雄性在取代了曾垄断雌性的首领时,容易杀戮它的幼患。夭折的大猩猩幼崽中至少有三成是因此被杀戮。这种残酷性情在适应性上有优势,即终止了雌性哺乳后,会X它较快恢复X、为新XX。而雌性的无征兆,令其主要X难以防范它与其他雄性的私通;且与其私通过的雄性日后不会杀戮其幼崽,因为那幼崽可能是它的儿子,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情感让它下意识地放弃暴力。以上是第一步,即无征兆的由来。
如果说X将雌性的性接纳能力分散到全年,无征兆将之扩展为恒久的性接纳能力,无时不可进行。这一生存策略是有代价的。首先是对雌性,显而易见的X期可以吸引更多雄性的更多激情,从而增加X的机会。相比之下,无征兆是消极和低效的。这代价同时也是对雄性和整个物种,因为无征兆下的多数X根本不可能X,浪费X,浪费雌雄双方的精力和时间。概言之,盲目X多了,X机会反而少了,但幼崽可免遭杀戮。自然选择青睐无征兆的品性,是因为收益大于支出。
无征兆的收获不限于此,它还开启了另一种可能性。无征兆不是必然走向一夫一妻制,但却只有具备了这一品性才可能走向一夫一妻制。这便是迈向一夫一妻制的第二步。解释其中原因的是亚历山大(Richard Alexander)的“居家父亲”的理论。这很好理解,无征兆导致雌性随时可以X并X,于是雄性要不断和一雌X配,并防止它被其他雄性染指,即无征兆更容易拴住一个雄性。一雄一雌长久厮守,一夫一妻呼之欲出。
(九)狩猎中武器的应用促使一夫一妻制落脚人类社会
但是32种无征兆的灵长目动物中,为什么只有11种走上一夫一妻制?它们曾经都是有征兆且X或多偶的,虽变为无征兆,若未遇契机或压力,滞留在老的婚配方式中的可能是极大的,惯性的力量不可小视。笔者以为,狩猎很可能是人类迈向一夫一妻制的契机。狩猎依赖两个条件:其一,合作,那不是消极地听令,而是积极的、富有主动性和进取心的协作。其二,武器。武器助人类转守为攻,使狩猎成为常规生存方式,而武器的作用向外也向内,向外打败野兽,向内则补平了成员间体能的差异。在大猩猩、黑猩猩的世界中,臂力决定了地位的悬殊和性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等。同理,一个赤手空拳的弱者,即便突然X,也无力打败泰森——这是动物身体的逻辑,人类不能自外于这一铁律。与之相反,如若都持有武器,一个弱者也可以给泰森极大的威慑,故武器的初始发明,削弱了人类成员攻击力的差距。
大猩猩的世界中,多数雄性永远处在外围,看着首领尽享异性,它们中的大多数饱受压抑,是永远没有机会登场的预备役队员。明白了此点,对同性X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的难题将豁然开朗,同性恋有帮助生存的价值:排遣抑郁,操练X,不然X降临时已经不谙此道了。我们的祖先,曾经和大猩猩一样,但自拿起武器合作狩猎时,性资源的分配便将改观。更微观地分析,在狩猎、合作、武器三个因素中,笔者以为,武器是先行的。雌性为幼崽免遭杀戮,进化出的无征兆,瓦解了此前的性垄断:首领看管不住全天候可行X的成X妻妾,其他雄性增加了偷情的机会。而武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它力挺臂力弱于首领的男性们去分一杯羹。均摊性资源绝非首领的意愿,动力在多数弱男,一夫一妻是首领与多数弱男间的妥协。弱男们有了性权利和它所连带地位、心理上的变化后,才会有积极的、富于进取心的合作。狩猎依赖于武器与合作,缺一不可。武器对外导致人类与野兽攻守关系中的转化,对内催化了一夫一妻制,进而促进了高质量的合作。武器与成员的协作合二而一,才有了人类伟大的狩猎时代。这一妥协,即一夫一妻制符合女性的愿望。从无征兆中,她们获得的是幼惠不被杀戮;而从摆脱小妾地位转而与单一男人的结合中,她们获得的是幼崽有其生父帮助养育。一言以蔽之,这是第一波X运动的产物,从此一夫一妻制落脚人类社会。
三种婚制都有久远的历史,分别与多个物种结缘。比较利弊,则互见短长。多偶制与X在性选择上更有效,其雄性后代将更强悍。一夫一妻制在这方面逊色一筹,但它削弱了性资源上的激烈冲突,给了成员们更多的平等,在人类这里得以开启以合作为基础的狩猎,实现了一种新的适应。而后人类在文明上的脱颖而出,很可能是因为性资源竞争上节省出的精力所致。
(十)3000万找不到X的男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然界规律是生男生女的概率大概是一样的,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出现男性或女性过多过少的状态,在一夫一妻的文化背景下,绝大多数的男女都能实现婚配。但在某些地域某些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会偏爱男婴,存在杀害和遗弃女婴的现象,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男婴多于女婴,从而导致一些男性在婚配市场上找不到女性、失去结婚的机会,俗称“打光棍”。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015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有人说:“我国已经历近30多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计划生育实施期间),如此累积的结果是,未来30年内,逐步进入适婚年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近3000万人,矛盾或将集中爆发。”
在清朝末年,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生活困苦,农人家庭具有男婴偏好,喜欢生男婴增加劳动力以及传宗接代,而对生育的女婴不待见,由此造成男女比例的失衡。那些找不到X的男性,在外受到讥笑,内心自卑压抑,再加上经济的困苦,如果条件合适,便会走向一种不同寻常的反抗道路。据研究,清代末年捻军的发生和崛起,便与当地数量巨大的、不得婚配的青年有极大的相关性。
未来30年内,那些找不到X的3000万男性,他们的人生会幸福吗,对社会的影响是怎样的?我们要积极为他们想办法呀。不然,后果堪忧呀!!
(此文的第五至九部分,主要摘编自郑也夫的《文明是副产品》,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