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形成与养殖 珍珠,因其柔和的光泽、独特的晕彩以及温润高雅的魅力,被列为六月的生辰石,也被誉为宝石皇后。无论是出席正式的宴会或者日常的穿戴搭配,珍珠都是很好的选择。戴安娜王妃就曾说过:“如果女人只能拥有一件珠宝,那必是珍珠”。因此,珍珠广泛地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年龄阶层女士的喜爱。在珠宝市场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然而,人们对于珍珠还存在着不少的疑问。比如,珍珠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养殖的,珍珠如何去进行真假鉴别,珍珠有没有经过处理以及珍珠如何进行挑选和保养等等。在一系列的珍珠知识文章中,小编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带领大家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珍珠。 本期,我们将要介绍的是珍珠的形成与养殖。珍珠的形成 关于珍珠的成因,古时常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它是鲛人或神的眼泪,有人认为它与维纳斯的诞生有关。有一个成语叫“蚌病成珠”,意思是蚌或贝壳等生病后形成了珍珠。 实际上,珍珠的形成过程可以认为是贝壳、河蚌等珍珠母体受到外来X时(见图 1),母体会分X一些物质,将异物进行包裹并不断地进行细胞增生,进而形成珍珠。
图1 珍珠的形成
珍珠的养殖1天然珍珠
市场中的珍珠,绝大多数是经过人工养殖的,天然形成的很少见。天然珍珠主要是生长在温带水深8-15米左右的海水中,是海水中的细菌气泡或沙砾等微小物质进入珍珠母贝体内形成的。天然珍珠在国际上按产地分为东方珠和南洋珠两种。其中东方珠有波斯湾和斯里兰卡两个产区,南洋珠包括太平洋南部缅甸、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2珍珠养殖历史 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开发了人工养殖珍珠的行业。最早进行珍珠养殖的国家是中国,在宋人庞元英所著的《文昌杂录》中就有记录古老的养珠方法。后来,由日本将养珠技术发扬光大。著名珍珠品牌御木本的创始人御木本幸吉根据古老的养珠法不断地实验研究,培养出各式各样的珍珠。在1883年,成功地养殖出半圆形的纽扣珠。1893年,成功培育出历史上第一颗半圆形珍珠,后来又找到养殖圆珠的奥秘。人们称他为“珍珠之父”。3养殖珍珠的工序
如今养殖珍珠的工序主要分为培育幼苗、插核/插片、珍珠吊养和开蚌取珠等步骤。GTC科研团队多次前往浙江诸暨、广东湛江等地进行了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养殖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其中的养殖和优化处理技术并收集了一手的资料。
培育幼苗:养殖珍珠的母贝需要放在合适水温下X和培育。从幼苗到成熟期间,在专门的水槽里培养,定期进行观察和检查。不同品种的母贝培养时间不同,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图2 养殖母贝的水槽
图3 在显微镜下观察只有1个星期的幼苗
图4 长到6个月的幼苗
海水珍珠贝类主要有马氏贝(养殖Akoya珍珠)、黑蝶贝、白蝶贝、企鹅贝等。淡水珍珠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池蝶蚌等。
图5 马氏贝、白蝶贝
图6 三角帆蚌、褶纹冠蚌
插核/插片:珍珠按养殖方法可以分为有核养殖和无核养殖。大部分海水养殖珍珠及爱迪生等淡水养殖珍珠采用的是有核养殖方法,需要在插片的同时插入珠核。而多数淡水采用的无核养殖方法,仅需要在过程中植入细胞小片,当幼苗成熟后,挑选健康的母贝,实施手术插入珠核和细胞小片。
插核/插片的数量依母贝的类型和养殖方法有所不同。湛江地区养殖海水珍珠通常用的是马氏贝,多数会插入两个珠核及细胞小片。爱迪生珍珠多数插入一个珠核和细胞小片。此外,淡水无核养殖珍珠,通常在一个珍珠蚌内可以插入数十个外套膜小片。
图7 湛江马氏贝插核
图8 湛江马氏贝即将插入的细胞小片(上)、珠核(下)
珍珠吊养:手术完成的母贝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就会放置到环境条件良好的水域中进行吊养养殖。养殖时间一般为半年至数年。通常海水养殖的时间比淡水无核养殖的时间更长些。养殖过程中,工人会定期地对珍珠贝进行检查和清洗。
图9 海水珍珠吊养
开蚌取珠:珍珠母贝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就可以开蚌取珠,收获了。采收季节一般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左右。普通淡水珍珠一般一个蚌内可产出多粒珍珠,和蚌体的大小有关。工人分工协作,形成了负责开蚌—挑出珍珠—清理蚌肉的流水线。爱迪生珍珠的三角帆蚌个头较大,长度约有15-20厘米,一个蚌内只孕育一粒珍珠。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珍珠情况类似,一个贝内可以养殖一粒或者数粒珍珠。
图10 马氏贝开蚌取珠
图11 金珍珠开蚌取珠
图12-1 普通淡水珍珠开蚌取珠
图12-2 爱迪生珍珠开蚌取珠
采集后的珍珠,表面往往附着一些污渍、脏东西,需要及时地进行清洗。接着进行后续的漂白、增白、增光、打孔等优化处理工序。由此可见,珍珠的获得是很不容易的。养殖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珍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产出,比如母体死亡或生病、水域污染等。因此一颗大小、圆度、光泽、瑕疵等各方面都优秀的珍珠是极为珍贵的。每一粒珍珠都值得我们细心的呵护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