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
《诫子书》是孟子的著作之一,全称是《孟子·滕文公上》。以下是《诫子书》的原文: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平常之心平常之言,盛气凌人之言自不用。情系于理,理通于道,道得则言传,言传则意得,意得则德尽,物成而后知其足。人有不足,而神无不足,能感天地之化而游于无穷。此本道之德也,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言其自外出于人情也。非论语所载之言,世之轻重盛衰先后,人情也;人情之所好恶信矣哉!
君子之道费而难,其结果易而已。民之道:可知而易为之者,不是而难为之者也。言有尽而意无穷,行而不远人,列国而不害,修此身也,道之本也。野人也无他,尊尚衣冠而近之,礼也。然后可以人,可以天下。
善人之居世也,天下皆谓之善,称之曰“善人”。信如丘山,之谓“信士”。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故:从而不失其本,出而不失其末,民乃可使也。
圣人之道:散而为之,剩而为之,而无不为也。巧言如簧,其闻也不如见之;见之而不记,记之而不屑,忘之而不发,发而不得,是谓葆光。
詹詹之白,王于它黑;斯是陋乡,惟吾德馨。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故为钟鼓之类,以鸣列国。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从,王于何求?必也远之!欲益反损,是谓盈虚。损益制衡,是谓中道。强国不执强,事毋强于是;则强者自灭。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言有物则失其无,不言无物则失其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盈焉,天地荣焉,故曰配天。”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王之所以为王,君之所以为君也。子之所处,圣人之所存也,何必致之?……
延伸阅读
绽开的反义词?
它的反义词有:合拢、闭拢、紧闭、闭合和并拢等。绽开的意思是,开放和展开。例如,向日葵每天对着X绽开它的笑脸。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山花纷纷绽开了笑脸。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注解?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原文?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