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驱魔电影结局意思是什么 上帝的驱魔电影结局意思解释

上帝的驱魔电影结局意思

结局∶

电影很突然的结束了,与悬念不同,完全是没演完的感觉。当然,合情合理,摄像师的头被砍掉了,没人继续照顾摄像机,所以与其说是最后一次驱魔,还不如说是摄像师的最后一次摄影。'

牧师的妻子早产,保住了孩子以后,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医生,于是他知道了自己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传授给人们的一切,他的驱魔,更多的是依靠魔术来制造假像进而实现的一种心理治疗。厌倦了这种事情以后,他想靠记录最后一次驱魔,来揭穿自己的谎言,作为一种忏悔,不料在这次真的遇见了魔鬼……

延伸阅读

1973年电影驱魔人真实背景是什么

《驱魔人》一直被传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根据记载,1949年1月,美国马里兰州,一位年轻的女士多罗希在卧室中离奇死亡,死状恐怖,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她的侄子,14岁的约翰会成为这个悲剧的延续者。不久后,诡异事件接连发生,约翰的床经常毫无原因的剧烈抖动,食品和刀叉会在房间里突然飞行。约翰的性情也变得暴燥,焦虑,并经常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X行为,当他的父母试图使他平静下来时,约翰声称自己是多罗希。

  一个月后,约翰的身上开始出现怪异的符号并X出无法辨认的语言,,一位天主教神父试图用圣水和十字架为他驱走魔灵,但是事情变得更糟,约翰身体却趋近于死尸,五官开始扭曲,牙齿全都脱落,整个身体血肉模糊并且浮肿,流出浅绿色的浓液。3月,圣路易斯的大主教指示会士劳伦斯为约翰进行正式的驱魔仪式,仪式每晚都进行数次,约翰却不见好转。劳伦斯在研究了了所有关于驱魔的古书后,终于找到了驱走恶魔的方法。4月18日,劳伦斯使用一种特制的项链再次为约翰驱魔,衰弱的小约翰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魔走了。

  驱魔事件发生的时候,影片《驱魔人》的制片兼编剧威廉·彼得·布莱迪正在乔治敦大学上学,X后,他根据这件事写出了《驱魔人》这部震惊世界的小说。

(另外,本片在拍摄到发行期间剧组有多人死亡,不得不让我们联想起某些内在联系)。

  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一次旅行中无意间拾得一块外型特殊的石头,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从此不断发生…

本片可谓是曾经拍摄过的最恐怖的电影之一,它图解般的描述了人类与魔鬼之间传奇的争斗经历。讲述了12岁的里根-麦克尼尔(琳达-布莱尔饰)被恶魔附身,她的母亲克里斯-麦克尼尔(埃伦-伯斯泰因饰)、神父卡拉斯(贾森-米勒饰)和招魂的牧师梅林(马克斯-冯-赛多饰)为了解救小姑娘的灵魂而与魔鬼不懈斗争的故事。

驱魔人之路

《驱魔人》的经典基于原著小说的成功,而该小说一开始便被蒙上“源引真实事件”的离奇外衣。这种所谓“现实中的事件”被诉诸文字,继而幻化成鲜血淋漓的影像,其带给人们的将是无与伦比的恐惧与好奇。有些东西确实不是科学所能解释的, 导演威廉·奥马力对学生们说,电影大约百分之八十都是真的。他宣称介于荧幕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就是:这是一个男孩而不是女孩着魔了;着魔并不是发生在乔治敦,它发生在华盛顿之外的马德里岛;并且”豌豆汤的呕吐物”的颜色不是绿色的。他还申明其他任何出现在电影中的东西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纵观此前面世的《驱魔人》系列电影,能够真正让观众奉为旗帜的莫过于1973年的第一集。这部甚至对后来美国流行文化都影像颇深的影片无疑成为后来恐怖片争相效仿的范本。或许是前作太过突出,其后的两部续集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尤其是1977年的《驱魔人2》更是由于导演约翰·伯尔曼(John Boorman)对原作的不屑一顾而成为贻笑大方的烂片“典范”。从历史的角度看,此次制片方之所以痛下决心重拍前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也说明“驱魔人”的道路必须要有四处喷溅的血浆和令人作呕的特效支撑才能引起广泛的认可。

1990年,原著作者布拉蒂为挽回《驱魔人2》的不良声誉,自编自导了《驱魔人3》,但影片仍旧没能完全继承第一集强力震撼的视觉刺痛。而是通过较为隐忍的想象调动观众的恐惧。或许是由于自身导演功力所限,第一集中极富创意的取角与运镜在第三集中也消失无踪。即便如此,第三集仍凭借紧凑的情节和贯穿始终的邪恶氛围成为驱魔人“真正的续集”。

为影片拍摄前传,在好莱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举动。为影史上最为成功的恐怖片拍摄前传其压力可想而知。无论是饱受票房困扰的芬兰导演雷尼,还是X无奈再次“放血”的投资方,一定都在期待这部《驱魔人前传》能为他们带来好运。

西方文明的起步和进步,中间总X着宗教信仰的问题,不管是中世纪黑暗年代还是文艺复兴,多少都与宗教牵扯丝缕。这部作品如果挖掘一定的深度的话,无非就是对于6、70年代的社会背景而发自出天问式的思考:还信仰上帝吗?

人是一种非常容易被蛊惑的物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宗教中道德的约束力非常强大,制约着人性中为恶的一部分。如果约束力被削弱,人性中最为阴暗的东西就会成倍的放大。《驱魔人》中有关少女被魔鬼附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人性中的弱点被发掘——恶魔附身,力量无限增长,这种场面很容易让人想起和魔鬼做交易的圣经故事。

撇开这样沉重乏味的话题,从电影本身来说,《驱魔人》的故事情节还是很有独特的一面。电影没有就女孩为什么被魔鬼附身、魔鬼来自何方进行过多的阐述,而是着重对女孩被附身之后的变化进行浓重的刻画。考虑到30多年前的科技水平,《驱魔人》中女孩骇人的脸庞实在是做的太出色了,没有如此出众的化妆技术,《驱魔人》带给人们的恐怖感必定打折扣。毕竟视觉冲击力有时候比心理暗示能更直接、更迅速的提高人们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失声尖叫的分贝量。

驱魔人电影结尾深度解析

电影的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欣慰的,墨林神父因为虚弱的身体没有支撑到驱魔仪式的结束,而对科学和宗教都失去信心的卡拉斯神父在陷入魔鬼的陷阱后选择与“恶”同归于尽。

两个人的牺牲让芮根看到了“善”的伟大力量,最后她终于恢复了正常。

电影最后芮根看到戴尔身上带有神父标示的服装特征时给予了他崇敬又内疚的一吻。不管怎么样,恶魔终究没有获得胜利。

日本十部顶级驱魔电影

一、《驱魔》2005

评分:7.5

点评:作为一个恐怖片,它并不多恐怖,但詹妮佛·卡彭特演的非常棒。我想它的高分也不是来自于恐怖元素,而是电影所传达的思想,电影表面是在为神父辩护,实则是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辩论,最后神父有罪释放,艾米丽的死因成谜,表明了人们在宗教与科学之间的摇摆不定。

二、《坠入地狱》2009

评分:6.4

点评:作为惊悚片,尽管看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看的时候,还是心惊肉跳,差点把自己吓哭!电影女主,因为自己没有尽最大可能,而因此得到诅咒。最后,决定把诅咒物,强行野蛮地还给那个向她施咒已故的老太婆。结尾,女主虽有自悔,最终还是坠入地狱。这结局,未免太狠!

三、《驱魔人》1973

评分:7.4

点评:不软弱,哪怕是贴近恶魔,那才是信仰。老神父是坚韧的,体力不支死去,也挑开了人性动摇 和坚持 的纠缠。孩子被折磨,恶 在嘶吼恐吓:上帝是不会拯救世人的,可又无法掩饰 害怕被驱逐。善与信,即象征着恶魔的无能为力。实话,片子蛮有趣的。

四、《死魂盒》2012

评分:6.0

点评:自从小女儿从旧货市场上淘来一个神秘的盒子后,父亲就觉得她有点怪,有时甚至会对着盒子说话,家中逐渐出现的飞虫和发生在学校老师身上的意外事故都让这位担心自己孩子安危的父亲有了不好的预感,他带着盒子找到了当地的犹太牧师。。。

五、《心中的恶魔》2012

评分:5.7

点评:伪纪录片。宗教跟科学并不矛盾啊,牧师在驱魔之前要先排除精神病, 挺好。当牧师的真是好善良好阳光!阿门。X在后面,确实不错。真实故事改变吧,结局可怕!

六、《最后一次驱魔》2010

评分:6.1

点评:最近喜欢上驱魔类的电影。一样是伪纪录片。上来我就觉得女主角那么浅的发色瞳仁儿那么黑?主角牧师真心…唉…作为神职人员弄虚作假太过分了。电影最后的X很难懂,看了豆瓣影评才明白。还是不错的。

七、《奉魔之名》2010

评分:5.4

点评:这就是一部恶魔养成日记。毫无新意的驱魔题材,能写出有一点点创新的剧情实属不易。可惜拍的不好,故事展现得太不流畅了。冲着一点创新给4颗星。

八、《太平间闹鬼事件》2009

评分:6.8

点评:依旧是熟悉的套路:廉价的大房子,拖儿带女的一家人,一惊一乍的音效,被束缚的怨灵···然而想到这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还是有点渗人。妈妈和牧师的表演很感人。被剪下眼皮只为不让人看见他们的X,墙壁里面叠满的尸体,片头片尾的黑白照是本片亮点。

九、《仪式》2011

评分:6.7

点评:现代版的驱魔人,居然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最后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暗黑。

十、《康斯坦丁》2005

评分:7.7

点评:像是里维斯一样的康斯坦丁,似乎早早的被诅咒,被抛弃,有不放任抛弃,却放任堕落,他不属于天堂和地狱,属于人间,每个人都各有安排,事实和书上不一样啊,别人说它不够好,以前我很在意,现在似乎不了。

上帝的驱魔结局什么意思

电影很突然的结束了,与悬念不同,完全是没演完的感觉。当然,合情合理,摄像师的头被砍掉了,没人继续照顾摄像机,所以与其说是最后一次驱魔,还不如说是摄像师的最后一次摄影。'

牧师的妻子早产,保住了孩子以后,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医生,于是他知道了自己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传授给人们的一切,他的驱魔,更多的是依靠魔术来制造假像进而实现的一种心理治疗。厌倦了这种事情以后,他想靠记录最后一次驱魔,来揭穿自己的谎言,作为一种忏悔,不料在这次真的遇见了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