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在苏州地方志《平江区志》中清晰地记载了稻香村始于乾隆1773年的说法。书中言:稻香村,店名取自曹雪芹《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稻香村”,创始年代最早一说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民国十五年(1927年)八月二十六日的中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清晰地写着“本号开设苏城元妙观百有余年驰名环球”的字样,列为看官您自个掐指头算算,从民国十五年往上倒一百多年,不正好是乾隆三十八年么。
延伸阅读
怎样自制竹鸟笼的流程和工艺?
与明清时期的竹雕工艺一样,竹木牙雕鸟笼的工艺,其发展的盛衰也是自清早期开始一直延续至民国初年。清末民初年间,江南地区的竹木雕工艺虽然已渐式微,但仍有一部分以竹木雕小品为主,兼作鸟笼、蟋蟀罐、蝈蝈笼等鸟虫器具的手艺人,其中不乏能人高手,据苏州地方志载录,苏州当时尚有几位鸟笼制作师,如桃花坞一带的荣全,苏城牛角浜的瑞林等。
其次,像苏州郊外几个地区,如东山、光福、木渎、X等村镇,也不乏名家髙手。江浙地区自古竹木雕工艺的兴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苏州地区工匠制作的鸟笼大多风格较为近似,主要还是保持了南派鸟笼的小巧精致的特点,形状大都以各种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为主,其雕刻镶嵌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且也讲究鸟笼配件,如鸟笼钩、鸟食缸和鸟儿站杠的配制,鸟笼钩一定要请铜作名匠定制精铸;鸟食罐选用上佳的景德镇青花瓷缸,或黄杨木雕刻制作;甚至鸟笼内那小小的鸟儿歇脚站杠都要雕刻上精细的花纹装饰一番。
这种鸟笼不要说养上一只毛色漂亮的观赏鸟相得益彰,就是不养鸟纯粹赏玩也同样让人感到秀雅之致。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是十里洋场的繁闹之地,南腔北调的各式人等都聚集在上海滩做生意,吃喝玩乐。由于近代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各业兴旺,自然收藏赏玩也十分兴盛。素有“收藏半壁江山”的上海与北京、天津等地一样,清末民初时期有很多很大的古玩花鸟集市。
当时江浙地区的竹木牙雕和鸟笼制作高手都往上海跑,有的带着一批批货去X,有的干脆就在上海老城隍庙的市场附近租间房子现场制作,还带出了一帮徒弟。如民国年间上海民间出了一位以制鸟笼钩及鸟具的奇人叫钟明。钟明自号 “铁痴”,毕生迷恋金银铜铁,并以锲而不舍的狂热制作出不少冠极一时、精美绝伦的包括鸟笼钩等物品在内的金属工艺制品,堪称一代名匠。
由于江南地区鸟笼制作工匠的手艺精细,构思巧妙,京津地区当时也有不少遗老遗少的玩鸟人愿意X江浙地区名师和工匠的鸟笼,这同时也影响了京津地区以后在鸟笼工艺上的发展和变化。
苏州沙湖的来历?
金鸡湖、独墅湖、沙湖都环绕老斜塘境周或者位于老斜塘境内,都是千百年来老斜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使金鸡湖和独墅湖名闻遐迩,而沙湖由于围湖垦田和开发较晚的原因,名声稍逊一筹。沙湖,古代也称金沙湖,原址位于娄江以南至现代大道以及新华街附近,也就是原来的斜塘镇东北部和老唯亭镇南部。
从前沙湖水域面积最大时可达2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独墅湖和金鸡湖的总和。环沙湖地区,曾经是古吴文化沉积地之一,具有六千多年历史的草鞋山文化遗址就在沙湖侧旁,苏州古地方志书对于沙湖的记述详尽丰富,而文人骚客吟咏沙湖的诗作更是不胜枚举。因此,要论沙湖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渊源,一点都不比金鸡湖和独墅湖逊色。
请问苏州地名陆墓的由来?
苏州齐门外的陆墓,现在是改成陆慕了。其实改不改一个样,叫起来还是陆墓,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陆墓,顾名思义是陆姓人家的墓;陆慕呢?陆姓人家向往的地方。如果从哲学意义来说,人无有不死,死无有不墓,则墓葬之地,岂不是人人向往入土为安的佳城?总之,改来改去,格局还是小,陆姓向慕也罢,陆姓做墓也罢,总脱不了陆这一个姓,可见陆墓真是与陆姓大有关系。
翻开地方志看看,据说陆墓地名得来的缘由是因为唐朝的陆宣公陆贽把墓做在这儿,地以人名。无论明清两代的《苏州府志》(洪武年间卢熊的《苏州府志》和正德年间王鏊的《姑苏志》),还是陆友仁的《吴中旧事》,都是这么一个说法,陆友仁还说宋代淳熙年间,有人在陆墓找到一块墓石,确认是陆贽之墓的所在。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苏州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何以在齐门外五六里的陆墓,它的历史竟少了一半,只从唐X始呢?难道是陆贽死后葬在那里,那里才正式有了名称,以前一直是渺无人烟的所在,历史从唐朝才翻开么?或者换句话说,陆墓是从陆贽葬此开始的,那么此前有没有别的名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