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与情赏析崔颢的黄鹤楼尾联 黄鹤楼崔颢是借景抒情吗

从景与情赏析崔颢的黄鹤楼尾联?

《黄鹤楼》的尾联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极其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一联以”愁“收篇,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心情表达了出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但仙人的踪迹无处可寻,鹤去楼空,眼前只剩下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更加催生了乡愁。颈联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尾联以 “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延伸阅读

烟波江上使人愁上一句是什么?

  

1、“烟波江上使人愁”的上一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2、原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4、简析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江是什么江?

指的是长江,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而流经黄鹤楼的“江”即为长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念自己的家乡却有家难归,为此充满迷离之愁绪,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全诗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话文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这首《黄鹤楼》,《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首联写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写“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颈联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X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