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林黛玉家境不错,为什么母亲死后不在自己家要去贾府寄人篱下?
优质回答: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先了解林如海其人和林贾两家的联姻。
第二回中提到了林如海的身世,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上述文字可看作一段林家小传,笔墨不多,却传递了很多重要信息。
1、林家祖上是列侯,到林如海是五世,已无封袭。
2、林如海科举出身,乃是前科探花。
2、林如海官至兰台寺大夫,后被钦点巡盐御史。
抛开书中虚写的官职来看,林家从出身看列侯是不能跟国公相比的。而贾敏做为荣国公嫡女,在王夫人的回忆中,还不无羡慕的说那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的气派,依照嫁女要高嫁的观念,按说应该会嫁个地位身份高于国公府的人家,甚至直接选进宫也非常又可能。
贾敏年轻的时候应该是贾家真正兴盛的时期,那时荣国公还在,皇帝的信任荣宠还未消。可为什么选了从家世上并不那么匹配的林如海呢?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两个原因:
1、贾家亟需转型升级
贾家发迹是源于军功,说白了就是老皇帝的恩宠。但这种世袭的恩宠是有期限的。
贾家的祖辈经历过刀光剑影的创业时期,知道皇恩易变且不牢靠,所以一直在为后世子孙的前途担忧。在他们看来,世袭的官职五代即尽,诺大产业人口若后继无人是非常可怕的。
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科举。贾敬顺利X举人,自己不袭官,让儿子贾珍袭了。贾政也很想走科第的道路,但因为皇上格外开恩给了官职,无法从科举出身,所以才把自己未能达成的心愿寄托在儿子身上。可见,贾家对科举中第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贾家始终建有学堂供子孙们读书。当然这些纨绔子弟没几个能体会祖上的苦心又是另一回事。
贾家迫切需要和文人结交,以便后代子孙能从科举出身,后来贾珠娶妻李纨也体现了这一点(李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
2、林如海清贵的家世和探花身份
林如海的家族地位虽然比贾家略低了一些儿,但在读书方面的优势则是贾家无法相比的。姑苏世家,书香之族,清贵无比,且林如海一考就是探花郎,放到现在就是全国高考第三名,走到哪里也要被人高看一等的。
从家族的转型升级看,林如海简直就是贾家梦想中的样子。与这样的人结成姻亲,无疑对贾家的子孙走通科举之路是很好的助力。
不知是不是有林如海指点,贾政的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是个学霸,如果不是早亡,贾家的中兴X可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贾珠20岁上一病死了,贾敏身体不好后来也撒手人寰,只留下个女儿林黛玉。那么在林如海尚健在的情况下,为何要将独女送到外祖母家呢?
1、贾母思女心切,爱屋及乌
贾母只有贾敏一个宝贝女儿,疼爱有加,女儿先她而去,接外孙女来照顾是贾母心愿。况且贾母喜欢女孩,连宁国府的惜春都养在身边,娘家的侄孙女史湘云也几乎长年住在贾家就是明证,何况是自己亲外孙女呢。
所以林如海对贾雨村的解释是,自贾敏死后,“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且是贾母“致意务去”。可见贾母接外孙女的意愿十分强烈。
2、林如海身体不好
林如海书读的很好,可身体并不给力。他的子女不多,只有两个孩子,儿子三岁就没了,唯一的女儿黛玉的身体也很弱,生下来就要吃药。当夫人贾敏一死,林如海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恐怕不能抚养女儿成人,所以拜托岳母代为照顾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3、林如海和贾政私交很好
林如海和贾政除了姻亲关系,两人都很认可对方。林如海向贾雨村介绍贾政“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而贾政“最喜读书人”,只因林如海一封书信就给贾雨村“轻轻的”谋了职。所以将女儿在岳母和大舅子这里林如海是十分放心的。
而且,在国公府长大,对林黛玉将来择偶出嫁也是很有好处的,毕竟是在都中,选择面和机会都比小小的扬州城要好得多,这大概也是当父亲的一层隐含的期望吧。
但是,黛玉和宝玉甫一相见,就开始了一段还泪奇缘,木石前盟上演,恐怕这也是老父亲最初没料到的吧。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这是个好问题。
在我们的意识里有金窝银窝比不上我家的狗窝,自己家不呆,怎么跑到别人家去的道理,在自己家里随心所欲的,去别人那里各项都不和,都要一一改过,可为什么要去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她不得不去。
一是因为在古代妻子管内宅,儿子在小的时候在内宅生活,到了读书的年纪就在书房里读书,慢慢的远离内宅,而女儿则不行,她们离不开母亲的教导,而且不出嫁则出不了内宅,当父亲的无法教导女儿,
林如海劝林黛玉的时候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级小,上午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林黛玉只好登舟而往,如果林如海再娶,林黛玉可以不去,继母可以担任教养的责任,要不然在古代那X礼教之下,林黛玉由父亲教导传出去会被人诟病,去外祖母那由女眷抚养,对林黛玉来说是好的。
二是林如海夫妇对于林黛玉的将来,和贾母贾政他们应该是定过的,林如海当时是例候之家,他自己又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被皇帝点为巡盐御史,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家族,对于贾府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年岁相当,他们应该定过亲,在贾敏故去以后,将林黛玉早早的接过来教养,基于贾府和林如海当时的考虑是形式所决定的。
三是宿命林黛玉是要来还泪的,如果林黛玉家庭幸福,父母双全,她高高兴兴的健健康康的到了成年,以她的才华和家势,她父母不一定会考虑日渐衰败的淫烂不堪的贾府,就算到了贾府,她和贾宝玉也是夫唱妻随,幸福的一对,哪里有眼泪来还,只有经历了生活苦难与挫折,尝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她的眼泪才可以还的有价值,才可以动人心魄。
其他网友回答
林如海家祖上显赫一时,到他这一代,可以说是家道中落。老婆儿子死后,就剩黛玉一女,林如海自己身体也不好,也可以看出境况逐渐衰微。这时,贾母差人来接黛玉,以慰自己思女之心,又怜黛玉年幼无母爱,人之常情矣。林如海也只能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所以黛玉坐船去了,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
那还有《红楼梦》吗?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人怎么过?姥姥接过来进了贾府,一则养活,二则给宝二哥贾宝玉找一个伴儿,不是挺好吗!不成想,后来却又来了个宝姐姐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