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朝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何却成为了X之君?
优质回答:
崇祯皇帝16岁登基,雷厉风行的把大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收拾了,能说他没有能力吗?但是除掉了魏忠贤,却引发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X,明朝末期宦官。0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党争最为严重的朝代,直接动摇了国之根本,崇祯皇帝从其兄长明熹宗朱由校手里接过一个朝X败的烂摊子。
(1)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开始有了党争,初始最著名的有东林党和浙党,浙党在刘伯温死后就没落了。
万历年间更是党派林立,开始趋于集团化,本该鞠躬尽瘁的朝臣们暗流涌动,忧国忧民早就被争权夺利所代替。
(2)待到明熹宗朱由校当了皇帝,东林党人把持着朝政,皇帝被架空。明熹宗重用与自己X客氏交好的魏忠贤,以期与东林党集团抗衡。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残酷X东林党人,有了皇帝的宠信,魏忠贤开始把持朝政,肆无忌惮。“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人,内穿甲衣出入宫禁,X作威施虐。”
明熹宗就拿魏忠贤压制东林党集团,魏忠贤的所作所为皇帝并不是不知晓,大臣们的弹劾奏章像雪片,明熹宗不予理会,放任魏忠贤,就是想借魏忠贤的阉党力量实现制衡。
魏忠贤对明熹宗也是很忠心的,对皇帝忠心这就够了,所以明熹宗朱由校临死时对接班的弟弟崇祯说“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意思是魏忠贤忠心,可以重用。
02崇祯皇帝登基后,逼死魏忠贤,清除其党羽,导致文官集团迅速X,皇帝反受文官集团制肘。
失去了魏忠贤这把利剑,党争失衡,庞大的文官集团迅速X,控制了整个朝廷。
这时候崇祯皇帝才意识到他的哥哥明熹宗为什么重用魏忠贤了。
他又重新启用宦官,给了宦官很大的权利,让他们任军队监军,替自己控制军权,这些太监们哪懂得打仗,这一错误的决策,使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03当内忧外患袭来时,党同伐异、宦官X、军队羸弱、X,这些问题让明朝千疮百孔。
(1)东林党人把持朝政后,只顾自己利益,加重了西北的税收;适逢北方爆发了旱灾、蝗灾、瘟疫,X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朝廷没钱,就从裁撤驿站下手,使得李自成失了业,没了生路,被迫起来X。明末大规模农民X由此开始了。
(2)当强大起来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军大举入关的时侯,被袁崇焕的军队挡住了,袁崇焕多次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可惜后来崇祯皇帝中了清军的反间计,处死了袁崇焕。
崇祯时代是个很扭曲的时代,文官当政,武将没有调兵权,军队没有军费,将领手中没有充足的军队,皇帝频繁撤换将领,军队何谈战斗力!
(3)明军与X军和清军两面开战,将领受制于皇帝、文官、监军宦官,名将不是战死就是被谗言蛊惑处死,军队节节败退。
明末崇祯皇帝频繁更换滥杀大臣和将领,已经没有人愿意为朝廷效力了,朝中只留下一些能力有限,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小人。
1644年3月,李自成的X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吊死,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X了X军。
魏忠贤的死对头太监曹化淳曾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04结束语。
历史上评价崇祯皇帝“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是个很努力的皇帝,但是努力不一定有效果。
崇祯皇帝最明智的决策就是清除了魏忠贤,可惜清除的时机不对。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时候,魏忠贤帮着皇帝从地主豪强手中缴税筹钱,那时候军费是充足的;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制衡文官集团,监督戍边军队……
魏忠贤一死,一切都成了死局,崇祯皇帝疲于应对所有事情,他重新重用的宦官又没有能力,把明朝搞的乌烟瘴气。
崇祯皇帝的时候国家没有钱,军队发不了军饷,只能加重老百姓的赋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当X一并兴起的时候,就是明朝走向灭亡的迹象,任崇祯皇帝多么努力,也难以挽回败局。
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却成了“X之君”,究其原因,是他的格局不够。
他从小就没被当做帝王接班人来培养,不懂政治,不懂帝王之术,他既无治国之策,也无用人之道。“非X之君,当X之运”也。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X之君”,人们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个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欺压人民的X形象,然而,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却与这种形象迥然不同。
他是一个“敬业”到了忘我程度的皇帝,“宵衣旰食”、殚精竭虑,为了处理公文经常彻夜不休,因为太过疲劳,白天有时坐着都能睡着。即便如此,他还每天坚持上朝、参加日讲、经筵,因心力憔悴,二十多岁头上就生出华发,眼角长出了鱼尾纹。
他也是一个厉行节俭的皇帝,当政17载,从来不在宫中举办宴席、欣赏歌舞,也没有大兴土木建设宫室,自己的吃穿用度一律从简。
然而,如此一位勤恳耕耘的皇帝,又为何会成为X之君呢?要说崇祯冤枉,其实却也并不冤枉。
崇祯帝继位时面对的是怎样的烂摊子?
崇祯帝朱由检是从哥哥明熹宗朱由校手中接下皇位的,尽管朱由校打算摩拳擦掌好好干一番事业,但他面对的现状却是一堆补不起来的烂摊子:
第一,朝廷X。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已是积重难返,从朱由校往上数的几位奇葩皇帝,根本不会管理朝政,致使文武百官肆意妄为,贪污受贿成风,X机关运转不灵,宦官魏忠贤又勾结朱由校的X客氏把持朝政,制造了很多冤案,也激起了X,以崇祯帝一人之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改变现状。
第二,国库空虚。“没钱”是崇祯帝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当时国家财政总收入大约只有白银三百万两左右,这些银子要支付军饷开支、官员俸禄,还要抽调一部分赈济灾民,完全是入不敷出。崇祯帝最“穷”的时候,竟然拿不出军费去抵挡李自成的军队,她号召富商捐款也无人响应,为了凑军饷,不得不连皇宫里的器皿都要拿去变卖,可见缺钱到了何种程度。
第三,外患重重。后金努尔哈赤不断进犯,还公布了所谓“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公开起兵反明;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打服了X,数次侵犯明境,辽东陷入危局。
第四,天灾频仍。从天启年间,西北地区的灾荒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农民X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天启六年,水灾、旱灾、蝗灾一浪接一浪,让人民苦不堪言;天启七年,福建闽南地区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崇祯帝做错了哪些事?
可以说崇祯皇帝面对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烂摊子,X的种子早已埋下,想要力挽狂澜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更何况,崇祯自己也不是什么治国天才,在他继位后,虽然拿出了一些好的举措,但昏招明显要多得多:
第一,用人轻率。崇祯继位后,做的最干脆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奸宦魏忠贤,然而在魏忠贤死后,崇祯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媲美魏忠贤的人才。在用人方面,他的轻率无状让人震惊,在位17年,竟然任命过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由此必然造成朝令夕改、政局不稳的局面,也无法打造出一套可靠的领导班子,君王臣子离心离德,朝堂内外一盘散沙,而这正是崇祯一手造成的困局。
第二,杀戮无度。崇祯为了拔除阉党这颗毒瘤,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在朝中大肆杀戮,只要是他认为和阉党有勾结的官员,哪怕有真才实学,也做出过功绩,却也不能被免罪。当时被他杀戮的有内阁大学士2人、总督7人、巡抚11人,更有几十名被判刑、流放的巡抚、尚书、侍郎。史料记载他当政14年时,被关押在大牢里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145人,此外还有“败一战,杀一将”的做法,完全是古今罕见。如此严酷手段自然让官员们人人自危,谁都不敢表现得太过突出,免得被崇祯当成阉党清洗。
第三,培植X。崇祯最让人无语的一招是一边剿灭阉党,一边又在自己的信任的宦官中选拔亲信,然后继续利用东厂、锦衣卫的特务系统去控制官吏和军队,结果宫中宦官人数一度达到了十万人,竟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此外,他还恢复了太监监军制度,给了太监莫大的权力,却也让在前方拼杀的将士寒了心。
第四,加征赋税。崇祯嘴上说着忧国忧民,但却没有减轻征收赋税的力度,反而为了补充军费和X开支,拼命加征赋税,给本就挣扎在饥饿和死亡边缘的老百姓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无怪乎李自成放出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后,饥饿的老百姓纷纷响应,如此失去民心的X哪有不亡之理?
综上所述,崇祯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绝不是个好皇帝。他把一切问题都推给“无用的大臣”,却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
他天生缺乏治国才能,没有足够的智慧,没有巧妙的手腕,更没有帝王应当具备的胸怀和眼界,性格又极度多疑,结果他的勤勉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这也当真是让人悲夫哀哉。
其他网友回答
据历史记载,崇祯皇帝是个 其铲除了危害朝廷国家多年的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又励精图治,日夜都在处理政事,勤俭节约,作为皇帝不讲究吃穿,在位17年不曾在宫中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就连李自成也说崇祯皇帝:“君非甚暗”,顺治帝说他:“孜孜求治,身殉社稷。”,为何这样一个努力勤政,敌人都给予较高评价的崇祯皇帝,为何成了X之君?
我是长史如歌,我用心聆听岁月里流淌的旋律,以文章再现历史中跳动的音符。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将继续奉上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一,朱明王朝大势已去
尽管崇祯皇帝如此勤奋,但此时的著名王朝大势已去,内忧和外患都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了。
1.内忧:内乱不断、政治X
首先,明末清初是中国第四次小冰河时期,气温剧降带来了严重的干旱,导致粮食大减。崇祯时期连续多年由大旱灾引起大蝗灾,又引起大瘟疫。当时已经严重到: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
农民在这种残酷的X下,还要面临官吏地主残酷的剥削,于是爆发了李闯王、张献忠等大规模农民X。
为保护X,明朝廷不得不调兵遣将,对农民X进行X,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为朱明朝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消耗了国力。
其次,源自于万历时期的东林党、阉党、浙党之间的激烈党争一直未停息,朝野之间结党成派,互相攻讦,大量的智慧之士陷X争之中,消耗了智慧甚至付出了生命,大大削弱了朝廷的力量。而后期,在消灭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后,以东林党人为首的文官集团又X起来,对皇权形成了威胁,又导致崇祯皇帝和文官集团展开了斗争,朝廷又陷入内耗。
2.外患:后金崛起,入寇北方
努尔哈赤统一后金各部族,建立后金X后,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廷发起了挑战。努尔哈赤及其后代多次战胜明军,不断蚕食北方土地。而明朝廷一面X农民X,一面应付北方后金入侵,两线作战,两线都多次打败仗,成为空前的军事危机。
二、崇祯皇帝能力平庸,君臣相疑
重大危机面前,一个团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人人互相信任,共同努力,想方设法度过危机。但崇祯皇帝其人严苛多疑,刚愎自用,而才能又平庸,导致朝廷内君臣相疑,无法团结对敌。
治国是个长期才能展现效果的慢功夫,但危机当头,崇祯皇帝急于求成,一旦大臣短时间做不出成绩来,就遭到贬官替换,崇祯帝在任17年间,竟更换了67个高层重要官员,导致官员们人人自危,对皇帝充满了戒心。近代史学家孟森评价其:
思宗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崇祯五十相”。
这一做法的后果是导致朝廷人才凋敝,经袁崇焕被凌迟之事后,有才之士更是不敢报效国家。崇祯皇帝不反思自身错误,又埋怨谴责众臣无能不忠,只得又重新启用大批太监协助自己管理国事。而太监们不是能力平庸,就是贪婪无厌,更加重了朝局的危机,以至于朱明王朝向深渊一步步滑下去。
长史如歌评说:崇祯皇帝尽管志向远大,俭朴勤政,但由于此时的朱明王朝已病入膏肓,内忧外患都到了及其严重的地步,即便是有才能的君王都难说能够扭转时局,更何况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其国X死就是必然之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他所谓的”励精图治”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做秀。对于一个优秀的X者来说,关键就是看他的施政水平,而不是少吃几顿肉、放几个宫女、穿个补丁衣服什么的………………当时的宫廷已经培养不出有政治才能的领导人了!
就像评价一个驾驶员主要是看他的驾驶技能,而不是看他的品德。
儒家的缺失就在于此!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一段历史都是大环境下的产物,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多人都喜欢说谁谁谁改变了历史,我认为这些人都是顺应历史潮流出现的。
就像我们都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六国并非秦始皇消灭的。春秋时期秦穆公为后世子孙打下大片地盘,战国时期秦孝公发布五百年来第一雄文《求贤令》,接着果断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从二三流的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接着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火力全开,就是只做了三年国君的嬴异人都为秦国壮大声势。因此嬴政是站在祖先的肩上才能成为秦始皇,即便没有他,秦国也会天下一统。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是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说这位皇帝励精图治完全没有X之相,为什么也成为X之君?只能说朱由校出生的太晚了。轮到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大明朝早已积重难返。不要说是朱由检,就是朱元璋朱棣重生,扭转乾坤的几率也不大。
当时的大明朝风雨飘摇,国内吃不上饭的农民早已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关外努尔哈赤在万历年间就统一女真各部,接着后金建立辽东危矣。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朝中依旧党派林立。崇祯上台后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破产,东林党人又卷土重来。党争之乱愈演愈烈。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站在道义的基础上一呼百应,朱棣夺权的时候也有齐心协力的班底,可是朱由检有的只是内外交困的局面。
除了生不逢时,崇祯皇帝自己也有一系列的缺点,比如生性多疑。崇祯帝临阵换将的故事我们都熟悉,袁崇焕在边关X流汗,而他拼死效忠的皇帝竟然中了对方的离间计而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另一位备受认可的军事将领孙传庭也因为崇祯的猜忌而被革除一切官职并且入狱,若不是李自成势力强大无人可挡,只怕孙传庭没有重见阳光之日。
为了遏制李自成的攻势,孙传庭被放出监牢临危受命。可是很多战争打的并不是将领的军事素养,而是综合国力。当时的明朝不能为孙传庭提供好的后勤保障,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军队也给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还要面对朝廷的猜忌、催促和指责,最后只能马革裹尸。可是孙传庭壮烈殉国后崇祯皇帝竟然认为他诈死潜逃,他的家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这件事,令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
崇祯皇帝的疑心病并没有在武将身上终结,他在位17年,内阁大学士就换了50位,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阵容更是惊人,共132人。高级官员更换过于频繁并不是国家之福,百姓需要安稳的生活,而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朝廷有廉洁的官吏和稳定可行的政策。崇祯皇帝没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胆识气魄,最终只能自掘坟墓。
崇祯皇帝确实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比当甩手掌柜的万历皇帝、专心手工艺的木匠皇帝好太多,但是勤政朴素只是好皇帝的入门条件,并不是唯一标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心怀天下治国有方,哪一个不是高瞻远瞩知人善任,而这些都是崇祯不具备的。崇祯之所以能得到后人惋惜,只因为他没有像其他X之君那样X无道,但是与明君相比,差了好多个等级。
总之,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需要对症的猛药才能起死回生,崇祯的能力可以带领平安无事的明朝度过春风秋雨,但是不足以带领这艘破船在惊涛骇浪中前行。因此他成为X之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