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网友提问:

科学和哲学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呢?

优质回答:

这首先需要区别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其次,需要弄清楚哲学的根本任务。

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

首先,古代科学包含于古代哲学之中。哲学外延大,科学外延小。到了近代科学,则哲学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科学取代了哲学来研究真理。

在中国先秦,譬如孔子及其学生的《易传》(另外有《家语》、《礼记》、《说苑》、《韩诗外传》、《论语》和郭店简的部分关于孔子的记载可以看出孔子的宇宙论和形上思想,他本人还主要教学生数学知识),《墨子》,《孟子》,《庄子》、《X》、《公孙龙子》、《荀子》、《韩非子》都有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在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宇宙观,涉及物理学和数学,后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之上又发现了逻辑学、形而上学、生物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

近代科学虽然也能在古代科学之中找到闪光点,比如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巅峰,即宋明理学时期,在欧洲中世纪时,即实验科学萌芽的罗吉尔·培根那里(不是佛朗西斯·培根),似乎都可以找到近代科学的种子(这两个时期相比于古代,更接近于近代自然科学)。但是,近代科学有自己整体的学术框架,这个框架是随着近代技术的变革而兴盛起来的,在这技术突飞猛进并推动科学迅速发展的近代世界,清王朝却只将西方科学知识垄断在X手中,而禁止民间和官方学习,以致于最终和世界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说,科学是借助先进的科学工具来观察世界的,其中,里程碑式的工具是放大镜和望远镜,一个可以看到最小,一个可以看到最大,这就取代了古代自然哲学中的思辨方法,也取代了古代形而上哲学的哲学思辨。

哲学的转向

哲学史一共有三次转向,第一次是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转向,或者说存在论转向,第二次是近代笛卡尔等人的认识论转向,第三次是当代哲学的语言哲学转向。

西方的古代科学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都被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所笼罩,在近代科学出现后,许多西方人都极为排斥科学,而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圭臬。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曾是X,而冲破神学牢笼的一些经院哲学家们,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懈坚持才最终战胜了神学,并将其与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但是,近代科学产生后,经院哲学家们一直相信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类是用心脏思考,而非大脑思考,拉美特利曾这样说过——即使我将解剖成果放在经院哲学家的面前,他却还是坚信亚里士多德的教诲。

认识论转向,其实就跟近代科学的产生息息相关。因为,许多人都反对神学(哲学和神学从激烈冲突到逐渐融合),也反对古代哲学的独断论,即独断出形而上学这个最高对象。笛卡尔起先是为了反驳那些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另外一个目的,则是为神学和哲学找到坚实的基础,但结果上,却加速了神学和哲学的衰败。

语言哲学发生在哲学已经被几何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架空的时代,它帮助哲学重新稳固了自身的阵脚,并告诉哲学家们自己的定位究竟在何处。但是,对于语词和悖论的分析,使得语言哲学整体上呈现出对哲学自身的批评,与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分析哲学家后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包括德里达,都一直在强调哲学以及死亡。这有点像福山对美国X制度的论调,结果是,哲学到现在依旧没有如预言般灭亡,而预言者都一一离去了。

其他网友回答

科学要求有论有证,所以主要活跃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

哲学允许有论无证,虽然被科学抢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地盘,但还可以继续在对主观世界的认识里发挥作用。

神学同样有论无证。但哲学对主观世界的认识的是X的、开放的、反权威的。宗教则不然,它对主观世界的认识通常有着明确的强制性和排它性。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你在网上查一查。在中国量子论文的总数,达170亿篇之多。这就叫科学家。还有。今天中国对科学家的培养,已经形成规模化。大学校园批量生产,堪称世界第一。只是令人失望的事。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几乎等于空白。即使今天的工业化建设。也都是现成哪来的?根本没有经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所以在科学技术的殿堂上。中国还不能与其他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就像中国民科和哲学家一样,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