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分水七分色”翡翠原石为何会有水?
优质回答:
选购翡翠“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就是说的翡翠需要看种水,对于翡翠来说,没有水就相当于没有灵魂的物体。就如万物没有水会失去生命一样,没有水的翡翠是毫无生机的。
一 没有水的翡翠就是很干,颗粒会很粗,这样的翡翠是没有价值可言的。翡翠的绿,只有在有水的玉肉上才有灵气。有水,才有颜色的变化,有动感。
二 水其实就是指光在翡翠内部传播和表面折射中的不同表象,它包括翡翠的透明度和翡翠的表面光泽两大部分。翡翠的透明度越好,翡翠的表面光泽越亮,翡翠的水越好。反之,翡翠的透明度越差,表面光泽越弱,翡翠的水就越差。
三 翡翠的原石我们为了更清楚的看到水头,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下,还会在原石的皮壳上喷水。种水好的翡翠,能很好地收光,让外部X的光线,在翡翠内不折射,再次传播,形成晶莹剔透的景象。称为有荧光。这样的翡翠是我们都喜欢的高品质翡翠。
四 翡翠是来自天然的矿物质,在地下埋藏数亿年,地球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水,万物皆离不开水,翡翠原石也是一样的,我们把翡翠的透明度和表面光泽形象的比喻成水。
水是生命之源。对翡翠原石来说,根据光透过翡翠内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按照光能在内部通过一厘米,二厘米,三厘米……分为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
其他网友回答
您的问题其实问的很微妙的,这个问题的提法,在隔壁某度的自媒体上还真是一模一样的见过,正好今天是写这个话题,既然系统邀请到我了,还是做好本职的科普工作比较好。
废话比较多,如果只是想找对比分别,可以跳到答案末尾的图片,有“一图流”解答
所谓“种水”到底是什么呢?在翡翠投资与收藏中一直不能回避的话题,由于“种水”的判断标准的不同,一直让新入行的萌新感觉云里雾里,以至于在执着鉴定“种水”的路程上越走越远,争论不休,甚至人云亦云,而终不得其所以然。
那么“种水”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全面了解下。
“种水”的定义与由来
即翡翠透明度与结构的组合,近似于传统的“地张”的说法。“种水”的说法虽然耳熟能详,但实际上最早是由玉雕工匠对翡翠特性的简单划分,而后代代相传,于是有了现在的统一说法。
影响“种水”的因素
由于透明度和结构是决定“种水”好坏的关键,因此对翡翠的研究,往往关注翡翠组成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翡翠矿物组成的颗粒小,颗粒间的孔隙也小,于是结合度高,透明度好,这样的翡翠就具有了光泽温润的外观。翡翠的粒度是在X可查的基础上,分为粗粒(直径大于2mm)、中粒(直径1-2mm)、细粒(直径0.2-1mm)、微粒(直径小于0.2mm),X可见程度按顺序递减,翡翠的价值按顺序递增。
而透明度则关系到翡翠的通透性,传统上,翡翠透明度被称为水头,用水的长短来描述其通透程度。由此划分的透明程度分为透明(即3分水以上,9mm以上可见)、亚透明(即2-3分水,6-9mm可见)、半透明(1-1.5分水,3-4.5mm可见)、微透明(半分水,0.5-1mm可见)、不透明(基本不透光,可见0.5mm以下),参考对比的方式为透过翡翠可见字迹、透过翡翠字迹模糊、透过翡翠看不清字迹、边缘薄处能透光、如同石膏。
翡翠看“种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实际上也由于质地和品质的划分,有分别有玻璃种、冰种、藕粉种、豆冰种、水粉种、水豆种、粉种、豆种、石头种的系列划分,因此需要依照自身的经验对翡翠的价值综合判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种水”比较,一定要建立在相同的厚度的基础上,由于商家会通过做薄翡翠来提高通透,X翡翠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警惕。
有哪些
一图流区分种类质地
小结
其实“种水”好坏还是相对容易判断的,只要把握上述几点即可,但是由于质地上的多样性,是什么种的翡翠就十分难断定了,毕竟只有知道是什么种的翡翠,才能再对其深入鉴别,而这正是十分考验眼力与经验的地方。
原位引自头条内容《「淘翠学堂」与翡翠密不可分的“种水”是什么东西?》https://www.toutiao.com/i6553021735216611848/
「更多翡翠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的“淘翠学堂”系列,小编最近喜欢看心情更新,害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