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多次决黄河水阻敌,为什么很少决长江?
优质回答:
自古民间就有“水火无情”的说法。在古今的残酷战争中,水和火都有被用来作为攻击敌方的“武器”。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中,就有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收于禁等。
做为中国最大的两大河流,黄河和长江,在历史上有过多次黄河被决堤攻敌的记载。包括抗日战争中,1938年5月19日国民党军决开黄河花园口段,阻止日军的进攻。。
反观,长江历史上则鲜有被决堤攻敌的记录。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黄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水中多含泥沙,在中下游水流放缓泥沙沉于河底河床抬高,人们为防止河水漫堤就不断加高堤坝,这样黄河慢慢就成了“地上悬河”。 这样的河流一旦决堤,极具威力。而长江只有在部分河段,在汛期才会有这样的威力。
二是,中华文明最早发源于北方。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政治、军事的斗争更为激烈,黄河被用于战争的机率才更多。反观,南方是南宋之后,中国才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和军事的斗争没有北方激烈,所以长江被用于战争的机率也会少。
三是,北方河湖较少,地势高低不平差异较大,水攻宜达成攻击效果,还不伤及自己。而南方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地势相对低平,水攻不宜达成攻击效果,还可能伤及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战争中决黄河来阻敌,比如秦国灭魏国时,秦将王贲挖开黄河,水淹魏国都城;五代十国时,后梁朱温先后三次决黄河来对付李克用;公元1128年,金国南下攻打南宋时,南宋决黄河抵挡金兵;最后的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X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来阻挡日军进攻。
历史上发生了这么多次决黄河来阻敌,为什么没有决长江阻敌呢?下面从黄河与长X重要程度,应对决堤措施和水战效果这三个因素来分析。
1.重要程度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北方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政治经济中心,得中原者得天下,朝代更迭战争多发生在黄河流域。因此,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地区,也是各方势力,外敌侵略重点争夺的地方。
相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后来才发展起来,历史上南方长期地广人稀,经济并不发达,长江重要程度自然不如黄河,不是主要发生战争的地方。
2.应对措施
黄河位于北方,北方河流较少,加上地势开阔平坦,适合大部队集X展开作战。古代北方一直是以步兵、骑兵为主,很少有水军,决黄河,可以给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队造成极大的困扰。而且北方的船只较少,如果遇到黄河决堤,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应对措施。
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就完全不同了,水网密布,南方人从X熟悉水性,河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船,船只特别多。因此就算决开长江,对战争的影响不大,只不过敌人从走路,变成划船而已,敌军可以自如应对。
3.水战效果
北方平原多,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抬高河床,使得黄河水面比周围高,已成为天河。用黄河来水攻,在北方效果特别好,一淹一大片,对敌军影响巨大。
而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决长X水攻效果差,只能淹没很少区域,最终水还是会顺着山川河道向东流去,对敌军起不到巨大阻滞或杀伤效果。
总而言之,历史上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更为重要;如果黄河决堤,将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而长江决堤,南方多船,影响有限;考虑到水战效果,黄河更适合用于水战。因此,历史上黄河多次被人为决堤来阻敌,而长江则很少被决堤用来阻敌。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这应该是兵家利用战地上的区位优势使然。而长江与黄河相距甚远,并无同比战例可仿。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的兵法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兵半渡可击。所以长江以南的一些国家,完就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稳定在南方的东吴,与北方的曹魏之间的南北之间的较量。在当时,周瑜已经通过长江来多次击败了北方的曹操。孙权非常聪明的事,他并没有单方面的依靠长江,他而是选择将防御和进攻的方向都延伸到了长江以北的合肥和襄阳地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将防御战线紧紧依靠在长江地区,如果防御失败,很多一些重点城市,都会随着失败而被占领,国家根本就没有缓和的机会。所以要想守住长江,必先要守住淮河。完全全可以依靠这个长江,能够与北方的X斗争。虽然说不能够主动出击,但是防御能力确实是挺高的。因此长江成为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一些南方国家的偏安一隅的依靠。但是,单方面的想要依靠长江来稳固自身,结局都是失败的。
其他网友回答
和外敌有关
自古以来凡是外敌入侵,大多自北向南,不管是古代游牧X,或者近代的日寇。而黄河一单决堤,会对入侵者骑兵或者机械化部队造成极大的迟滞。所以为了阻碍侵略者进攻的步伐,决黄河水就是最好的选择。
黄河自身的性质
黄河本身是地上河,具备开决的条件,而长江虽然也有部分河段为地上河,但是大部分为地下河,不具备决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