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啥意思

网友提问: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优质回答:

《论语·泰伯》中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引起了千古争议。有些人认为,孔子这句话是X,即只能让百姓顺着X者规定的道路走,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还有些人认为,这句话的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觉悟高,就由着他们去做,觉悟不高,就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那么,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呢?如果不是考古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且听居士我慢慢道来。

首先,把这句话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正如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所说,这不符合先秦时代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要表达这个意思,孔子会说:“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那么,孔子真的是认同X思想吗?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包X有字简730枚,其中有多种古籍。在郭店简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篇战国时期的儒家著作《尊德义》,其中就隐藏着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尊德义》中说:“民可使导之,不可使知之。”与《论语》中孔子的话如出一辙,只不过把“由”字改为了“导”字。但接下来的这句话就很耐人寻味了,《尊德义》说:“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用“强”字来解释“知”字,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可以被引导向正确的方向,但不能强迫他们做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把“知”解释为“强”呢?其实,在先秦时代,“知”字与“折”字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荀子《劝学》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一名句,在《大戴礼记·劝学》篇中写作“锲而舍之,朽木不知”。所以,孔子说的这句话中,“知”通“折”,也就是“强迫”的意思。而“由”字也是一个通假字,通“迪”字。

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意思是:对于老百姓,X者可以启迪、教化他们,但不能强迫他们,让他们折腰。

综上所述,孔子向表达的并非X思想,恰恰相反,孔子重视对民众的教育。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理解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这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是站在谁的立场,是为说话,为谁服务的,从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目的就是为X出谋划策、效忠服务的。这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就是:只要让老百姓按照我们的旨意去做就行了,不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X所说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是异曲同工啊!这对X是有利的,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不必多费口舌而拖延办事的执行时间。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第八》,对这句话最常见的理解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而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由于这种最常见的理解,几千年来,孔子被人冠以“X”的鼻祖,因为他们认为,孔子主张对老百姓就是要让他们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就行,而不需要懂得更多、更深的道理。这成为近代人们指责孔子X的主要罪证。

实际上,对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可以有四种理解。

其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持这种观点的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他们认为这是人们对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断句不对,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老百姓如果知识水平和能力提高了,有行使X权利的能力了,就应该要给他们政治X,也就是要给他们行使X权利的X;如果老百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没有提高,还不具备行使X权利的能力,那就应该要教育他们、训练他们,使他们逐步具备行使X权利的能力。

其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康有为、梁启超也断错了句,他们认为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要看看这个社会形势和老百姓的素质、能力,如果感觉条件成熟了,可以给老百姓X的时候,就应该给老百姓X;如果感觉条件还不成熟,还不可以给老百姓X的时候,就要先教育他们、训练他们。

其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对老百姓,就是只要叫他们照做就行了,而不需要让他们知道理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站到很高的层次去理解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任何人都要交代清楚所有的来龙去脉,都要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往往会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适得其反。事实上本来就不需要每个人都弄明白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和所有的来龙去脉。就好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要知道“1+1=2”就行,至于为什么会“1+1=2”则是极少数像华罗庚、陈景润这样的数学家去研究的课题,我们绝大多数人压根没必要去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奥妙。

其四,应该鼓励和提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先就苦口婆心、费劲口舌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诸如此类的说了一大篇的大道理,或许坏处更明显,反而给他增加了额外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让他对不可预料的结果赶到害怕,吓得不敢行动了,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那不是更加糟糕了吗?的确,有的事情就是如同“小马过河”一般,要凭着一股子年轻气盛的冲劲去试、去闯、去做;而不能事情还没做,却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论证、去求证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否则,天下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什么机会都会消失殆尽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还是毛X说的好:“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我们尊敬,X,值得研究,因为他的思想实际是中华X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但他的那套理论是不行的,忽悠老百姓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的为政理论,显然将自己摘出来,放在道德上帝上了,管理阶层了。

孔子讲:和为贵。引起矛盾,处理不了,和的起来吗?

毛X还说,中国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占X地位的宗教,不象西方。西方有上帝,中国思想家太多,各种派别都有。在中国,大家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家人有病了,生不下孩子就想神来了,孩子生下来病好了,早把她忘了。

其实,我们应该学X主义,作为理论思想,做事实事求是,孔夫子这一套,虽然话都很好听,拿出哪一句话你也不能说他错,但他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很片面。

中国传统文化那一套挺有意思:墨家架设水车,砌灶铸锅,生火做饭;兵家披坚执锐,血透重甲,据敌于国门之外、伤痕累累;道家劝人从善,恬淡寡欲,顺应四时,安心种田;法家等饭做好了,口中吹哨,令人排队领饭,前后飞跑尽职尽责;这时候儒家干干净净,白X嫩,斯斯文文登场,说:等一下,我给大家讲一下仁的道理。然后顺势抄起饭勺,就把打饭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所以,毛X反孔反儒的理论是对的,历朝历代的王公国戚个个都在打儒家和孔子的“仁义道德”旗号,而真正为民谋福利和与民同甘共苦者,少之又少。就是这样,在X社会竟被捧为“圣人”,那些读了点“圣人”书籍的学子们,竟可以摇头晃脑,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如今我们国家发展进入平稳,更加适用于我们的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法制来约束大家公平竞争。

但所有文化的前提都是以爱这个国家为前提,愿意为之努力奋斗为榜样。

儒学不是X,孔子的理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学这个就那个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一句话,是个文字游戏啊!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如结合上文来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么看就简单了,不管如何断句,永远离不开礼乐的束缚,X的套路。所谓【礼】就是某些人代言天志而定下来的套路。天人合一?何德何能?天地之志在民,只有百姓共同的标准才是天志。一切法律和行为标准要以百姓为最高订立者。而【乐】不是现在的艺术类音乐。是【礼之所及乐必从之】是规范百姓步伐的进行曲。

后世儒生为了洗白他们的先圣,习惯于把经书中的某些段落词句单独拿出来展示,但终归改变不了儒家效忠君王干涉百姓的忠君X主张。

(这是我之前的文章,复制过来的)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