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杜甫为什么钦佩李白?
优质回答:
谢邀请,
同时天涯沦落人,杜甫和李白都是当时的文学家,遭遇及个性很相似,都是视X金钱如粪土的性格,他们的文章诗词虽然各有特色,文学造诣都很深厚,有很多的共同点。
所以,杜甫欣赏李白的作品,也就不足为奇。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和杜甫两人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一个号称“诗仙”,一个号称“诗圣”。 李白和杜甫都处在大唐盛世之中,李白要比杜甫年长十一岁,当杜甫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后生时,而李白却早已闻名天下了。杜甫对李白的钦佩,就如一个后生晚辈对已经成名的前辈诗人的崇拜之情。用现代话说,就是一种“偶像情结”。但两人实则各有千秋,不分仲伯。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李白出身好!
第二,李白是个“富二代”一出四川挥霍30余万,还称“千金散尽还复来!”
第三,都爱喝酒。但李白喝的是“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卖衣换酒,酒债寻常!
第四,李白才华横溢!
其他网友回答
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直觉猜一下哈,杜甫可能佩服李白的豪放敢于表达其真性情吧,杜甫也想但是不敢去做怕得罪人吧[泪奔][笑哭]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与杜甫,当仁不让,是诗的巅峰,无论后人如何努力都无法逾越。
杜甫将李白视为最钦佩的偶像,亦师亦为友。
1 李杜的三次相逢
李白,701—762年,生活于唐玄宗时期,40岁之前游历各地,40岁后长安谋仕,仅仅三年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57岁时因“永王案”差点丢命,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的荣光与屈辱。大半生追求“愿辅佐君王”的梦想,可最终以山水为乐,诗词寄情,死在了当涂赏月的夜晚。
杜甫,712—770年,生活于安史之乱前后,生逢乱世,是其时运不济的根本原因。官宦之后,接受最正统的X教育。人生前X,生活悠游自在,将近十年在长安考功名,谋仕。安史之乱后,便开启了避战,投君的漂泊生涯,衣食不保,仍心系家国,以诗明志,病逝于长X一条破船上。
两人有三次交汇点,足以让后世津津乐道,足以闪耀永不磨灭的光亮。
大约744年夏,李白被放还后,在洛阳遇到了同样落榜的杜甫。仿佛久别重逢,喝酒笑谈,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同年秋,他们又相约于梁宋,还意外遇到高适,三人志同道合,兴趣相投,把酒言欢,激扬文字。
时隔一年,大约745年秋,李杜第三次相遇于东鲁,延续着之前的快乐,寻友访道,同榻而眠。
此次分手后,两人一生再未见面。
在杜甫心中,李白是前辈,更是知己,已是诗坛大腕,却毫无架子,杜甫写了十几首诗,来表达这段深厚的友谊。
称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X。清新瘐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怀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其一》)
叹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其二》)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可能是最多的,尽管李白没多在意这个小迷弟,然而依然挡不住杜甫迷恋的热情。
2 为何杜甫如此情深?
(1)仰慕其天生之才情
两人相遇前,李白已名满天下,誉冠全城,不走寻常路,长安城中遍谒名流,挥霍无度,只为一官半职,自荐于玄宗,这份胆识与魄力,是当时读书人中所没有的。
入京之前,李白的诗词已经流传甚广,《蜀道难》《乌栖曲》《望天门山》等等,脍炙人口,争相传抄。
李白的诗才不可学,无章法可循,似妙手偶得,厚积薄发,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切对于循规蹈矩,钻研学问的杜甫来说,大开眼界,唯惊讶惊叹。
当杜甫还在忙着科考,李白的履历是京官,在皇帝面前写诗赋词,不高兴了,就毅然拂?离开。这种潇洒与无畏,也是头一次见,杜甫只能仰望膜拜。
那时的李白,才华横溢,洒脱不羁,无疑是全民的偶像。
在遇李白之前,杜甫就已听了太多李白的传奇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将最高的赞赏送给了李白。
(2)佩服其诗人之傲骨与X之精神
李白扬名天下的不仅是诗,还有其个性。
他来自蜀地之外,“仗剑天涯,辞亲远游”,似乎生来就无拘无束,任性X。有着读书人的博学与才华,却没儒生的刻板与迂腐。
最风光的莫过于当官三年,偏偏李白一身清高傲骨,敢君王面前醉酒,敢戏弄怒怼宠臣,就算是丢了官,人格魁力也只增不减。
更可贵的,遭遇放还,怀才不遇,李白依旧能游山玩水,豁达大度,天生乐观派。
李白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X为上,不畏X,不屑名利,庙堂不容身,就逍遥江湖,能做到杜甫所不敢想。
杜甫也能不屑名利,但不能放弃梦想。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而优仕,君子弘毅,任重道远。
仕途失败是李白心中一生的痛,他能借游山玩水X心灵,而杜甫却不能,他能跋山涉水,越挫越勇。
一个似仙,仙风道骨,一个堪圣,忧国忧民。
(3)同失意,共相惜
李白的难言之痛同样是杜甫一生的伤。
都自恃才华,都自认为能匡扶社稷,辅佐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最终都泡了汤。
杜甫遇李白时,正值其丢了官,而杜甫也经历了第一次落榜,一个伤透了心,一个挫了斗志,似乎相同的一时失意,让他们更能懂得对方,更能尽情!
当李白又因永王案差点性命不保时,杜甫已经历了太多挫折,科举落榜,十年艰难谋仕,幼子夭折,避战X,当个左拾遗还被贬了官,更亲历亲见X的惨况而无能为力。
李白的才华是杜甫钦佩不已的,而李白的遭遇,是杜甫愤愤不平的,这种愤怒与同情,“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命运坎坷的感慨与感伤呢!每一次写给李白的诗,何尝又不是诗人在给自己打气!
所以,尽管得不到李白的回应,也无妨杜甫的一厢情愿。
同样失意多舛,命运多艰,而生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情。是钦佩,更是获取前进的力量。
杜甫的朋友很少,志同道合的更少,而李白自然便成了诗人可诉衷肠的唯一挚友。
杜甫钦佩的不仅仅是李白无与伦比的才华,还有其清高无畏,敢说敢做,坦荡磊落的人格。
李杜永远是我们的神,他们的浪漫与现实,撑起的是唐诗的半壁江山,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