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农村老人常说的谚语)

网友提问:

农村老人说的俗语,现在有多少年轻人相信?

优质回答:

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将来都会相信。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语是前人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遗存,聪明人信,省去了自己摸索的时间,唯心主义者不信,因为他没有经历过。

比如俗语中的农谚说:“寒露不出真不出,霜降不黄真不黄。”你信吗?这是讲晚稻种植,你信也好,不信也好,过了寒露还没抽穗的就不会抽穗了,过了霜降颗粒没黄的你等到冬天它也不黄了。

广东人说“六一雷,一雷压九台;七一雷,一雷九台来。”也可以不信,但只要六月初一打雷,这一年基本没有台风灾害,只要七一打雷,这年台风必成灾,不提前作好抗台准备必定吃亏。

不信俗语,基本可以说是不信前人经验,当然一样生活,只不过忽略了前人的经验教训,给自己增加了取得教训的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实践出真知。农村老人的俗语,都是老百姓历经多年体会总结出来的经典口语,也是口语相传,流传至今的。这些俗语中揭示人生哲理,村里许多年轻人也是相信的。

过去说的许多话,现在应验了——

多远都能看见,多远都能听到

村里人常说一些人,就你能,多远都能看见,多远都能听到,什么事就你知道的清楚。

如今不正如此吗?有了电话,有了网络,可以打电话,开视频,不就是多远都能看到和听到吗?

现在,网络覆盖面广,信号很强,今日头条、抖音、视频、微信等内容丰富多彩,一部手机即可及时了解天下事。

男不男女不女的

这句话是村里老人看不惯现在有些年轻人的穿着打扮。

夏季炎热,大街上女人穿裙子、穿裤头的很普遍,而有些男人则穿着长裤,比较绅士、儒雅。老人以过去观点看,一位男人穿短裤,女人应该穿得整整齐齐,不外露才正常,所以说男不男女不女的。

冬季天冷,许多女人身穿毛裤,在外面套一短裤,老年人对新生事物接受慢,看不惯也正常。

穿得给客样

过去,夸赞对方穿得新,穿得好看,常说穿得像客人一样。因为过去生活条件差,人们通常是走亲戚才换身新衣服,平时粗布衣衫,甚至打了补丁。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四季换季衣服多,经常换新的,可不天天穿得像客样。

老人不如小孩

这句话也是村里老人总结出来的,意思是说老人过得生活不如小孩。一些人对自己的小孩疼爱有家,要天许半个,玩具、衣服、零食等应有尽有,每年都给孩子过生日,买蛋糕、到饭点庆祝等。

可是,对待父母的态度却不如对孩子的百分之一,所以说“老人不如小孩”。

不拾柴火,你烧气?

村里人多父母都用这句话训孩子,至今我都能回忆起村里人发生对顽皮的孩子说:“快去拾柴火,没柴火做饭,烧气啊?”于是,孩子很不情愿的,提着篮子到割过麦子的地里拾麦茬,或者但树林里扫落叶。

现在,村里人烧柴做饭的人极少了,大家都用煤气做饭,可不就是“烧气”了吗!

我国人民充满智慧,俗语、谚语、歌谣等朴实简洁,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回味,值得传承。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俗语已经失传了。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大菜多多多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79年出生的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听过好多长辈讲的俗语,是很有折理的。长大了的我慢慢的明白俗语是长辈,通过生活上慢慢地沉淀下来们的智慧道理。

好多农村都有俗语的相传,更多优秀的俗语编入了中国成语词典中。

现在这次疫情中就有不少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支援、帮助,反而“说三道四”。这样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恶啊。

但现在的少年人,对于网络游戏、明星的追捧。都很少对俗语的相信了,这样:我们老一辈的智慧结晶,慢慢地忘记,太过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