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为什么清算张居正(神宗为何恨张居正)

网友提问:

明神宗清算张居正,是不是他权势足以威胁到皇帝了?

优质回答:

明神宗万历皇帝清算权臣张居正,是在张居正死后,朝廷里张居正举荐和提拔的人虽然很多,可是张家在张居正死后,却已经没什么太大权势。

因此万历皇帝没必要因为皇权再去清算已经死去的张居正。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还要揪着张居正不放,非得整张家呢?

首先,万历皇帝恨张居正。

我们都知道,万历皇帝的爹隆庆皇帝,因为沉湎酒色,导致身体被掏空,当皇帝没几年就驾崩了。

所以年幼失孤的万历十岁就继位了。

皇帝年幼,朝廷里的大事他承担不起来,处理不了。他母亲李太后虽说秉政,然而毕竟是商户出身,治国上也帮不了大忙,因此朝中的大事只能委托给文武百官。

此时朝廷里首屈一指的大臣是内阁首辅高拱,由于高拱太过霸道,以前得罪了司礼监的内监冯大伴冯保,于是冯保联合内阁里二号人物次辅张居正,在万历继位没多久,扳倒了高拱。冯保成了内监里的老大,张居正成了内阁里的老大。

小小年纪的万历皇帝立刻就被宫里宫外的三座大山笼罩住了,宫里是他的母亲李太后和内监冯保,宫外是内阁首辅张居正。

李太后家虽然是商贾出身,本人毕竟从小就进了裕王府,大智慧没有,小心思不少,她也尽心尽力想把万历培养成一个好皇帝,于是对小小年纪的万历异常严格。

她一个寡妇,带孩子没问题,培养皇帝却有点困难,因而她在培养万历皇帝的时候,内特别依赖冯保对小万历的监视,外特别依赖张居正对小万历的教育培养以及朝政的处理。

在培养万历的过程中,张居正本人对小万历虽然很严格,可是毕竟他们有君臣的名分,张居正不敢太过逾越。李太后就不管这一套了。小万历一有什么行为失当的地方,李太后管不了,立刻就搬出来张居正,张师傅长,张师傅短,左一句张师傅,右一句张师傅。有一次小万历喝醉酒,要一个小宫女唱一个曲子,该宫女不会,他要砍了这个小宫女,被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眼线通报给了李太后,李太后立刻将小万历请进太后宫,让他跪下,又搬出来张居正,说张师傅知道了你在皇宫里如此X他会怎么想?搞得小万历涕泪滂流。

正在叛逆期的小万历,表面上对张居正很恭敬,实际上内心里对张师傅又怕又恨。

所以,成年以后,一旦独掌大权,他还记着张居正的仇,必欲整一下张家。

可笑的是,小时候万历曾经对张居正说过,张师傅死后,张家的子孙我自会为你看顾,谁知道他是这样看顾的:抄了张家,逼死张居正长子,另一个儿子投井自杀未遂,张家被封闭多日,没粮食吃,饿死不少人。

其次,万历皇帝贪图张家的财产。

万历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贪财皇帝,按说,他贵为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怎么还缺钱呢?因为张居正管的严啊,对于他的皇X部用度加以一定限制。

张居正实行改革,确实为朝廷敛财不少,然而那都用在了治理国家上,比如北方预防蒙古各部的用兵,比如全国卫所的治理,河道的治理,各处的赈灾,所以皇宫没那么为所欲为的使用金钱。

万历皇帝穷奢极欲,他缺钱啊。

万历皇帝贪财还跟他的母亲李太后有关系。

李太后家是商人,商人算计的本能也被李太后带进了皇宫,传给了万历。为了贪财,李太后跟万历还曾借着万历弟弟潞王的大婚大肆敛财。一个皇家,为了贪财,都算计到这个地步了。以至于,后来,万历的大臣,上了奏疏,想得到万历的批示,大臣们得拿钱贿赂万历皇帝。

张居正死后,万历大权独揽,立刻就除掉了三座大山之一的内监冯保,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历恨冯保,冯保曾经帮助李太后监视万历的一言一行,另一个是有别的内监告诉万历,说冯保跟张居正联合贪财,家里堆满了金银珠宝。

万历于是把冯保贬到了南京,并派人去抄了冯保的家,果然抄出了大量黄金白银,由此,万历尝到了抄家的甜头。

此时,张居正的仇家开始制造流言,说张居正贪了二百万白银,藏在了老家江陵。

万历一听,X,此时张居正的政敌也开始攻击已经死去的张居正,万历X机会,派内监和大臣风风火火就杀到江陵,将张家封闭,并严刑拷问那二百万白银的去处,因此,逼死了张居正长子,另一个儿子投井自杀未遂。

第三,政敌的攻击。

这个不消多说,张居正改革,得罪了一大堆人,他们在张居正死后开始集中攻击张居正,万历皇帝刚刚亲政,自然要立X,树典型,张居正这个刚刚去世的权臣就是个好靶子,新仇旧恨就一起来吧。

其他网友回答

千里万里路,不如读书路!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明神宗清算张居正,是不是他的权势足以威胁到皇帝了?

想弄清楚这个,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张君雅这个人物。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X,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

明史记载:“张居正通晓天下大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威胁。

张居正是整个明朝臣权达到最顶峰的人,也是整个明朝宰辅里最有作为,一条鞭法政策。延续明王朝五十年!

张居正-影视剧照

万历元年,张居正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饬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核,裁减冗员,节省朝廷的俸禄开支。还要求年仅十岁的皇帝勒紧裤带,和大家一道过紧日子。

如果一起这样,那也不打紧,齐心协力度过就过去了。

张居正教导万历皇帝朱翊钧勤俭节约,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又是内阁首辅,在万历皇帝十年前,张居正说什么皇帝就做什么,万历对张居正感情很深,是师父,又像是父亲一样。所以张居正对于万历皇帝节俭的要求,万历皇帝一丝不苟的执行,比如在1579年(万历七年),万历皇帝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做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上疏说户部收支已经入不敷用,“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并要求万历皇帝节省“一切无益之费”,万历皇帝就下诏免除了这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就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免除了。张居正一直要求皇帝勤俭节约。

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世人所知的事情,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张居正回家乡服丧丁忧,有史料记载说张居正乘坐一架32个人抬起的大轿子,据说轿子里面可容纳1室1厅1卫,有两个仆人专门照应,沿途还要有茶水招待,通观整个中国历史,包括皇帝的銮驾在内,都没有这样奢侈的。而张居正却就这样一路从京师到达他的老家湖北江陵。

还有一次,张居正教万历帝《论语》,万历帝将“色勃如也”的“勃”字念成“背”字,张居正正襟危坐,中气十足地纠正要念“勃”,当时就把万历帝吓得惊慌失措。

通过以上种种事情,张居正在万历心中绝对是相当有权威的,张居正在世时,万历对于张居正是绝对的言听计从。虽然整个万历十年都是张居正当家,但万历从来没有这种清算张居正的想法,当然当时也没有实力。

万历九年三月,张居正正式向神宗提出了“乞休”的请求,当时神宗已经18岁了。但是神宗皇帝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毫不犹豫地下旨婉言慰留,并恩赐“白金麒绣御膳坐蟒”等贵重器物,以达诚意。这“坐蟒”就是袍服正襟用金丝彩绣蟠蟒图案,因龙、蛇同源,坐蟒袍服一向唯有王公贵戚才可着装,这种恩赐,对张居正不啻是一种极大的褒奖。

俩天后,张居正再次上疏乞休,怕不批准。于是张居正说:我很累,想休息会。请会长假吧。如果皇帝有需要在召唤我!

本来万历已经同意,但由于李太后要强留张居正等原因,张居正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不辞劳苦地一干又是两年。

张居正-影视剧照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一代能臣名相张居正病逝,年仅五十八。神宗听闻后罢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四天以后,张居正改革期间任用的一批官员被革职,紧接着万历皇帝下旨抄其家、夺其爵,子孙被流放。

也就是万历只能等张居正死后才敢,才有能力,才需要清算张居正,这是杀鸡给猴看。让所有大臣看看。

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都知道明朝名臣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使明王朝日益腐朽的X逐渐有了复兴的迹象。关于张居正,总是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有的人说他廉洁奉公,有的人说他中饱私囊;有的人说他赏罚分明、公正无私,有的人就说是偏袒亲友、敌我分明。虽然张居正是褒贬不一的时局人物,但他确实是一心为国,忠贞不二,他辅政期间的一些措施也确实起到了作用,革除了侵入大明王朝肌体的弊病。那么为什么张居正死后遭到明神宗朱翊钧的清算呢?

张居正死时,明神宗朱翊钧已是近20岁的青年了。在痛哭流涕之余,朱翊钧隐隐约约也感到了些许的轻松。那位令人敬畏的张先生终于走了。不久,万历帝逐渐听到了不少他原先根本无法听到的言论。张居正的反对派开始试探性地放出风声,旁敲侧击地把张居正的所谓种种罪行揭露出来,丑化其形象。朱翊钧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原先那位令人敬佩的“张先生”的形象,已逐步在脑海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欺君毒民、接受贿赂、X鬻爵、任人唯亲、放纵奴仆、凌辱缙绅的X形象。

于是明神宗朱翊钧选择先从张居正所谓的同党冯保下手,籍没冯保的家产。在冯保家中被抄出财物之多之精,大大出乎朱翊钧的意料。既然太监冯保尚且能积下如此财物,那么朱翊钧自然有理由相信,张居正的家产肯定是一笔天文数字。联想到张居正生前对他的那种“道貌岸然”式的严厉教育,以及由此而受的委屈和羞辱,朱翊钧当时的心境是不难想象的。

再加之朱翊钧早已耿耿于张居正的震主之威。当时很多人包括朱翊钧的X李太后将张居正比作汉朝的霍光,霍光是什么人?要知道他可是做过废立皇帝的事情的。据说,有一天朱翊钧正在读书,念到“色勃如也”时,误将“勃”读成了“背”。突然听见身边一声大吼:“这个字应该读‘勃’!”张居正这一声大吼,让年幼的朱翊钧真的有些“勃如”了。但碍于张居正当权,没有发作。但从此之后,张居正在朱翊钧心里便不是敬爱,而是敬畏了。

从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讲,张居正辅政十年,大权在握,可张居正手里的大权,说到底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大权。相权的X必然是皇权的衰落。在权力上,张居正和明神宗朱翊钧是对立矛盾的。张居正独握大权,在明神宗朱翊钧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篡权)的表现。这可是说是所有古代帝王的逻辑!那么张居正死后,明神宗朱翊钧拿回了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权力。

新时代的开启,明神宗朱翊钧心里想的是:你们这些以前说张居正好的大臣,现在应该俯首帖耳,一致称颂朕圣明了吧。我的所作所为必定比张居正强,而且我要贬低张居正,抹杀张居正的功绩,让大臣们知道到底谁才是高高在上独揽大权的皇帝。于是,明神宗朱翊钧开始寻找一种复仇的快慰。

最后,明神宗朱翊钧下令抄张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刻棺戮尸。张居正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落得可悲的下场。然而X思良将。国衰思良臣。天启二年(16X),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而一切俱已晚矣!

其他网友回答

张居正是我在明史中少有的佩服之人。当初看到他的下场我唏嘘不已。

张居正确实可以威胁到明神宗。但我不认为他会威胁明神宗。张居正当首辅时,明神宗还是个孩子。当时太后不强于政治,如果张居正不掌握权利,明廷就要乱了。何况李太后也希望张居正掌握权利。

我认为明神宗清算张居正有以下原因

1 在张居正掌权时期,张居正的名声远高于皇帝。他把皇帝当做孩子来教育,让正处于青春期的皇帝起了逆反之心。

2 张居正得罪了太多人。他的改革给明王朝带来了生机。一条鞭法和考成法,非常著名。一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考成法通过‘月考,岁籍’促使官员言行如一,提高了X的办事效率,即使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张居正的改革虽然有用,但也给他带来了弊端,得罪了一批X。后来的夺情事件,更要了他半条命。(夺情是他父亲去世后,按照礼仪他要回去守丧三年) 当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三年以后,改革早就完了,更何况李太后和皇帝也需要他来处理朝政。他留下了,带来了一堆恶果。无数人到他家里X他,连他的学生都批评他。即使X如严嵩,也没有学生批评。

3 明朝的一大特色。明朝中期以后,从夏言,严嵩,高拱,这些首辅的出路并不太好。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争斗才X,又因为争斗下位。

张居正确实有资格威胁到明神宗,但我认为他无心威胁。他只是一个治世能臣。X朝廷,做出一番事业,又能善终的不多。

其他网友回答

张居正的权势早已威胁到明神宗,只是他敢怒不敢言罢了,清算也是在他死后清算,活的时候张居正其实才是这个国家的实力领头人,作为最后的清算也只能算是明神宗对心里不满的发泄而已,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抹灭张居正给明朝带来的又一次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