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学会独处?
优质回答:
首先要弄清独处不是孤独 孤独是被动的寂寞现实的自己 独处是主动的释放 它X平和是真实的面对面 心对心的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集体生活变得越来越少。即使有成X结队的现象,我想也多半是自说自话,在这个世上,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做到真正去了解一个人,哪怕是我们自己。
是没时间吗?当然不是,面对社会上的X,更面对这X给大家带来的压力,甚至这压力促使大家逐渐变得焦虑,想来谁又真的有时间或精力好好坐下来听听身边人的倾诉?谁又曾想过安静的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
越是焦虑,我们越要学会与自己单独相处。外在的X太多,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本心,我们才不至于走太多弯路、错路。
说到要如何学会独处?想想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独处的机会太多了,作为个人,我们生而孤独。然而有的人看似朋友很多,但是却害怕一个人独处,或许是习惯了待在人多的地方,这样他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甚至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和大家一同进步。他们害怕与世界脱节,更怕被大家抛弃。
但是有的人看上去朋友很少,甚至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可是人家却是将生活过得井井有条。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人如果能生活的很好并且享受自己的独处时光,那他必定是个生活中懂得自我欣赏而且极为自信的人。如此一人,他必定是个懂得适时自省且严格控制自己的人,生活中他们不需要别人监视,自觉坚守道德标准。
如何做到?我想其实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说来我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不是说不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只是更喜欢自己和自己单独相处。喜欢一个人去旅行,独自旅行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机会让我安静的观阅内心。喜欢在自己放眼望去且尽收眼底的美景中重新审视自己。
生活中的我甚至会因为看到路边的一小X簇蚂蚁搬家,蹲在那里做个坏人打乱它们的行程;或坐在公园的椅子上漫无目的的放空;晚上拿着自己喜欢的书读上一两个小时,写上一篇自己的阅读感受;甚至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关上灯打坐自省。这都是我自己与自己独处的常见方式。
我想要学会它其实很容易,因为这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安静独处的心,我们不建议一个人时刻都是独处的状态,对于这个X居社会的你来说,那样确实也是不对的。只是我们作为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先了解自己,才不至于对自己产生诸多误会,才能更好的做好接下来的每一件事情。
曾经儒家对独处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慎独”,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的独处中个人行为的最高境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越轨”。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也能完全做到,不管有没有人在身边,都能做到言行合一,适时自省。然而,无论想要做到什么,我们都应该先学会和自己相处。阅读写作、独自旅行、放空打坐、甚至和动物做朋友等等;坐下来好好想想,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你呢?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一句老话,其实就两个字:慎独,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做到独处了。道理非常简单,慎独的含义就是一个君子不管周围有没有人,他都能做到一致。我们现代社会下,人与人交往通常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出门前和出门后,我们在人的面前表现出来自己最好的一面,化最精致的妆,但自己家里呢却一团乱麻,与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完全不符合,这就是不慎独,这种人也最害怕孤独。
而如果能做到不管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很多人,都可以前后一致,行为和思想不发生改变,则这个人就具有强大的慎独的能力。
为什么古往今来成大事的人都很自律,自律其实就是一种慎独的能力,每天控制自己的行为、言语、思想,让自己始终保持追求自我完善的状态,即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做到心境平和、有重要的目标要达成和实现,这种独处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甚至可怕的。
所以,要想学会独处就要谨记“慎独”这两个字,持续的修炼自己这种慎独的能力,就能做到独处时心态安然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独处有很多的解释:比如独居、比如一个人的单独生活、比如一种能力的体现。
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独处不是孤僻、不是孤独,独处可以是一种爱好,独处时可以思考,可以回归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应有的调节,独处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能力。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我们可以在独处的时候整理自己的东西,回忆细细品味会另有一番滋味的。
我们也可以听听歌,随意的跟着节奏哼哼小调或者摆动自己的身体,都十分惬意。
我们亦可以做做家务,放各种各样你喜欢的节奏,那种感觉,或许会更加惬意。
总之,我们真的可以去认真的享受独处,而且我们在享受的过程中并不代表我们就需要离X索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处的时光,这样才有充足的机会去认识我们自己,品味自己。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佟新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其他网友回答
独处,有好几种:比如,长期自己独立生活;定期的单独居住;每天静静地呆一段时间;为了修身养性,坐禅式独处,等等。独处,没有什么正确不正确的说法?独处,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而不是逃避、封闭和孤独。但是,独处也要预防一些问题,比如,古人提倡“慎独”,就是自己独处时,也要谨慎,安分守己。独处的打开方式,有这么几种:
第一,独处是一种门槛很高的能力,独处是一种内我满足、内心充实的清欢。
泰戈尔有一句诗句(改写一下):聚会是一X人的寂寞,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独处的最大收获,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也不想,就是安安静静享受宁静的时光,宠辱皆忘。一种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思想里的火花,像繁星那么璀璨,像烟花那样狂欢。哪一种都很好,只要你享受这个独处的过程就很好,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只要独处给你带来内心的充实和精神上的愉悦,就是最好的回报。
第二,我所喜欢的独处,就是定期的修行。
每天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干着不喜欢的工作,与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内心浮躁不安,总是觉得时光在手缝里溜走,再也不回头。总是后悔为何把大把时光浪费在与人周旋上面,浪费在那些无聊的人事上面。别人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不享受,而且觉得是个折磨。有些人从来不看书,家里一本书都没有,他们只是吃喝玩乐。可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不参与这些吃喝玩乐,不是孤傲,也不是清高,而是觉得太浪费时光了。
我优先忙完本职工作,其余时间优先让我的独处时光,减少无效的社交,避开热闹的场合。我行色匆匆,不搭伙吃饭,不是孤独,而是想利用吃饭的时候,构思一篇文章。我不减少酒局,就是不想从下午五点喝酒到晚上十一点。因为我每天七点到十一点是学习写作时间。如果我喝一杯酒,一天就啥也干不了。
我最喜欢独处的方式,自己在书房里,一杯茶,一盏灯,一本书,一个笔电,窗外万家灯火,我打开房门,就是繁华世界。我关上房门,就是我独处的世界。我内心很充实,我很快乐。我不需要活在朋友圈里,不需要活在酒场之中。我独处,不是孤独,不是自闭,我喜欢听客厅里老婆孩子的说话声,我喜欢她们娘俩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我安安静静地思考,让思绪漫天飞舞。我写作,我快乐。但是,我不想远离家庭,我就在屋里,家人就在门外。这样既独处,又团圆的生活,是我最喜欢的。
第三,独处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古人说,独处,就要慎独。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会暴露本性,比如,不守规矩,因为没人看得见。比如,想放纵自己,因为没人知道你。有些人去旅行,一个人独处,就容易去风花雪月场所,因为内心耐不住寂寞,以为没人认识自己,就会做出格的事。
还有那种长期独处,要有经济基础和健康素质。至少你要自给自足,吃好穿暖,不讲究高档,要讲究舒服。要锻炼身体,独处不是闷在黑暗的屋里,与世隔绝,那样非常糟践身体。尤其是中老年人独处,要防范发病。独处,要注意饮食和锻炼,保持良好的体格。身体好,心灵才更加高远。肉体难受,心灵也会跟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