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了哪些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网友提问:

今天是叶圣陶忌日,您读过老人家哪些文章?

优质回答:

没有读过,仅知道老先生是教育家。

说起来惭愧,该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成年后又为生计奔波。等孩子们都成家立业,我去了书店,买回来成套的红楼梦,明朝那些事儿等书籍,放在书橱里,如饥似渴地阅读。

谁知有一天我外出回来,发现书橱里的书空无一册,问老伴书哪去了,回答让我气愤填鹰,答曰:都给收废品的了。

天哪,我花钱买来的书都进了X堆?哭也没用,气也没用,只能听之任之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们夫妻俩做餐饮生意,忙的要死。可是旧习不改,抽空还想看书,谁知被他投进灶膛烧掉,从此再也不看书了。

直到现在我手上也没有书看,虽然老伴己去世,没有人讨厌我看书了,但是现在想看什么从手机上看,更方便了。

不知手机能否查到叶老的作品,定当拜读!

其他网友回答

巜稻草人》《古代英雄石像》

其他网友回答

叶圣陶一篇不到五百字的科普散文,成了小学课文经典《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1894年——1988年),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语文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X副X。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X、第五届全国人大X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X委员、民进中央X。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老是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的很多作品在X十年代还很盛行。我曾经读过他老人家的小说《倪焕之》,主人公倪焕之中学毕业后到乡村高等小学任教。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希望通过教育拯救社会。

经过辛亥革命、五X、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X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追求教育改良到走向革命。但四一二反革命X,使他陷入悲观失望之中,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终于在郁愤中死去。作品反映了在动荡的年代里一大批小知识分子的心境。书中还塑造了金佩璋、蒋冰如、X山、金树伯等不同性格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但是叶老写散文真的很美,而且这篇《爬山虎的脚》还是一篇科普散文。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不到五百字,读起来却饶有趣味。下面给大家附录一下全文,再来回忆一下: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X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X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我至今不知道是不是这篇文章就这么长,还是有删减,不过针对小学生,不能太过冗长,以科学小品文,又用散文的笔触来表达,是非常合适的。

观察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之一,《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想不到那么多,或许叶老也没有要赋予更多的意义,但是我始终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虎,比如要有坚韧的性格,不屈不挠,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去攀登和生长,并且还能带来益处,跟爬山虎一样,虽然覆盖了墙面,却美化的环境,净化了空气,说到底,我们始终要让自己过得有意义,而不是随遇而安,或者得过且过,这大概是多年的成长经历后,自己的一种感悟吧。

小伙伴们,你们有哪些记忆深刻的课文让你至今感触良多的呢?

其他网友回答

人民教育家。《多收三五斗》。

其他网友回答

稻草人、小白船、儿童之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