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现了辛弃疾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辛弃疾是文武双全吗

网友提问: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那么不受X者的待见?

优质回答: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同时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在金国,但受其父辛赞影响自幼树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攻宋,在其后方的X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X军,并担任掌书记。1162年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X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然后千里奔袭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由于辛弃疾在X军中勇敢和果断的表现,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然而就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奇人,却始终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一生在地方上担任着不轻不重的闲职,北伐之志不能实现,最终郁郁而终。

那么为什么辛弃疾这个文武全才不受南宋X者的待见呢?@汉关驼铃 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偏安苟和思想始终是南宋X者及朝廷官员们的主导思想

宋高宗赵构自不必说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议和派,在南宋建立之初就一直想用金钱换和平,无奈金人初始仗着势大,一心想灭掉赵构,赵构才不得不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抗金。但到绍兴十年,经过广大抗金将士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一场场胜利,金国也打得没劲时,赵构便重用秦桧开始X主战派,解除岳飞、韩世忠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同金国达成“绍兴议和”。

到辛弃疾南归时已是绍兴三十一年,宋金两国之间已和平X,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在这X里南宋经济得到恢复,人们的生活又安逸起来,朝廷X者们都又过上了悠闲的生活,西湖畔边到处是醉生梦死的歌舞生活,所以谁也不想再起战争。因此在朝廷中虽然有几个有识的官员呼吁北伐,但响应者了了无己。若不是完颜亮再次率军南侵,南宋朝廷就已经忘了还有北方金国这么大的敌人。正如诗人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形象的描写了南宋X者当时的生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所以面对辛弃疾这样一个一心想北伐的人,X者根本不想重用。

“归正人”的身份使其得不到重用

什么是“归正人”?“归正人”就是南宋时期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这就等于是“热脸帖个冷X”,你好心好意来投奔他为他效力,他却压根就看不上你,甚至视你不忠。

首先提出“归正人”这个概念的是南宋丞相史浩,随后成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这个史浩在南宋是非常有名,活的也挺长,八十九岁才死,是宋孝宗时的丞相、魏国公,宋光宗时晋升为太师,死后还被追封为会稽郡王。他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奸相史弥远。

史浩浙江人,继承了秦桧“南X南”的思想,他认为宋朝的力量打不过金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守住南方。他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 曾经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蔑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 史浩之后,南宋境内,“归正人”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 此后,南宋坚持宋朝立国以来猜忌武将的国策,并猜忌“归正人”。

辛弃疾是典型的归正人,还有范彦邦、王友直等,这些北归之士当时都凭着一腔爱国热血南归投宋,结果却都被岐视闲置,怎能不让人心寒。为什么在蒙古灭南宋时会有那么多汉人将领带兵,与南宋这种岐视北方汉人的思想不无关系。

辛弃疾性格倔强,多次罢官,一生壮志未酬

辛弃疾南归的当年,赵构让位给太子赵昚,就是有名的宋孝宗。宋孝宗一上台很想有一番作为,整顿军制,立志北伐。辛弃疾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便写了许多抗金的建议,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这些建议都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并广为传颂,但是朝廷反应却十分冷淡,只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在宋孝宋的“隆兴北伐”中并没有起用他。

辛弃疾一生最高的官职是从四品龙图阁侍制,常年在地方任职,1181年在隆兴知府任上被罢官后基本上在家闲居。后来虽然也有起用,但都因辛弃疾性格倔强不为人所容被罢官。1203年,主张北伐的宰相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用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还被宋宁宗授于金带。在镇江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可谁知不久,辛弃疾便受到谏官的攻击,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朝廷又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试兵部侍郎、枢密都承旨等职,他都坚辞不就,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病死,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词成为中华X危难时刻的精神鼓舞力量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很高,现存词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X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他的词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表现了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每当国家、X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辛弃疾的两首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其他网友回答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营盘路,以前叫营盘街。因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所建“飞虎军”屯军于此而得名。路边有一坪,坪上有辛弃疾雕像一尊,牵马夹剑、低头沉思,坚毅的面容略显落寞。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在嗟叹虽有心X却不为当道所容?

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西提刑,这时,南宋朝廷的监察官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弹劾,但弹劾的原因还是在湖南安抚使任上的事。

有一本叫做《西垣类稿》的书,收录了当时以皇帝名义签发的处分辛弃疾的文件,名字叫做《辛弃疾落职罢新任制》,其中说辛弃疾的主要罪行是:“肆厥贪求,指公财为囊橐;敢于诛艾,视赤子犹草菅。凭陵上司,缔结同类。愤形中外之士,怨积江湖之民。方广赂遗,庶消讥议”。

罪责是否属实?我想显而易见是“莫须有”。时间过去将近一千年了,但凡有人认为加于稼轩的罪名属实,也不会有时至今日依然备受推崇的X英雄辛弃疾。其实,《辛弃疾落职罢新任制》记载的罪责中,最重要的是八个字“凭陵上司,缔结同类”,说到底是辛所建的飞虎军触动了X者和文官集团的神经。

首先从X者主观上来说,不喜欢辛弃疾们的北伐主张。像赵构,他是苟安之君,北伐?当年在商丘坐拥雄兵,按兵不动不救开封,指望这样的人北伐,无异痴人说梦。他养子宋孝宗倒是做了很多北伐的准备,包括给岳飞X、启用张俊等。但一方面受官僚集团掣肘,另一方面主观上其实也只是想给金一些压力以更利于媾和,还有就是他执政时逃跑苟安的赵构可是干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一直看着他呢。这样的X者能待见天天喊着北伐的辛弃疾?没有像岳飞一样被咔嚓掉,完全是因南宋朝廷已经安稳了,北方憋得没那么紧了。

其次从客观上来说,南宋偏安几十年后,宋孝宗加强X,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这种情况下,北方逃过来的官僚集团和南方土生土长的士族过得很安稳,你要北伐,他们认为是会打破他们的安稳。并且,北伐伐的是经济实力,那不是相当于从他们饭碗里面扒食吗?

第三个原因是辛弃疾主观上的原因。因为他不会逢迎也不愿意逢迎,只有热血和激情。他在《论盗贼劄子》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后来又写了一首叫做《千年调》的词,其中有几句可以看作是对上面这句话的一个补充说明:“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就是说他以为南宋朝廷都像他一样日夜都想着挥师北上,X河山,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有他自己。

这样的人,那个时代,那样的环境,是很难为人所容的。

总结起来就是,作为X,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的人肯定是十分欢迎、多多益善,但你必须听我的,在我的治国理念和大政方针下发挥作用。

否则,嘿嘿嘿!

第三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辛弃疾绝对是宋朝的一位大拿,这哥们文能提笔写诗词,武能上马定天下。如此文武双全的角色,在历史上还真的不多见。

可是辛弃疾在南归以后,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被各种安置在地方上做官,渐渐失去了斗志,自己反倒成了一位小X。据说他在担任安抚使的时候,在江西上饶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也就是稼轩庄园,朱熹看过以后都感慨辛弃疾太有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生活所迫,这么一位高智商且高能力的人,不被王朝X者重用,那么辛弃疾只能用敛财来了却余生了。虽然有些颠覆三观,可这是有记录可寻的。

宋高宗和宋孝宗对北伐的态度不同。

辛弃疾与岳飞所处的年代,恰好是擦肩而过了。岳飞活着的时候,宋高宗还是力挺北伐的,可是伴随着秦桧逐渐掌权,求合派的势力渐渐做大,北伐这件事就被搁置了。

岳飞也因此X被杀,此后秦桧长期掌握宋朝权柄,宋高宗也不愿意再起干戈。岳飞死于公元1142年,而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两人真的是擦肩而过。

辛弃疾成长于金国的地盘,但是他们家是正儿八经的宋朝人。为此他的爷爷常常教导辛弃疾,让他将来立志恢复宋朝的江山。

辛弃疾长大以后,南宋基本处于对金人求和的状态,他25岁的时候南下归宋,这个时候宋高宗赵构虽然已经退位了,可是依旧掌握部分实权,而且他是坚决反对北伐的。

同时新上台的宋孝宗赵昚跟宋高宗的想法完全相反,但是没办法,这哥们很孝顺,必须要处处维护着宋高宗的面子,在表面上也不敢跟宋高宗硬碰硬。

在这种大环境下,辛弃疾就算到了南方,也很难得到重用,因为皇帝们之间都存在矛盾,谁又敢私自站队表示支持哪一个呢?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宋史》

而且宋孝宗赵昚不是宋高宗的亲儿子,甚至连侄子都算不上,他是赵匡胤的后代,跟宋高宗八竿子打不着,五服都出了,万一宋高宗不高兴,把他给废了,那跟随宋孝宗的那票人岂不是白瞎了?

辛弃疾南归时,宋孝宗的隆兴北伐已经失败了。

绍兴32年,赵构把皇位禅让给了宋孝宗赵昚,赵昚不是他的亲儿子,所以要想坐稳皇位,必须要对宋高宗各种孝顺。

因此在继位之前,他从未表露出自己要北伐的念头。可是做了皇帝以后,赵昚开始有些不老实了,他觉得应该要北伐。

为此他将主战派的老将军张浚弄了回来,与他一起商量北伐的事情。为了给北伐造势,宋孝宗还特地给岳飞X了,将岳飞的家人们全都给招了回来。

对于主和派的官员,赵昚也是极力贬谪,将他们排除出了朝堂之外。这件事引起了宋高宗的强烈不满,他还没死呢,宋孝宗就这么X了,为此宋高宗在暗地里各种阻挠北伐这件事。

公元1163年,这一年辛弃疾还没来得及南归,赵昚已经任命张浚为主帅,带领大军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刚开始北伐军很顺利,一个月之内就打下了灵璧、虹县、宿州,可是没多久金人反扑,宋军惨败,立刻就达成了丧权辱国的隆兴和议。

此后赵昚虽然心心念念着北伐的事情,但是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北伐的实际行动。为此辛弃疾南下以后,正值隆兴北伐失败的时候,他当然不会得到重用了。

隆兴和议,保持了宋金两国四十多年的和平。

宋孝宗算是彻底明白了宋高宗为啥不肯北伐了,这金人的军队实在是太强大,宋军完全不是对手。为此宋孝宗也老实了,他开始转移注意力。

隆兴和议中规定,宋朝皇帝是金朝皇帝的侄儿,再割让商州和秦州给金国,但是岁币减少了五万。

此后宋孝宗就一直在忙着搞内政了,他觉得既然北伐不成,那就把国内的经济搞上去好了,你还别说,宋孝宗真的是搞内政的一把好手。

在他的支持下,宋朝兴修水利、扶持农桑,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安宁的好日子,这么一来就更加没人愿意北伐了。

辛弃疾正是沉浸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就算他一个人愿意北伐,写了那么多北伐的诗词,可是绝大多数人不支持,那你又能咋整呢?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

所以说南下的辛弃疾是没碰上好时候,如果他再早个X出生,那他就能跟岳飞碰面了,到时候说不定能够成为岳飞的好帮手。

可惜辛弃疾只能沉醉在自己的诗词当中,没有了北伐的机会,他这一身文武艺,自然也就得不到宋朝帝王的重用了。

总结:韩侂胄的北伐来的太晚,辛弃疾已经老了。

时间来到了宋宁宗时期,韩侂胄是主张北伐的宰相,他想起了那位文武双全的大才子辛弃疾,也是力主北伐的,所以打算启用辛弃疾。

可是当时的辛弃疾,已经是64岁高龄了,他的所有青春年华,都浪费在了吃喝玩乐当中,虽然得到了重新启用,辛弃疾却依旧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68岁的时候,辛弃疾卧床不起,他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在临死前,他依旧大喊着:杀贼!杀贼!

所有的青春年华,都没有在北伐事业上派上用场,这是辛弃疾这辈子最伤心的事情,临终前,他是否还能想起,自己带着几十个人,冲入数万人的敌营,于万军从中取张安国首级的辉煌经历呢?

参考资料:《宋史》

其他网友回答

南宋朝廷对辛弃疾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主要是因为外在局势的变化。

辛弃疾第一次奉表入奏,被授天平节度掌书记

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他出生时,中原已业沦于金人之手,其童年与青少年时代,是在金人的X下长大的。

在辛弃疾21岁时,金帝完颜亮以举国之兵发动南侵之战,同时中原掀起反金XX。年轻的辛弃疾参加耿京的X,并在耿京麾下当了掌书记。当时一名义军首领义端叛逃金国,辛弃疾单枪匹马追了三天,杀掉义端,其非凡的胆略为耿京所折服。

完颜亮败亡后,辛弃疾劝耿京率师归顺朝廷。耿京便遣辛弃疾奉表入奏,宋高宗亲自召见辛弃疾,并且对他在敌后的英勇表现大加赞赏。朝廷决定授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之职,辛弃疾为天平节度掌书记。此时的大宋朝廷,对辛弃疾是很器重的。

在辛弃疾奉表入京之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安国旋即投降金国。辛弃疾闻讯后,带着五十人勇踏金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张安国,并押回首都临安斩首。这一英勇之举,令辛弃疾闻名天下。

回归大宋后,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

辛弃疾才气纵横,是安邦定国的人才。然而,他回归大宋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主要原因,是政治局势发生很大的变化。

宋孝宗北伐失败后,不得不与金国议和,以丧权辱国的方式换来和平。一旦国家没有战事,辛弃疾过人的军事才华就被闲置了,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英雄无用武之地。恰如他在词中所说:“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既然无法在战场上一显身手,辛弃疾便写了一系列论述战略问题的文章,如《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等,纵论宋金两国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可惜的是,当时宋金刚刚和议,辛弃疾的这些文章,并未能得到朝廷的重视。

辛弃疾的性格,注定他难以适应X

辛弃疾被闲置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刚返回南宋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其性格耿直、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这种不够圆滑、世故的处世风格,自然与X氛围格格不入,因而容易得罪人,屡屡遭到排挤。

作为从中原沦陷区归来的人,辛弃疾对中原百姓的疾苦感同深受,因而收复中原的渴望,较他人更加迫切。在抗金立场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而在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的势力是很大的,因而辛弃疾难以迎合朝中多数大臣,自然被弃而不用。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在两宋君王眼中,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臣,可了不得,这是比最凶恶的敌人还要更危险的潜在危胁,那是必须清除,或者冷藏的。

所以,辛弃疾空有一身文武艺,奈何生不逢时。只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再任岁月磋砣,英雄落寞,可怜白发生了…

以下一事,注定了辛去疾入宋后,必然会郁郁而不得志。

当辛去疾与宋廷联络完成后,北归途中,听到了张安国叛乱,耿京被杀、义军溃散的消息。即率五十骑飞驰直入几万人的敌营,将张安国擒拿并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这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能!

其之惊人的勇武和果断,实际让宋高宗倒吸了一口凉气。皇帝心里暗道:

“X,寡人好不容易才杀掉了岳飞,这倒好,又来一个岳飞式的人!”

这样的人,是犯大宋忌讳的,也是大宋皇帝非常不喜欢的!

那么两宋X喜欢什么样的大臣呢?

以两句话总结,就是:

一:懂兵法,但又不识五兵之用法的纯文人,是大宋的最爱。

二:不识字的无文化武将,用着才放心。

大宋为此,专门精心设计了一套体制与官员选拔制度,去坚决杜绝出现文武双全的人物。

先说一说,不识五兵是何意?

能用刀剑枪矛与人白刃格斗,能驰马弯弓射击的人,称为识五兵。

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就是不识五兵!

不识五兵的最直接副作用是:

大宋高级文臣们,兵法倒是读的烂熟,但由于严重缺乏白刃格斗能力,造成骨子里怕打斗,也不懂怎样当“连长与班长”。而这种人,又往往在打仗时,会被任命为大军督帅。

而他们一旦遇上了战斗关键时刻,一见刀枪如林、血肉横飞的场面,由于他没有直接格斗能力,就会不由自主的害怕、紧张,然后忘了兵法。

所以,大宋之前,历代士大夫,都是熟习五兵的。武艺是先秦汉唐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必修之技。

宋朝之前的高级知识分子,没有不会击剑与骑射的。我们现在看,这样不是好事嘛。

不!在大宋,一个进入体制掌握权力的文臣,若有这样的本事,那就绝不是好事!

一则有辱斯文。从大宋开始,文弱才是男人的最美。

二则,文臣可以熟读兵法兵书,可以纸上谈兵,但你绝不能具备当一个悍卒的能力,也不能拥有直接带兵的行伍之能。

因为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那就意味着你有了当班长排长连长的能力,那就是拥有直接带兵的本事了。

纸上谈兵的本事,与直接带兵之能,那是完全俩码事!

文人读书,本就能读懂兵法。再让他习了五兵用法,那就了不得喽!你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赵匡胤,那不就是朝廷要重点防范与扼杀的对象?

而辛弃疾,正是这样的人!

辛弃疾,文有进士及第之能,武能带数十人披甲执兵,摧锋破阵,斩将夺旗。

这样的能力,在汉唐时,是肯定获重用的。而在大宋,那就是妖孽!

若任命辛弃疾为一州主政,那岂不是成了第二个岳飞。到时又得费尽心思帮他找罪名然后诛杀掉。

所以,大宋给了他一个没多少权力的小官,让他去感叹作诗。

一为繁荣大宋文化作贡献。为大宋史上添了不少佳作,让后人赞叹一番。

二也是保全了君臣之义,两全其美。免得大宋又X迫的,再出一高宗与秦桧故事。

这样一看,宋廷不待见辛去疾,不重用他,实在是用心良苦,是保护了他!

但是,这真是中国历史的一种莫大悲哀。从大宋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就成了文弱的同义词。

大宋决不喜欢武艺娴熟,既能治民理政,又善于整训部伍,还能冲锋陷阵的知识分子!

如果出了这样的知识分子,那就得像防贼一样的防着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文能武,胆略过人,又善于决断的辛去疾,在大宋朝廷眼中,实际就是个须防备的贼!

若像西汉班超这样的人,敢在友邦擅自杀人放火,那还了得?

放在大宋,朝廷首先就会一刀砍了他脑袋。封侯,做梦也别想!

同样,大宋也决不会容忍一位有文化,通诗书,能治民务,又勇猛过人的大将存在。

若是文人晓武事,大宋还能忍一忍,最多就弄个小闲职不用他,让他有个善终。

若是大将也知文事,那大宋宁可拼着数千里土地白送给了敌国,也是要杀了这大将的。岳飞就如是!

所以,从这点上看,辛去疾一身武艺,又文才出众,却没有掉了脑袋。纵然是怀才不遇,也是万分X的!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