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两边都恨他(为什么喜欢孙权)

网友提问:

有人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你觉得孙权为何喜欢让儿子们“自相残杀”?

优质回答:

在整个汉末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帝王基本都是孙权这样玩的,即使是李渊、X,也是一样的玩法,这就说明不是某个帝王老年X或者XX可以解释的了。

实际上,孙权这样用一个皇子制衡太子,那些有名的皇帝都是这样玩的,也都基本失败了,比如曹操用曹植制衡曹丕、石虎用石韬制衡石宣,李渊用X制衡太子李建成,X用李泰制衡太子李承乾等,都是一些的玩法。

其实,像《琅琊榜》第一部,很好的阐述了这段时间内太子对皇权的威胁。

祁X是皇子,不是太子,权力就大到梁帝感到怕了,于是杀了太子,

梁帝于是用誉王制衡太子,防止太子坐大,最后两人斗得太狠,于是废了太子,誉王知道自己是弃子,永远没机会做太子,于是选择X。

靖X乱后,梁帝觉得他是个本分人,应该不会篡位的,就没用皇子制衡他,结果呢?当太子没多久,靖王就发动X,提前接班了,有人觉得靖王不对吗?相反,还觉得梁帝喜欢玩阴谋。

李渊用X制约太子,结果闹出“玄武门之变”,自己提前接班,两个儿子全家死了,X继位后,明知道这样做的危险,自然选择这样做,难道他也老年X?

杨坚立杨勇为太子,结果呢?每次经过太X,都是如入敌国,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不敢上厕所,最后只能废了太子杨勇。

孙权如果不用鲁王孙霸制约太子孙和,谁敢说太子不会像靖王那样,想提前接班?当时候不是孙权杀了太子,就是太子杀了孙权。

有人说,孙权都那么大年纪了,太子提前接班又怎么样呢?方正你都是要传给儿子的。

说这个的未免把权力看得太简单了,当你有权力,你舍得放手吗?李佳诚多大了?还捏着权力不放呢,

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周润发的话,“皇位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抢”,皇位是要传给儿子,但他不能抢,抢的结果就是皇帝被杀或者被X,看看李渊、李旦、李隆基的晚年就知道了,那是生不如死。

史观记载历史的时候,通常很隐晦,不会很直白的,只有石虎说出了真相,他说,“为什么我的儿子一到二十岁就想杀了自己的父亲呢?现在我立小儿子为太子,等他要杀我的时候,我也老死了”

季龙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馀便欲杀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于是与张举、李农定议,敕公卿X请立世。《晋书.石季龙载记》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笔者认为不是孙权喜欢让儿子们自相残杀,而是因为孙权步入老年之后性格多疑,在选择继承人方面犹豫不决且反复无常造成的。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王,他对人才是绝对的热情和真心。孙权用人不看出生地位,可以说是唯才是举的典范。

但晚年的孙权就变了,他变得多疑,总觉得别人要夺他的位,谁都信不过。别说那些大臣了,孙权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信任。

孙权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养子,大儿子是孙登,曾被封为太子,但是在33岁就死了。二儿子孙虑更短命,20岁就死了。

如此一来,孙权的三儿子孙和就当了太子,但是四儿子孙霸就不乐意了,他也想当太子。这个也怨不得孙霸,因为孙权不仅喜欢孙和,他也喜欢孙霸。孙权在立孙和为太子的时候,他也立了孙霸为鲁王。

可这样一来就乱套了,因为太子和王的礼仪待遇算是差不多的,孙和认为孙霸太嚣张,想要夺他的太子位。而孙霸则认为孙权更喜欢自己,当太子的应该是他,言行自然跋扈。

三儿子和四儿子之间最终的结果是孙和被废了太子位,而孙霸被孙权给赐死了。

在孙权看来,我还在位你们就开始闹,肯定不能容忍。孙霸你只是一个鲁王,我不给你太子,竟然还想来抢,肯定死罪。

可孙权的第五个儿子孙奋又被孙皓给杀了。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孙亮当了太子,后来还成为了吴国的第二个皇帝,但是孙亮的命也不好。10岁当皇帝,16岁就被权臣给废掉了,后来还被他的哥哥孙休(孙权的第六个儿子)给杀了。

然后第六个儿子孙休当了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休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被孙皓给杀了。而孙皓又是此前被废太子孙和的儿子。

这么一连串的杀人关系确实看起来有点复杂,总之就是孙权杀自己的儿子,然后孙权的儿子之间相互残杀,孙权的孙子又杀自己的亲叔叔。这是什么呢?这就是骨肉相残!

孙权子孙们自相残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孙权,老年的孙权可以说是神经过敏,他喜怒无常,而且总怀疑X臣和儿子们。孙权晚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务机构,名叫校事官,就是专门捕风捉影打小报告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孙权的评价是:

有勾践之奇。

这个点评真的非常到位,因为越王勾践在晚年也是杀功臣。杀功臣的原因就是疑心太重,孙权也是如此,逼死张昭和陆逊,到后面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信任了。

总之,笔者认为孙权儿子相互残杀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孙登和孙虑死得太早没办法,但是在三儿子孙和与四儿子孙霸之间模棱两可、迟疑不定是祸乱的根源,也最终导致了第五、六、七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我是最爱谈历史,分享有趣有料的原创历史知识和观点,欢迎点评和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由于《三国演义》只对前期,尤其是联刘抗曹时的孙权给予相当的笔墨,而对他的后期表现,特别是其称帝后的行为语焉不详。孙权的形象在人印象中还是胆略过人,英姿勃发,不过事实上在他称帝后不仅只图自保,刚愎自用,而且X皇帝的各种弊病都暴露了出来。

和所有皇朝一样,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孙权同样是反复折腾,倒不是孙权乐得让皇子们互相争斗内讧,实质是各皇子背后的势力集团矛盾激化的体现,不可避免。再加上孙权晚年的犹豫不定,猜忌残杀,更加使得君臣离心,兄弟反目,臣子结党乱相丛生。

孙权最先立的太子是长子孙登早死,次子孙虑也早夭,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封四子孙霸为鲁王。问题是孙权偏爱孙霸,给他的待遇和太子孙和一样,这种做法实在是缺乏明智,属于自乱阵脚,让孙霸产生了非份之念,图谋太子地位。

从此祸起萧墙,朝廷中拥护太子的拥嫡派和拥护鲁王的拥庶派相互顷扎,大臣纷纷因继嗣问题遭到孙权贬斥和X。功臣陆逊从尊崇传统礼法的角度出发,先后支持朝廷正式立的太子孙登和孙和,反对孙权的模棱两可和鲁王的僭越,遭到孙权的责难最后竟然愤懑至死。

鲁王孙霸由于有外戚的支持,而拥嫡派都是比较正直的大臣,孙权的偏听偏信致使支持太子的众臣被流放被杀害比比皆是。朝中大臣凋零,国基动摇,孙权有所悔悟也为时已晚,他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连带诛杀拥庶派的大臣。

孙权儿子们的夺嫡之争是孙权自负造成的,与其说是皇子们自相残杀,实则根本原因是孙权没有平衡好太子和藩王的各方利益。最后居然只能来个釜底抽薪,两败俱伤,从而造成政局板荡,元气大伤。孙权只有选择才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为将来权臣操纵傀儡埋下伏笔。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孙权并不喜欢儿子们自相残杀,造成九子夺嫡的结果,和孙权生理机能,以及一个女人有关。

先说生理机能,人老了,就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越牛X的人,越容易这样。

随便找个书店,都能看到一X的”回忆录“。

沉浸在回忆里的老人自然会相信平时和自己亲近的人。生活中一样的,买保健品的老人,绝大多数子女都不在他们跟前。

这时候,对和这些亲近的人利益相关的事项的判断上,就容易走昏招。但是,这就好比买保健品的老人可以为保健品花几十万,但绝对不会给卖保健品的X买房子,把遗产送给他们。

逻辑一样的。

真正让孙权丧失判断力的,是一个名叫”孙鲁班“的女人,她也称”全公主“。字,大虎。这女人真的很虎。

作为孙权的女儿,皇位肯定是不指望了,但是搅屎棍从来不当擦X纸,孙鲁班真的是搅动东吴政坛的搅屎棍。

太子孙登病死后,孙权立孙和为太子。按照惯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应该被封皇后。

孙鲁班和王夫人不对付,搅黄了王夫人册封的事。

一招棋得罪了太子和后妈,孙鲁班肯定要找下家啊!于是开始各种针对孙和使绊子。后来直接差点气死了王夫人,同时,让孙权冷落太子。——鲁王顺利X。

孙鲁班又一想,鲁王孙霸这哥们跟自己也不亲,你让他当太子,自己也没好处啊!

孙鲁班开始搅局,最终让孙权立孙亮为太子,搅黄了鲁王的位置。

要知道,孙亮已经是孙权的小儿子了……

当然,多事的女人下场也不会太好,孙亮登基后6年,灭了孙鲁班。

从此一个大虎的女人消失了。。。

其他网友回答

保证自己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疑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