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乌巢禅师究竟是何人?实力有多强大?
优质回答:
说下乌巢禅师。
唐僧孙收了猪八戒之后,在浮屠山遇到一位乌巢禅师。三藏道:“他有些甚么勾当(即本领,能耐。)?”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
这段话透露出一个信息,乌巢禅师有些能耐,但不是很大,在佛界的职称和级别也不高。禅师是和尚之尊称,语出《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比丘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西天的修行者按照级别和职称由高到低排序为:诸佛、阿罗、菩萨、金刚、揭谛、比丘僧尼等众。所以乌巢禅师只是最底层的比丘僧尼之一。所以他想邀请八戒一起修行,但是八戒拒绝了,因为他不够格。猪八戒知道他的底细,所以见了面仅仅作揖而已。看见唐僧前来,他赶紧离巢下树迎接,口称“圣僧”。唐僧向他下拜,他伸出双手相搀,不敢受此大礼。如果他是佛爷菩萨之类大佬所化,就不会对唐僧师徒如此有礼,猪八戒也不敢对他如此无礼。
接着乌巢禅师传授了唐僧《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心经》又叫《观音心经》,是观音菩萨创作的一部经文。所以乌巢禅师肯定跟观音菩萨有关系。更有关系的一点是,乌巢禅师随后告诉了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路线: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有人说乌巢禅师能够未卜先知取经团的西行路线,还能知道他们遇到那些妖怪,所以肯定是一位佛界大佬,其实有待商榷。如来启动取经工程时交代观音菩萨:“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就是说,如来并没有指定唐僧师徒要走那条路,这个决定权在观音手里。如来要求只有一个,他们得从地面来,不能腾云驾雾。要在规定的路线西行,不能乱走。如果观音不规定具体路线,唐僧师徒直接像孙拜师学艺一样,扎个筏子漂洋过海从灵台山登上西牛贺洲,也能到达雷音寺。那样的话,取经团一路遇到的全是水怪,西游记就是一本唐僧师徒航海记。据观音估计,取经团如果走这条路的话,两三年时间就能到达雷音寺,所以她让金顶大仙随时候着。但是观音很显然太过乐观的估计了取经团的执行力,这几个家伙动不动闹散伙,一遇妖怪就哭爹喊娘,处处惹是生非,以至于一走就是十四年。
因此取经团的具体西行路线是经过观音菩萨事先打探好汇报如来佛,经如来佛首肯之后方才定下来的。所以乌巢禅师即使是一位佛界大佬,也不可能预先知道取经团要走哪条路,除非观音告诉他。因此有人说乌巢禅师就是观音菩萨,因为他不仅知道取经路线,而且还知道《心经》。但是我们从孙和猪八戒对乌巢禅师的态度以及乌巢禅师对唐僧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并不是观音菩萨本尊。会念《心经》,知道路线,但却不是观音,此人到底是谁呢?没错,正是惠岸使者,也就是哪吒的哥哥木叉。
观音菩萨从灵山下来东上组建取经团,唯一的随行者就是惠岸使者。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惠岸的级别只是使者,猪八戒取经成功后被封净坛使者,和惠岸平级。观音菩萨为了让唐僧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路线走到规定地点,于是派惠岸使者化成乌巢禅师在浮屠山(浮屠又称观音浮屠,浮屠山就是观音山)等着告诉他。所以乌巢禅师才对猴猪沙三兄弟了如指掌,也对取经路线和《心经》了然于胸。观音将八戒列为唐僧预备徒弟之后,派惠岸使者来到浮屠山修行,并且邀请八戒做个道伴,同时监视猪刚鬣不要犯戒再吃人。但是八戒不鸟他,直接入赘高老庄当了上门女婿。
孙在黑风山干不过黑熊精,跑到珞珈山请观音出马收服,早有诸天迎接道:“菩萨前者对众言大圣归善,甚是宣扬。今保唐僧,如何得暇到此?”此处没见惠岸使者迎接。菩萨答应了请求,出门同驾祥云,早到黑风山,坠落云头,依路找洞。也没见惠岸使者跟随。照说惠岸使者是观音菩萨的贴身X,又要去降服武力高强的黑熊精,为啥不带他呢?因为他正在浮屠山修行,不在珞珈山。惠岸使者在浮屠山修行其实是观音对他的惩罚,相当于闭关思过。因为他在孙大闹天宫时败给了猴哥,给观音丢了面子。由于惠岸使者曾经在猴哥手下吃过亏,所以怀恨在心,假装认识八戒却不认识猴哥,临走还骂了猴哥几句。猴哥一看惠岸竟敢骂他,掏出棒子就捅他的鸟巢,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可见乌巢就是观音菩萨坐的莲台,观音菩萨怕孙对惠岸使者无礼,就把莲台借给了他。孙再有法力,也是搞不定观音莲台的,只能徒叹奈何。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西游记》成书于明朝,要说这两个人物,我觉得要结合成书时期和全书主体来看。
黎山老母非凭空产生的神仙,而是早有流传,而且根据《史记》《汉书》记载,黎山老母应该是有人物原型的。黎山老母原型生活在商周之间,活动于骊山周围,是胥轩的妻子,很可能是历代秦王的祖先。后来黎山老母逐渐演化,愈发厉害,说她是上八洞古仙女,还是北斗众星之母。
这黎山老母愈发神话,所传之事却皆与人有关,似乎老母专喜管人间之事,比如她收过几个人间弟子,钟无艳、樊梨花、穆桂英等等,时间跨度很大,皆是人间演绎里面的豪杰。由于黎山老母原型本就是一人物,后面这等演绎也是合情合理。
西游记作为一本明朝小说,我一直认为它更多的是说的“人”的故事,黎山老母这个本是人间人物的形象,在西游记里再次出现,并且地位特别高。从四圣试禅心一章可以看出来,几个大菩萨皆以她为尊,而且不找别人,单单找道家的黎山老母,足以见她资格老,地位高。你看那镇元子资格也老,地位却十分尴尬,估计黎山老母本事起码在镇元子之上,应该是十分强悍了。估计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确立黎山老母在书中地位。而且黎山老母还不止一次出现,但孙被蜈蚣精伤害时,她又出现了。而且巧得是,她一贯喜欢以一个人间X的形象示人,这也正和她之前的人间原型。
这乌巢禅师却是一个神奇人物,凭空降世,在西游记中一下子出现了,前不见传说后不见演绎。在我看来,乌巢禅师便如赤脚大仙一般,是佛界的一个散修,法力高强,地位不低,因与如来理念不合,所以跑到浮屠山隐居修行。
这乌巢禅师虽说只在一个柴草窝里,但旁边有山猴麋鹿,有彩凤仙鹤,足见他是一位有道高人。为何说他是一个佛界散修大能,又与如来理念不合呢?可以做一个推想。
其实看《西游记》,里面有佛有道,它并没有说要去褒扬谁,反而处处都充满嘲讽。就说那西天老佛境内,为何周围妖孽反而越来越多呢。这乌巢禅师对此也不能释怀,便向如来建议斩妖除魔,解救生灵于水火,如来却认为是人皆有定数有轮回,那些人遭的罪都是早就定好了的,现世报应在他们头上罢了。乌巢禅师虽然本领高强,但毕竟只是一介散修,不敢忤逆如来意思。后来他一路东行,见过各路妖魔,最后在浮屠山隐居,所以他跟唐僧见面时,可以作诗X他一路上遇到的妖邪有哪些,因为他是一路走过来的,都见到了。
乌巢禅师不敢忤逆如来,却还是有点小手段的,他把《多心经》传给了唐僧,这经势必将来到西天是传不到的。《西游记》对《多心经》十分推崇,说它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多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是说修行重在修心而不是形式,特别是四句颂子说的更直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说的是你要真想修行,只要诚心,有几本佛经念叨念叨就足够了,你去灵山求得再多经文,核心的思想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就看你修心的决心大小了。唐僧一来深负唐王取经重托,二来他注重形式已深,所以他不愿去深刻理解这《多心经》。乌巢禅师只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传授一下,他也不指望几句经文就能改变什么,他只希望这个经文可以传播,到时候能有一小部分人领悟这本经的真谛,也就不枉他传经之苦了。
乌巢禅师作为佛家的异类子弟,本领还是十分高强的,起码防御无敌,孙何等威力都动不了他分毫,自保的手段是绰绰有余了。
其他网友回答
黎山老母是大唐名将薛丁山老婆樊梨花的师傅。由于樊梨花也挂帅过大唐征西大元帅,所以才变得家喻户晓。关于黎山老母有一个成名绝技,那就是移山倒海,这是一个非常利害的法术。这个法术樊梨花没怎么用过,但是樊梨花的师妹白素贞却用过,在白蛇传水漫金山寺的章节里就有提到,当时白素贞跟法海X就用了移山倒海,法海不得不使出紫金钵才能最终险胜。紫金钵是佛门圣物,所有佛门人系最重要的吃饭家伙。由此可见法术的厉害。
至于乌巢禅师其实是一个跟菩提老祖一个类型的人物,他是化外散仙。化外散仙的意思就是自己有本事,但是没俸禄,也没有封地。这个散仙区别于地仙的地方,地仙一般有个道观什么的当饭碗,这类地仙的领袖是镇元子。所以,乌巢禅师没有庙宇供奉,也没有道场。他只能住到山洞里称乌巢禅师。实际上就是天庭的无业游民。
其他网友回答
骊山老母应该是万仙阵神秘失踪得无当圣母,通天X得四大弟子当中仅存的一个,截教仅存得传承yu香火。关于无当圣母撤离万仙阵,这个事(金灵圣母被杀,龟灵圣母被俘又被,还有其他师弟师妹门被杀被俘,老师也败了,逃跑是原先就有安排还是审时度势,还是怕死,咱另说)!至于这个乌巢禅师,也叫大日如来,上古七佛之二,封神之前叫陆压,最大的秘密他是上古妖皇帝俊得十太子,受女娲圣人庇护!看到封神之后佛门大兴,投靠佛门,企图拉拢妖族后起之秀,恢复他的荣耀,哼,他的死敌就是鲲鹏!妖师,说多了,拜拜。。。。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说黎山老母是女娲幻化来的,此说不知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