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让刘伯温告老还乡(刘伯温辞官为什么朱元璋还不放过他)

网友提问:

为什么刘伯温已经告老还乡,朱元璋还是不愿放过刘伯温?

优质回答:

有一点,你倒是说对了,这个刘伯温确实是朱元璋请回来的!

当时刘伯温回到自己的老家,快活似神仙,归隐山林!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胡惟庸找朱元璋告了一幢,说刘伯温选了一块地,这个地方有王者之气,刘伯温想把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坟墓!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让刘伯温知道了,有可能是某人通知的刘伯温!也有可能是朱元璋过去问罪,但无论怎么说,都是某些人特定的想让刘伯温之岛,然后刘伯温自然也就乖乖地跑到了当时的南京,去找朱元璋请罪,说清情况!接着就没有再回到自己的老家!

可见这个事情里面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胡惟庸,还有一个是朱元璋!我更加倾向,于是朱元璋前前后后负责的这个事情,把刘伯温从老家逼回来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胡惟庸跟刘伯温不和!胡惟庸如果想要动手,他绝对不会选择用这种方法把刘伯温从老家逼回来,为什么?一给自己的朝堂之上树立的一个政敌!二你明面上已经得罪了他,二者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就这种情况,这不是历史上面做事情,做到滴水不漏,连朱元璋都很难从他身上找到任何把柄的胡惟庸啊!

这种事情,这么一通闹腾,也只有朱元璋能做的出来!至于说胡惟庸,只不过走了一个过程,或者说当初上奏。刘伯温选了这块地,有王者之气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胡惟庸!

朱元璋为什么要刘伯温回来?很显然就是为了对付日益崛起的胡惟庸!朱元璋一开始的时候,手里面确实有几个人可以压制一下,互相制衡,比如说李善长和刘伯温,李善长和徐达!但是后来随着李善长回到自己的老家!徐达渐渐地开始淡出权力的中心,X威也回到自己老家,此时整个朝堂内部就只剩下胡惟庸一家独大!

此人能力极强,而且办事的时候做到滴水不漏,朱元璋心里不放心,同时他也不想整个朝堂姓胡,不姓朱!(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所以他需要有人站出来反抗一下,胡惟庸最起码能够把胡惟庸做的那些错误给他指出来,留下一些把柄,刘伯温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刘伯温是一个言官,本身没有任何权力,它只负责出谋划策,纠察百官!

同时,刘伯温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当初,朱元璋问刘伯温到底谁能当宰相的时候,X一口气把。当选的三个人选全给得罪了一个遍!但是他说的话还都是对的,所以朱元璋对于这个人倚重的特别厉害,而且十分的信任他,为啥?其他的人离开了朱元璋,他们还可以有一个淮西勋贵的团体抱在那里互相取暖,可刘伯温离开他,朱元璋是什么闲云野鹤一个。对朝堂又没有任何影响,他再聪明能干的过那些淮西勋贵吗?能搬得倒他这个皇帝嘛,肯定是不行的。刘伯温要想在朝堂之上站下去,就必须得紧紧地抱住朱元璋的X。朱元璋心里十分明白这个事情。最他绝对不会让刘伯温走了,因为刘伯温是他的助力,同时他也绝对不会让刘伯温死,因为只有刘伯温活着的时候才会对他有帮助,而死的刘伯温对他来讲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最后害死他的人是谁,就是胡惟庸,也只有她才有这个机会,也有这个能力,有这个魄力把刘伯温给害死。当然,最后明朝的历史在记录这一段的时候,把上面那一段,把刘伯温请回来,这个锅全部扔到了胡惟庸的头上!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你胡惟庸把X文给害死了。我现在把朱元璋头上的那口锅扔到你的头上,也是合情合理了!

其他网友回答

1375年5月16日,被蔡元培先生评价为“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的刘伯温黯然离世,走完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生。为了X这位无双国士,后世至今都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关于刘伯温,始终有着太多话题,关于他的文采,关于他的智谋,关于他的刚正,关于他的清廉,甚至关于他的死因。不过,我们今天要聊的却是关于他和朱元璋错综复杂的关系。说到底,他“壮志未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朱元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能够在元末X雄中崛起并且建立大明王朝,主要依靠两大派别的鼎力辅助。其中,一派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作为“浙东派”领袖,刘伯温堪比刘邦身边的张良,堪比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竭尽全力辅保朱元璋。不过,由于个人出身的差别,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别,朱元璋从来都没有真正信任过他,更没有真正亲近过他,悲剧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刘伯温出生于浙江,本名“刘基”,“伯温”只是他的字。其曾祖刘濠曾在南宋时期担任翰林掌书一职,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元朝时期为官,刘家属于典型的读书世家和士绅家族。

受此影响,刘伯温从小就被赋予了延续家族荣光的使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楣。加之,他本人也是天资聪慧,属于显而易见的“神童”,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基自幼聪明绝人,凡天文、兵法、性理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1333年,青年时期的刘伯温X赶考,轻而易举就X了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丞。由于看不惯上司的X霸道和贪污腐化,他在不久后便愤然辞职了。后被重新推举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因为仗义执言而再度辞官。

元朝末年,在一系列的X下,位于浙东地区的方国珍第一个举起反元旗帜。在此背景下,刘伯温迅速被元廷起用并担任了元帅府都事,协助官军剿灭这股农民X。由于作战方针上存在重大分歧,他再一次选择辞官归乡,从此以后不问世事,效仿当年的诸葛亮一样也做起了隐士。

1351年,元顺帝强行征调大量的民力治理黄河,终于彻底引燃了积压已久的X。韩山童、刘福通和杜遵道等人密谋X,因为泄密导致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只得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四处转战,站稳脚跟后打出了“大宋”的国号以图恢复汉人江山,史称“龙凤X”。

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本无什么大的志向,因为吃不饱饭才四处闯荡,既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与刘伯温的出身可谓天差地别。此时,他通过多年征战,逐步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农民X军,表面臣服于“龙凤X”。

到1359年时,朱元璋的势力已经形成规模,成功扩张到了富庶的浙江一带。这里人杰地灵,尤其以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这四人最为著名,合称为“浙东四先生”。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十二月,胡大海荐四人贤,故遣使以书币征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

为了请出“浙东四先生”辅佐自己,朱元璋派人“以书币征之”。啥意思?就是说他没有像刘备那样礼贤下士,而是派人拿着钱财去请,结果只请来了三个。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

“基未应”这三个字,显示出刘伯温一来“不差钱”,二来“不差事”。朱元璋内心不悦,但为了体现自己的求贤若渴和宽宏大量,还是决定第二次派人去请,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炎使再往,基遗以宝剑。炎作诗,以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封还之。遗基书数千言,基始就见,送之建康。

啥意思?朱元璋派孙炎再次去请刘伯温出山辅佐,可对方还是避而不见。但是,他也没有过分得罪来人,便命人送来一口宝剑以表明自己决绝的态度。

孙炎无奈,只好将宝剑封还给刘伯温,还写了一封数千字的长信“规劝”对方回心转意。既然加了引号,可见信中规劝之意也是暗藏杀机,刘伯温这才不情不愿地来到了南京面见朱元璋。

不管过程如何,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已经全被收入麾下,朱元璋非常的高兴。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随着刘伯温到来,很快就证明了自己并非徒有其名和百无一用。他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分析时局并且提出了“时务十八策”,令朱元璋啧啧称赞。

紧接着,刘伯温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原来,朱元璋虽然越来越势力大,但名义上还是尊奉韩林儿的“龙凤X”,甚至遥称对方为帝。每到正月,他都会命人为韩林儿设立御座,X臣集体向一把空龙椅行叩拜大礼,唯独刘伯温却对此不以为然。

刘伯温引发的这次“御座事件”,非但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恼怒,反而在内心深处非常高兴。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位聪明人出现了!

当陈友谅取代徐寿辉后,立即联络张士诚东西夹击试图消灭朱元璋。这次进犯可谓来势汹汹,搞得南京城内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建议避战求和。据《明史》记载:

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在刘伯温的谋划下,一出“请君入瓮”的好戏上演了。朱元璋安排自己的部将康茂才写信诈降,终于将陈友谅的水军主力引至河道狭窄的龙湾一带,由常遇春和冯胜等人联合伏击,取得了龙湾之战的胜利。

龙湾之战后,朱元璋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太平、X和安庆等地,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

不过,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巅峰对决并不是龙湾之战,而是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鄱阳湖之战。可以说,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朱元璋在明末各义军的地位,如果此役战败的话,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明王朝。

1363年,张士诚降元后派兵围攻安丰,导致小明王韩林儿已经危在旦夕,随时都有被全歼的危险,只得向朱元璋紧急求援。对此,刘伯温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能救援,最起码不能派出主力救援。

朱元璋为了博得“忠义之名”,力排众议下令出兵救援,而且还要亲率主力前往。这下,为虎视眈眈的陈友谅提供了可乘之机,立即集结所有兵力前来攻击朱元璋的后背,形势十万火急。据《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

洪都是今天江西省南昌市的古称,是陈友谅沿河而下的必经之地,此刻正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驻守,不过只有区区两万人。以两万人抵挡六十万人,谁都以为这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

不过,奇迹出现了!

洪都之战因为异常惨烈而被写入了历史,更被称为“血战洪都”。可以说,没有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就不会有未来的大明帝国。而没有洪都之战的胜利,就不会有鄱阳湖之战的胜利。

朱文正原本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废柴,可面对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的进攻,他竟然激发出了自己所有的潜能,打出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从敌军围攻洪都开始,朱正文近乎疯子一般坚守着,在死伤大半和粮草断绝的情况下依然不退。八十五天,八十五天,请划重点!

朱文正在弹尽粮绝下支撑了八十五天的时间,期间不乏活人吃死人的悲剧发生,但洪都却保住了。当朱元璋救下韩林儿后,立即带兵西进去救援洪都,去阻击陈友谅的进攻。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立即扼守住了泾江口和南湖嘴,相当于彻底切断了陈友谅的退路。之后,他又出兵武阳渡,迫使陈友谅亲率主力进入鄱阳湖与自己决战。

由于朱元璋已经将鄱阳湖周边五个县的粮食全部抢光,陈友谅很快就陷入粮草不济的窘境。无奈之下,他开始急切地主动出击以求速战,犯下了兵家的大忌,误入对方伏击圈并被火攻,再现了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惨状,本人也被流矢射中头颅而亡。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又接连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真正到了称帝登基的准备阶段。与此同时,名义上的皇帝韩林儿也适时地“意外身亡”,算是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任命刘伯温为太史令。同时,他下令刘伯温开始制定未来国家的礼仪、法典和制度,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在此期间,刘伯温屡屡劝谏朱元璋要以仁爱治国,严禁他滥杀无辜。据《明史》记载: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始犒赏X臣。李善长和徐达等6人被加封为公爵,食禄四千石,子孙世袭爵位;汤和等28人被加封为侯爵,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爵位;而刘伯温却只被加封为诚意伯,食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且子孙不能世袭爵位。

作为御史中丞,刘伯温仍然还在无怨无悔地履行本职工作,仍然负责监督众臣和弹劾众臣。

李彬是宰相李善长的亲信,担任着中书省都事,素来就贪污成性,终于被刘伯温X了把柄。虽然李善长多次说情,但刘伯温却不为所动,还是在祭坛下公开处斩李彬,从此得罪了李善长,也得罪了“淮西派”。

为了报复刘伯温,李善长立即安排党羽们上疏弹劾,说他在祭坛下杀人是对天地的大不敬,也是对皇权的蔑视。据《明史·刘基传》云:

帝归,愬基僇人坛壝下,不敬。诸怨基者亦交谮之。会以旱求言,……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会基有妻丧,遂请告归。

由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刘伯温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将朱元璋对他仅存的一些好感也消耗殆尽。鸟尽弓藏的道理他非常清楚,于是借着妻子去世的由头就告老还乡了。

临行前,刘伯温还向朱元璋提出了最后一条建议:凤阳不适合修建中都,那样只会X。对此,朱元璋内心大为不悦,依然大兴土木建造着中都。

回到青田老家后,刘基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就为自己寻找了一块墓地。可是,“淮西派”的胡惟庸却开始借机发难,硬说他选了一块“颇具龙气”的宝地,似有“不臣之心”。

刘伯温深知这个罪名“杀人诛心”,赶紧启程X谢罪,还表示自己绝无任何的异心。朱元璋表面上没有苛责他,但内心却更加怀疑,故而“挽留”他长居南京养老。

气病交加下,刘伯温终于一X,在胡惟庸带御医诊治后,病情越发沉重进而病逝。

有人认为,胡惟庸受了朱元璋的密令才敢在药方中下毒;也有人认为,朱元璋尽管不喜欢刘伯温,但也没必要毒杀这位开国功臣。

刘伯温的真正死因或许再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朱元璋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刘伯温,刘伯温从来没有心悦诚服过朱元璋。他和他属于相互看不上!@文史不假

其他网友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确实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但刘伯温的死和朱元璋确实一点关系都没有。真正害死刘伯温的是胡惟庸。之所以有人怀疑是朱元璋害死的刘伯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伯温染病病倒后,朱元璋派了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而刘伯温在吃过胡惟庸带领的御医开的药方后出现了中毒症状。此后刘伯温抱病求见朱元璋并且说出了自己可能被下毒的事情。但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正因为这一点就让很多人认为毒杀刘伯温的就是朱元璋。

但事实上朱元璋根本没必要那么去做。首先刘伯温这个人十分懂得进退。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刘伯温就数次想要功成身退,归隐田园。是朱元璋觉得刘伯温有本事又好用。因此朱元璋一直都在挽留刘伯温。甚至于后来朱元璋要给刘伯温升职加薪,刘伯温都一直推迟不受。可见刘伯温这个人深谙自保之道。而朱元璋也明白刘伯温不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所以朱元璋压根儿就没有必要杀刘伯温。否则以朱元璋的性格,要杀一个人那用得着来回绕弯子。

事实上从刘伯温的为人处事方面就可以判断出,朱元璋是根本不会动刘伯温的。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有过X功臣的做法。但朱元璋所杀的那些功臣,要么是不知进退野心勃勃之辈。要么就是结党营私想要控制朝堂的野心家。刘伯温并不属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种。严格来讲,刘伯温是一个孤臣。他从不结党营私,也只效忠朱元璋一人。更重要的是刘伯温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X纲纪。所以刘伯温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但也因此刘伯温几乎得罪了所有人。刘伯温这样一个把自己逼到了所有臣子对立面的忠实马仔,朱元璋不可能会杀他的。

真正害死刘伯温的就是胡惟庸。而胡惟庸害死刘伯温也是出于报复的目的。刘伯温曾任御史中丞。该职位有权弹劾百官。历史上刘伯温就弹劾过胡惟庸结党营私,骄纵跋扈。胡惟庸因此深恨刘伯温。后来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代表自己前去探望刘伯温。胡惟庸便趁机对刘伯温下毒。刘伯温也因此最终去世。可见害死刘伯温的是胡惟庸,和朱元璋没有一毛钱关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其他网友回答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Y路程为您解答。

俗话说:与平常人处,共富贵易,共患难难。与天子处,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第一谋士。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的才能。

明朝开国后,刘伯温的功劳及才能太过突出。朱元璋本就是一个疑心重,嫉贤妒能的皇帝,哪里能容得下这样一个人物长期留在身边。另外,刘伯温的计谋,并非是X治国之策,只是战略权谋之计,只能在阴谋X中起到作用。天下已定,这样的人不仅没有用处,对于朱元璋来说还是一个隐患,更要除之而后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刘伯温的才能在明朝没开国前有用,但是到了明朝开国后,这就是一道催命符。

洪武八年,刘伯温因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望,并送去补药。在刘伯温服下补药之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每况愈下,不久之后便因病逝世。值得一提的是,胡惟庸当时和刘伯温是死对头,两虎相争,朱元璋不动声色尽显帝X谋。后来,下毒谋害刘伯温也是胡惟庸的罪状之一。但是以当时胡惟庸的处境和权势,还真不敢触碰这条底线,不得不让人猜想,应该是受到朱元璋的指示,借胡惟庸之手,除去心头大患。

可怜的一代文人智士,就这样X!真是应了那句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其他网友回答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将军师刘伯温封为了伯爵,但仅过了一年,59岁的刘伯温就被下令回家养老,没过多久他又“夺基禄”剥夺了刘伯温的养老福利。刘伯温一气之下感冒了,结果没过多久竟一命呜呼:忧愤疾作。抵家,疾笃。

在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的态度相当冷漠,既没有将刘伯温列入功臣庙中祭奠,也没有召开官方的入葬活动,像“赠官”“谥号”这样大臣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死后加官、给予评价的惯例行为更是没有。

直到刘伯温死后一百多年后,明武宗才为他赠官太师,并给了谥号文成。刘伯温列入太庙,又要再过几十年,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时提及到了此事:“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

这就很离谱!

仿佛在朱元璋的心中,就没有刘伯温这号人似的,这难免让人好奇刘伯温的死究竟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刘伯温在元朝顺治年间便X进士。年少时天资聪慧,好读诗书,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快,据说“七行俱下”而过目不忘,十二岁便是考得秀才,被乡间父老称为“神童”。

刘伯温举得进士后,体恤民情,刚正不阿,又性情倔烈,使得所任职之地江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时年二十三岁。

至正X,恰逢元朝奄奄一息之际,其内政懒散,皇帝X无道,挥霍无度。加之边境各族起兵侵扰,境内各方势力纷纷立番抗元,于是他在青田老家闲居三年,不问世事。而当时朱元璋已成为一方霸主,割据应天(今南京)为根据地。

朱元璋心思缜密,X果断狠辣。但是却十分惜才,打下应天作为根据地后便广纳良才之士,先有李善长等文人被招入麾下,后来听闻刘伯温乃贤良之士,便请其为谋臣,先后辅佐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朱元璋即位之后,授刘伯温御史中丞一职,用以监察百官,X纲纪,刘伯温身堪重任,依法惩治X污吏,无所顾忌,便难以避免惹的诸多将士百官憎恨。

刘伯温心思缜密,却时常敢于言说,而朱元璋是一个多疑之人,身为帝王,要统领朝中文武百官,治理天下四海大事,本该如此,但却因此多次被刘伯温直口而出的话惹怒,日积月累,便对刘伯温产生了丝丝厌恶,认为刘伯温乃文雅高尚之士,而朱元璋放牛娃出身,虽身居皇位,但未必刘伯温就真正崇敬。

2、

当时李善长为右丞,下有胡惟庸相助。胡惟庸为人奸诈,是为心胸狭隘之辈,但左右逢源,深得朱元璋喜爱,于是勾结武将,暗中进行违法乱纪之事,中饱私囊,破坏朝纲。

同时,刚正严明的刘伯温成了胡惟庸的一大绊脚石,处处害怕受到刘伯温的限制,多次吃瘪之后,胡惟庸彻底对刘伯温产生了杀心。苦无迟迟没有机会,所以一直在等待……

一次太祖出京巡游,刘伯温在一次求雨祭祀中将贪图私利的李彬斩首,其间李善长多次求情无果,于是借此机会,在朱元璋回京时诸多平时怨恨刘伯温的大臣便借题发挥,掺奏诬陷刘伯温。经历此事之后,朱元璋心中便对刘伯温起了芥蒂,认为刘伯温为人高傲不堪,不将皇帝天子放在眼里,实为大不敬!!

洪武八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探望,并开了药方。他照单抓了药煎服之后,觉得腹堵不适:“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到第二月,刘伯温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表明胡惟庸带御医开药方,抓药煎服之后更加不适的状况,谁知朱元璋听了后,波澜不惊,依然心静如水,仿佛在预料之中一般,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几句,让刘伯温安心养病

此时刘伯温已经知道,恐怕那个药方并没有那么简单,药方之后深藏着的东西,只怕是让人难以撼动。

三月下旬,刘伯温便无法X活动,此时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朱元璋于是派人遣送刘伯温回老家青田。

几天后,刘伯温写下一本天书之后,便撒手人寰。从此,一代政治天才就此陨落,一位辅助朱元璋打下这大明江山的伟人便X而死。直至死前,他将所著天书交与其子刘琏手中,嘱托待其死后一定要将此书交与圣上,并刘家世代不得习此术,入宫门。

这样做不仅达成了胡惟庸的心愿,还为以后惩治胡惟庸埋下了情感的基调,让世人以为是胡惟庸自作聪明,胆大包天,违抗皇命,狠心将朱元璋爱臣谋害。

而朱元璋又是担心什么呢??为何要给刘伯温这样的下场?大胆猜测,也许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朱元璋深知自己身体愈见苍老,而觉得刘伯温老谋深算,难免在自己驾崩后,生出事端,这是多年来刘伯温给他带来的不信任感,使得他决心除去这个隐患。

其二,当时朱标有李进左右,而刘伯温对朱标并不十分诚服,一臣难侍二主,这也是刘伯温心性如此。所以留不得刘伯温。

其三,刘伯温虽然为人刚烈,得罪了不少大臣,但是也难免会有关系密切的人,毕竟身在朝中,且身居高位,很难说他没有同党。与胡惟庸对立,留下必是大祸患。

刘伯温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也是风雨不惊的,波澜壮阔是因他跟随朱元璋奔波一生,为他献谋献策,打下了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风雨不惊是因他虽身处高处却依然宠辱不惊,平平淡淡,不为权势而愁眉。死后,后主也追封刘伯温为太师,谥号文成,也算是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