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X源记”?
优质回答:
记得中学课本里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展示了“世外桃源”的美好向往,但课本里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偏向阳光的一面。而结合文章以及历史文化知识,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写乱坟岗。
首先就从这个桃花说起,《本草纲目》说“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也就是说古代桃花有辟邪之效。我们都知道阴阳两界之分是以彼岸花为准的,许多地方称“地狱花”,而陶渊明在文章中并未提及彼岸花。因为这篇文章所写时代为“晋太元中”,也就是东晋孝武帝年间,彼岸花是后秦僧人鸠摩罗什翻译印度佛经而来,虽然时间上大致能对应,但当时的南北X尚处于对立阶段,宗教译文基本上都属于国家机密性质,不会相互传播,正如法显西行,回国后是受到南北X“哄抢”的。
“黄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后人纷纷效尤。”——《山海经》
陶渊明是东晋人,而《本草纲目》是明代的医学著作,好像也不能指明桃花在东晋时期的辟邪之说,但我国古代关于桃花辟邪的说法早已有之,如《山海经》里记载的黄帝以桃木镇御恶鬼。所以在陶渊明那个时代,人们以桃花作为阴阳界的屏障更为合理,此处就有镇鬼的功能,意图将阴界饿鬼封印于阴间。所以陶渊明在文章中写的“忽逢桃花林”,很可能是渔人走到了鬼门关,误入阴阳两界的分界处,而且这个屏障“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俨然是一片净土,“落英缤纷”则点明了时间,因为桃花飘落几乎就在清明节前后,更增加了神秘色彩。
再来看渔人如何进入“桃花源”的,陶渊明称该渔人沿着桃花林的浠水走到尽头,遇一山洞后舍船步入。这个山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东晋时期,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墓室,墓道往往就是前窄后宽,大体上程“凸”字形。而真正的村落,则会将路修成一样宽的形态,以求图个吉利,这也说明渔人可能去的是阴间,而非什么村庄。
待豁然开朗后,渔人见到的是秩序井然的美好世界,这里的村落规划远非现实世界那样,古代村落往往没有合理的规划,多是错综复杂的形态,而这里“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形态更像现实世界里的长安城。能解释这一点的也就是古人“死者为大”的X思想了,古代人死之后的“待遇”是会比生前更好,帝王X讲究“事死如事生”,而寻常百姓讲究把坟墓修的规规矩矩。
渔人见到的人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进过询问后才知道这些人是秦朝躲避战乱而来此绝境的。尤为重要的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既然是与世隔绝,为何到了东晋,衣着打扮与外人无异?要知道秦朝的服饰与东晋时期是差异很大的。而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这些村民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根本不知外界情况,更谈不上衣着的“更新换代”。所以能够解释这一点的,就是村民的衣着都是后人给烧过去的。
在一番交谈后,这里的村民拿出酒肉款待了这位不速之客。东晋处于南北朝的战乱时期,外界普通百姓食不果腹常有之,而桃花源里能够丰衣足食,尚有酒有肉,这就不免让人联想到X社会的祭祀活动,后人总会拿出酒肉祭祀死去的先人,渔人在桃花源里吃的乃是祭品。当渔人回到家后,向当地太守禀报了此事,可太守带人寻找时,再无法找到,也就是说该村庄凭空消失了。后来南阳刘子骥追寻此景,然而未果,且在回家后突然病逝,这也有可能是刘子骥亲临乱坟岗后惊吓过渡,一X。
综上所述,东晋风水家郭璞在《葬经》中说“门前桃桑为大凶”。陶渊明以桃花林为前景,又以渔人亲见“良田美池桑竹”为后景,前后皆是大凶之兆。桃花有辟邪之效,能够封印乱坟岗的鬼魂,故而桃花源里的亡灵出不去,在渔人误入讲述外界情况后,里边的亡灵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百余年,故而安然入眠,不再贪恋虚伪的繁荣,桃花源也就再不可寻。所以陶渊明一生热爱X,此处以桃花入笔,其用意可能并不是营造一个“世外桃源”,而是将乱世的恐怖反馈出来。
其他网友回答
他喜欢田园生活,更向往世外桃园。
其他网友回答
“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菊是陶渊明隐士之志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品性淡泊,宁静致远。
《桃花源记》则是陶渊明有感于污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想象勾勒了世外桃源的纯净、美好,点亮了人间一抹春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落英缤纷,秀娟天然,黄发垂髫,怡然自得,千古流芳。
其他网友回答
欢迎关注麦初齐,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陶渊明爱菊不假,但是不妨碍他写桃花源。“菊”是陶渊明的诗歌的主要题材,而《桃花源记》是他的散文辞赋,这两者的文学贡献旗鼓相当,所以两者并不冲突。
01 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这一生也算坎坷,八岁的时候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庶母也辞世了。从他父亲能娶小妾来看家庭应该还不错,但是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就变的不好了。庶母还生有一女,可以在后来他祭奠死去的嫁给程氏的妹子所写的文中知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X,尔才九龄。”
他早年学习了儒家的经典,在那个X庄子盛行的年代,他也学习了道家的文化,因而有着两家的文化修养,这从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正是儒家的文化经典;《杂诗》中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则是道家的体现。
02 看透名利场,最终隐居
二十岁开始陶渊明开始了当官的路,这时候当官因为家境实在困难,所以当官挣点钱养家糊口,不过当的是小官。后来又当过祭酒、幕僚、参军以及彭泽令之类的职务,最终还是归隐田园了。
但是他这个人很有意思,在家闲的时候觉得一身才华应该一展宏图,可是当了官之后又开始想家,最后还是觉得当官没有意思。因为他经历了很多X的职位,从小到大已经看清了X的一切,所以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就不想。在家待着当一个地主也好,农民也罢,他更喜欢在山水田园之间找到人生的乐趣。
03 桃花源记,表达了什么
他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实际劳动,了解农民的生活困苦和获得收成的喜悦,运用他极高的文学修养将山水田园的美和社会不良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污浊的厌恶,从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的派系。
他的诗歌中以“菊”为主,是因为他在田园生活的时候在家所在村落山上有很多X,菊也是花中君子,古人擅用借物拟人、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高尚的情操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可以说诗歌是言情,但是对于散文辞赋中,他是言志的。
《桃花源记》是散文辞赋,在这篇文中,他描述的一X人而不是神仙过着隐居的生活,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淳朴的生活,善良的心灵,从文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可以知道这里的人与世隔绝好多的朝代了,在此繁衍生息。这实际上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是为了表达对于当时刘裕X不满,更是希望劳苦的百姓可以不受疾苦,找个地方藏起来自给自足就好,就像桃花源一样游离在世外。
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讨论点评。
图/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陶渊明对X一往情深,更是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情景俱佳让人耳熟能详并心生向往的诗句。为何陶渊明晚年所作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桃花源记》,却选择桃花林为引子展开一幅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生活图?陶渊明不是最爱X吗?为何不写“X源记”?
1. 为何不写“X源记”
X背后代表的隐逸生活依旧艰难。
其实在这里,并不是陶渊明喜爱X,就一定要写“X源记”。不可否认X是陶渊明最喜欢的花,X是隐逸的化身,陶渊明为了躲避黑暗的X像“X”一样隐居,不与X同流合污。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隐居避世的陶渊明也生活的异常艰。除了精神上得到了X,远离X的阿谀奉承,维持日常的生活还需要每日的辛苦劳作,但常常食不果腹。陶渊明甚至还曾吃不上饭外出乞食,如《乞食》中说: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陶渊明年少之时,一心想入X大展鸿图之志;在X又三番五次的辞官选择隐居;隐居后生活的非常贫困潦倒。现实的经历,让陶渊明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儒家到道家,最后又成了儒道并济。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陶渊明厌倦了战乱,痛恨X的剥削,也体会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这时陶渊X里渴望的生活是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剥削不受压迫。在这里“隐逸之菊”已经不能满足陶渊X里构建的理想社会,所以没有用X的意象展开故事。
2. 为何写“桃花源记”
桃花代表的意象十分美好。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桃花源记》开篇记叙的语段,迷路的渔人在无意中发现了桃花林,而这片宛若仙境般的桃花林似乎从来没有外人到访,一处遗落世间的秘境就这样被渔人发现了。看似偶然的遇见桃花林,实际上有着陶渊明很深的寓意。
桃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如《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桃花还有代表婚姻爱情,如《诗经》有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还有拿桃花的灿烂美艳来喻指美人,暗含了桃花的美人意象。如爱情诗《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由此可见桃花意象古人非常喜欢,经常使用。
陶渊明这里的桃花林,除了意象上的美好之外,还有一种对生命的渴望。除了诗句中常常有桃花意象存在,在历史典籍里也提过桃林。如《山海经》中记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列子·汤问》也有记载: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两处记载的邓林都是桃林,夸父虽然身死但留下的桃林就给日后人类的繁衍生息留下希望。
陶渊明也读过《三海经》,还写诗赞美夸父的丰功伟绩,如诗云:
夸父诞X,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夸父是中国古典神话最为大家熟知的人物之一,夸父逐日的故事正是反映出中国远古先民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类生命,强烈地向往永恒的时光。
在这里陶渊明对夸父留下的桃木手杖化为一片桃林非常敬佩,这片桃林为后人留下了希望。虽然夸父的故事只是神话传说,但这里蕴X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语
陶渊明用桃林营造一个仙境,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幸福美好。也只有桃花不仅仅象征着生活美好、男女情爱,更象征着人们对超越时间、生命永恒的梦想。
正是桃花这样一种美好的意象,不仅能营造生活美好的氛围,还能深深的吸引渔人一探究竟。
作者: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