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感觉民国时中国人的名字比现在好听,有文化?
优质回答:
我们现在看到的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名字,或者说现在还能留传下来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名人”。这些名人的名字确实好听,有很好的文字内涵。能够起出这样的名字的人,应该具有很高的国学功底,文字素养。然而具有这些取名能力的家庭,在民国还是极少数。广大农村给孩子起名是很隨意的,隨意到近乎不伦不类。
民国时期的北方农村,流行故意给孩子起“不象人”的名子。好糊弄闫王找不到人,便于孩子成長壮大。比如动物“狗”“驴”…,比如农具“耧”“耙”…,数字“三”“四”…等等。这是孩子第一次起名字。如果没有其它原因,孩子一生或大半生就是这个名字。以至于一个村子重名太多,某个不大的村子就有“大狗”“二狗”“小狗”等多个类似的名字。
第二次有机会给孩子起名字,是孩子上学时,俗称学名。这只是那些上得起学的家庭才有这个X。如果孩子中途失学,多数学名是没有人记住的。
第三次起名机会是家族修家谱,按照辈份,按照族上留下的文字顺序,由族内老先生起名,名字会永远留入族谱。但民国时期,北方农村只有“名门望族”才续家谱,一般小户人家不会修谱。
最后一次机会,是“烘号”。一大把年纪了,儿孙满堂,再猫啊,狗啊的乱叫,毕竟有些不雅观。再说年岁大了,也不在乎闫王爷让多活两年还是少活两年。“烘号”每几年举办一次,由村里飽学之士共同起名。前面都是一个“老”字,如马老兴,張老德,王老寿等等。这次起名,将伴隨终身。
其他网友回答
宁给孩子起名:张大山,李长河,于得水,王宝贵,也不叫什么子涵,梓涵,紫涵之类听起来就恶心的名字。
其他网友回答
看看现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再看看民国时期受教育程度,二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当时的民国,受过小初教育的人占人口比都是很低的,反观现在,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每年达到近千万,今年更是超过一千万人。小学和初中是实行义务教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我们看到所谓民国时期名字比较好的,也只是少数富裕家庭和一些社会名流,广大的老百姓对于孩子的起名根本就不讲究,随随便便就给孩子起个名字。只有全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才会在意起名字的寓意,没有文化怎么可能在意孩子的名字。当年在民国时期,白话文尚未完全普及,一般社会上流阶层,还是运用文言文给孩子取名,也就是从古文和古诗词中选取。这就是我们感觉民国时期的名字比较好听的缘由。但毕竟是少数人,绝大多数的起名还是非常随意的。不能以少数人好听的名字,来代表整个民国时期的大多人。这样会陷入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其他网友回答
是不是好听,是不是有文化,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也就是见仁见智,没有绝对值。
比如汤尼、安妮、汤姆、彼得等,民国时期也曾红极一时。崇洋,就觉得好听。不崇洋,就觉得不伦不类。
其他网友回答
原因大致有三:
一、经过几十年大革文化命,识字的人是多了,但识字人X的传统文化平均水准却远低于民国时代。
二、民国时代虽然很多人不识字,但他们大多是把起名的任务交给从事此类工作的职业人士来完成的,而不是像今天大多数人这样,自己负责给子女起名。
三、那时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基本上仍按族谱辈份起名,这大大降低了单名与生僻字的出现,使今天的起名手段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