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真的是所谓的大智慧吗?
优质回答:
刘禅降魏后,难道是真的“乐不思蜀”吗?我看未必,这不过是明哲保身之计罢了。试想,当时掌握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连自己的君主都敢弑杀,更何况刘禅一个X之君呢!刘禅对司马昭,前几年弑其君的事情不可能不知道,推其原因都因魏帝曹髦太血气方刚,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不懂自保,结果丢了性命。如果曹髦能够隐忍,司马氏能否夺取曹魏江山就不得而知了。
在韬光养晦方面恰好是刘禅的优点,他在司马昭为其举行的宴会上,当魏乐蜀乐相继演奏时,故意嬉笑自若,显得一点儿也不思念故国,让司马昭感到他没心没肺,从而对刘禅放松了警惕,解除了戒备。进而能够无忧无虑的安度晚年。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刘禅是一个贪酒好色,听信馋言,不理政事的无道X。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如果真的如人所说一无是处,刘备临死前会立他为帝,诸葛亮会竭尽全力铺佐。诸葛亮平定南中,六出祁山没有稳定的战略后方,没有刘禅组织的粮草、兵员补给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诸葛亮在公元234年病逝后,蜀汉又存在近三十年。X无能的刘禅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三国中后期,魏吴两国都出现了权臣X,朝臣相互倾扎的恶X件发生,而蜀国一直很稳定,这显然离不开刘禅的精心治理,以及对各派权力的平衡。
刘禅在位四十一年,是三国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从这一点就不得不说他有过人之处。在当时乱世,弱肉强食权臣走马观灯,魏吴两国弑君纂位如同家常便饭,国家内乱不断的时代,刘禅却能对蜀汉的大臣很好的驾驭,保持四十多年的国家稳定,不得不说其高超的政治能力和用人艺术。
到了三国后期,随着曹魏经济军事实力的日益强大,吴蜀两国却日益衰落,刘禅以今日四川一省之力,岂能和占据整个长江以北的曹魏相抗衡。当钟会、邓艾大军伐蜀时,其实蜀汉的灭亡就以成为定局。这一点刘禅比谁都清楚,所以当邓艾偷袭阴平,进入蜀国腹地后,刘禅便听从了郤正之言,率众投降了曹魏。
在这一点儿上,刘禅其实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在当时背景下,如果刘禅在司马昭面前显得高风亮节,大义凜然的样子,难免一死甚至满门抄斩。他“乐不思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做项羽,为自己死后博取高名,中华X的文化又怎么能渊源流长,能久不衰呢!
其他网友回答
张华问李密:“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晋书?李密传)
晋朝张华问李密:“刘禅这人怎么样?”李密说:“和齐桓公差不多。”张华追问原因,李密解释道:“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佐就称霸诸侯,后来用了竖刁,竟被活活饿死,尸体长了蛆虫都没人管。刘禅有诸葛亮辅佐时可以与魏国抗衡,后来任用黄皓就X被俘。所以这俩人的成败都被臣下所左右,缺少自己的主见。”
刘禅有忠臣良将时,基本上不会给他们拖后腿;有奸佞小人时,也无法匡正其过失。所以是个比较庸常的皇帝,既非X暴君,也非明君圣主,智商应该处在平均水平附近。
以此推断,刘禅不会傻到不知利害去和司马硬钢,也不会毫无心肝到真心觉得“此间乐不思蜀”。所以他首先不是弱智。“乐不思蜀”大概率是一种自保的策略。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他有多么大的智慧,要真有那么大智慧也不会X。
其他网友回答
刘禅降魏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慽之容,只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开心得不得了,活脱脱是一个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又去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从此诞生。说完这个话以后,刘禅带来的一个旧臣就跑去找他说,不能这样说呀,这样说实在太没心肝了,下回司马昭再问你,你就说,先人的坟墓在蜀国,我没有一天不想,然后把眼睛闭起来。果然,不久司马昭再次问刘禅,说想念蜀国吗?刘禅说:啊呀,先人的坟墓都埋在那儿,我没有一天不想。司马昭说不对啊,这话我怎么听着不像你说的,像你某个大臣说的。刘禅马上把眼睛一睁:哎,对啊,就是他说的,就是他教我这么说的! 乍一看,刘禅的确是一幅没皮没脸的嘴脸,而且无耻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可细细一想,刘禅不如此回答又能如何?
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