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为晚清中兴名臣的原因 为什么说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功臣

网友提问:

晚清中兴名臣中,为什么曾国藩争议最大?

优质回答:

誉满天下 傍满天下 越是功劳大的人争议越大

曾国藩是给清廷续命的人 他以前是翰林院出身 从没想过有招一日会领兵打仗,立下不世之功。

太平天国X 纵横南方数省 攻下金陵建都 并派兵北上 大有取代 清王朝的势态。此前八旗绿营 己不堪一击。曾国藩白手起家 以待郎的身份 在老家招募士卒兵丁并训练组成湘军,其间要自筹军饷 自购武器 自行筹备各种物资,还要协调和朝廷地方官员 以及朝廷军队关系。还要提防朝廷猜忌。

欺间由于种种困难 曾国藩几次想甩挑子不干了。

最终曾国藩凭借其 艰忍的性格 非凡的勇气创过去了,朝廷也明白对干实事的人 一定要?励 支持和信任给全权 授于曾国藩两X督 节制东南四省。慈禧比起崇祯来高明许多。

曾国藩还向朝廷推荐很多能人 李鸿章 左宗堂 沈葆桢 等人 ,这些人由其是李鸿章 左宗堂又撑起了以后三十年大清帝国的格局。

曾领导了洋务运动 请容宏X机器 筹建了江南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并派出第一批留美学生。

曾国藩招人诟病

一是X太平天国中 杀人太多 杀人像剃头 被人称曾剃头。这是曾认为乱世用重典 不杀人不足以立威 ,再是乱世中良莠难分 有时好人坏人一起杀。

再是处理天津教案时 被认为向洋人让步太多。

天津教案 其实是当时一个很严重涉外事件 处理不好会引起中外冲突乃至战争。

主要是当时信息闭塞 有传言外国传教士在教堂盗取中国婴幼儿器官,教堂后面发现不少婴幼儿童死尸。实际上当时教堂收养流浪儿童 本身就有患病或营养不良都会引起死亡。在个别流氓 及别有用心人的挑唆下 双方起冲突。地方官员和法国领事交涉中 领事X打伤中国官员,于是人们一涌而上打死法国领事丰大业,随后火烧教堂 多名传教士修女死亡。小事酿成大祸 这排外事件以后一直不停在大清帝国上映。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 处置教案 曾调查了前因后果 水落石出 是本地无赖诬陷教堂 而法国领事擅自X激起众怒。当时法国以军队相威胁,要外死一批地方官员和涉事人员。曾国藩主张对相关官员

革职查办 处死十几个涉事人员 赔偿三十万两,重建教堂。

朝廷有选择公布曾国藩关于此事前因后果情况汇报 及处理意见(故意剔除了一些对曾有利的地方)人们认为曾对列强让步太多,骂声四起。人们当然不会想到真要发生战事 大清国再赔上十倍银子也不够。

曾吃力不讨好 费尽心思替朝廷摆平这一件大事 反而被人唾骂。实际上这也是朝廷变相对于曾国藩的一种X。实在找不到其他借口 只能借此事羞辱曾一下。

其他网友回答

毛笋应邀答题:

[曾国藩](1811一1872)湖南湘乡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进士。殿试二甲二十人名,选庶吉士,三年后,入翰林院。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后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为軍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又从倭仁、唐鉴进习程朱道学。为真道学先生,儒家正统思想,为保大清,力剿太平天国。

1852年(咸丰二年)丁母忧回籍守孝(死了父親或母亲,回籍守孝三年。谓之”丁忧″)。次年初,奉命在乡建团练,后扩编为湘軍。1854年2月赴前线剿太平軍(清正规部队绿营兵和太平军作战不力,一触即溃)初战,败于靖港,欲投水寻死,被众将救起。他在奏折中写道屡战屡败,李鸿章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经此一改,意思就完全二样了,朝迋也不追究了。1856年秋,大平天国发生”杨韦内乱”曾国藩乘机反扑,陷武汉。1858年5月攻占X。11月所派李续宾部在安徽三河镇被陈玉成全歼。1860年8月,授两X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軍务,节制江苏、安徽、江西、淅江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掌握東南半壁江山的大权。次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部攻陷安庆,完成对天京的包围。同时遣左宗棠的楚軍(隶属湘军系列)、剿淅江太平軍,遣李鸿章淮軍扫清上海至苏常太平軍。令曾国荃围攻天京,1864年7月,破天京,宣告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此后为不使朝迋猜疑,迅速裁掉湘军。

擢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咸丰帝遗言”谁灭长毛,封他为王”康熙灭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后,从此不封异姓王)所以曾国藩只能封候。

曾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軍事工业,提出”师夷制夷”的强国口号。次年,授武英殿大学士,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6月在天津教案中,屈从法国侵略者,杀害无辜良民二十人、充軍二十五人。受到社会舆论遣责。9月,回调两X督,1872年3月,病死南京任上。基于曾国藩的功绩,谥文正(乃文官死后最高殊荣的美谥。每一朝皇帝只能谥一个文正,必须由皇帝X,文正只有汉官独亨)。著有《曾文正公X》

曾国藩当然有很多非议。谓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

其他网友回答

名气最大,目标最大,本为书生,投笔从戎,不善打仗,反而功成,自比圣人,经常X,在巅峰中又自毁保身,晚年又陷入教案,是是非非,说不清,道不明,争议怎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