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找到建文帝了么 朱棣派谁去找建文帝

网友提问:

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优质回答:

朱棣最后是否找到建文帝,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了,但从《明史·胡濙传》中朱棣“至是疑始释”的记载来看,他应该是得到了关于建文帝的确切消息,并且还是自己最为满意的结果!

不愿面对的结果

建文四年(1402年),随着燕王朱棣的北军攻进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心灰意冷的他,做了最后的挣扎与任性,在宫中放起了一把大火,随后,自己也就随着大火离奇失踪了,这场历时4年的叔侄大战最终以朱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历经4年的生死大战,朱棣总算夺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可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他来说是不算圆满的,因为,他还是得到了一个自己实在不愿面对的结果,那就是关于建文帝的下落。

在最后关键时刻,建文帝竟然离奇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对朱棣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说建文帝死了倒也罢了,可万一要是没死,而是逃出生天了,将来某一天在某个地方振臂一呼,高举反攻大旗,反过来X他,到时胜负就难说了!

因此,建文帝的离奇失踪,令朱棣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明暗两线寻踪迹

不行!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稳坐皇位,高枕无忧,必须要找到建文帝才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再不济,至少也要掌握对方生死的确切消息,如此方能心安!

于是,朱棣做了这样两件事。

首先是对外宣布建文帝已死的消息,以断了建文遗臣将来有一天东山再起的念想,其次是派出明暗两拨人马追寻建文行踪,明的一拨就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暗的一拨则只有一个人,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人名叫胡濙。

根据根据史料记载来看,真正得到建文帝确切消息的应该是胡濙这一路,因此,郑和这一路本文不做赘述,单说胡濙这一路。

16年的翘首以盼

胡濙领命之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正式出发,踏上了艰苦的探寻之旅,而朱棣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而这一等,竟然足足等了16年之久!

据《明史·胡濙传》记载,这16年间,胡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甚至连母亲去世了都没来得及回家奔丧给老人家送终,直到找到了找到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才回来。

朱棣也因此翘首以盼地苦等了他16年!

终于回来了,“至是疑始释”!

永乐X(1423年),胡濙终于回来复命了!

当时,朱棣正在北征蒙元,在宣府驻扎,胡濙赶到宣府时,已是夜晚,并且朱棣早已就寝,可当他听说是胡濙回来了之后,便立刻从床上翻坐了起来,并且立刻召见,听取了胡濙的汇报。

《明史·胡濙传》记载: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大概意思就是说,胡濙将十余年寻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统统向朱棣做了汇报,谈到很晚才告退,而朱棣听了之后,也终于释怀了!

为何“至是疑始释”?

那么,胡濙当晚究竟向朱棣汇报了些什么内容,能令朱棣“至是疑始释”、彻底释怀呢?

我想,答案无非就是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就是建文帝确实已经死了。甭管是死在当日的火海之中还是这么些年的逃亡生涯中,总之就是死了,这样的答案,对朱棣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因此他“至是疑始释”。

第二种可能就是建文帝没死,胡濙不仅见到了他,还与他作了交流,并从他口中得到了能令朱棣满意的答复。如果是这样,那么建文帝的答复应该是:事已至此,我也无心在与你争雄,只想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了,我不会再对你构成威胁,你安心做你的皇帝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就这么着吧!因此,朱棣“至是疑始释”。

小结

关于建文帝的结局,其实早就成为了明朝历史中的一段迷案,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关于文中的两种可能性,只是根据史料记载做出的推测而已,纯属一家之言,但从《明史·胡濙传》中的记载看来,确实有可能是以上两种可能性当中的一种,并且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点,如果真是这样,那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的这段恩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得到了和解吧,毕竟,他们各取所需,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

参考材料:《明史·胡濙传》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喜欢打哑谜玩儿悬念,还是直接先把观点亮出来,后面再做详细的说明:朱棣一生都在查找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到死都没找到。不过根据后人传说,建文帝晚年又回到了北京,并在皇X度过了晚年。他的儿子被囚禁在安徽凤阳老家,后来也被明英宗正统皇帝放了出来。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当年最喜爱的儿子,可惜朱标英年早逝,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改立其他儿子做太子,而是让朱允炆以皇太孙名义登上帝位。当然,朱允炆的皇位并没有坐稳,没过几年就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下台之后的建文帝去哪儿了?这不仅是朱棣一生的心病,也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就连明朝当时的文人墨客,官员百姓,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寻找建文帝”的神秘“游戏”。

明朝嘉靖年间的学者薛应旂,在所著《X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话说在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的一天,广西思恩州的领导岑瑛下乡体察民情,谁料想碰到一个奇怪的老和尚,站在路中间拦住了道儿,无论岑瑛的手下怎么驱赶,老和尚就是不肯让开。岑瑛觉得事有蹊跷,就让人去查他的度牒,也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证。度牒上的名字是“杨应能”,老和尚说:这当然不是我的真名。其实我就是建文帝啊!当年“四叔”没杀死我,让我在外面漂泊了四十年,现在我已经老了,眼瞅着命不久矣。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回京师的老家看看,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向上面反映一下儿?

岑瑛一听当然不敢怠慢,赶紧向他的上司汇报,最后层层报给了朝廷。明英宗朱祁镇下旨,把自己的这位“堂爷爷”接回了京师。接是接回来了,不过也不能说认就认呀。当年跟随建文帝的大臣,不是被朱棣杀了,就是年老还乡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找宫里的老太监,一个叫吴诚的,也有人说叫吴亮的,前去辨认。吴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会儿觉得像,一会儿又觉得不像,看了半天也没办法判断。和尚笑着说:你也别看了。我给你讲一件往事,你就能确定我的身份了。这事儿只有咱俩知道:某年某月某日,你伺候我吃饭,我当时一高兴,用筷子夹了一块儿肉要赏给你。你当时两个手都拿着东西,实在没办法接,最后我只好把肉扔在地板上,然后你爬在地上用嘴叼起来。这么有意思的事儿,难道你都忘了吗?吴诚脸一红,表明他也没忘。他赶紧跑回去禀告英宗,英宗说既然是真的,那就把他接到宫里吧,当然他不能称皇帝,也不能称太上皇,只能勉强称为“老佛”,注意不是“老佛爷”啊!

听了上面这则故事,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觉得老朱家还挺温情的。事实上在对待家人上面,明英宗朱祁镇确实比较宽厚。话说当年朱棣起兵X,虽然没有把建文帝X,但是却X了他只有两岁的小儿子,不过朱棣也没有把他杀掉,而是把他囚禁在了凤阳老家。明英宗当了皇帝之后,下旨把这位小儿子放了出来。当时也有人拼命劝阻:说你就不怕他宣传造势,找机会X吗?结果明英宗大气地说:如果他真有天子的命,那就让他X好了!当然,这个小儿子后来也没能力X,因为被关的时间太长,他已经变得呆头呆脑,甚至连牛和马都傻傻分不清楚了。

明英宗既然能放了建文帝的儿子,那么说他把建文帝迎回宫养老,似乎也完全符合逻辑。当然事实真相如何,历史上还有不少的争议。另外也有人提出:当年确实有个和尚,冒称自己是建文帝,想要回皇宫颐养天年。明英宗派人严格审查,结果发现他并不是建文帝,而是想借建文帝的名义赚取富贵。明英宗一点儿也没有手软,立刻把这个和尚打进了锦衣卫的监狱,任由锦衣卫把他折磨致死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由于各位开国功臣仗着功劳而目无法度甚至到了威胁皇权的地步,在加上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赢弱,朱元璋为了明朝的基业和为了百姓安定不得已处死了很多功臣。

朱允炆成为九五之尊之后没有了功高震主的臣子威胁,朱允炆把目光盯向了各位藩王,或许朱允炆被权臣蒙蔽也好,是朱允炆自己生出的想法也罢,最终朱允炆大刀阔斧的削藩,甚至造成了几位藩王以死明志的事件。如此之下,燕王朱棣为了帝王大业也好,为了自保也罢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的名义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在朱棣攻入京城之时,一把火烧了皇宫朱允炆从此消失不见了,

通过以上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朱棣得位不正,毕竟朱允炆是朱元璋X的后世之君,朱棣乃是抢夺了朱允炆的九五之位,找不到朱允炆可以说让朱棣寝食难安。

在了解这段历史之后我们也许会好奇,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一些艺术作品中时常上演朱棣找到了朱允炆,出现了叔侄二人的对话,从对话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朱棣更适合做一位君王,可是这些只是X,历史之中朱棣最后也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下落一直是个谜题,直到现在人们依然也无法得知建文帝的最终下落。当然一直在民间传说中比较被人认可的是朱允炆出家为僧,这种说法来源于康熙年间的《罪惟录》,其中称郑和在福州的开元寺中见到过建文帝。可是这种说法是清朝时期的说法,另外专家在查阅史料和到开元寺实地考证后,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当年建文帝出家于此。

另外一种让信服是朱允炆在焚烧皇宫之后逃到了海外,甚至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显然也是不太可能,毕竟当时郑和下西洋可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并且郑和所带人马足足万人之众,若是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如此规模未免太过张扬,况且郑和下西洋乃是历史壮举,朱棣一国之君也不会为了寻找朱允炆如此大动干戈。

除了以上说法以外还有建文帝成为道士一说,总之各种说法都有,甚至在2009年还有发现建文帝墓葬的说法,。《东南快报》2009年9月3日发表《福建宁德古墓被论证为明代建文帝之陵》一文引起了社会的震动。专家马不停蹄的赶赴现场实地考察,种种迹象好像这个墓葬就是建文帝之墓,奈何专家经过严谨的考证之后发现,这个墓葬乃是元朝佛日X大师之墓。

好像所有的传说都一一被否定,建文帝的下落可以说至今仍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谜题,不过也对,朱棣倾尽一生都在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至今没有找到,何况现在的我们呢,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学家的努力总有一天会破解这个谜题吧。

个人认为建文帝的下落应该还得回归事情的本身,建文帝是焚宫之后出逃,朱棣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首才造就了诸多传说,也许建文帝就是死于焚宫之中。朱棣为了让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不落下逼死亲侄之名才造就朱允炆下落不明的说法,或许这样才是帝王之术吧。

当然这个只是个人见解不代表史实,建文帝下落至今也没有证实。

其他网友回答

建文帝是否被找到是历史四大迷案之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文帝究竟有没有驾崩于皇宫之中。

史料只有简短几个字: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如果说建文帝没有驾崩于建文四年的皇宫大火,那么假如他乘乱逃了出去,这一切才有了根据。但恰恰是这个不知所终,让朱棣很难办,毕竟朱元璋的意思是把帝位传给建文帝朱允炆,你朱棣当皇帝是几个意思?注意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是针对建文帝本身。

所以建文帝找不到很让朱棣头疼,只能接着宫中大火,建文帝被烧死,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是被迫当上皇帝的。建文帝是否活着永远是朱棣心头的一根刺,所以朱棣必须要找到他!

明史也有记载,胡濙受明成祖朱棣之托,受命寻找建文帝。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X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但值得注意的是明史是清朝修订。所以这种春秋笔法,给后人造成更大的误解。

个人理解:

建文帝失踪,才符合朱棣的利益,假如南京城破,只有三种可能:

一、建文帝活着,君侧也清了,朱叔叔您请回吧,你要是朱棣你会乐意吗?

二、建文帝死了,好家伙,你朱棣清君侧把皇帝给清死了,天下会共击之!

三、建文帝失踪,找不到了,这才符合朱棣的需求,侄子是失踪了,我这不是再一直找吗?为了天下安定我先把皇帝做着,等找到侄子了,我再把位置还给他。

到底是不是失踪,只有朱棣知道,我们后人只能去猜测。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建文帝已死在宫中。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统领大军开进南京。建文帝这个时候应该感到绝望,然后X而死。《太宗实录》记载:“上(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虽然有人认为建文帝逃出了,但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建文帝身边伺候的人肯定很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几乎没可能掌控宫中局势,瞒过大家耳目逃出,毕竟他不可能一个人逃走,否则生存不下来。而人一多,目标就大。古代可是要有路引等凭借证明才可以移动的,并不是可以随意流动,建文帝应该没机会逃走。如果建文帝可以逃得掉,那历史上李煜、陈叔宝、孙皓、刘禅等那么多X之君怎么就没有一个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