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二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关注的,特别是打算考研的二本院校的学子们。其实类似这样的提问已经不少,给出的回答也很多,但很少有人把这个问题真正讲深、讲透。
作为一名经历过考研,且对考研有一定程度研究的过来人,我在这里详细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回答题主:二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211或者985大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层面来看,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大。
1、从理论角度说
首先,考研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大型选拔性考试,与高考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国家为了选拔人才而专门组织的大型考试,只是前者比后者更高一个级别而已。
虽然考研因为复试环节的存在,导致与高考那种完全只看分数不管“出身”的选拔有一定差异,但本质上说,考研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把分数考高,特别是初试的分数考高,是考研取胜的最重要的法宝。尽管我们也会偶尔听到“某985大学有某同学考研初试分数很高但复试被刷掉”之类传闻,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初试分考得好的人,复试只要正常发挥,哪怕是综合能力稍微差了一些,或者说,本科出身较差,也几乎不可能被刷掉。真正在复试中被刷掉的是那些初试成绩不高,在复试中表现也不好的考生。
总体来看,考研实际上主要还是“看分数”,能不能考研成功211、985大学,这取决于考试的能力。而考试能力的强弱,和你本科出身于哪个学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二本,其实关系并不那么大。重点大学里面的学生,经过高考的检验,当然往往是很好的;但普通大学里面考试能力较强的,其实也不少,只是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高中时代努力不够或者高考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考得很好而已。
其次,既然是应试,那就可以“勤能补拙”,即便考试能力不是很好,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努力、更多的付出,而做到超越自己。经历了高考并能考上大学,即便是二本院校,也是不错的,智力肯定是没问题的,211、985又不是珠穆朗玛峰,加倍努力,哪儿就没机会上呢?
再次,考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考研难度差异可以很大,这在211、985大学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热门而强势的专业,考研竞争往往很大,报录比可以达到10:1,20:1,甚至50:1;而比较冷门的专业可能还有调剂名额,上了基本的国家线(或34所院校的自划线),就可以考研成功。考试能力不太强的二本学生,或许要进入211、985的热门专业有难度,但要进入其他专业,只要认真备考,往往很有机会。
最后,211、985大学,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涉及的大学包括39所985,73所非985的纯211大学,不同的学校,考研难度也是大不相同的。对于那些985一流名校,比如北大清华和华东五校,以及211中的知名大学,比如“两财一贸”,考研难度确实较大;不过,对于那些不那么强势的985大学,比如中央X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以及多数的纯211大学,其实考研难度并不很大;甚至,其中一些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调剂名额,比如广西大学、贵州大学等,要考上,基本上只需要初试成绩过国家线即可,难度并不大。
2、从现实层面看
从现实看,以二本学生而考研成功211、985的,每年实在太多了。
就我所知,很多非985的纯211大学,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新生,有很大比例来自普通二本院校。比如我熟悉的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不错的211院校,每年的研究生新生,大约有50%来自普通本科院校,而这些人中,多数是二本院校的。很多211学校比西财的比例更高。
而在985大学中,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新生也是来自二本院校,不少学校可以达到总数的30%,甚至更多。比如,我比较熟悉的四川大学,比例就超过30%。部分985大学比四川大学的比例更高。
更进一步,在顶尖的985大学中,依然不乏二本学生考研成功的案例。比如北大历史系,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二本学生考研成功而进入,再比如北大工学院,同样如此。二本学子连北大都可以通过考研进来,还有什么学校是绝对不可能的呢?
3、总结
综合上面,我们可以作出总结,二本学生考研211、985,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看,都是很有机会成功的。不少211大学,乃至985大学,考研的难度并没很多人想的那么大,特别是其中的比较冷门的专业,或许难度并不大。甚至,就是一流985大学,比如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二本学子同样有机会考研成功。
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考研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11、985的难度会相对更大,特别是其中的热门专业。有机会考上,不表示一定可行,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广大二本学子而言,既不要觉得985、211高不可攀,也不要盲目乐观,建议最好尽量客观评估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这对于考研能否成功十分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浏览了一下各位答主的答案。大多数回答,不是夸大其词,就是答非所问。
我来给大家树立强大的信心,并呈上实实在在的干货!
本人是211院校考到985的硕士。
我觉得,这个跨度,可以给“二本考到211”做参考吧。
本回答,从各层次院校硕士生生源、各层次院校本科生考研难度、二本院校学生竞争目标、答主的亲身备考经历几方面来详细分析,请耐心看完。
1、
首先,要了解各级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以及硕士生的来源。
34所自主划线的985本科毕业生,据大多数会继续深造。分别有出国、考入顶级院校(清华、北大等)、本校保研,成绩排名稍微靠后的,大多数也可以考上本校的研。
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以我所在的母校为例),有一半的学生直接参加工作。另一半继续深造。
继续深造的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出国,成绩突出的40%保研(也就是保研率占总体学生的20%),其余的考研。
考研的学生中,也有一半是考了更高层次的学校(比如我就考了985),剩下的考了本校。
很有意思的是,考本校的这些学生,有不少是本科期间挂过科的,所以,他们平时的学习态度就不怎么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对自己学生知根知底的本校老师,为什么愿意录取这些,本科阶段挂过科的学生呢?
原因在于:其他学校考进来的学生,可能更差。
是的,211学校的硕士生,生源主要来源于二本院校。
那么,双非一本,以及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从哪里招来呢?
这些双非一本,以及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在全国研究生的整体比例中,所占是极小的。
2、
再举几个具体数字。
答主硕士阶段就读的985,每年招收3000本科生,5000研究生(硕博)。
而本科阶段的211,每年招收7000本科生,3000研究生(硕博)。
各位看到了吧,对于层次越高的院校,招的研究生越多。
所以,造成的结果是,从本科到硕士,更是一层楼的几率,概率是极大的。
而对同一所学校,硕士生的质量,是明显比本科生弱的。原因太简单了,硕士生生源,都来自于实力弱一点的学校。
也就是,211的学生,考去了985;双非的学生,去了211:这就是考研的主流。
3、
整体来说,211院校基本以国家线录取(具体到各个专业的不细谈)。那么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热门专业,不要求拿一等奖学金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及格线,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你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和其他二本院校学生竞争。
至此,“二本学生考211”这个问题,就简化为:“如X二本学生中脱颖而出”。
4、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怎么实现。
其实,每年大三,都有很多学生嚷嚷着要考研,可是真的到了大四,不少学生往往从自习室溜掉,去一场接一场的X会。
拿了offer的,自然不想继续辛苦地备考。没拿offer的,这么折腾下来,时间也被耽误不少,成绩大概率不理想。
答主亲身经历的是:凡是诚心实意考研的,最终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聊聊答主当年的备考状态。
我从暑假的7月底开始准备。但是其实我很懒散。
早上8点半起床吧,洗漱吃早饭,走到自习室大概9点半了。
上午状态不好,心思总是飘渺。
11点半,去吃午饭,睡觉。
午觉起来去自习室,通常已经4点钟。
稍微意思一下,5点半又去吃饭。
6点半之前回自习室学习,终于迎来了每天学习的黄金时间:晚自习。
真的,那个时候,也就晚上能看两三个小时的书。
9点半,又回去宿舍了。
总结下来,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也只有4个小时。
我的研友们,都觉得我很酱油,肯定考不上的。
然而,成绩出来后,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备考状态这么水的人,竟然被高分录取!
你会不会觉得,我平时的成绩好,所以才这么轻松?
不,如果我真的成绩好,那铁定拍在前20%,拿到保研资格了。实际上,我的成绩,总体拍在60%了。高数、物理、力学、电子等主干课程,都是刚刚及格的边缘。
美好的大学生活,都被我花在参加演讲、朗诵、手工、体育比赛上面。而分数,确实烂的一踏糊涂。
考研分数与平时成绩,基本没有关系。
我的某室友,更懒散。她早上起不来,经常是11点起床,把早饭和午饭并在一起吃。
就这样的人,考进来中科院北京某所!
讲这些,不是告诉各位学弟X们,混混就能考上。
而是想说:达到“考上研究生”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事,不要被吓到。树立自信之后,认真按照计划复习,争取那个高分,更稳妥。毕竟,一等奖学金还是很有X力的。
暂时分享到这里,欢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不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个体上看,二本学校的学生考研到211或985学校都是完全可能的。
二本院校,并不代表教学质量差,学校的学习气氛差,更不代表进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就一定也差;在某些专业,招到的学生可能完全不比一本的学生成绩差。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一本学生想要考研到211不是完全正常的想法吗?
而从入校就努力学习,各方面都优秀的学子,想要考入985学校不也是完全正常的想法吗?
而且,就算是高考的时候,成绩确实差了点,但完全可能是高考失误造成的;书生当年的同学,连续几年高考失误,最后考取了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的学生,如果上了现在的二本学校,最后考取211或985的研究生,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而且有的学校,在某省属于二批招生,到另外的省份却是在一批招生,这样的学校,算一本还是二本呢?
书生再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
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X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学校。1959年省X设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建制。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XX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这学校是一所标准的二本院校,可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的学生,就在前几年的时候,就有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一所985、211大学,而且读到了博士。
资料来源:学校官网。
该校2006年才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而余博士是2007年入学的,就是这样的二本学生,不也考上了985学校了吗?
所在,书生觉得,不在于是在上什么学校,更重要的是看,为考研付出了多少努力。
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
欢迎探讨,欢迎留言。
书生出马,一个顶俩;书生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一介书生945
其他网友回答
网友一:
可以毫无疑问的告诉你。二本,三本学校毕业的学校,绝对有考上985高校的学生,不过大多它们考上的都是生物,化学之类的专业,简单点说理工科的专业。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有考上的,但是比较少。总体上二本学生考上985大学的学生,一个学院应该也就几个人,或者有的学院都没有。所以现实,能考上,别人都能考上,就说明这条路能够走得通。
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确实距离好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想要考上好学校,那么你就要比别人早开始准备,更加刻苦学习。比如别人可能用半年来学习参加考试,那么你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准备。把知识吃透,这样不仅对于你初试有利,对于你复试也是比较有好处的。现在导师也比较看重复试。
网友二:
举例说吧,某985院校某专业录取招收50名研究生。最终录取的结果比例如下。
1,985211学生(本校保研,联保互保,本校考研)至少占6O%以上,50X60%=30名以上。占据了绝对多数的垄断地位。
2,特色强校(省部共建,双非)省属重点,普通一本占30%及以上,50X30%=15以上,20以内。中坚力量有实力有拼劲有活力。
3,二三本学生(可能还要算上调剂生源),50X10%=5人以下,有时1一2人,或为0。(叫宁缺勿滥),拾遗补阙,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很高,是个人才,还有运气也不错,是有希望的。
网友三:
只要你自己努力就可以,太多了!举几个个例子,我两个同学,其中一个是二本本科,北大硕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另一个二本本科,科大硕士,斯坦福博士。还有我一个学生的姐姐,本科二本,浙大硕士,麻省理工博士。只要你够努力就可以。
网友四:
首先肯定的说,可以考。因为考哪个学校是考生的X,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只要跟导师联系好,他愿意收你,你也能通过考试,双赢的局面。其次,每个档次的学校的同学对自己现在的位置都是不满意的,都是想到更好的学校去见见世面,所以985,211学校的同学一样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会选择更好的985或211,或者直接就出国读书去了。所以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学校都会为生源问题烦恼,因为都想要好的学生。
网友五:
希望很大,但有个关键提示。考研与高考很大的区别有两个:1、高考所有科目都属于全国统考或全省统考,理论上不存在信息不对称;考研除了公共课统考,还有专业课的初试和复试,这部分就需要精准的信息。所以建议你一定要发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找目标院校专业的学长沟通好信息。2、高考时大家都是全天候备考,时间付出上不存在太明显的差异。
网友六:
当然可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黑料。只要努力,足够优秀,考上一点都不奇怪。补充说一句,自考毕业生,考研并不是那么困难,考本校研究生及非985、211工程大学的相对容易。
首先二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
总结一下就是作为二本学校的同学,想考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211、985学校,肯定是很难的,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但如果你只是想考一个普通211、985,其实真没那么难,因为在往年的报考人数来看有60%以上的同学都来自二本或者三本的院校,因为本科比较好的同学学校都会有完善的保研X。
那二本学校的学生怎样才能考研到211、985学校呢?
“
在这个知乎问题下面有一个回答X觉得会对大家有启发:“我希望你们能成为这样的人:你们不因为先例很少而退缩,也不无凭无据地认为自己能复制或成为先例。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通过持续耕耘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让自己看到自己身上不断在积累着实打实的可以赖于制胜的凭依。”
二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个人认为从二本学校考研考到211或者985高校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成功上岸的同学有很多,这没什么不现实的,只要你努力复习,好好备考,考上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得相信自己。
所以,当自己有了想法后,不是去怀疑自己的起点多少低,能不能考到好学校,而是要看自己想读研的X和动力有多强,如果只是一时的心血X,那想法来得快,动力也消退得快。如果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报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去做,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如意,也会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人生没有遗憾了。
其实,在真实生活中,二本学校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211985高校的事例非常多,有些学生高考失利后,通过考研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样的例子真的不要太多哦。还有些学生平时看上去不怎么样,但一旦发狠起来读书,就真的逆袭了。
所以,如果真的是自己下定了决心要去考研,那么就不要怀疑自己做不做是到,而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下二点:
1.早准备,早开始
有些学生本科失利后,从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了,比如说考研英语单词,有的同学从大二就开始背,一直到考研前,保持一个稳定的背诵量,基本上都能滚动好几遍,做到滚瓜烂熟。这就比一些人从大三再开始背,多了很大一截优势。再加上有考研意识在,听思修、思政等政治课的时候,就会认真很多,而不是抱着手机水过去。而且专业课的学习方面也会认真许多。
当然重要的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刷题,进入备考状态,重要的是考研意识从很早的时候就存在,在学习的时候效率就会自觉的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有所提高,而不是浑浑噩噩,随大流。说实话二本三本院校的学习风气确实不如985、211,所以有这个考研的意识在,就能帮助你从日常吃喝玩乐的氛围里脱离出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2.科学备考
绝大多数考研同学是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在时间上,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结果千差万别呢?区别就在于复习的效率。那效率从何而来呢?其实就在于你的复习方法,复习强度,复习内容是否科学,也就是说,是否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状态都是不同的,所以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自己,一个好的学习者,要从这许许多多方法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甚至把这种方法改造升级,成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其实从二本、三本院校到985院校,也是这样一种学习能力上的跃进,要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利用自己的学习特点,并且扬长避短,这是成为一个优秀人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还没做就想着万一失败了呢,而是要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才能真的成功。
有些人会告诉你,「我有一个师兄」,专科出身,专插本读个小城市高校,考研怒上华南理工,现在都读到博士了。「我有一个师姐」,从听都没听过的小学校考华南理工,总分和两门专业课都是第一,总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30分去。
有些人又会告诉你,你这个专业,报录比摆在那里,每年都是十几比一,二本胜算摆在那里,每年就屈指可数的人,三本胜算摆在那里,有史以来就一个人,跨专业的胜算摆在那里,有史以来就没人过初试。而且「我有一个师姐」,初试过线都二十几分了,还是面试被淘汰了。
两边其实都是真的。因为这些人我都认识。
但你面对这两边的看起来如此矛盾的真实信息,怎么理解好呢。
你要知道,中国太大了。小概率害怕大基数,就算你是万中无一的精英,那在全中国也有十来万人。能拿来让人产生幻觉的鸡血案例,永远都不缺的。这使得「我有一个朋友」成为了知乎上最无用的句式。
你也要知道,既然所谓成功指的是在激烈的竞争里淘汰多数人,那就意味着希望渺茫天生就是成功的定义的一部分,失败才是常态。成功的例子如果不缺,失败的例子当然是更不缺了。幸存者偏差主要负责把成功案例X到你面前,然而你要是去问自己学校的老师「我们往年那些考研的师兄师姐胜算如何呀」,那必然是个让人绝望的账面。
你当然要去了解这些情报。但就看你怎么处理它了。
我最近很欣赏一个答案,它说,我们赚的钱少,老板赚的钱多,是因为老板承担了事业失败X的风险,我们则会在企业倒闭时拿赔偿跳槽。你承担失败的风险,是你获得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你赚不到那么多钱,正是因为你把风险让渡给了老板。
考研也一样,你要考一个很好的学校,能构成改变命运的机遇的那种,那它就很难考;你要考一个唾手可得的学校,那它的档次你就要将就些。要不然是如何呢?
我毕竟是技术出身的,我更希望做出的贡献也是用实打实的帮助提高别人的考研竞争力,而不是灌鸡汤、打鸡血,即使你们有时要这么说我。我是做考研培训的,所以我当然不会阻止你们考研,不然我就真的没有生意做了:这是我必须提醒你们的,你们不要问我「我这个情况有没有希望」,因为我的利益相关使得我不能宣称自己的意见是中立的;但我也绝不会煽动你们说「你们跟着我一定会成功的」,来引诱你们报我的培训班,毕竟报录比就那么面无表情地摆在那里,而且别说录取人数了,单是自命题单科及格名额就比我每年的学生人数都要少了,谁信这种鸡血呢。
我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你们不因为先例很少而退缩,也不无凭无据地认为自己能复制或成为先例。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通过持续耕耘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让自己看到自己身上不断在积累着实打实的可以赖于制胜的凭依。
这样,当有人问你们「你觉得你凭什么能成功」时,你们有东西可以展示,而不是说「因为我有一个X」,也不是说「因为我觉得成功特别好啊」;当你真的成功的时候,你觉得你实至名归了,你是当之无愧的,而不是因为侥幸;而当你没有成功,你依然欣喜于你在这个过程里的进步,你知道努力过后的你起码比没努力过的话要强,你不觉得付出是无谓的,也不憎恨那个没有接纳你的高校,而是觉得,它正是因为这么需要追赶,才配得上成为你那段岁月里的梦想吧。
你想知道你能不能成功,终究还是要审视自己是什么人,持有什么,加以努力后可能去持有什么。毕竟,客观的过往数据只能用以讨论整个人X的成功率,你不能单凭与「你」无关的东西来讨论「你」的胜算。毕竟,凡事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时,只要不是绝无可能,那就无非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
我侄女就是二本(也许是三本)院校毕业的,已经四五年了。她今年报考华科研究生,通了笔试面试,华科已经通知她被录取了,只是由于疫情的关系,现在还没有上学。
一个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真的实现了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