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你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事情(进了体制才知道)

网友提问:

有哪些事情是你进了体制以后才明白的?

优质回答:

体制内,这并不是都是天堂。

我经历过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算是体制内走了一圈的人。

首先说国企,我从事的国企是一个重工型的企业,2010年的时候入职,正式员工,在广州待遇只有月薪2k+,13薪,这你敢信?

而且,重工型企业还属于比较辛苦,比较危险的工种。按我师傅的说法,在厂子里,什么东西都是铁做的,只有人是肉做的,所以,不管碰着啥,伤的死的都是人。所以,几千个人的厂子里,每年总会意外死几个人。

厂子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粉尘,有毒化学品都有,所以,厂子的退休职工并不多……

我所在的国企大概就这样,为了避免壮烈在建设国家的路上,我考了个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

然后说说公务员,这是个央属驻地方公务员,听着挺好听,但是……

因为中央和地方上的津补贴项目和标准不同,所以,为了避免审计责任,我们悲催地挑少的发……具体就是,中央和地方都有的项目,按地方(一个贫穷的三四线城市)标准发,地方上增加的项目,不好意思,不发。

都说,公务员是铁饭碗,其实也不然……这不,政治体制改革,就把我所在的部门,从公务员队伍中划拉了出去,成为了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

最后说说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因为我们原本的工作内容是X内的,现在X不想干这个了,就变成X采购第三方服务了,我们这些原本干这个的,就成了这个“第三方”。

所以,X花在这上面的钱,肯定是没有之前那么多的,而且,还不一定采购你们家的服务……

所以,前途难测……

其他网友回答

我2014年进入体制内,现在快满8年了。

我总结起来就是有X要注意:

首先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少说多做。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与人之间该如何打交道和相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实不仅仅是体制内,任何单位同事之间的关系都是一样的,首先要尊重前辈尊重领导,不说闲话,不背后议论他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说话之前要先过过脑子,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楚。

如果口无遮拦,那总有一天你会吃亏的。

其次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体制内,我们一般指的是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上班。那么进了体制内会明白哪些道理呢?

作为一个X工作经验的中年人,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年轻时多干一点没有坏处,要学会积累经验

刚参加工作,有些眼高手低,空有理论,干不好小事。而且,单位的老人对年轻人期望也大,认为大学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

这时候,年轻人一定要放X段,低调做人做事,多向老前辈老领导学习。

学到的知识技能都是自己的,总有用到的时候。

我单位两位正高级职称的同事,就是历经了单位的几个研究部门,而且经常深入基层,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取得正高职称,实至名归。

二、职务职级的晋升,关系和能力,你总要占一样

工作X,见证提拔的同事10人,这些人无非两类人,一类是能力非凡,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都很突出,实干家;还有一类是关系过硬,当然人家的人缘极好,X众基础牢固。

所以,在体制内,没有关系的话,就要自己努力,提升专业和管理能力,才能让自己的职务职称晋升。

三、体制内日子最舒服的,是无欲无求的中庸的人

体制内,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当然,这样就造就了这样的人,过得最舒服的人就是无欲无求的人。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从来不加班。份内的活儿完成就好,不是自己的活儿,一点也不干。

对职务职称没有X,对先进优秀也不感冒,从不犯错,领导对这样的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综上所述,不论体制内和体制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如果你觉得厌倦,不能抽身而退,就只好继续隐忍。所谓,要么忍,要么走。

其他网友回答

有能力就去做业务,有本事就去做管理。

做业务对人的情商、性格等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致命。做管理则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致命。

体制内人际关系随着年龄越来越复杂,如果说勉强能有那么几个朋友,也大都是毕业生刚入职时候认识的。

如果不是毕业生进体制,基本上不可能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