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无能,累死了三军,这名言谁说的啊(主帅无能累死三军的典故)

网友提问:

你有哪些事例证明“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这句名言?

优质回答:

我想再举一次淮海战役国军的瞎指挥这个例子。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在战役的布局阶段,国民党各级指挥人员之间即发生了很大分歧和混乱。

第一,按照国防部的计划,是把六个兵团和两个绥靖区的人马从徐州到蚌埠一线展开,形成一字长蛇阵防御津浦铁路,如果解放军进攻则寻机决战。

第二,plan B是放弃徐州,退守淮河进行河川防御。国防部的徐蚌会战对策研讨会上,大部分将领倾向于方案一,但老头子却倾向于方案二。虽然会上决定执行方案一,但由于老头子反对(虽然他没明示),结果实际上两个方案都没执行,因此这个会其实是白瞎了,浪费了好多天。

粟大将:你不动,我动

国军还在磨磨唧唧,解放军这边已经动手。由于何基沣和张克侠的第三绥靖区临时X,11月7日晚上,粟裕指挥华野就已经突破了三绥区的防区,直接一拳砸到黄百韬脸上,而此时黄百韬在新安镇甚至都还没动窝,距离碾庄都还有50公里。

战役一打响,国军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就“判断”解放军肯定是要打海州的44军,命令黄百韬会合44军之后,立即从新安镇往徐州靠拢。其实,这“判断”几乎没啥卵用,因为刘总司令想的是把在海州的个人财产转移出来先,免得被解放军收缴充公了。

然后,刘总司令为了稳住已经紧张兮兮的黄百韬,忽悠他说,我把100军也划归你指挥,这样你7兵团就有五个军了。100军在哪呢?离44军都还差一天的路程。这就相当于要黄百韬原地不动,等着解放军来打。

黄百韬傻了,但是负责指挥9绥区和44军的李延年不傻,虽然刘峙号称“X将军”,这个李延年的腿比刘峙的还长,根本没管剿总的命令,自己丢下44军一路跑到了蚌埠,后来还带撤下来的3个军做了第6兵团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结束,他都呆在蚌埠没挪窝,可谓是笑到了最后。

黄百韬:X,只能靠黄维这个书X了

然后,刘总司令又命令刘汝明的2个军从商丘撤到蚌埠,刘司令一贯执着于保存实力,接到徐州剿总命令后偷着乐了,于是马不停蹄赶到蚌埠,跟李司令一样全场打了酱油。

接下来,邱清泉的第2兵团也被刘峙摁在徐州护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来徐州北面是微山湖,解放军只能选择东西两头分兵打徐州,当然粟裕华野是主打东边啃骨头,但是刘汝明的一个师被刘邓中野在商丘境内张公店干掉了,吓蒙了的刘总司令搞不清楚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干脆命令大家都别动。

这一决策坑惨了黄百韬,这时黄兵团已经被华野包围,如果邱兵团立马出发救援,估计还能多扛一会,说不定黄百韬就不用报效党国了。

刘总司令命令大家全体当鸵鸟,但这样的指挥还不算最烂的,因为国军几十万人马在徐州扎堆的话华野还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徐州这个乌龟壳很硬没那么好打的。这时,真·微操之神上线:

11月10日,蒋介石亲自插手指挥,调整部署,令孙元良兵团、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在徐州集中,然后一起向东去碾庄救黄百韬。同时令杜聿明去徐州,代替刘峙现场指挥。

本来孙元良兵团五六万人被刘峙摁在宿县,蒋介石这一手把宿县的国军主力拉去徐州,宿县只留下一万多人,很快被刘帅笑纳:你要五六万人守宿县,刚刚出山的中野还不一定打得动,就一万多人那真是打得轻松又愉快呀。

徐州和蚌埠中间的关键点宿县就这么稀里糊涂丢了,国军沿着津浦铁路的一字长蛇阵被刘帅掐成两段,成了一条死蛇。

所以地下党郭高参后来说淮海战役输了你们不能赖我啊,要是按我提出的一字长蛇作战计划执行真不会输这么惨。

杜聿明刚到徐州就收到一份惊喜,宿县丢了,欲哭无泪的杜聿明只好命令刚刚上线的黄维12兵团平推中野,前去夺回宿县。

这时,微操大神给黄维规划的路线是从驻马店出发,往东X宿县,从地图上来看这是没啥问题的,两点一线,其实问题太大了!从驻马店到宿县300多公里,大部分是微操大神当年自己造的孽——黄泛区,路上一共7条河流,黄同学的装甲部队根本无法快速推进。

刘邓陈: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接到命令的黄维一脸黑线:不走铁路走烂路,这相当于武装X被刘邓中野一路围观,太危险了。

不过黄兵团坚决执行命令还是很给力的,11月18日,黄维兵团打到蒙城。这个时候,黄维距离宿县还有60公里,距离蚌埠的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只有90公里。

这时,黄兵团的上策是和李延年,刘汝明会合后再打宿县,毕竟90公里路也只要一两天时间,三个兵团加在一起二十多万人马,刘帅牙口再好也要掂量掂量。何况中野此时牙口并不好,重装备全扔在黄泛区了。

但是,蒋介石急于重占宿县,打通津浦铁路,一天也不想多等,急令黄兵团按原计划连续渡过涡河、浍河,直接进攻宿县。

刘帅:命令黄维千里送人头,让中野有充足时间打埋伏,明知我重火力不足,就让黄维渡河来送,知我者,蒋总统也!

12兵团渡过浍河之后,立即在北岸陷入中野布下的袋型阵地,寸步不得前,装甲部队的优势又发挥不了。与此同时,中野主力从黄维兵团侧后追击而来。12兵团既走不动,又展不开战斗队形,只好在夜间撤回北岸向东南方向逃跑。没跑多远,就在双堆集被中野合围,这时是11月25日。

刘帅:知我者蒋总统也

刘邓中野兜住了黄维,但是却没啃动,黄维见走不了干脆就不走了,安安心心做乌龟,这下在碾庄的粟裕压力大到爆炸,虽然黄百韬已经于11月22日GG,但是眼下四面八方都需要部队,打黄兵团,要华野增援,打徐州,要华野主攻,看住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还要华野派兵。可是华野就16个纵队,有的纵队打完碾庄元气大伤还要恢复。

这个时候,粟大将整整7天没有睡着觉!但是,给华野助攻的马上来了。

黄百韬兵团覆灭后,蒋介石于11月23日在南京开会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要求南北夹击攻打宿县,黄维打南路,徐州剿总派3个军,即第4军、第88军和第52军打北路,蒋介石再调3个军追加筹码X,务必拿下宿县!于是国军从25日开始南北对进,现在黄维4个军,徐州剿总3个军,如果国军真凑足10个军打宿县,刘邓还要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才打到28日,老蒋突然命令各兵团停止前进,让徐州剿总准备撤退。为啥?因为老蒋一个军也没调到,本来在汉口的宋希濂第14兵团还有2个军可以东进的,结果被白崇禧扣着不肯放,更别说桂系张淦的第3兵团。

粟大将:16个纵队,包个薄皮大馅的饺子

至于徐州剿总拼凑的3个军,一共不到五万人,单独行动只能成为解放军的经验包。那还打个屁的宿县?娘希匹X要清盘止损,不玩了!

就这样,国军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也被老蒋断送了。

杜聿明早就想溜了,立即举手赞成说,走就不要打,打就不要走,国军出徐州向西,去永城,再拐向涡阳,再往西南到阜阳。到这里整补后,再往北打回去救援黄维。

这种曲线救国论的言下之意是:要我去救书X?你能保住徐州剿总这点本钱就不错了,呵呵。

国军从徐州夺路而逃,给粟大将带来三重利好:第一,徐州不用打了,徐州城防工事坚固,对于已经把炮弹全花在打碾庄的华野来说很不好打;第二,也不用费心思盯着杜聿明了,各纵队追!

第三,杜聿明前脚出城,华野后脚进城,把杜聿明没来得及带走的几万发炮弹,几百万发子弹,几万吨X,各种火炮照单全收。因为负责殿后的李弥是人精中的人精,根本没管徐州仓库那堆烂账,随便放把火拍拍X就闪人,接下来,粟大将把这些炮弹带到了双堆集,糊了黄维一脸。

杜聿明带着三十万大军往西沿着津浦线龟速移动,从11月30日跑到12月3日才走了70公里,跑到陈官庄时,收到了蒋介石的空投命令,让他往南去救黄维。

杜聿明:走就不要打,打就不要走,完了,这下全完了

解放后,粟裕大将回顾淮海战役时分析说:蒋介石是个怪脾气,你问他要一点,他连半点也不给你;如果你拿下他大的呢?他连小的也不要了。

比如这次淮海战役,他先小气得很,接着又大气得吓人。开始是舍不得丢44军,令黄伯韬在新安镇等待连云港撤来的44军,结果,黄伯韬陷入重围。黄伯韬陷入重围以后,他又舍不得丢黄伯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结果,黄伯韬没得救,黄维又被包围了。他又派杜聿明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有得救,又丢下杜聿明的3个兵团。

此时,华野已经组织了10个纵队又4个旅的庞大力量,分五路追击,而且是超越追击,内外线足足分了三层。当然最后没用上,因为华野第一层就把杜聿明堵住了。杜聿明拿着老蒋的命令在原地转圈,他既不想救黄维(猪都知道此时南下死路一条),也不想给老蒋背锅,就这样患得患失纠结了一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天时间,对于后来抗美援朝时期能够一天跑140里山路来说的解放军来说,时间已经太多了!12月4日,华野包围了杜聿明集团。

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灭,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被歼灭。蒋介石,刘峙,杜聿明三级全程微操,连X输得精光,使得人民解放军X国民党X派,建立新中国时间大大提前。

给大家放两张简图(是非常非常简的图),方便理解: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打黄维)

其他网友回答

单位领导。

X部一把手退休,几个副职想X,争得头破血流,高层为了平衡,便从技术部调来一个中干当一把手,结果这位的种种神操作,令人叹为观止!

1.一个客户顺路来公司考察,他舍不得花钱请人家吃饭,说“小面也是重庆的特色”,大中午带人家吃面,人家回去就说,我们资质不过关,黄了。

2.有个500强的老总过来签合同,住宿费人家自己出,他居然安排人家住招待所,因为单位招待所可以省钱。结果人家来看一眼,扭头就走了。

3.一家单位以资料不全为由,拒绝支付剩余200多万的款项。(其实已经提供过,只是换了人不知道),公司里几个部门加班几个月把东西弄出来,装订时,居然舍不得用文件夹,只好用订书机装订,结果被人家退回来了,还大骂,你们寄的什么X?

4.为了和技术部门搞好关系,请人家全部门吃饭,本部门去了几十个人,唯独专门跟技术部对接的那个人没去。

5.一个科长,请客户吃饭,一顿午饭居然拿了三张X来报账,他看也不看就签了。结果被其他部门发现了,全公司通报批评。事后,他采取的措施是,要求这个科长加强对别人报账的审核。

6.跟公司一把手陪用户吃饭,耍滑头,开车去,饭桌上说“今天开了车,不能喝酒!”气的一把手说“一会儿我给你找代驾,今天必须喝。”

7.在公司里怂的要命,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都接过来,先后接了售后服务部、技术部、物流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工作,关键是,这些部门都建在,唯独把工作丢过来了,而且,由于本部门是独立核算,导致人没增加,工作量翻了几倍,工资还少了。

在这位领导的“英明”带领下,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X业绩年年下滑,跌的不到原来的一半。(公司是和水泥、钢铁、建材相关的,这几年房地产有多火,就不科普了。)

关键是,最后人家还高升了,谁叫他是高层领导的亲戚呢?这到哪儿说理去!

其他网友回答

那特别典型的就是土木堡之变了。

明英宗朱祁镇这家伙非要去外面浪一圈,结果把自己浪进去了,如果不是于谦那明朝这门生意也就到头了。

话说当年也先带着几万穷亲戚就奔着明朝边关去了,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抢东西。本身来说明朝和蒙古干仗是正常事,那也先打过来了,让边防军对付就行了,然而明英宗不,他在王振这个太监的鼓动下开始了御驾亲征。

几十万的大军,只准备了三天就出发了,就这点时间,别说物资了,就是连吃的也带不够,结果大军走到半路就缺粮了。等明军好不容易到了前线,王振又被也先的战斗力给吓怕了,又鼓动明英宗撤军。

整个过程就跟玩一样,明英宗亲征一点事不管,所有的事都交给了王振来处理,结果几十万大军被带到了土木堡,然后被也先包围,最终全军覆没,朱祁镇也被也先给抓走当了人质。

可以说土木堡之变就是朱祁镇自己作死弄出来的,但凡他听点意见,以当时明军的战斗力,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的败绩,然而朱祁镇就是将作死进行到底了,那真没办法了,几十万大军白白葬送在也先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