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石达开(如何评价石达开 知乎)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石达开?

优质回答:

石达开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首先石达开不是投机革命, 而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主将之一,石达开出生在一个中产之家,家富读书、文武备足,是客家人。

在反抗土籍所压迫的斗争中,石达开渐渐成熟,洪秀全入贵传教,闻其名, 便去拜访他,约同谋革命,从此石达开不惜家产, 恭膺革命,为太平军的X和准备做了很大贡献。1851年的永安封王中,石达开被封为翼王,意为羽翼天朝,石达开也不负众望,在之后的作战中X金陵、迅奏肤功,所向披糜,锐不可当。

只有24岁的他使曾国藩“ 魂梦屡惊”,攻清江南大营,破江北大营,解围天京,为太平天国的全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石达开在“天京事件”中忍辱负重,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气质,最后被迫出走,也是X无奈。

正值太平天国兴盛发展的时候, 于1856 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件”,东王杨秀清全家被杀,韦昌辉失去理智,在石达开赶回天京后,又要将翼王杀之,石达开连夜逃走,可是其家人惨遭杀害。后来,石达开从大局出发,抛弃个人恩怨,并没有杀韦昌辉的父亲韦元玠,稳定了事变以来的混乱局面。

“天京事件”后,清军乘“内讧”的时机,,加紧了对天国的围攻,石达开回京辅政后,周密全局,确定了以防御为主, 进攻为辅的反击清军围攻方针,初步稳定了被动局面,形式已经开始好转。

石达开负气出走,并不是背叛,而是不得已为之,在翼王出走之后,天王数次派人到饶州请援,石达开仍然自行其事,并没有心动,但这只是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并不是叛变天国,仍奉太平天国的正朔,出走后执行的仍是天国的政策,X必诛, 清妖必诛,仍要羽翼天朝。石达开是诈降救众被擒, 不是投诚免死,在石达开大渡河被围后,智穷力竭,四川总督骆秉章遣越西参将杨应刚劝降,让其解甲归田,交出兵柄后, 共商善后。如果死者可安将全军, 何惜一死,以自己一死换全军将士性命,轻骑前往清营。在前往谈判的途中,杨乃设伏于凉桥, 遂被擒。被擒后,石达开对四川总督骆秉章“只揖不拜”,石达开就刑时“神色怡然”,从容就义,对敌斗争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否则会给革命事业造成无穷大的损失。

总之,石达开并不像书本里的你,农民英雄那样完美无瑕,也不是有些人说的为个人利益而卑鄙无耻,石达开的一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是可歌可泣的一生。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我在头条号《石达开:太平天国中最具智慧的人》一文写了我对他的评价。我觉得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值得尊敬的一个人。因为他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豁达开阔,有着极高的人生智慧。

石达开出身算是较好的,富裕农民家庭,虽父亲早逝,但石达开通过自己种田、做生意,家境却是相当宽裕。能够放弃这种悠闲生活,为天下苍生打拼,是难能可贵,也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实为有着极高的人生智慧。

其次,多次扭转战局,有着极高军事智慧。

1852年,萧朝贵长沙大战阵亡后,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陷入清军反包围,形势万分危急,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军的缺粮之危,又多次击败进犯之敌,取得“水陆洲大捷”然后,跳出清军反包围圈,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

1854年,太平军在西征战场遭遇湘军的凶狠反扑,节节败退,失地千里。石达开看出两军最大差距在于水师,便命人仿照湘军的船式造舰,加紧操练水师。在湘军兵锋直逼X的危急时刻,石达开再度出任西征军主帅,亲赴前敌指挥,于1855年初在湖口、X两次大败湘军,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统帅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救起,西线军事步入全盛。

第三,正直、顾全大局,有着极高的从政智慧。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都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大张旗鼓选后宫佳丽,建造亭台楼榭,奢侈贪污,而石达开作为翼王,却不同这些人一起堕落,而是洁身自好,勤政爱民,深得军民的拥护。

天京X,虽遭韦昌辉的加害杀了全家,但仍想方设法使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威望进一步提高。在洪秀全猜忌后,选择隐忍避让,只带几千人马出走,宁愿陷自己于被动,也不动摇太平天国的整体军心,体现了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的大局观。

第四,务实而而爱民,有着极高的治国智慧。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石达开没有睡在制度上睡大觉,而是深入基层进行实践。他在安徽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开科举试,招揽人才,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X,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X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取得的成效,使洪秀全等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从而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就是这么一个极具智慧的人,在太平天国后期,却陷入在洪秀全的处处节制和清军的重重追赶和包围之下,不得不采取游击战术,始终未能建立自己稳定的根据地,最后牺牲于大渡河畔。英年早逝,惮尽心力却换来如此结果,令人扼腕叹息。

其他网友回答

咸丰八年,胡林翼和李续宾率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镇守了四年之久的军事重镇X。四月初七,湘军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攻破X城墙,随后蜂拥入城。太平天国X守将林启荣临危不乱,率部与敌巷战,壮烈牺牲,X陷落。

事后,咸丰皇帝嘉奖功臣。湘军大帅胡林翼本是署湖北巡抚,也就是X,因为拿下X,转为实授,并加衔太子少保。从此,胡林翼有了一个X可餐的尊称:胡宫保。主持围攻X的湘军大将李续宾被赏巡抚衔、出境专折奏事权。

湘军一举扬眉吐气,胡林翼和李续宾飞黄腾达。然则太平军却一溃千里,特别是,后人评价太平天国失去X,把X失守的“罪魁祸首”扣在了石达开的头上。

原因很简:X最危急的时候,石达开就在X最近的地步安庆。

那么,为什么拥兵数万的石达开不救X呢?

当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石达开这时已是“X身”——脱离了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

原来,咸丰六年八月四日,天京之变爆发,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之密诏率3000精兵回京,随后联合秦日纲攻入东王府杀死了杨秀清,并X了2万余人。随后翼王石达开回京“劝阻”韦昌辉不要乱杀无辜,结果火红了眼的韦昌辉连石达开也想杀,石达开不得已连夜潜城逃出天京。

后来率兵回京,洪秀全不得已杀掉了韦昌辉及两个帮凶秦日纲与陈承瑢。随后石达到回到天京,正在以通军主将的身份全面主持政务。

但洪秀全因为有前车之鉴,处处猜忌石达开,甚至还封了两个脓包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此来“制约”石达开。石达开一怒之下,于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选择了离京出走,随后到达安庆。

当时湘军X太平天国内讧分离之良机,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反攻。湘军在李续宾的率领下攻陷了武昌和汉阳。随后,李续宾率湘军兵临X。太平天国的X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众所周知,安庆和X相邻,都是长江军事重镇。X有难,石达开没有选择去救援,只因他出走在先,因此不愿去救X。

第二个原因:石达开不救X另有隐情。

石达开出走后,拥重兵在安庆,洪秀全多次求救,正在气头上的石达开均不理睬,他非但不救镇江、瓜州和X,而且在这个危急关头,还率部离开安庆,沿X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驰,进军江西。

然而,石达开尽管在江西境内东奔西跑,转战了5个多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无奈之下,他转变战略,进军浙江,就在石达开攻打浙江衢州时,被围数月之久的X被湘军攻破。

从此,石达开被盖棺定论,对林启荣见死不救,对X见死不救。后人认为,石达开出走后,“悟悔”过来的洪秀全一边下“道歉金牌”极力劝石达开“回头是岸”,另一边当X危急时,洪秀全不顾“龙颜”低三下四地求石达开派兵救援。结果铁石心肠的石达开并没有以大局为重,而是坚决拒绝了,如此见死不救自然也就失掉了人心。

《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有这样的记载:石达开如于入皖之初,迅统大军进驻湖口,救援X,其军人数远多于敌军,又可与城内夹击,极可能击溃李续宾军,则X安而天京无受湘军围攻之患。即使一时不能击溃敌军,也必可与敌军作持久之战,而X不至失守。……其误甚大。

石达开手里控制着数万大军,如果去救X,那么湘军背腹受敌,很可能偷鸡不成反蚀米,会惨败而归。

翼王石达开的“不仁不义”“个人野心”主导了他的行动。从此,X失陷这口黑锅,就由石达开背了。对此,石达开有两个不雅绰号: “翼黑”和“石黑”。

事实上,石达开没有增援X,除了出走负气这个个人恩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曾经说过:“安庆为石逆旧踞之巢穴,江西为石逆新陷之土地。”天京——安庆——江西,正是石达开出走后行动的轨迹。据《吴煦档案》记载,天京之变后,石达开回京主政,身边的人马共计四万,他把两万分配在天京周边,防守京畿,另外两万派回了江西。不过,派往江西的两万人一路跑了不少。后来,清方还截获了石达开发往江西的公文,从而了解到身在天京的翼王很为江西的局势担忧,并为自己不能亲自入赣主持大局焦虑不已。

石达开出走之后,江西的局势更加危急。在江西,太平天国占据的,与X同等地位的城市共有6个:瑞州、临江、袁州、吉安、X和建昌。如今,袁州已经陷落,吉安、临江、瑞州和X一样,都在围城中苦熬。

因此,石达开离开天京出走的行军路线就很容易理解了。石达开首先抵达安庆后,驻军拉拢旧部,反攻清廷。再后来,江西的局势愈发危急,瑞州业已沦陷,其余的州府也是四面战火。石达开无奈之下,选择“漠视”X,而挥师江西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江西是他的老巢所在。他怎能放任自己的老部下不救,而去赴X这趟浑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