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优质回答: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在退出仕途归隐之时,途径路过了昔日好友王昌龄旧时隐居之处,此时的王昌龄已登仕途离开了此地,常建途径此处便夜宿于此。作为客人,他有感于王昌龄曾经的隐居和当时的出仕,写下了这首诗。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X。
首联写王昌龄的隐居所在,王昌龄当时的隐居之地在石门山(今安徽境内),在清溪水流入石门山的深处,在石门山那孤云飘荡之处。山中清溪清明洁净,孤云本就有代表隐士所居之意。清溪深处,孤云隐处,不仅表现出了隐居之地是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幽清净处,也表达出了居所主人王昌龄不染俗尘的清高气节。
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写的便是这隐居之处的风景环境了。月光自松林间微露,清辉洒落好似在陪伴借宿的客人。可见此地松林茂密,天晴月朗,是个绝佳的寂静清旷之地。
到了颈联中写道:透过窗户看到茅屋边花影X如沉睡了一般,院中药草繁盛青苔也滋生着。那么“花影”、“药草”都可以看出茅屋的主人是一位颇有生活情趣的人,花的繁盛才有花影沉睡之感,而药草长势颇好又滋养着生出的青苔,呈现着生命的活力。可见屋虽简陋,却幽静雅致,自然主人虽隐世而居,却时时热爱着生活,意趣高雅。
最后尾联“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X”,我也想要与那俗尘隔绝,来与这西山鸾鹤为伴了。这一句写的不仅是自己将要隐居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对王昌龄继续归隐的一种期望劝导了,此时常建已经辞官准备隐居,而王昌龄已经离开此地登仕了。那么以常建的此时向往归隐生活的心态来看,对于当年一同进士及第的好友,想到自己已然厌倦的俗尘仕途,多么希望好友不再踏入那浊尘离去,在这幽静雅致的山中避世生活,该是多好的事情。
这首隐逸诗全诗清澈幽然,是常建的代表作,也是盛唐时期的名篇,诗人以平实明朗的笔法写出了王昌龄隐居之地的清朗雅致、出尘不俗,同时将自己的归志和对好友的劝导之意表达的相当透彻,读后不禁令人向往起古人名士那避世而居的清雅生活来。
其他网友回答
宿王昌龄隐居
唐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X。
先说常建其人,乃开元十五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登科,但是两人的仕途均不如意。常建仅出任了江苏盱眙县尉,便辞官归隐,一生寄情山水。王昌龄仕途也十分坎坷,曾做过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避居江淮,因为触忤刺史闾丘晓,为其所杀,结局令人唏嘘。此诗即为常建辞官归隐,绕道石门山揽胜时所作。王昌龄出仕前便在此隐居。
再说回此诗本身,首联写王昌龄隐居处之清幽,清溪流入山林深处,不见尽头,抬头望去只能看见一片孤云。一个“孤”字,既写云之孤,也写人之孤,朋友王昌龄不在,只有诗人独自借居深山,何其孤寂。古人常以白云作为隐居山中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所以此处作者也借孤云来暗赞主人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唯有孤云,再无俗物。
颔联写月,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清辉照入院内,似是为君而来。主人虽然不在,但明月依然多情来伴,由此即可想见王昌龄当年隐居在此,常有清风明月相伴,情趣盎然,何其自在。
颈联写院中景物,诗人步入院内,夜已深沉,茅亭内花影如眠,王昌龄在院内种满了芍药,因为久无人来,小路上已长满青苔。松间微月、茅亭花影、药院苔纹,如此清雅幽静的隐居之所却久无人住,可以想见诗人此时的内心是多么惋惜。
尾联写诗人的心境,看见如此隐居佳境,更使作者心生向往,想要谢绝世俗,和西山的鸾鹤为X。一个“亦”字,表明作者也想像王昌龄一样隐居山林,实际上此时王昌龄已经出仕,所以此处也婉转地道出了作者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重归山林的心意。如若王昌龄能像作者所劝,辞官归隐,也许就不会落得个为人所杀的悲惨下场。
此诗意韵深远,冲淡秀丽,是山水诗中的名篇。
其他网友回答
宿王昌龄隐居
唐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X
用陶渊明的诗概括再合适不过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