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原指的是现在的哪里(古时候的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网友提问:

古代的中原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优质回答:

请民科不要胡乱回答,混淆视听。《现代汉语词典》1630页正解: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凡是加入陕西的都是胡扯!!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中原”,严格来说,是个“中心”移动,“边界”不定的概念。

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曰:“暴秦无道,X雄并起,逐鹿中原。”

文康依据的,大概是唐温庭筠的《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而温庭筠依据的,应为《史记.淮阴侯传》所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个“中原”,指的是秦国所有疆域,实为“天下”之异词。

目前所见最早说到“中原”的,是《诗.小雅.小宛》。其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毛诗《传》:“中原,原之中也。菽,藿也”。郑《笺》:“藿生中原,非有主也。”

此诗,据说是讽刺周幽王,一说是刺厉王。“菽”为豆类总称,“以喻王位无常家”,“力采者”或“勤于德者则得之”。

这样看,“中原”亦指周王都城。如此,则“丰镐”作为“原之中”或“洛邑”作为“原之中”皆说得通。

东汉学者郑玄以为,指“洛邑”更恰当。其云:“周既去镐京,犹名王城(洛邑)为宗周也”。

不过,在春秋的时候,“中原”就已经是一个“模糊概念”了。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曰:“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云云。

其记载的,是晋公子重耳到了楚国,劝楚王不要和晋国打仗。这一年是公元前637年。这个“中原”,泛指“原野”,当然也指周朝的疆土。

《孙子》兵法又是另外一种说法。其《作战篇》曰:“力屈财殚,中原内虚。”这个“中原”,指“内部”“内地”。

汉代伊始,“中原”,一般指黄河中下游或整个黄河流域。

诸葛亮《X》云:“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同理。

“中原”,是现代中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在学术界中,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中原”,主要为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天的豫东、豫北、豫西、冀南、晋南、关中等地区。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研究员,对“中原”概念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他在《中原的形成——以先秦考古学文化格局演进为中心》一文中,总结了以往认知并概括提出,古代“中原”,即为古代“中国”。从自然地理意义上说,“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从人文地理意义上说,包含相对于周边蛮夷戎狄而言的中央地区;综合而言,“中原”是指华夏族X集中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的黄河两岸地区;广义的“中原”,指以河南为中心的周临地区;从考古学角度来说,“中原”指中原考古学文化区。

他认为,公元前6000-前2000年,中原都处在孕育期。自公元前2000-前1600年夏代,中原才初步形成。

(苏秉琦严文明先生提出“多元一体”理念)

新石器考古专家赵辉教授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和《再论》等文中认为,“中原”文化区,于公元前3000-前2500年之间形成。中国史前文化呈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三重结构。而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在公元前25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真正形成。

诸多学者赞成,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的“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化过程中,占据了一体化的核心形成地位。这个“中原”,在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正如严文明先生在《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文中所说,处于“重瓣花朵”中的花心位置。

西周以降的“中原”概念,是史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另外,“中原”作为“原之中”,与上古先民观象授时的“立表求中”,以及由此形成的“居中而治”政治理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或扯得太远,就不多说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古中原是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关中者,乃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周、秦、汉、隋、唐等,均建都位于陕西关中之中心地带的西安。如今的中原,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河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