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增发货币经济会如何(永不增发的虚拟货币)

网友提问: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优质回答:

说到货币增发,很多老百姓都觉得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旦货币增发了,那么对应的物价的水平也会跟着上涨,如果大家的工资水平涨幅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那么实际大家的财富就是缩水的。

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大家都不希望货币增发,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发展,货币增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看货币增发是一种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而已。

虽然货币增发很容易造成物价的上涨,但这也是X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货币不增发了,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物价不会上涨的,甚至会下跌,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假如未来某一天一个国家的货币不再增发了,那么肯定是因为经济发展缓慢了或者经济出现负增长,一旦货币停止增发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短期之内货币的X力增加。

从理论上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的增长速度跟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通货X。比如某一国家一年生产100件商品,市场流通的货币是1000块钱,那么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10块钱。假如货币投放速度跟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比如一年的生产的产品由100件增加到150件,对应的货币的供应量从1000块钱增加到1500块钱,那么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仍然维持在10块钱。

但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而货币停止增发,在短期之内货币的X力就会增加,大家手里的钱会更加值钱。

比如一个国家的商品生产从100件增加到150件,但货币的供应量却从1000块钱增加到到1200块钱,那么对应的10块钱能买的东西就从1个变成1.25个,相当于货币的X力提升了25%。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家手里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但从长期来说,货币X力增加了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无利可图了,那么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肯定是会减少的。

第二、经济增长放缓。

对一个国家来说,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通过货币投放可以X社会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假如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那么社会的投资将会减少,而一旦投资减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放缓。

第三、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货币的供应跟企业的融资成本息息相关,一旦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比较多,对应的融资成本就会下降,反之假如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市场的资金出现紧缺的,那么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

一旦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之后,这不仅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更关键的是会降低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到时候无论是对经济还是财政或者就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就业机会减少。

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为了保持GDP的增速之外,更关键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那些人口增长比较多的国家来说,持续的保持经济增长,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假如某一个国家停止货币增发,社会投资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了,这么做不仅不会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可能导致社会出现裁员潮,这样一来,社会可供就业的机会就减少,反过来就会影响大家的收入,最终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所以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其实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对很多国家来说,他们都不会完全停止增发货币,而是会根据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控制货币的投放量。当经济发展过热的时候减少货币投放,当经济发展所缓慢的时候增加货币投放,以此来调节社会的投资,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叫货币永不增发呢?就是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1亿元,每年回收多少钱就重新发行多少新钱。这样市场上拥有的钱币数量就始终是1亿元。

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经济快速增长。就跟我国一样,2014年GDP是64万亿,而2019年达到了99万亿,增长了一半以上。

如果流通中的货币永不增发,肯定货币就会呈增值状态。如果货币不增发,严重时甚至我们的GDP增速都会受到影响。

大家预期钱越来越值钱,大家的做法是怎样的?肯定是疯狂积蓄货币,有银行的存银行,没银行的存现金。这种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会越来越少,货币的X力会不断升值,最后会出现,我们想买东西,不好意思,没钱了。那么就要回到以物换物的时代。

大家都知道货币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便捷性的一般等价物功能。当一般等价物功能被破坏时,货币也就失去意义了。

正常的做法应当是,保持货币价格价值的稳定,不断根据GDP增长增发货币。不过我们在发行中往往会适度增发一些,通过通货X的预期加强和引导社会的投资,这就是复杂的社会货币政策。

其他网友回答

那货币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东西之一,会通货紧缩,钱能X的东西越来越多,大部分穷人因为没钱只能以物换物。

其他网友回答

和假设人不吃不喝不拉是一样的,这样的假设你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死像呢。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尘观,我来聊一聊。

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然而货币总量却恒定不变,最终会导致“名义”物价或者收入下降。

我们在研究货币创造过程时有一个重要的公式,MV=PY,即货币供给*货币流速=物价*收入。一般而言,货币流速的波动是比较小的,所以可以近似地认为流速恒定。那么当社会财富不断变多,而货币却不增发时,技术上等同于货币供给减小,那如果等式平衡,则物价或者收入必然有一项下降。

我们看一个简单例子,假设某国财富100,货币100(这里并没有标注单位,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关系,单位有无不重要),此时货币市场均衡。随着经济发展,某国财富变为200,然而货币总量依然是100,此时市场上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多的货币来“匹配”那些新增的财富,所以物价依然会是那样,甚至出现名义上的通缩的迹象(财富翻倍,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会变得非常刚性,各厂商将会使出浑身解数调动资金以期能匹配工人们新的薪水,工而人们的收入,随厂商调动资金的能力不同,实际角度而言是降低的)。程度严重时将会出现“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暴涨,手中持有现金的,甚至大量现金(相信我,社会越是这样,那些人手中的现金越是多)的那些人将用于储蓄(因为利率很高),投资(因为收益率很高),或者兑换投资成外币资产,前两者会导致经济进一步增长,如果货币依旧不增发,货币财富的不匹配将更为严重。第X会导致本币大量流失,进一步压缩本国的货币存量,同样也会使问题更为恶化。高企的汇率下,出口几乎是废的。

到最后,人们会使用本币的替代物来代替原有的货币功能,例如物换物,甚至抛弃本币,直接使用外币结算。世界上直接使用外币(最多的是美元)进行日常交易的国家有不少,但是往往是因为货币当局无法将本币持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价值区间内,剧烈的波动导致本币的货币结算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使得人们抛弃本币。

“国币当局无法将本币持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价值区间”可以是货币超发(这是实务中绝大多数例子的原因),当然也可以是货币不增发,无论货币太多或者太少,其核心原因都是货币要么丧失了与财富匹配的功能,要么就是直接导致支付媒介的缺失,我们前面提到的100财富100货币的某国,如果因为X大量外币资产导致本币外流+剩余资金用于投资本国来创造财富,如果最终变为100000财富10货币,那么很多人将无法完成“支付”的这一动作(因为手中就没有本币了),当然货币当局可以进一步拆分现有的货币存量(0.001元,0.0001元,0.000000001元将会面世,主意这个和津巴布韦的现象正好是对立面,但面临的问题,同样严峻),但依旧改变不了复杂的支付及结算功能,最终依然会导致人们弃用本币,从而使用方便得多的外币,完成交易和支付的需求。

顺便说句次贷危机时,太多的无偿还能力的人,因为次级X的存在,获得了购房及X的资格,然而加息和房地产市场的衰退,直接导致借款人违约(因为还清X还不如直接把房子给到银行,因为那时房子还没需要还的X贵),这个情况的表现和货币永不增发有点像(都是手上没钱,即使有还款意愿,手上也没有货币来进行支付),当然根源是截然不同的(造成“手上没有货币”的原因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