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唐朝是三大没修长城的朝代之一,是因为没钱吗?
优质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修长城主要是为了对付北方游牧X的骑兵,有长城存在,游牧X要大举南侵就存在一定的障碍。然而,在唐朝却没有大修长城以对付北方的游牧X,其中原因,与大唐帝国积极进攻代替消极防御的战略有重要联系。唐朝在对付北方游牧X上,采取的是硬碰硬的方针,只要你敢胡来,就把你消灭。这一战略的制定,与唐太宗X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唐太宗反对修长城,以积极进攻代替消极防御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突厥兴兵南下,劫掠大唐边关。对于剽掠如风的突厥骑兵的犯边,大唐帝国的一些官员忧心忡忡,他们向唐太宗X建议,重修古代的长城,以漫长而坚固的城墙,来抵御北方的铁骑,同时征调更多的守戍部队,驻防于边塞的堡垒。
然而,对于修长城的建议,唐太宗X一口拒绝,他回答说:“突厥灾异之象不断,颉利可汗不仅不积累恩德,反而越发的暴虐无度,甚至骨肉相攻,其灭亡只在朝夕之间。我正要为诸公廓清大漠,哪里用得着X以修边境的堡垒要塞!”
依托长城与堡垒,只是消极之防御;在唐太宗眼中,最佳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把敌人打趴在地,这才是积极的防御,筑城修堡,绝非上乘之道。
可以说,在大唐X之初,就建立起这种以积极进攻代替消极防御的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从唐初到盛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唐太宗与唐高宗时代的对外经略
唐太宗以实际行动,证明积极进攻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最佳策略,一个伟大而强大的国家,根本不必以长城作茧自缚。
唐太宗并不是空谈家,很快变现自己的承诺。贞观三年,他以李靖为总司令,统率十余万大军,六路出击,最终生擒颉利可汗,灭掉北方强大的敌人突厥。贞观九年,李靖出征吐谷浑,吐谷浑降。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以侯君集西征,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贞观X,唐太宗以李世勣北征,灭薛延陀。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仍奉行其策略。显庆二年,苏定方西征,征服西突厥;龙朔三年,刘仁轨平定百济;乾封三年,李世勣灭高丽。
从以上一系列重大战争可以看出,大唐帝国的军事力量之强大。故而大唐帝国根本不屑于采取修长城的方式,来巩固边疆。
第三,大唐帝国在北方修筑的三座受降城
大唐帝国虽然没修筑长城,但在唐中宗时,曾在北方修筑三座受降城。
这里简单说一下修受降城的背景:
高宗后期及武则天时代,大唐帝国的军事力量出现严重的滑坡。此期,吐蕃异军突起,突厥势力死灰复燃,契丹成为一大外患。在严重外患面前,大唐(或大周)帝国的刀锋不再锋利。
唐中宗继位后,大唐名将张仁愿X,请求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以作为抵御突厥骑兵南侵的桥头堡。这个计划遭到另一位名将唐休璟的极力反对。唐休璟认为,在漠南地区筑城,工程量极大,转输困难,倘若以后被突厥人所夺取,防御的桥头堡将成为突厥人进攻的前哨。
张仁愿再次X,强调修筑三座可以相互呼应的受降城,对于大唐帝国的边境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唐中宗批准了筑城计划。
这三座城分别称为西城、中城与东城,每座城的间隔为四百里,均建于关隘要道、地形险要之处,三座城一旦受到敌人的攻击,也能够互相接应,受降城的建成,使大唐的疆界向突厥境内推进三百余里。张仁愿又设置了一千八百座烽火台,以观察和及时传递突厥人入侵的动向。
受降城的建成,对于大唐北疆的稳定,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一项杰出的防御工事。但是,最杰出的防御工事,仍然是消极的防御,最积极的防御,就是进攻,直到将对手打垮,就象当年唐太宗所说的,要廓清漠北,何必X去修长城堡垒呢?
因此,修受降城的工程量尽管不如修长城,但也见证了大唐帝国的低谷期。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不修长城,和钱没什么关系,而是在该修的时候认为自己不需要,等到认为自己需要修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修了。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长期的军事打击,已经将突厥基本上征服了,这也是唐朝中前期的版图看上去特别大的原因。因为那些地方都是突厥游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都已经名义上臣服于唐朝了。之后,唐朝在这些地方设置大量的羁縻都督府,并驻扎了一些部队,进行管理。在这个时期,从唐朝的角度来看,长城本身就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X的,既然游牧X都已经臣服了,当然就没有必要修筑长城了。
实际上,从成本来看,修长城要比不断的发动远征进行军事征服的成本大多了,也就是花钱多多了。但唐朝从太宗到高宗,以及后来的玄宗,都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对付游牧X最好的办法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征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边疆威胁。所以,从太宗道高宗,以及后来的玄宗,只要国内比较稳定,就会调发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远征,最远的时候甚至已经迫使波斯臣服,整个中亚地区都向唐朝臣服。
但经过前期的征服活动之后,唐朝终于不得不承认,游牧X的威胁实际上是不可能被一劳永逸的解决的,草原上的部落兼并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只要形成一个稍微强大一些的X,就会对中原形成威胁。这也就是突厥分裂之后,原本已经臣服的突厥返回故地,后来又和唐朝分庭抗礼,唐朝不得不再次进行大规模远征的原因。因此,到了玄宗时期,开始改变策略,进行防御和隔离。不过,唐朝采取的措施不是修长城,而是沿着长城线屯驻重兵集团,并把当地的军事、行政和财X力都交给镇守的大将,也就是节度使。
表面上看,设置节度使进可攻退可守,但其实对国家管理X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设计。因为要考虑到边疆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所以都是军政合一的,并没有像内地熟郡一样由文官管理,军政分途,时间长了,自然容易形成军阀,如果朝廷政治上比较混乱,内外勾结,就更加容易出现问题了。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发动叛乱,就是因为他在卢龙、范阳一带镇守时间太久,又勾结杨国忠,让朝廷对他疏于防范和制衡,最后尾大不掉。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原来的整个国家X基本上崩溃,只有东南地区仍然保持着安定,整个华北地区都陷入混乱,朝廷完全无力进行有效控制。从华北到朔方,再到河西走廊,整个原来的长城沿线的地带,东部华北地区成为乱源,自不消说,中间的朔方地区也逐渐成了从西北和北方来的游牧X的聚集地,河西走廊也沦于吐蕃之手,吐蕃甚至大举进攻到关中外围地带,连今天的天水和甘南、陇西地区,也成了吐蕃的地盘。
到这时候,唐朝就是想要修长城,也已经没有能力了,只能坐视整个华北地区失去控制,朔方和河西走廊沦陷,为了平定安史之乱,甚至不得不向回鹘借兵,回鹘出兵帮忙不大,结果却将洛阳大肆劫掠了一番。整个国家的管理X,也因为安史之乱的发生,不得不进行全面调整,朝廷虽然仍在关中,但是始终无法得到安定的环境,财赋供应完全仰仗东南,从而导致作为朝廷特派官员的转运使成为路帅,实际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军事体制上,也不得不从原来的府兵制转向了募兵制,也就是禁军,成了朝廷的支柱。
所以,到中晚唐的时候,朝廷能够实际有效控制的地区,实际上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块,虽然名义上华北地区的藩镇和朔方等地,仍然在唐朝的版图范围内,但军事、财政、人事和行政都完全由藩镇自己掌握,朝廷完全无力进行干预,更不用说河西走廊了。虽然河西走廊后来名义上曾在沙州X之后重新回归唐朝,但实际上归义军与唐朝朝廷相互隔绝,完全是独立自主的,朝廷并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控制,这种归顺和华北地区的藩镇一样,都只是名义上的而已。也就是说,唐朝这时候实际控制的地区,还没有北宋大,只比南宋多了关中一块而已。
因此可以说,唐朝不修长城,是一个巨大的失策。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作用只是一方面,实际上在大规模的军事入侵面前,真正起防御作用的仍然是军队,而不是长城本身。长城能够做到的,只是将边境地区的游牧X的日常性的入侵隔离开来,使朝廷的行政管理能够在长城以内有效进行,避免将这些地区完全军事化管理,从而变成军阀割据的源头。所以,明朝前期多次对草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最终还是在中期回到了修筑长城的办法上来。
从这个角度说,修筑长城不仅是军事上的消极防御,更是为了维护长城以里地区的有效管理,避免失控的需要。军事上能否征服是一回事,但征服之后能否进行有效管理,又是另一回事。如果X之后不能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制度X,那么这种征服本身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任何征服都不可能将整个草原地区变成无人区,只要有人继续在这里生存,只要游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中原地区的威胁,这是由农耕时代草原地区的物资缺乏的属性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清朝也不修长城,为什么蒙古没有威胁中原地区的安全呢?这是一个很简单却经常被人忽视的原因,就是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女真和蒙古就已经结盟了,蒙古王公在清朝和满洲王公一样,都是X者,蒙古X是由清朝用财政供养起来的,所以他们不需要劫掠中原地区,也一样可以解决物资紧缺的问题。所以,蒙古在清代不仅不威胁中原地区,而且还经常在战争时期出兵,协助清朝进行战争,是清朝维持X的重要支柱。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之所以没有修筑长城,有很多方面,但是没钱肯定是不可能的,从唐军对日本的海战中就可以一窥究竟。唐军当是一万两千人,配备基础装备——唐刀,一万口,当时一把唐刀要二十两纹银!可想而知当时唐王朝的富有!
既然排除了资金问题,那么唐王朝之所以没有修筑长城的原因最终是什么呢?当然和唐朝的强大以及对待北方少数X的态度有极大关系。首先是X政策:唐朝X的政策:
唐朝X对边疆少数X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通过实行①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②和亲③册封④战争⑤会盟多种措施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X地区的管辖,X与边疆X的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及南海。
在我国X社会中,唐代是少数X与中央王朝关系最为融洽的一个历史时期。唐高祖李渊在X第二年就下诏全国,对少数X“申好睦”,奠定了唐代X友好政策的基础。唐太宗X秉承父旨,进一步推行开明的X政策,尽力摒弃以大凌小的华、夷之见,贏得了少数X的普遍拥戴。
唐朝X者之所以能实行这种X友好与X平等的政策,其原因除了稳定X的因素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李氏家族有着极深的少数X渊源很有关系。首先,李家的先世数代曾在鲜卑人建立的北朝X中做官:唐高祖李渊的六世祖担任北魏的弘农太守;五世祖担任金门镇将;曾祖是鲜卑军队的幢主;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担任太尉、佐命大臣,受赐鲜卑姓“大野氏”;李渊的父亲X官至鲜卑人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王朝的安州总管、唐国公。其次,李氏的母系也有数代是鲜卑妇女:李渊的母亲是北周独孤信第四女,独孤信裔出鲜卑拓跋氏;李渊的妻子窦氏是北周窦毅的女儿,窦姓实际上就是鲜卑族的纥豆陵氏;李渊的儿媳X之妻长孙皇后,“其先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由此可见,唐代的三个开国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少数X女子所生。同时,李氏宗族的女子也有很多嫁给了少数X首领,仅唐太宗一人,就前后把两个姐妹和六个女儿嫁给了鲜卑X另外,在李家反隋建唐的过程中,少数X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不仅唐初开国元勋的文官武将中不乏少数X,连远在塞外大漠南北的少数X首领不少也与X结拜成兄弟。这样,唐初的几位皇帝对少数X的感情就深厚一些,歧视就少一些。“参天可汗道”正是在这种良好的X关系的背景下,形成动议、开工兴建并迅速完工的它是中国X社会中X团结的一个象征!
从唐王朝的强大和对待少数X的政策上可以看出,北方几乎有矛盾可言,当然中央X自然也不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筑不切实际的长城啦!
其他网友回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X的威胁,就开始修建长城,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赵国、燕国,到统一六国的秦朝,以及汉朝、晋朝、北魏、隋朝、宋朝几乎都非常重视修建长城,尤其是后面的明朝,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就是明朝修建的。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只有三个朝代没有修建长城,一个是唐朝,另外两个是元朝和清朝,而元朝和清朝本身属于游牧X建立的X,不修建长城可以理解,为什么唐朝没有修建?肯定不是因为没钱,因为唐宋属于中国历史最富裕的两个朝代,那原因X?
第一,唐朝建立之后,慢慢发展成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派李靖攻破颉利可汗,定边逐北,扫清边陲,被北方各国共奉为“天可汗”,威名远播,万国来朝,所以当时北方对唐朝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自然而然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就算修好也没太多的作用,而当时唐朝最大的威胁是西南的土蕃,后来我们也知道,文成公主入土蕃和亲,唐朝与土蕃交好,降低了这种威胁。
第二,筑长城是一项特别大的工程,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的劳动力修建长城,里面还有30万的军队,可谓耗费大量人力。强盛时候的唐朝,大举扩张,开疆拓土,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且X认为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比修建长城更管用,并且排李勣镇守并州十六年,令突厥不敢南下,这种效果胜过了长城。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说唐朝没有钱,可能会贻笑大方,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鼎盛的王朝,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在同一时期与外国以及后来许多朝代比,都达到了顶峰。在文化诗歌方面唐朝出现许多诗人,在诗歌造诣方面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像山水田园派,浪漫主义派,边塞诗人,现实诗人等派别,许多外国人都到唐朝来学习,像日本韩国越南波斯等。 因为唐朝经过多为能臣贤良的管理,国家蒸蒸日上,老百姓生活也慢慢的好起来,国家也富足了。最典型的是人口增多,达到了近六千万,在军事上周围小国也是毕恭毕敬的,因为唐朝强大。强大的唐朝为什么没有修长城:秦朝虽然修了长城,但并没有保住秦国的江山,只存在几十年就灭亡了,因为秦朝修长城是表面,而唐朝修的是人心,人心对了,世界就对了。唐朝作为鼎盛时期的朝代怎么可能没钱呢,花那些钱,不值得。其次唐朝时期周边国家力量小,不敢冒犯,修城墙也用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