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优质回答:
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确实是这样,我们的师长是老八路,他一生打仗无数。据他给我们讲,真正的战场部队为了夺取有利地形,往往是进行拉据战。那就是我军好不容易站领阵地,不久又被敌人夺去。我军再只好去夺,在夺阵地时,先用火炮对准敌方土工事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在炮火未停时,我军就把夺阵地冲锋陷阵的队伍组织完毕,趁炮火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时,我军的冲锋号就开始吹得响亮,战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冲锋时首长往往按排有经验的老兵打头阵。
后边的新兵跟着老兵学点作战经验,那就是曲线向前冲锋,当敌人枪响时证明进入了有效射程,这时首长们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就命令迫击炮把敌人的X干掉,再按排几挺枪找到能压制、还击的有利地形,来掩护大部队冲锋,一切按排好后,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这时前排老兵们一起向敌阵地投X,在烟雾下趁敌人看不清我军时,猛向敌阵地冲锋,在冲锋时不断用X作掩护,这样能震得敌人晕头转向,趁着烟雾不消就冲到了敌人根前,这时前排老兵用X来几个点射,就把工事沟里的敌人消灭一多半,剩下的残兵败将就举手投降了,然后胜利夺取阵地。
为啥老兵在前面冲锋不容易死呢?这是因为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号称老兵油子,他们知道该卧倒时就卧倒,该冲锋时就拼命冲锋。这也就像在战场上常说的那句话,越怕死越死的早,越不怕死,越死不了。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兵每次冲锋时都是争先恐后在前面带路。
其他网友回答
确有这种说法!敌对双方一但开战,炮弹往往不是最前边的人!而是X和后面的支援。老兵打多了都知道打仗的规律!士兵怕的就是炮!一般来说过去的炮弹杀伤力,在半径15左右的范围之内,在爆炸与枪声喧哗的情况下,士兵无法听到炮弹飞来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老兵都知如X战场上如何保护自己并X击杀敌人!对付敌人的X和X他们都有自己的招数。而不是象影视作品中的那样,乱喊乱叫,连续不断地乱X!红军、八路军的战士,每次打仗,每个战士身上不会超过十枚子弹、X更是稀有。每个班最多不会超过三枚!这是专门针对敌人的X和暗堡使用的!不能浪费!你若与老红军、老八路交往不多,你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实的事情,先烈们在付出惨痛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听枪定位一记击杀、是红军与八路军对新兵训练的重要环节!那个年代X奇缺、一场仗消耗的子弹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老兵的经验就是战场生存的空间!绝不不会有错!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是彻彻底底的外行说的,典型的属于外行忽悠军盲。
现代军队中的作战分队对敌人发起冲击(也称冲锋)是一种果决的战术行为,既然是战术行为,就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乌泱泱的就往上冲。
战术是科学的,是经过了无数战争的经验的积累,并且随着兵力的配置,兵器的发展,和实地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以一个步兵班为例。现代步兵班一般装备有突击X、班用X、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等单兵武器,每一种武器的用途和战术需要都不同。
所以在进行进攻的冲击战术时,每个士兵拿着什么武器,根据职务编制,都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行动,不是想站在哪儿就站在哪儿,想往哪儿冲就往哪儿冲。甚至连射击区域,警戒区域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果再进攻X现伤亡,班长或者战术小组长会根据他负责的界面进行兵力和兵器的调整,这个说起来挺复杂的,几百字肯定说不完。仅仅是步兵班进攻战术,就足以编一本书了。
一个简单的前苏军隶属于步兵班的步兵进攻的范例。
步兵班的班长在从排长哪里受领任务后,会向本班成员进行任务分配,在进攻中也会不断的根据战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即将突入敌军阵地的时候,步兵班成员会在班长的命令下,为武器装填新的X,并且想敌人投掷X,高喊“乌拉”突入阵地,以刺刀、枪托和抵近射击消灭、驱逐敌人,占领阵地。
在这个过程中,步兵班成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班长的指令,在指定的位置上完成自己的任务,消灭或者驱逐规定射界中的敌人,并及时观察汇报警戒区域中的敌情。
有关这一点,美军也有类似的地方,在一些比较写实的美国战争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个士兵发现敌情,会大声的叫喊:X钟方向,X两名。然后现场士官或者军官会做出战术决策,再交由士兵执行。
其他网友回答
谁冲在前面谁先死,怎么可能会让老兵当炮灰。战场上根本不存在,“不怕死就不会死”的情况。子弹也不长眼睛,肯定是先将冲最前方的人X。
一般来说,冲在最前面的人,死亡几率绝对大于后面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士兵为什么还要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这就是在赌,因为如果一场战役不死,那么接下来的战役中,可能就不用打头阵了。
因为在古代战争年代,伤亡比较大,一场战役能活下来的人,几乎都是精英。精英就要留到关键的时候用,像当炮灰这种事,基本上就留给新兵干了。
而且,古代还有很多奖励政策,就像秦朝鼓励将士的方法,就是通过杀敌来获取战功。
随着战功的累积,身份地位不断提升,就不用再担任冲锋士兵。这样的话,存活下来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是古代士兵为何愿意冲锋在前的原因。不是因为冲了就不会死,是因为勇猛杀敌就可以获得战功。所以说。只要能活下来,以后死的几率就小。
现代战争也是一样,冲在前面的人,死亡的几率更大。正是由于伤亡大,战斗减员严重。所以,能够活下来的人,晋升就比较快。
升级为指挥者以后,哪怕是基层指挥,死亡的几率都很小。很少会出现,需要连排级官员,带头冲锋的。
我们不要被影视作品所误导,一说打仗,就是铺天盖地的冲锋场面。
真实的战场上,冲锋场面是很小的,基本上都是连排级的冲锋。而且还是交替掩护冲锋,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伤亡。
而且,所谓的冲锋,也不是一股脑地往前冲。一般,冲锋都在100米的距离之内,最多也不会超过200米。
而且,在这100多米的距离内,也会分成几段,需要几组人员交替掩护,轮番到达预定地点。
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伙伴们,应该都记得,孟烦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担任副连长的主要任务,就是驱赶新兵去冲锋,因为老兵的命金贵。
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残忍,但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士兵,只有成为老兵的时候,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希望老兵去牺牲,因为在战场上,一个老兵的作用,能抵上几个新兵。
但是,也不可能让新兵,去做无谓的牺牲。这就需要有部分老兵站出来,带领新兵一起往前冲。
因为老兵对战场状况有所了解,他知道在两个攻击波次之间,会有一个短暂的空隙。这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在这时候往前冲,就能安全地到达,预先找好的掩护地点。
同时,在士兵冲锋之前,还会有相应的炮火支援。就是为了让士兵能够以最小的伤亡,抵达目标地点。
在战争期间,老兵之所以愿意冲锋,一方面是由于升值快,另一方面是要有合理的战术配合。
关于步兵冲锋,我军根据国际步兵掩护战术,发展出适应于我们的“三三制”战术。
由于八路军装备简陋,基本X都供应不足,也没有相应的重武器支援。在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阵地时,八路军的伤亡就比较惨重。
因此,为了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还要强调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因此,“三三制”战术也就因此而诞生。
“三三制”就是三人一个小组,呈三角形进攻阵型。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人进攻,一人掩护,一人支援。
它是以班为单位,将每一个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个人。再由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X,接近一个排的兵力。
为了便于相互接应,一个战斗班一般编成三梯队,在进攻时,呈“散兵线”分布。
在进攻时,士兵会根据组长或班长的指令,随时变换阵型。战斗X之间,以口语、手语或是军号,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27人的战斗X,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进攻的时候,每个战斗小组,可以根据敌人火力强弱,决定是散开前进,还是集中突进。
同时,战斗小组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现有火力,对敌人发起进攻,或者交互掩护。
如果遭遇敌人的炮击,即使被命中,伤亡人数也会控制在三人以下。等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肉搏之时,还能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敌人或两个敌人发起进攻。这样就可以,凭借优势的兵力,击破敌人。
若是有人员负伤,也可以彼此照顾。
“三三制”战术,是我军同日军作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也使得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快速站稳脚跟。并且武器装备落后,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重创敌军。
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同样在武器装备比较落后的状况下,发挥“三三制战术”的强大机动灵活性,一度打得美军苦不堪言。
在抗美援朝中,最典型的,应用“三三制”战术的战役,就是长津湖战役。
1950年11月7日,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从东西两条战线,向中朝边境,开始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我军采取“示弱诱敌”的战术,且战且退,将敌军引入事先埋伏好了包围圈。
其中,在东线的第四十二军,边打边撤,逐步将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第七师,引诱到长津湖地区。
而西线的小股部队,则将联合国军,引入到清江川一带。
到了11月24日,麦克阿瑟还坚持认为,志愿军抵挡不住美军强大的火力。麦克阿瑟就发动了所谓的“圣诞节攻势”,并且放出狂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X半岛的战事”。
等到美军全部进入包围圈之后,我军在11月27日傍晚发起反击。
第九兵团,率先在零下30度的恶劣环境中,打响了长津湖战役的第1枪。
第九兵团的第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将长津湖地区的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七师,切成四段,使得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美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都是在二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部队。
他们的反应也很迅速,发现被包围之后,迅速用X,装甲车,汽车构成了环形工事。凭借着强大的空中支援,以及自身的火力优势,开始拼死抵抗。
这时,志愿军就开始采用“三三制”战术,进行冲锋。在冲锋的时候,每个三角形战斗小组,彼此相互掩护。
在美军眼中,志愿军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搞得美军大伟苦恼,由于无法确定我军大部队的具X置,从而让美军的炮火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这种强大的机动灵活的战术之下,志愿军多次在夜间,突破美军的核心阵地。但是。由于装备简陋火力不足,无法将得到手的阵地加以巩固。只有在天亮之前。再次撤出夺回的阵地。
“三三制”战术,在后来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得更为出色。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号称“最牛中国士兵”的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三人战斗小组。
战争打响以后,三人随着连队发起冲锋。庞国兴和王世军两人,一边用X扫射,一边投掷X,率先冲上了目标高地。
当他们发现,有一股敌人,正在慌忙地向西山口逃窜时,立即追击的过去。
冉福林看到庞国兴和王世军,在追赶逃兵,他也立刻赶了过去。
三人利用”三三制”战术。组成临时战斗小组,在印军腹地展开了战斗。他们由于冲得太快,深入敌军纵深十五里,与大部队失去联系18天。
在此期间,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同印军打了5仗,攻克了2个敌军炮兵阵地,击毙了7名敌人,缴获了7门火炮,以及4副望远镜,4副炮队镜,和4台汽车和推土机。
“三三制”战术,在许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来,“三三制”战术还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经典案例,被多个国家军队借鉴和采用。
我军之所以敢在战场上,勇猛的冲锋,一是拥有着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其次,是我们拥有先进的战术,能够在残酷的战场上,最大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爷爷是个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他告诉我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没有一个人后退。
小时候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冲在最前面,最前面那么危险,很容易就被子弹打中,为什么不跑的稍微慢一些,在队伍的中间或者后面,这样生存率就会大大提高。
没想到爷爷听完之后,马上就翻脸了,特别生气的对我说道:“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人会考虑这些,大家都抢着往前冲锋,谁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大家都想自己去面对危险,让战友更安全些,也想早冲上前去杀敌人,为老百姓报仇。”
当时的我并不能很理解这些话,因为年纪还小,到了后来,了解了那段历史之后,我才明白了,为何我们的战士总是冲锋在前,抢先去当排头兵,那是因为对敌人的憎恨,对人民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
像爷爷这样的老兵,都是亲眼见过日军X杀戮的,所以他们本能的有着仇恨,有着想要报仇的心理,还有着想要保家卫国的豪情。想想看,自己的朋友和亲人被敌人杀死了,这是家仇。自己的国家被侵略,被掠夺,这是国恨。国恨家仇,这是让每个人都会愤怒的,让每个人都会奋不顾身的,在战场上遇到敌人的时候,满眼都是愤怒,都是想要和敌人拼命的想法,自然就不会畏惧死亡,会奋力的向前冲锋。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的身后就是家乡,就是亲人,自己如果退缩的话,战斗失败,家人和朋友将沦为俘虏,甚至被伤害,所以每个士兵,都会奋不顾身的向前冲锋,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太多太多需要他们保护的,有太多太多他们想要保护的。
另外,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像爷爷这样的老兵,他们的心中是有一股信念的,是有一种革命的冲劲儿的,为了革命,什么都可以舍弃,哪怕是生命。在那段特殊的时期,有太多太多的士兵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从未退缩,他们都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都是死在了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的道路上,他们也是幸福的,他们有自己的身躯换回了如今的和平,挽回了如今的美好生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其实,没有人不怕死,士兵们也是一样,士兵们也怕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自己的X,献出生命也未尝不可,所以在冲锋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奋勇向前,争当排头兵的,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早一点杀伤敌人,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尽快结束战斗,所以他们才会奋不顾身,在枪林弹雨中不断的向前冲锋。
可惜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很多他对我讲的故事我也记不得了,但是我能感受到,每次爷爷讲述他打仗的故事,他总是会陷入深深的回忆当中,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是在想念战友,也许是在回忆当年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是无论如何,爷爷都是英雄,是永远冲锋在前的英雄。
所以在那个时代,真的没有人贪生怕死,躲在后面可能会一时安全,但是一旦战争失败了,那大家都会有危险。所以每一次冲锋,都是决战,没有人会退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