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黄帝内经说,上古时期的中国人都能活到100多岁,这是真的吗?
优质回答:
这个说法当然是欠缺依据的。
《黄帝内经》是西汉时期成书的一本中医经典著作,在开篇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节,食饮有常”,所以能够达到长寿的境界。翻译过来就是,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规律作息,调和阴阳,合理饮食等,才能达到养生的高层次境界。这其实是中医学一直秉承的观念,以养生防病为主,注重预防保健,这与现代医学也是有着共同之处的。
中国古代一向有崇古的思想倾向,认为三代以前是完美理想的时代,人人安居乐业,国家富足,礼仪周全昌盛。事实上,人的寿命跟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是明显相关的,远古时期的人是无法有能够与现代相比的物质基础的。
因而,这个说法更多的是古代医家崇古思想的体现,以及希望借助“上古之人”实现长寿作为镜鉴,来告诉人们正确的养生之道吧。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古人的寿命问题,一直让现代人很困惑:
一方面,大量考古证明,上古人很多死于二三十岁,超过四五十岁的都很少。所以才有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人到七十古来稀”的感叹。
另一方面,自古就有很多长寿的传说,比如彭祖活到800岁……在异志类笔记体史料里,寿命过百都算是小意思。而且《黄帝内经》等也说,上古时期的人都能活到100多岁。那么,这是真得吗?
1、先来看看《黄帝内经》是咋说的
上古人都能活过百岁,是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大意是:黄帝问歧伯,上古人都能活过百岁,动作也衰老;现在的人刚过半百,就动作无力,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还是现在的人不会养生造成的?
歧伯答,上古懂养生之道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是歧伯答案的核心所在:取法于阴阳之理,调和身性之正术,饮食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太过操劳,所以形神X活到天年,过百岁离世。
对于为什么现在人活不过百岁,歧伯的回答也很明确,他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把酒当水喝,违反生活常理并习以为常,醉酒X,放纵精气,满意嗜好使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充沛的精气,不能控制情绪,只求得一时痛快,违背生命的快乐正途,生活没有规律,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2、上古人都能过百岁表达了什么思想
看过《黄帝内经》的原文,我们应能懂得“上古人都能过百岁”表达了什么思想——人要回归天性,保持身心清净,袪除杂念,体内气血充足而顺畅,精神饱满而舒畅,起居作息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这就能保证活到天年。
天年是多少岁?古代医学认为是100岁—120岁。也就是说100岁刚够天年的资格,由此来说,“上古人都能过百岁”没啥惊奇的。现代医学研究已有结论:按哺乳类动物生长期5至7倍的研究成果,生长期25年的人类终极寿命应是125岁—175岁。
这样算来,《黄帝内经》的说法真没错!但为什么现代人多数活不过百岁?答案在《黄帝内经》中有:“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X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心志安闲少X,情绪安定不焦虑,劳作而不疲倦,真气顺和,随欲而安。吃什么都香甜,穿什么都满意,根据习俗生活,地位高低都不倾慕,这就称得上朴实。不管什么爱好X都不过分关注,不管什么X之事都不能乱心。笨人、聪明人、有才干的和没有才干的人,都不受外界干扰而焦虑,这就符合养生之道。所以,活过百岁而动作不老,是因为掌握养生之道而不受邪气危害啊。
3、古人到底有没有长寿过百岁的
作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很多人用它来修身养性,求得健康长寿。通过修和养,古人认为人可以长命百岁。X说:“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是说100岁虽是大限,但只要修养X,活1000岁也有可能。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对此持肯定态度:“道养得理,上可寿千岁,下可寿百岁”。相比起来,彭祖老人家就保守了:“养之得理,常寿120岁。不得此者,皆伤之也。少复晓道,可得240岁。复微加药物,可得480岁。”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全是胡言乱语,还活1000岁?身边多少人还没熬到退休就咽气了。你古人兵荒马乱的,还缺医少药,就不信你能活那么大,你就吹牛吧……且慢!谁说古人都是短命的?现在就来看看有确切记载的长寿古人都有谁吧:
南越王赵佗100岁、东瓯王驺摇160岁、汉丞相张苍100岁、魏文侯窦公180岁(据《汉书》);冷寿光160岁(据《后汉书》);魏神元帝拓跋力微140岁(据《北史》);魏朝侍中罗结170岁(据《魏书》);朝散大夫甄权130岁、白香山“九老”X爽136岁(据《唐书》)。
还有大量近百岁的人:东汉名将马融88岁,孙吴大将吕岱96岁,隋唐名士虞世南81岁,唐朝名将李靖79岁,唐将名将郭子仪85岁,书法大家柳公权88岁,著名诗人杨万里83岁,著名诗人陆游85岁。《明史》中的长寿者更多,有94岁大学士刘健、81岁谢迁,85岁沈鲤、98岁的尚书魏骥、93岁的王恕、85岁马文升、81岁刘大夏、97岁陆X、97岁的侍郎刘淳等。
正史中还记载了普通百姓中的长寿者:《南史》载,穰城(今河南邓州)有老人240岁无法进食,每天只能喝曾孙媳妇的乳汁。荆州上津人张元始160岁仍膂力过人,97岁时还生下一子。钟离人(今安徽凤阳)顾思远120岁,生有12个孩子都老死了,只有小儿子还活着,已经60多岁。
上古时有没有人活过100岁?说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很明确了:有!因为现代基因研究,人的寿命长短与染色体的端粒长短有关,而端粒酶的也被认为是打开永生之门的钥匙……
虽然,这个研究结果还有争议。但是没有争议的一点是:人类的基因是自古传承下来的,现代人所带有长寿基因,也是从上古传下来的。那么,你说上古人是不是有活过100岁呢?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其他网友回答
真的或假的,讨论的意义不大,但是古人应该没有现在人这么大的妄想和杂念,虽然生活条件没有这么好,物质基础没有这么丰盛,但是东西少了不一定是坏事情。
黄帝内经说人做事要专心,要一心一意,例如吃饭,就全神贯注吃饭,精神集中,充分调动全身精气神来消化你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而现在人经常一心两用,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消化不良不用说,囫囵吞枣极大影响肠胃的功能。
交通工具发达后,以前古人去一个地方要走上一个月,现在有飞机,火车,汽车,人就像永动机,一天24小时都费脑,都在干活,做计划安排,消耗相当大。
现在普遍人都营养过剩,身体的负担相当大,导致许多富营养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极大影响了健康,许多人都是靠药物维持,身体根本不健康。长寿也是苟且活着的,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累,主要是心累,并不是身体的劳累。心灵没有寄托,妄想不断,隐形消耗人的元气,缩短了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