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韩信为何会落得身死的下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优质回答:
刘邦打下大汉的天下,作为“汉初三杰”的韩信,曾立下不世奇功。韩信用背水一战的策略,击败赵军20万;又用十面埋伏的计谋,X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他是“国士无双”,可最终韩信最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里,真印证了那句谶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落得悲剧下场。
天平倾向哪端?他是重要级砝码
在楚汉争霸赛的后期,韩信的位置至关重要,他是刘邦和项羽争取的对象。双方此时就如平衡的天平,他这枚砝码投入哪一端,都是此方如虎添翼。
双方的说客武涉和蒯通的意见不谋而合,他们都说:“当今二王这事,权在足下。”韩信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刘邦对他有恩,于是对项羽的说客讲:“当年项王给我的官太小,而汉王让我做大将军,给我十万大军指挥,而且困难时,汉王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自己的饭菜给我吃,我不忍心背叛他,那样对我不祥呀!”
功高震主,刘邦突袭
刘邦打败项羽之后,韩信自立齐王,刘邦大为不满。在刘邦的心里,韩信本已对他构成威胁,所以要设计图之。蒯通跟韩信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但韩信还是防范不够。
刘邦来了一次突然X,夺走了韩信的兵权,把他打发到下邳当楚王。
天子巡狩,意在何为?
韩信一直是刘邦的后患,就在韩信当楚王的第二年。刘邦假称出去打猎,从洛阳来到陈丘,在诸侯们夹道相迎之时,兵士当韩信秘密逮捕,理由是有人告他谋反。
当初韩信听到天子巡狩,要经过他这里时,心里就非常慌乱。就觉得此事不大对劲,如果举兵X,又想天子未必是来X自己的。
当刘邦令人把韩信捆绑后,韩信长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这一招暗度陈仓是陈平之计,他知道用刀枪相见的办法,未必胜得了韩信。这次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改封他为淮阴侯。
妇人之仁VS不仁之妇
在“天子巡狩”之时,韩信还做了一件卖友求荣的蠢事。钟离眛将军是韩信的好友,是昔日项羽的旧将,但是刘邦痛恨的人。韩信为了X刘邦,竟然杀死钟离将军,但刘邦眼中最大的敌人是韩信。
汉十年,刘邦亲自率军是平叛陈豨之乱。韩信托病没去,在家里准备X之事。消息被家人告知了吕后,吕后和萧何谋划将韩信骗来,将其杀死。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刘邦平乱归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且喜且怜之”。
启示
韩信是有勇有谋的军事天才。他把利益看得太重,在项羽和刘邦手下都服务过,眼中只以利益,谁给他的官大就跟谁。他为了保护自己,杀掉了自己的好友,这也是不义之举。凶相必露,他最后还是走上X的不归之路。
历史上越王再复仇之后杀了文种,他没有引以为戒。蒯通对他的劝告他也没有听。
——————————————
补充: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一般指汉初三杰的淮阴侯韩信。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其实是咎由自取!
一直以来,韩信的遭遇都被认为是刘邦过河拆桥的强有力证据。韩信作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战功赫赫。在被刘邦登台拜将之后,先是练兵定制,为刘邦训练出一支足以反攻中原的大军,为刘邦争霸天下打下了基础。
而在楚汉相争期间,韩信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击败章邯,帮助刘邦还定三秦。后又领兵东进,“木罂缻渡军”奇袭安邑,平定魏地,破魏国,虏魏豹;背水一战诛成安君,活捉赵王歇。
之后一路向东,平赵、降燕、定齐,并在灭齐一战中,以断河计大破楚军二十万,项羽麾下第一战将龙且战死。最后韩信与刘邦、彭越于垓下合围楚军,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刘邦自此赢得了楚汉之争,问鼎天下。
单从军事角度而言,韩信之功劳,无人可比。用其谋士蒯通的话讲,那就是“功无二于天下”。
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下井陉,诛成安君之罪,以令于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数十万众,遂斩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略不出出者也——《汉书》
然而这样一位对汉朝有着开国之功的大功臣,最终却是没能得到善终。他先是被刘邦一贬再贬,后又被吕雉诛杀于长乐宫钟室,三族被夷。
单从韩信的功劳和结局来看,就是一个典型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也因此背上了一个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坏名声。但事实上,刘邦并没有那么坏,当初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都还过得不错,比如张良、萧何、曹参等等,甚至于背叛他的卢绾,刘邦都还善待其家眷。
所以,关于韩信的结局,还需要从他自身找原因。
古来为臣者,“忠诚”都是最重要的,至于能力这些特质,那都得放在后面。所谓忠诚,那就是要绝对的听话和服从,时刻以主子的利益为先。显然韩信并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首先从自我出发的人,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刘邦。
比如说,当初韩信背水一战击破赵军,接着平定赵地,降服燕国,名动天下。此时他做了一件非常值得玩味的事情,就是让刘邦立张耳为赵王,以稳定刚刚打下的赵国。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服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史记》
这件事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张耳本就是当初跟着武臣一起X赵国的元老,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他也是被封为常山王,属于赵地诸王之一。而且张耳和刘邦有旧,他当这个赵王合情合理。
然而,为张耳请封这件事,不该韩信来干。毕竟刘邦才是老大,韩信只需要报功,如何封杀赏部下,那是刘邦自己的事儿,韩信此举无疑是僭越了。
至于韩信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可能是他确实不懂这方面的人情世故。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因为在破赵一战中,他韩信才是主将,功劳比张耳之高不低。那么既然张耳都被封了赵王,他韩信的封杀赏难道还会差?
类似的讨价还价,还有一个“假齐王”事件,其中韩信的表现更加露骨。话说韩信在平定齐国之后,就派使者找到汉王刘邦,请求刘邦封他为X齐王,以此来名正言顺的X齐国,稳定局势。
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史记》
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大军围困,韩信作为属下,第一件事不是商讨如何帮刘邦解决困境,而是向刘邦讨要封赏。着很明显就是在和刘邦讨价还价,刘邦当时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他和项羽正处在一个焦灼的对峙局面,自己如果不答应韩信,万一韩信坐山观虎斗,或者倒向项羽一方,那么自己可就是万劫不复了。于是他只能答应韩信,而且还封了他真齐王。
当然,围绕着“假齐王”事件,韩信还给刘邦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印象。比如在韩信攻打齐国之前,刘邦帐下谋士郦食其已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归汉。韩信可以调转大军,来帮刘邦对付项羽。可是韩信却并没有理会郦食其和齐王的盟约,自顾发兵攻打齐国。虽说齐国最终拿下来了,但郦食其也因此被齐王烹杀,而刘邦更是因此背上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声。
总而言之,韩信让刘邦丢了面子,更感到了威胁,刘邦对他早就不满意了。只不过,当时正值楚汉相争之际,刘邦需要韩信,只能暂时妥协。等到楚汉战争结束,天下平定,刘邦自然就会开始收拾韩信。
当然,最开始刘邦并没有想要杀掉韩信,他只不过是拿掉了韩信的兵权,将其囚于长安城。但是,这并不代表刘邦就彻底放下了对韩信的忌惮。从楚汉战争中韩信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眼中没有忠诚可言,其之所以为刘邦效力,动力完全来自于加官进爵。
换句话讲,他就是一个打工的,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儿。项羽不给他升职加薪,他就跳槽;刘邦起初也不重视他,他也想跳槽。后来升职加薪了,又觉得刘邦给的待遇不够,想要更好的待遇,那就以离职相威胁。对于老板来讲,这种员工始终是不靠谱的,一旦某一天,自己给的待遇,再也无法满足他的期望,那么他依然会跳槽。
所以,对于刘邦来讲,韩信始终是一个威胁。他不是不想杀韩信,只是没有借口罢了。恰好后来陈豨反叛给了刘邦杀韩信的借口,不管韩信有没有真的参与进来,只要他和陈豨曾经有联系也就够了。
大家总是在怪刘邦忘恩负义,却忽略了韩信的卑劣手段。原本韩信想要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想法是没错的,但是他不该用这样的手段去要挟刘邦。
关于这一点,司马光对韩信评价得很好:
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 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大致意思就是你韩信既然用了市井小人的手段为自己谋利,又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对你君子相报呢?
当然了,这倒不是韩信的人品有问题,而是他的观念太落伍了。如果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像韩信这种做法,再正常不过。形如商鞅、苏秦、吴起等等这些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家国观念束缚,想的就是要为自己牟利。当我做出了贡献,那就应该得到封赏,最终裂土封王,成为一代诸侯。
但是到了刘邦这里,时代已经变了,在秦始皇的开启了帝国之路后,帝王们需要的就只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耿介诚臣,而不是韩信这种以功业为筹码,和皇帝讨价还价的打工仔了。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于西汉初年就被人评价为“功高无二,略无世出”,大意是他的功劳再也没有第二人可以相比。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但对当时的韩信而言,也许就是取死之因了。当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自刎乌江以后,韩信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先是改封楚王,然后又遭到诱捕降为淮阴侯。“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再度上演。汉高祖十一年,吕后将这位一代名将诱骗至长乐宫,诛杀于钟室之内。
韩信的因素
不谙人臣之道
有人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形容韩信之死,“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此话诚然不假,但并不足以概括其落得身死族灭下场的全部之原因。首先,韩信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谙人臣之道。而对于身处帝制时代的功高之臣,懂得收敛锋芒,主动化解君主的猜忌,才是可以保全身家的明智之举。如刘邦最信任的萧何,尚且需要用自污的办法来让刘邦放心,何况韩信这个“外人”呢!
早在平定河北之时,韩信的诸多行为就已经令刘邦很不爽了。大军直取燕赵以后,身为臣子的韩信竟替同僚张耳向刘邦请封赵王。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这段历史时仅仅一笔带过,可这种反常行为仍旧令人很是不解。如何封赏臣下,尤其是否封王这种事情,那是刘邦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不是韩信这个大军主帅。韩信如此做除了越俎代庖,未免还有些慷他人之慨的意味。
从表面看,韩信这么做既无利可图,又平白招惹刘邦嫉恨,实在有些蠢的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他替张耳请封赵王,其实还另有深意。《史记选注集说》中给出了答案,“信之请立赵王,是自为封王之地也”。也就是说,替张耳请封不过是场X,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图谋为自己封王。
古人常说“利令智昏”,就是如此。为了能够封王,韩信先恶心了一把刘邦,但这还不算完,直到攻取齐国以后,不马上救援被楚军围困于荥阳的刘邦,反而为自己请封“假齐王”,气得刘邦破几乎吐血。
“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可以见得,随着战功越来越多,韩信越发骄矜自傲,心态变化已非人臣应有。当天下尚未平定之前,刘邦或许可以容忍韩信的种种“非臣”之举,可一旦“狡兔X,飞鸟射尽”,试问哪位君主还能容忍此类臣子?
心有异志却大志不足
说起心怀异志,有人一定会说,韩信曾先后拒绝了武涉、蒯通让他背叛汉朝的劝告,足以证明他对汉朝是忠心的。拒绝蒯通时,韩信曾说:
“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但是,我们分析一个人物,不能只看他说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做过什么。
韩信率领重兵平定赵地时,刘邦被楚军围困于荥阳。韩信援军迟迟不至,逼得刘邦带人北上,冒充汉使,亲自夺了兵权返回荥阳。而在灭齐之后,刘邦仍旧被困荥阳,韩信还是没有派兵解围,反而欲自立为王。
此类按兵不动的例子还有很多,即便韩信确有不得已的理由,可在刘邦看来,此人已然心怀异志,早晚必除之。
蒯通劝说韩信时,曾说过很透彻的一番话,言明了韩信尴尬的处境。
“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以韩信的才智,经过蒯通一番点拨之后,怎么可能不清楚自身的处境?但终究没有选择明目张胆的背汉,无非是在犹豫和侥幸中认为刘邦“终不夺我齐”。可事实恰恰与韩信的期望相反,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就夺了他的兵权,并改封到楚地为王,接着又借故诱捕押回长安,降为淮阴侯。倘若他早做准备,在楚汉大战时放手一搏,鹿死谁手便未可知了。
以此足见,韩信敢于弄一些不甚明显的小动作,却不敢在关键时刻有所决断,当是心有余而志向不足。
性格有缺陷
韩信虽然长于带兵,但却短于权力斗争,这与他性格上的缺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面对狡猾的政治对手时容易进退失据,对瞬息万变的局势又常常显得优柔寡断。如刘邦打算诱捕韩信,韩信却心怀不切实际的期望,打算用钟离眛的人头换得刘邦的谅解。钟离眛临死时,告诫他,就算用自己的人头去讨好刘邦也不会有好下场。这些话对韩信的内心是否有触动,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但韩信当真带着钟离眛的人头去见刘邦。而刘邦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当场下令将其捕拿,押解回长安。如此进退失据,又岂能是老辣而狡猾的刘邦对手?
原本韩信有机会能走的更远,可惜机会往往又稍纵即逝,稍一犹豫就可能失之交臂。当年,楚汉大战时,刘邦与项羽打的胜负难分,精疲力竭。武涉与蒯通均向韩信献过三分天下的计策,他不听武涉之言可能是因为武涉乃项羽派来进行策反的说客,立场有所不同。然而,蒯通是他忠心耿耿的谋士,却仍旧犹犹豫豫,难以决断。
其时,韩信若取上策,占据齐国之地,割大弱强,以立诸侯,当可大有一番作为。若取中策,坐山观虎斗,或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可惜,他偏偏优柔寡断,取了下策,助刘邦击败项羽,最终失去了可以自恃的筹码,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刘邦的因素
忌惮韩信的“功高略无世出”
蒯通在劝说韩信背汉时,曾指出了他的尴尬处境。由于功高难赏,威势震主,无论楚汉,哪一家得了天下都不会容得下他。实际上,蒯通也指出了刘邦最终对待韩信的态度。在刘邦看来,帮他打下了半个天下,又时常表露出“异志”的大将,不但不是功臣,反而是极大的隐患,如何将这个隐患稳妥的除掉,才是消灭项羽以后首要面对的问题。
刘邦对韩信的忌惮并非在出现在他尾大不掉之后,早在韩信征伐诸侯之初,就已经露出了一些端倪。如灭魏之后,刘邦马上就调走了韩信的主力军队赴援荥阳。紧接着,灭赵之后也是如出一辙,刘邦甚至亲自迁往韩信军中,趁着他没起床,就调走大军主力。每一次抽调韩信的军中精锐,时机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与其说是荥阳战场形势吃紧,不如说是对韩信的一种提防,提防他的实力过于X。
老辣狡猾的刘邦不会完全相信任何部下,前文说过,连萧何都要用自污名节的办法来取信于刘邦,它的小心翼翼正好诠释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相比与萧何的沉稳老练与忠心,韩信给刘邦的印象显然更多是骄矜与异心。萧何如此小心,尚且不能完全消弭刘邦的猜忌,韩信在政治上表现过于幼稚,又有着“功高难赏,威势震主”的原罪,又怎么可能让刘邦放心呢?
自项羽死后,刘邦之于韩信恐怕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才能剪灭其羽翼,将这个为汉朝立有不世之功的大将像鸟一样关进笼子里才能稍稍安心。
所以,当刘邦听说吕后诛杀韩信的消息以后,才会且喜且怜,喜的是除去了心腹之患,怜的是如此股肱之将落得身死族灭的惨淡下场。
为后世子孙计
汉朝消灭项羽,平定天下那一年,刘邦已经是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作为皇帝和父亲,他都不得不为身后事提前做准备。彼时,嫡长子刘盈还不满十岁,一旦刘邦不在了,那些为他打天下的诸侯王,一个个骄悍难驯,未必会甘心奉一个孩子为主。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异姓诸侯王一个个被诛灭。即便如此,刘邦仍旧不放心,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自知伤重不起,便刑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有违此者,天下共诛之”,以此保障天下永远是刘姓的江山。
因此,异姓诸侯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韩信,自然便在诛除之首列。
总结与启示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韩信虽然在政治上很幼稚,没能把握住时机奋力一搏,但如果他能深悉君臣相处之道,未必不能摆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为子孙保住一场富贵。此外,尽管刘邦刑白马盟誓非刘姓不王,可异姓诸侯X是有一条漏网之鱼,那就是长沙王吴芮。吴芮的幸存除实力较弱的因素,还有很重要一点,他与萧何一样,都深谙人臣之道。一方面,吴芮侍奉刘邦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另一方面主动将土地让给刘邦诸子,还把精锐士卒分给刘姓诸侯。如此,长沙国得以在刘邦深重的猜忌中得以保全,传四代,因绝嗣才除国。
当然,吴芮的自保之法未必适合韩信,历史也没有假设。从齐王到淮阴侯,直至身死族灭。韩信留在青史之上的,既是悲剧,也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