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说明时间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网友提问:

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洞是不是时光隧道?

优质回答: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本来是出自东晋虞喜作的《志林》,说的是王质在信安山看到一间石室进去看到两个小童在对弈,一场棋没下完,手中拿着砍下的木材已经腐朽了,他赶忙回家,结果发现家乡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他所认识的那样了。

这件事记载于东晋时期,如果是真实的话,那么,王质有可能是公元前的人,并且原著中也不是说世上已千年,而是:遂归,乡已非夕。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一个事情是,他肯定是经历了时空穿越,虽然“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想要形容人巧遇神仙,和他们在一起一小会,再回到人间,人间的时间早已经过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也是说人类和神并不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但是放在今天来理解,这种巧遇用科学解释不就是人类不小心走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然后时空变换,回不到过去,可能真的就是时光隧道。

然而另外有一个问题,两个小童是不是神呢,我觉得可能是外星人,但有可能就是普通人,只是和我们所处的维度不同,为什么呢?要注意,进入石室后,王质再出来,只是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改变,王质本身是没有衰老的,那么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石室本身是时光机,可以很快的穿梭在时光隧道中,到过去到未来,那么如果真是时间过去一千年,那么他极可能是公元前1300年附近的人,也可能是公元1300年附近的人,另外一种情况,石室是时光机,但是并不能穿梭于时光隧道,而只是将石室中的时间变得十分的缓慢,几乎静止,这样也可以解释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当然这仍然只是个人猜想,这样的事件我们把他当成志怪故事看就行。

其他网友回答

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洞字意义,首先要搞懂古人说的这句话的整体意义。别想得太复杂,实质很简单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透彻地搞懂某一事物的本质规律,就不会感觉时间过得慢,而是太快了。

就好象在世间过了很多年而在这一事物上的探究时间才一天一样,似乎进入了另一空间世界。这句话是在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也说明了要获得真知的不易。这样就易明白这个洞字并非真正的时光隧道,而是洞悉的意思。[呲牙][呲牙][呲牙][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洞”应该是人们想象中的另一种境界。在几十年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个买药草的人,他有时不忙的时候也和我们村上的人说说玩玩。他说他的家在马陵山,马陵山有个三仙洞,解放战争的时候,曾经是我军的指挥部。为什么叫三仙洞呢?这个神仙洞原来只有两个神仙,一个过路人来到山上,看见两个老者在洞前树下下棋,过路人就停下脚步来看下棋。看了一会儿,感觉口渴,就把两老者的茶壶拿起来喝了几口,又继续看起来,山上的草一会儿青,一会儿黄。又过了一会儿感觉时间长了,想回家,就和两个老者辞别。他来到自己的村庄,也不知哪家是自己的,村上的人都不认识,就说了自己的姓名,有个村上的人说自家祖上有个老X,叫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相传十几代了,怎么能是你?他没有办法,就回来找这两个老者,从那以后,两个神仙变成了三个神仙,这个神仙洞就叫三仙洞了。

这个故事不可能是实事,但却能反应古人对当时社会的认识,这种隔世之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平不得志,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屡试不中;X失意,遭排挤,被打击,削官为民……为此愤愤不平,悲观厌世,于是就会产生一种脱离实际的逃避现实的心理,突发奇想,向往一个极乐的境界,以此来达到一种心里满足。刘禹锡的“到乡翻似烂柯人”,就是引用晋人王质上山打柴的典故,来表达这种隔世之感。这个典故和我说的这个“三仙洞”故事相似,其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差不多,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个境界就不同了,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表现刘禹锡重新振作的精神!这是不同的地方。

(三仙洞我没有去过,有没有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一个买药草的人说的,感觉很有情趣,写在这里的。如果我说的不对,请知道的大师告诉我!提前谢谢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