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隐居深山的高人(古代真正的隐士)

网友提问: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优质回答:

自古至今,都有一种人,他们明明很想被人赏识,为人所用,却表现出一副不求名利,退隐隐居的样子,其实这些人只是待价而沽而已。

所以,这些人虽然一直自称隐士,其实根本没有真的隐居。

隐居只是托词而已,他们实际上一直都活跃在圈子里,换句话说,他们其实只是住的远了一点而已。

为什么要住的远离世人,去那些不方便的地方呢?

因为这样就会变香啊!

这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炒作。

当事人都热衷名利的时候,他表现出厌恶名利,一下子就从人X中脱颖而出,收到其他人的关注。

而且古代崇尚君子之风,这些人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身家提高了。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出名了,住的再远,都会有人来拜访,来结交,因为人们也想通过他们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人脉关系。

那么这些人怎么知道天下事的呢?

通过和人交换信息。

友人拜访是很大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拜访,就是信息的交换。

还有家里书童等人下山采买物资的时候,顺带带回来的消息。

其实只要想知道,信息又怎么可能隔绝呢。

比方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其实诸葛亮根本就没有隐居,而是待价而沽。

诸葛亮的友人隔三差五就会去找诸葛亮侃大山,下棋,论天下事。

诸葛家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家,这是早就计划好了的政治规划,在这样的家族下,诸葛亮怎么可能真的隐居。

所以,刘备去找诸葛亮,诸葛亮还要刘备三顾茅庐,除了考验刘备的决心外,还为了把这出戏给演完,好顺利过渡。

真正的隐士,并不需要形式上的隐居,所谓大隐隐于市,即便是在嘈杂纷繁,人来人往的闹市,真正的隐士都可以泰然隐居,安之若素。

真正的隐士更不会去谈论天下事,不是他不知道天下事,而是他根本不愿意去关心天下事,他是出世的人,怎会再去入世。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答:因为古代大部分的隐士不是真的隐士,只是假装成隐士的隐士。

大唐有一个词,叫终南捷径,你可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说是唐代的卢藏用早年考取进士之后,他一直都没混到一个他想要的差事。于是,他就跟他老哥卢征明一起隐居终南山了。他的目的不是真的当隐士,而是通过这事情来炒人设。因为李唐皇帝都比较好道,对这种隐居山林修道的士人也比较厚爱吧。然后,唐代的贵戚们跟风之下,这些隐居山林的士人在他们那里也比较受欢迎。所以,卢藏用走了这条道之后,他确实很快得到了提拔。若干年后,司马承祯想要隐退离开长安,去天台山。然后,卢藏用建议他去长安边上的终南山。司马承祯暗讽他说:终南捷径,不太合适我这种诚心想要修道的真道士。说白了,唐代的终南山里聚集一堆假隐士,真官迷。这些终南隐士如卢藏用这种,他能不通晓天下事嘛,他又不是真的来修道,他只是过来炒作一下隐士的身份。

不过,有一说一,卢藏用其实不去炒作终南隐士这个名头,他的仕途也不会很差的。因为唐代进士很难考的,X进士之后,一般获得差事相对举明经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好的差事。再来,卢藏用是刑部尚书卢承庆侄孙。这么说吧,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世家子,他正常当官,熬年份,到一定的岁数,也能升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官职。只是走终南捷径后,给他的仕途提一个速度,顺带助了一把力,以至于他四十岁不到,就当上了礼部侍郎了。

真要是布衣出身,其实走了终南捷径也没有卢藏用的那个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答

据考证,隐士多隐居在终南山中。

大汉朝以后就已无隐士,真隐士您无从得知。

有想法的隐士,深山里面有高人,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便说明很多。故隐士能知道天下事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