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在写枫桥夜泊诗的情景(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意)

网友提问: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如何让诗词极具画面感的?

优质回答:

一千年多以前,一个落魄书生载酒行,在舟行苏州的时候,写下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一个落榜的儒生,经历了那夜的辗转难眠,和着寒山寺的钟声,将自己的落榜之痛、羁旅之愁和身世之悲,融入到了那“霜满天”的夜色里。

本来希冀着通过金榜题名“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张继,不曾想自己落榜后的赋诗一首,却成为千古绝唱,甚至流传到日本,进入了日本的教科书。这首诗,会令无数人动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极其富有画面感,能直击人的内心,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1. 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密集连续出现,勾勒出“枫桥夜泊愁眠”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仅仅有二十八字,却出现了九个种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以及无眠之人。如此密集而连续地出现这么多的意象,能够迅速在读者脑海里形成画面感,这就是名词意象的巨大张力。这种白描手法的运用,就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造成的艺术感染力,仅用具体可感的名词意象叠加,就能达到传情达意的理想效果。这些名词意象,选取的多是生活里的常见之景,通俗易懂,无需深挖背后的抽象概念。

而这些意象的运用,又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通过了诗人自己的排列组合,营造出空灵而旷远的意境。月落霜满,乌鸦夜啼,两岸的枫树随风摇曳,江上的渔火明明灭灭,一切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而今夜无眠的诗人,听着寒山寺的钟声,咚咚到天明。

2. 采用动静结合、明暗搭配和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艺术手法,传达出幽寂与凄凉之感。

一首诗要具有画面感,必须要“有声有色”,就像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枫桥夜泊》,静中有动,在月色的笼罩下,乌鸦啼鸣,钟声回荡,使得江边的景色不再单薄乏味,而是有了诗意的律动之美,烘托出黑夜的孤寂与悲凉。

而月落乌啼江枫耸立的昏暗,与江舟之上渔火燃起的通明,形成色彩上的反差。一升一落,一明一暗,诗人从月亮升起到月亮落下的辗转难眠,精妙地传达出来。那缕缕忧愁,在江枫与渔火的“对愁眠”之中,荡漾开来。诗人这种动静结合与明暗搭配的艺术手法,离不开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月落江边、白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意象都是视觉感官,而乌鸦夜啼、与夜半钟声则是听觉感官,所见所闻带动的是所感所想,诗人的孤寂与忧愁之感,充盈在字里行间。

尤其“霜满天”的描写,不只是视觉,还有触觉。夜霜布满天空,这看似是诗人的夸张描写,其实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因为白霜与雾气在黑夜之中氤氲,月落之后沁入诗人的身体,有刺骨之寒,正恰似繁霜布满夜空,传达出深秋之夜特有的幽寂与凄凉之感。

3.利用了电影的写实手法,远景、近景与特写相互切换,画面极其富有层次感。

张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由远及近的表现方式,就像我们现代电影的艺术手法。镜头拉开,远景是江月渐渐下沉,两岸的江枫笼罩在朦胧的秋夜里,白霜满天;而远处的寒山寺,在江水与月色的掩映之下,更显古朴与苍凉。

画面逐渐推进,近景是一艘客船在江边停泊,渔火明灭,传达出灯火可亲的温暖。随之镜头移动,定格在这艘客船上,一个儒雅的书生,辗转难眠,于是听着不远传出来的钟声,凄然独坐,黯然神伤。

4.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情景交融中抒发诗人的羁旅之愁与身世之悲。

诗人并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状物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将金榜无名的哀痛与羁旅漂泊的愁苦,倾注在了茫茫夜色里。月落乌啼,白霜满天,如此悲凉凄楚之景,恰似落魄书生饱经风霜的内心写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江枫渔火,相对愁眠,愁的不是江枫与渔火,伴的也不只是江枫与渔火,而是满腹愁肠的诗人,辗转难眠的诗人。寒山寺外,钟声回荡,穿越了历史的风尘,一声一声传到客船,古朴而苍凉。哪是“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是“夜半钟声入客心”啊。总之,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落魄书生夜泊枫桥的难眠图景。在秋江霜月夜里,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失意文人的悲伤,充满了身世之悲与羁旅之愁。在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寂寥与凄美。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张继的《枫桥夜泊》非常有名,不但在咱们国家有名,还在日本被奉为神作。日本人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写了哪些作品,但是这首诗是一定知道的,就像咱们的《咏鹅》一样,童蒙初开的日本小孩就要学习这首诗。

这和诗僧寒山拾得有关,也就是后世所封和合二仙,这里面有些曲折的渊源。

拾得和尚和寒山和尚是好朋友,在国清寺期间,两人一起讲经论佛,吟诗作偈,不拘形骸,算得上贫贱至交。寒山病死枫桥镇后,拾得去了日本,全力传法,成为一代佛学大师。寒山的诗借助拾得的推动在日本流行起来,他们那种简单直白,却有佛理深意的诗广受日本人喜爱,寒山的名声逐渐超过拾得,两人的诗合称为“寒山诗”,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对日本后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其实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寒山诗着实浅显,可是日本人当时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啊。而《枫桥夜泊》因为日本人对寒山寺的朝拜而流传到海外,同时让他们见识到寒山诗之上的作品,一时惊为天作,成为他们的必读作品。

《枫桥夜泊》的孤寂,萧条之美非常契合日本人“X与刀”的性格,他们面对死亡,荒凉,寂寞的那种热爱,能在这首平静、孤独的诗中得到纾解。这种X根性,寒山的间接推动,文化皈依感的崇古这许多因素集合起来,形成了日本人对这首诗的热爱。

而实际上,这首诗即便在英雄辈出的盛唐,也算得上一首上乘之作。

回到题主的问题: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如何让诗词极具画面感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直接,那咱们回答也不要拐弯抹角。

这首诗为什么极具画面感?因为写得好啊。

为什么说他写得好,因为他在合平仄的规则之上写出了意境。

而什么是诗词的意境?意境就是指诗词的意象表达出来的境界。

所以,归根结底,这首诗好就好在意象的堆积盘活了整首诗的意境。意象不但选用合理,相互之间的构建也巧妙地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境界。我们看他选取了哪些意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七绝。格律就不分析了,没有出律。而七绝的文法我们也讲过,首句、承句一般写景交代环境状况事由,第三句转换,第四句继续发散。

所以,意象堆砌的重任肯定就是在前两句。而这首诗的精华也确实就在这。诗人在这两句选取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不眠人”这六个意象进行了密集堆砌,但是并没有让我们有意象过多的臃肿感,反而在清冷的景色下带出整首诗的诗眼(愁)来。

为什么张继堆砌意象就好,我们今天很多诗人堆砌意象就惨不忍睹?

这就是高低手的区别,我们拿一大把颜料只会瞎鼓捣,高手拿一大把颜料就能泼墨出一条龙来。我们仔细观察张继选用的这些意象,虽然都是独立意象,却内含逻辑。

这一点非常重要。逻辑是解决无用词汇堆砌的根本办法。

“月落”是时间,月亮落下去,同时描写了月色。“乌啼”是时间引起的,凌晨鸟儿起来了,同时描写了声音。这两个意象的选择,一明一暗,一动一静,却又有先后因果,是自然发生的,就好像我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没有半点拼凑感。“霜满天”,霜能不能满天?当然不能,所以这里实际上用“霜”代指寒凉,不但带入了霜的白茫茫形色,同时让人感觉整个氛围都清冷了下来。

意象多而不乱,有条不紊,这就是高手的手段。

“江枫”、“渔火”这两个意象好像并没有关系,但是同样是有颜色的,有光亮的。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这幅秋景真是赏心悦目,美得让人心醉。画面感就是依靠这些意象的颜色、光亮而活灵活现。但是这里的“对愁眠”又将“江枫”和“渔火”拟人化,这两种景致虽美,却因为忧愁而相对无眠。

这两句依靠密集的、鲜活的意象填满了读者的想象,脑海中自然就形成了一副秋江月夜图。不但画面感超强,而且一个“愁”字寓情于景,景中生情,实在是高妙之笔。

相比前两句,后两句就非常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从各方面描绘出秋夜孤客的情境,静夜钟声,却在这个时候响起,简直就是直击大脑,让人伤从中来。“夜半钟声”衬托出了夜的静谧,好像“空山鸟语”一样,因为有声而让安静更加安静,让诗人的悲愁感受愈加深重,难以言传,只可意会,意境就自然发散诗外,引人遐想了。

至于后世有些人考证出“月落桥”、“乌啼庄”、“江枫桥”和“寒山寺”对应,这就是吃饱了撑着,虽然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完全颠覆了千年来这首诗带给我们唯美的意境。

反正我是不信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诗有声音、温度、颜色、光线、空间、时间、距离,是一个立体的艺术空间,这些空间的要素构造了一个逼真的画面。

在月落的时间,有乌鸦啼叫的声音,满天的霜,既呈现了一个空间,又有身体温度的冷感,红色的枫叶对着桔黄的灯火,这是颜色,船里的人听到遥远的寒山寺传来钟声,这是距离感,近处的小船,稍远是江边的枫树,再远是姑苏城,更远是城外的寒山寺,下面是江,江上是霜满天的空间,仰望是空中的月亮,上下左右远近,这是一个立体的空间,远远传过来的钟声加深了这种空间感。

什么是画面感?就是读者身处其中,对诗描绘的景象有清晰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多方面造成的,声音、颜色、空间、冷暖等等,越能调动起读者全方面的感官,就越能体现画面感。

诗里表达的画面是作者的体会,作者提供了画面的要素,对读者来说,体验画面感有赖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读者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重构画面。

枫桥夜泊画意

其他网友回答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赋予景中,然后借助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霜,是月夜下的颜色,作者离开故土来到苏州,又是夜晚。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未来不知道会怎样的人生。作者眼中的月光是不是犹如寒霜一样,冰冷,茫然。

愁眠,是难以入睡的愁。江边的枫树和渔家的灯火,每天都是如此而并不是因为失眠而点着灯。作者借用还没有熄灯的渔家和反着渔家灯火亮光的枫树,表达自己的愁与失眠,表达自己面对一个新的城市和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愁眠。

寒,寒山寺本是一个寺庙的名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作者是借用了其中的寒,以景代情。

夜半,钟声,这些都是比较“丧”,比较抑郁的时候才有的景物。

作者X了众多景物当中包含的与自己心境相应的元素,组成了这样一首诗。这是很难的。

其他网友回答

夕阳黯然下沉,归鸦翻飞叫声声,寒树孤立田野,浓霜早早落在芦苇和草埂。岸边深秋的枫叶与船梢上的桅灯红影相对,就仿佛秋愁加上乡愁,愁煞船上远行人。……

这样的一幅水墨场景,亦诗亦画,难分诗画。吟诵的年代久了。几乎就成了古诗中离别的经典画面。

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应该也深受此诗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