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X?
优质回答:
这跟秦国培养继承人的制度有关,秦国对待犯罪了的宗室子弟,采取流放的方式做惩罚手段,这其实隐含一个秘密,那就是秦国的继承人很多都做过普通老百姓。秦孝公的父亲被流放30多年,秦惠文王被流放民间近X,秦昭王小时候被流放到燕国做人质,秦始皇曾经在赵国做了十几年人质,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秦国不会出现X,相比东方六国享尽荣华的宗室子弟,秦国君主更接近百姓。比如说近代的设计师,原来也是强烈反对土地承包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后来下放到了江西,做了几年老百姓,思想观念就跟原来高高在上的时候不一样了,变得真正理解老百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做一个X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他需要满足多项要求。
一、国内要有X生存的土壤。
X需要有合适的生存土壤,毕竟要想败家,起码得祖上阔过。秦国从秦孝公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显然没有产生X的安逸条件。秦国地处西北之地,资源物产并不丰盛。况且秦国建立初期,比秦国强大的国家比比皆是,秦国国君并不能安稳无忧,享受生活,所以很难走向X。范仲淹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二、需要有祸国的种子。
大概是出于某种需要,历代X都需要一个蛊惑引导他走向死亡的祸首。如周幽王的褒姒,商纣王的妲己。而秦国历代X都很不错,像宣太后这样的女强人更是为秦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X的出现本身就是个概率的问题
X王朝所谓的“X”比例其实并不高,因为记载历史的官员不会轻易把皇帝写成X。所以除了X之君,一般的君主都称不上X。
秦国虽然150年没出过X,可惜最终还是憋出了一个大X,秦二世一代就把祖先们创下的基业败光了。
其他网友回答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共是七代,扣除三个短命的秦王,也就剩下四个可以称为明君的,也就是秦孝公、秦襄王、秦昭王与秦始皇。其实战国时代X本来就不多,其他国家也不多。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秦国的相权特别重
秦国的君王,很多都是属于无为而治类型的,管管大政方针罢了,具体事务都是宰相负责。你说秦孝公干过什么事?无非就是支持商鞅嘛。
从商鞅开始,秦国的相权特别重。在商鞅时还不叫相,叫大良造,相当于宰相。商鞅死后,秦惠王时代,以张仪为相国,开始有“相”之名。秦武王时,设左、右丞相,以樗里疾为左相,甘茂为右相。秦昭王时,魏冉四度出任秦相,更是权倾朝野四十年,秦昭王就是个傀儡罢了。直到范雎把魏冉整垮了,以范雎为相。后来著名的宰相还有吕不韦、X等。
纵观秦国史,相权特别大,甚至有威逼君权之势。商鞅被杀,还不是因为威逼君权了;至于魏冉、吕不韦时,可以称得上是半个秦王了。
所以,历代秦王多数时间是无所事事的,最关键是选对宰相。
第二,在激烈竞争时代,X是比较少的
孟子不是说过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又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些话都是真理。
当一个国家有外患时,君主也闲不下来啊。秦孝公时秦国还不强,诸侯卑秦,要奋发图强;秦襄、秦武、秦昭时,秦国是强大了,但人家五六个要来打你一个,也得疲于招架啊。到了秦始皇,好了,秦国无敌了,荆轲还要来刺你呢,张良还要拿铁椎砸你呢,你能闲得下来吗?所以,有敌人,就有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人就比较不会昏了。
秦国在打仗的年代,越战越强,越战越勇,可是大家看看,秦国一统天下后,到秦二世就亡了。为什么呢?就是孟子说的,天下无敌了,“国恒亡”,因为你没有奋斗目标了。人一旦没有奋斗目标,就只能贪图享乐,就X了,最后就X了。
第三,制度对君主的约束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它能比较有效地约束君王的任X。
一个君王要变成X,一般是因为太任性,权力不受任何约束。比如是齐国也曾经很强大,齐威王、齐宣王都是明君,但到了齐湣王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齐国没有制度约束君主的行为。
比如说秦国的军功爵制,任何将领都得根据战功而得到升迁,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标准。大家看到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把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提拔为统帅,这就是赵国制度上的欠缺。在秦国,没有一个秦王可以这样做。因为一个将领在军中什么级别,都要靠积累战功才能达到,这种制度就确保避免像赵孝成王那种任X。这是秦国得以战胜赵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并非没有X,而是六国太水,太水。是不是X对大局已经没有多大影响了。
各国频频内斗,心怀鬼胎让秦国慢慢做大。
什么是X暴君明君?
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大臣进谏,皇上不听,这便算是X了?从谏如流便是明君?
没有这个说法。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只看到这个人坏,却没有看到他对平衡政治力量的作用,杀不杀时候未到。《天下第一》这部影视剧中有鲜明的描述:四大密探请杀曹正淳,皇帝不允。因为杀了曹正淳,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就是铁胆神侯了。朱无视杀了曹正淳,下一步就是夺权做皇帝了。
皇帝X吗?相反他很清醒。
昏招不断地秦惠文王
我觉得秦惠文王昏招不断。虽然秦国在他的治理下更加强盛,疆域扩大,甚至全盘收回了河西旧地,但是也让各国厌恶!他死后留给秦国面临的局面是,秦与各国为敌。
杀商鞅,让守旧势力甘龙杜挚之流死灰复燃,不够强硬,最终闹出咸阳X的丑闻。
先用犀首公孙衍,进攻魏国。魏国大败,被斩首八万,大将龙贾被生擒,史称雕阴之战。此战交恶与魏。魏国今不如昔,霸主地位不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崛起先拿大哥开刀,非常不妥。而且魏国大败,让中原各国惶恐不已,忌惮秦国,这就是各国合纵兵陈函谷关的切机。
后又用张仪,否定公孙衍的西进策略,决定东出。最后甚至X了他大良造的职位,公孙衍X去魏国。此事交恶公孙衍,公孙衍已经有攻秦之心。秦魏交恶。
实际上西进是老秦人很擅长的事,秦穆公进军中原失败,不得不跟西方的蛮族打交道,到秦惠文王已经一百多年了。公孙衍再次倡导西进,算不上什么高招但是绝非昏招。事实已经证明,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在张仪口中不值一提的蛮族已经是秦国的心腹大患了,宣太后不得不采用身侍义渠王的办法来稳住义渠国。 秦惠文王决定东出。
张仪的办法就是连横。连横也就是找盟友,但是张仪对各国都反复无常,他觉得各国在一起联合就是为了利益,只要利益一致就能合作,但是他忘记了人情的存在。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是反复无常失去信誉会让各国厌恶。张仪的策略让各国仇视秦国。于是公孙衍趁机组织五国攻秦,甚至也联合了义渠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也让各国看到合纵的力量。
进军巴蜀。巴蜀被楚国视为囊中之物,进军巴蜀交恶楚国,主力尽出国内空虚,楚国派兵攻打秦国蓝田,直奔咸阳。
图:昭襄王在位时期
张仪口头许诺把商於之地给楚国,换来楚国休战,但是张仪回了秦国就托病不上朝,一直等到秦军主力回咸阳,上朝之后又不承认给楚国的许诺。秦楚交恶。
燕国,子之X,秦国支持燕太子平,秦燕交恶。
秦武王继续东出,欺负周氏衰微,耀武扬威,举鼎而死。周天子震怒,周王组织联盟攻秦。
各国频繁内斗
虽然秦惠文王昏招不断,但是六国频频上当已经,错失了合力破秦的时机。
秦昭襄王才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奠基人,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远交近攻,对邻国鲸吞蚕食,疆域扩大,国力自然增强;
收拾义渠,宣太后委身义渠三十年,从内部瓦解了义渠国,大后方再无叛乱;
平定巴蜀,秦惠文王趁巴蜀相斗,用武力把这两个国家都征服了,但是巴蜀人并不安分,时时刻刻想着复国,秦昭襄王巩固了在巴蜀的X,让巴蜀成为了秦国的粮仓,征服各国的经济资本;
长平之战,干掉战国末年最有战斗力的赵国,赵国元气大伤只有自保之力;
六国频频内斗,齐燕争斗,乐毅伐齐,齐国差点灭国。燕国结盟秦国,不断攻打赵国。楚国,楚怀王客死秦国。齐国与秦国结盟,围攻魏国。秦国不断蚕食三晋,吞并二周,已经势不可挡了。
说白了昭襄王留给后代的是前所未有强大的秦国和被打残的六国。
国力相差太大,有没有X影响已经很小了。
因为秦国的各个君主,将军做梦都想着打仗,连年征战,六国根本没有机会休养生息。只要打仗,就阻挡不了秦国统一全国的步伐。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真的无法解释,只能说是天意吧。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一共经历七任国君,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这七人无一X,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关键是,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国实力碾压六国的时期,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他在位56年,期间打垮了赵国,蚕食了韩国,打怕了魏国,大大的削弱了楚国,利用五国伐齐,让齐国一蹶不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不可思议的是,秦昭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的继位居然是一个意外。当年,秦武王英年早逝后(这本事就是一个意外),秦国的大臣们为平衡局面,才选择远在燕国当质子的18岁的嬴稷继位,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会如此地有作为、对秦国的壮大贡献如此大。
大家说说看,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而到了秦始皇之后,秦国的运气在此前的七位国君中似乎用尽了,以致出了秦二世这样的X,导致秦朝15年而亡。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