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处死上官仪(武则天里的上官仪)

网友提问: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上官仪?

优质回答:

上官仪是上官婉儿的祖父,正是上官仪的冤死,改变了上官婉儿的人生轨迹。麟德二年正月,宰相许敬宗状告上官仪、王伏胜,伙同废太子李忠谋反。这件事的结果,李忠被赐死,王伏胜和上官仪,以及上官仪的儿子上官庭芝被处斩,家产被没收。上官婉儿及其母亲,被罚入宫中为奴。

上官仪谋反的证据,史书一个字都没有,按照武则天做事的风格,显然是个冤案。上官仪此时的官职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西台就是中书省,同三品就是宰相。此前,上官仪还有一个身份——太子舍人,那么,武则天为何要冤杀自己的儿子李弘的舍人呢?

表面原因,上官仪纯属受累于帝后之间的矛盾,活生生被皇帝高宗李治出卖了,背后其实还有更深的政治背景。

李治与武则天的矛盾

李治登基后,早把在感业寺“修行”的武则天忘差不多了,跟新宠萧淑妃腻歪得不行。这位萧淑妃仗着龙宠,完全不把王皇后看在眼里,王皇后血气倒流冲昏了头脑,决定从感业寺迎回武则天,结成“王武联盟”,共同对付萧淑妃。

面对王皇后的“好意”,李治没理由反对,他欣然笑纳。不过,武则天进宫后,“三国演义”的剧本,没按照王皇后的意图展开,她和萧淑妃鹬蚌相争,便宜了武则天。不久,曾经掐得你死我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双双死于武则天之手,凤冠戴到了武则天头上。

做了皇后的武则天,与李治像神仙眷侣,一个无影剑,一个X掌,二人密切配合,一连串的组合套路,把当初反对她封后的褚遂良、于志宁、韩瑗、长孙无忌、来济等一帮骨干重臣,或贬黜,或X致死。

与此同时,许敬宗、崔义玄、袁公谕等一批武则天的亲信大臣,纷纷走上枢要岗位。

显庆五年,李治突发风疾,时长头晕目眩,无法处理朝政。多年来一直作为李治助手的武则天,开始逐渐走向政治前台,代替李治理政:

“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渐渐地李治发现一个比他的风疾还要头疼的事,原先对他百依百顺的武则天,开始变得不听话起来,常常逆着他的意思安排政务!当李治试图改变时,他发现,大臣们往往听从武则天,跟他打起太极拳: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X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就在李治愤懑不已之时,宦官王伏胜悄悄向李治告发,武则天引道士郭行真入宫,行“压胜”之术。至于武则天“压胜”的对象是谁,史书没交代。巫术这东西历来都是“高压线”,基本谁碰谁死。当然,如果想干掉谁,给她加一个“压胜”的罪名也是惯用的手法,比如武则天就是用这个办法干掉了王皇后。

以武则天这种神来杀神鬼来杀鬼的魔性,很难相信她会对“压胜”感兴趣,十有X被对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重点是,李治发怒了。

李治生生把上官仪卖了

要不是风疾,李治恐怕早就对武则天下手了,现在居然主动往枪口上撞。李治打定主意,派人召来宰相上官仪。

上官仪父祖,在隋朝累世高官,他本人“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X进士后,被授以弘文馆直学士,擢秘书郎,深得唐太宗X的喜爱,成了御用文人:

“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

李治即位后,对上官仪同样很欣赏,先提拔他为秘书少监,又任命他为太子舍人,连续侍奉两任太子(前太子李忠和现太子李弘)。两年前,高宗又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三品,宰相。

随着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批元老级宰相退出历史舞台,上官仪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对李治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相位大多被武则天的亲信把控了,不可信了。

李治见了上官仪,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问上官仪有什么建议。上官仪也不废话,坦诚相言:

“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

陛下您太英名了,上官挺你!OK,李治很满意,那就烦劳你替朕拟废后诏书吧。

就在他俩满以为一切很机密,明天就可以对武则天来个突然X时,李治身边,早有密探把信息传到了皇后宫。武则天大惊,立刻摆驾直奔太极宫。

李治很有趣,见了武姐姐(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竟然吓成了孙子,听由武则天跟他一顿叨叨,一顿发泄,一顿抱怨。说着说着,李治竟然心生惭愧,乃至于后悔自己的冲动。

后悔那就撤销呗,反正圣旨还没颁布。李治心理猥琐得,居然害怕遭受武则天的怨恨,撤销圣旨都不足以弥补心里的忧虑,于是,他恬不知耻,一脸无辜地说:“都是上官仪唆使我这么做的!”

碰上这么个领导,该着上官仪倒霉!李治自己摘清楚了,上官仪倒霉了:

“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十二月,丙戌,仪下狱,与其子庭芝、王伏胜皆死,籍没其家。”

上官仪不光自己丢了命,连同儿子也一并受害,家财被罚没,女眷全部入宫为奴!

上官仪遇害的两个必然因素

上官仪遇害,直接原因是武则天的陷害,和李治的不负责任,除此而外,还有两个隐含的原因,才是根子:

1.上官仪看不透政治本质

武则天为何能获得李治的信任,进而手握大权,乃至于“二圣”并称?一个“宠”字是无法解释得了的。其实,李治与武则天在政治诉求上的一致性,才是武则天走向政治前台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王皇后和萧淑妃死于女人的争风吃醋,那只是表面现象。武则天真正扳动二人的原因,是因为这二人是门阀士族家庭出身,是李治皇权X道路上,必须清楚的势力!

一次废立皇后事件,王氏、萧氏、柳氏、长孙氏等一批豪门士族倒下了,从此以后,李治才真正意义上摆脱了门阀官僚集团的控制,走向了皇权X。

李治为何选择武则天?因为武则天不是门阀集团,她的家族,从他父亲追随李渊开国,才走向政治中心。X在修《氏族志》是,武氏根本没资格入选!

所以,武则天生来就是门阀势力的天敌,她与李治一拍即合!这才是根!

李治光是看到了武则天跟他的权力矛盾,但是离开武则天,谁是他支持者?面对这个问题,冷静下来的李治,能不心生悔意吗?

上官仪也仅仅看到了帝后矛盾,没看透李治与武则天,在本质利益上的一致性,更没看清,离开武则天,李治还没找到真正信任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盲目出手,殊不知,没人能拆散帝后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最后倒霉的只能是他自己。

2.上官仪身份的尴尬

上官仪急于表态,其实也有本位主义的嫌疑,他也是门阀势力的一员!

上官家族从北周起,就累世高官,成为关中重要的门阀势力之一。自门阀势力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皇权的天敌,北周亡于门阀,大隋也亡于门阀,大唐一直小心翼翼地弱化门阀的势力影响。好在上官家族算不上门阀集团的核心成员,所以,从X到李治,对上官仪都是拉拢的态度。

武则天已经在一步步清除门阀势力,宰执位置上换上了很多寒门士族,上官仪对她来说可换可不换,一切取决于他的政治立场。这个大方向,其实李治是认可的。

面对身份上的尴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学习李勣,旗帜鲜明地拥护皇权,不介入矛盾。可是上官仪却一脚踩进了帝后之间的矛盾,忘记了从利益上,人家才是一家子,他是外人,乃至是敌人,等人家冷静下来,吃亏的自然是他。李治说是上官仪唆使,恐怕不全是推卸责任,很可能是恼怒于上官仪差点误了他的大事,甚至怀疑上官仪的居心!

所以,上官仪的悲剧,可以说是他自己糊涂,没认识到自己身份的尴尬,或者居心叵测!

综上所述,武则天杀上官仪,表面原因是李治出卖了上官仪,及武则天的打击报复。上官仪看不透帝后关系的本质,以及其个人身份的特殊性,盲目插手利益纷争,这才是他被杀的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

上官仪是唐代第一代科举培养出的宰相,有才有貌。他的死不能全怪武则天,还要怪两个人,那就是李治和他自己。

事情起因

公元664年,有个宦官向李治告发武则天在后宫大搞厌胜之术,至于厌胜的对象是谁也有很多说法,有说她是想诅咒李治,也有说她是想诅咒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

要知道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人,历代宫斗高手可能都不是她的对手,否则她不会成为一代女皇,所以她这种人是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来打击对手的。很显然,宦官是诬告。

宦官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受到了李治的指示。《资治通鉴》里是这样记载的:

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这是说武则天在后宫已经压制住了李治,这让李治非常被动,所以李治便想X一下武则天的气焰。

不知道是因为李治太过于意气用事,还是平时太过惧怕武则天,宦官告完状后李治竟然没了主意,便去找宰相上官仪来商量对策。

事情经过

此时的上官仪刚当上宰相不久,想来朝中全都惧怕武则天,所以李治也只能找上官仪来出主意。

上官仪文采斐然,情商却很低,在他听完唐高宗的诉苦后想也不想就劝李治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上官仪能提出这种建议,可见他不但情商低,胸中还没有城府,武则天当了这么多年皇后,在朝廷中积攒了大量的人气和威望,哪能说废就废。

然而李治却完全赞同宰相的建议,当即命令上官仪为自己起草废后诏书。

本来李治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但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武则天在后宫有一个强大的情报网。

自从武则天第二次进宫后,便开始笼络了一大批的宫女来为自己提供情报。而这一次她们又派上了用场,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左右奔告于后”,整个后宫乱做了一团来向武则天通风报信,然后得知了消息的武则天便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李治身边。

此时废后诏书的墨汁还没有干,武则天便气势汹汹又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李治面前。她先是声泪俱下地诉说这么多年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当她一看到李治心软了,便大骂李治无情无义竟然要废后,自己何罪之有?

一向软弱的李治彻底没了主意,面对强悍的老婆,李治干了一件特别不仗义的事情,那就是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上官仪,他说:

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这件事做得太不仗义了,一句话就暴露了李治的性格。

事情的结果

没过多久,武则天便下令处死上官仪,理由是他曾勾结废太子李忠,讽刺的是当时废太子的诏书就是上官仪写的。

上官仪死后,他的女眷皆没入宫中为奴,其中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小孙女,她就是后来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武则天能将仇人的孙女变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见她的能力。

结语:这是武则天的后宫危机之一,却被她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从此她在宫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了,也为后来的登基之路提供了经验。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感觉上官仪就是加强版的李白,他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所以过上了李白不能过上的日子。其实他和李白很类似,都是皇帝的御用文人。

初唐时期通过科举掌握实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关陇集团的X们不答应,科举考试只是为了给寒门子弟过上富裕生活提供了一种途径,分一杯羹的欢迎,抢饭碗的对不起,那就要乱棍打出去了。

上官仪显然就是来分一杯羹的,他考上进士以后,其实并没什么实权,即使后来做到了宰相依旧也只是个起草诏书的工作。

那么一个给领导写诏书的秘书,是怎么得罪领导的老婆武则天的呢?武则天几乎是恨透了上官仪,这才对他痛下杀手。

上官仪之死,跟他的本职工作有很大关系。

上官仪在X在位期间,一直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上官仪已经成为了李唐皇室的心腹大臣。

但是这个时候李治迷上了父亲的小老婆武则天,不惜花了不少功夫将武则天弄到宫中来。这俩人甜蜜的小日子过得如痴如醉,不过时间长了也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武则天这女人太强势了,几乎是处处都压制着唐高宗,唐高宗心里很不爽,但是他也是个怕老婆的人,不敢乱发飙。

于是他就悄悄把上官仪喊了过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这个时候上官仪明显感觉到了唐高宗的心思,所以顺水推舟,说了武则天一系列的坏话,并且扬言要把武则天给废了。

唐高宗越听越兴奋,兴奋之余就让上官仪给他写一份诏书,你看本职工作来了。这份诏书主要就是为了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的。

武则天是谁啊,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之人,她立刻就得到了消息,连忙跑过去质问唐高宗:当年的山盟海誓呢?说好的一起玩耍到老的呢?怎么你就变卦了?想要做渣男?

这一系列的质问,使得怕老婆的唐高宗立刻没了主意。他一想到上官仪,连忙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上官仪,表示这些事情全都是上官仪教他做的。

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新唐书》

完了!上官仪彻底被李治给出卖了,武则天本来就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她知道了这些事情以后,自然不会放过上官仪。

上官仪之死,唐高宗要负主要责任。

接下来就是收拾上官仪了,想要弄死一个没有背景的大臣,在初唐时期,简直跟玩儿一样。尤其是武则天这么会玩的人,上官仪能活下来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这一年的12月份,武则天终于找到了办法,他让许敬宗诬陷上官仪和废太子李忠合谋叛逆。废太子李忠是李治的长子,这哥们的母亲刘氏出身较低,所以早年就过继给了王皇后。

这样一来李忠就有了嫡长子的身份,可是伴随着武则天受宠,王皇后被废,李忠一下子就失去了嫡长子的身份,因此在武则天的怂恿下,李治就把李忠给废了,改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太子。

李忠也没招谁惹谁,但他做过太子就注定了自己活不长久。这一年借着上官仪的事情,武则天终于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谘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新唐书》

上官仪早年是在李忠府上做过事的,所以诬陷起来相当容易,甚至可以说不存在诬陷这一说,他们勾结起来反对武则天是证据确凿的。

因此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被处死,家产全部被抄没,李忠也被武则天赐死。那些跟上官仪关系不错的大臣,全都遭到了贬谪。

借助上官仪这件事,武则天彻底夺取X。

上官仪的死,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武则天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铲除异己分子,将那些拍自己马屁的人安插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因此上官仪的死,对武则天来说意义重大。借着这件事,武则天将唐高宗的很多心腹或者忠臣,都给贬谪到了外地。从此唐高宗彻底大权旁落,一切都只能听从武则天的摆布。

历史上最窝囊的实权皇帝,可能就是唐高宗了。自己一手把权力一点点葬送掉,而且还是送给了枕边人。

要是他主动愿意也就算了,他是一步步着了人家的道,最后想要反抗,居然没有了任何能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从他出卖上官仪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大臣们对唐高宗早就寒心了,有这么对待下属的吗?

这样的领导没人愿意跟着,反观武则天,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而且她对手下人不错,正是创业的时候,所以属下人都得到了提拔,自然是有大量人才愿意跟随武则天了。

总结:上官婉儿,比上官仪要出名。

其实我们了解上官仪,主要是通过他的孙女上官婉儿。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著名了,她不仅是貌美如花的才女,而且还是著名的女宰相。

上官仪被杀以后,上官婉儿和母亲一起成为掖庭的奴婢。因为上官婉儿当时年纪小,所以不用干多少活,所以能够在母亲的教导下,好好读书。

长大以后,上官婉儿因为才华,反倒是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等到唐中宗继位以后,上官婉儿不光成了实权女宰相,而且还为上官仪X了冤案。有这么一个孙女给自己做了X,上官仪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其他网友回答

上官仪,即上官婉儿祖父,唐高宗宰相。

上官仪因其父于江都之变遇害,为避祸剃度为僧,研习佛典,“兼涉猎经史,善属文。”

他四十岁参加科X进士,被唐太宗“召授弘文馆直学士”,奉命起草诏谕,侍宴赋诗。后参与房玄龄等人修成《晋书》,改授起居郎。唐高宗继位后,上官仪升任秘书少监。

唐高宗立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五子李弘为皇太子后,上官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后升任宰相。

664年,皇后武则天请道士郭行真入宫,施行诅咒害人的“厌胜”巫术,被太监王伏胜揭发。唐高宗自立武则天为后之后,“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接到密报后,唐高宗大怒,欲顺势废武后为庶人,密召上官仪商议。上官仪建议痛打落水狗:“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唐高宗遂命其起草废后草诏。

武则天的心腹闻之,飞奔告之。武则天扑到丈夫怀中一把鼻涕一把泪“自申诉”。唐高宗被迷得五迷三道,“乃悔。”因担心以后武则天怨恨自己,把废后的屎盆子全扣到上官头上:“上官仪教我!”

武则天遂指使心腹许敬宗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勾结废太子李忠谋逆。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和王伏胜被处死,李忠被赐死贬所,“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唐高宗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其他网友回答

唐高宗李治体弱多病。公元660年,高宗风疾首次发作,头晕目眩,不能理政。就委托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奏章,慢慢地武则天掌握朝政大权。

高宗对武后掌权十分忌惮,他很怕自己再次被架空,可能是前几年舅舅长孙无忌X留给自己的阴影吧!在公元665年,高宗打算废后,命令时为宰相的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不料武后在宫中耳目众多,已经知道废后的事了,急忙赶来向高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高宗心软,收回废后的打算,并把责任全推给上官仪,说废后全是上官仪的主意。

就这样,上官仪成了替罪羊,替皇帝背锅。以武则天果断狠辣的作风怎么可能放过上官家族呢?于是就拿上官仪开刀了:诬陷上官仪谋反,和儿子一起下狱处死,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和她母亲入宫充做官奴。值得一提的是上官婉儿后来受到武则天的赏识,成为唐代著名的女官。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即位为帝,将上官婉儿收入后宫,封为昭容(唐代嫔妃的封号,正二品),还为上官仪XX,追封为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