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快递员”叫什么?“快递”用什么方式送?
优质回答:
都别抢,我来答。
这个古代受制于交通工具落后、道路不方便的原因,所以人们往往很难见上一面,信息交流也很闭塞,那时候一次离别就真的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大词人柳永在他的名作《雨霖铃》中写和恋人分别时的不舍: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代哪有什么手机和汽车,可以让分隔异地的恋人聊解思恋之情,柳永和恋人的这一别可能真就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所以才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不过,古代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某种途径可以让异地相隔的人们进行交流,人家杨贵妃为了吃荔枝不是还有“一骑绝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吗?
还有我们熟悉的所谓八百里加急,或者飞鸽传书。
古代承担书信来往或运送其它物件、休息换马的地方叫驿站,又或者称之为邮驿,而古代的快递员一般被称之为驿使。
譬如大诗人杜甫在诗篇《黄草》中就有诗句验证: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关于这个“驿使”还有一个不错的典故叫“驿使梅花”。
说的是南北朝时期有两个叫陆凯和范晔的人关系不错,有一年冬天陆凯就从江南给范晔邮递了一枝梅花过去,还附赠了一首诗说: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此外还有一个“鱼传尺素”说法,东汉蔡邕在《饮马长城窟行》中写: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不过这是蔡邕一种比较艺术性的写法,他只是想借此说明置身他乡异地难以和家人有所联系的那种苦闷。鱼传尺素的现实原型是用一种鱼形的盒子把用绢帛(尺素)书写的信件保护起来,以免遭到损毁。
现实中古人运送物件主要有步递和马递两种方式,近的地方就用步行,远的地方就用马匹,这个古人主要根据物件的紧急程度来,譬如杨贵妃想吃岭南地区新鲜的荔枝,那肯定是马不停蹄的往长安送,但我估计等送到长安这个荔枝怎么也不新鲜了。
譬如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官政一》中就有叙述:
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时。
譬如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中就有关于这个急递的记载:
义问离镇江三十里,至下蜀镇,有急递云:官军败退。
在此基础上,除了有驿站、驿使,还有驿道(官道)。
这个驿道主要的作用是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中央政令文书的通道,著名的譬如有丝绸之路、青蒿驿道、梅关古驿道。
以及比较出名的有“龙场九驿十八站(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也叫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和毕节驿)”,这些驿道和驿站位于今天的贵州境内,它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这个奢香夫人开辟的九条驿道,正因为奢香夫人的这些功劳,所以朱元璋称赞她说:
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可见古代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X的驿站系统,不过像这种驿站系统一般都是服务于官方,譬如像老百姓要给亲戚捎个什么鸡鸭鱼肉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这个驿站系统主要还是为官方的政令文书所服务。
譬如在驿站系统最为完备的明朝,朱元璋规定说:
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
也就是说不是关乎国家大事的事情,不许利用驿站,为此朱元璋还颁布了一条划时代的《应合给驿条例》,在经济繁荣的宋代也有《金玉新书》,里面的规定都不一而同,譬如《应合给驿条例》中就规定:
凡经过官员有勘合者,夫马中伙止令驿递应付,有司不许擅派里甲;抚按司府各衙门所属官员,不许托故远行参谒;凡官员人等非风公差,不许借勘合,非系军务,不许擅用金鼓旗号。虽系公差人员,若轿杠夫马过滥本数者,不问是何衙门,俱不许应付。
以上这些规定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驿站官员、驿使这些人不许私自接派民间百姓服务,也不许擅自挪用驿站的车马,更不许借执行任务为由去拜访当地的官员,也不得随意接待其他官员到驿站里来。
所以说明朝的驿站系统还是比较完备和制X,结果到了崇祯时期搞了一个驿站改革,让全国大量的驿使都下岗了,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把明朝给折腾了个底朝天的李自成。
幼牧羊于邑大姓艾氏,及长,充银川驿卒——《明史·李自成》
所以有人就打趣说明朝搞这个驿站改革,结果把自己的国家都给改丢了。
那么既然官方的驿站系统并不是给老百姓服务的,那么民间老百姓都靠什么来寄送信件或物品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飞鸽传书,其实这个是不切实际的,飞鸽传书毕竟只是小范围内的人使用,而且民间老百姓也不会为了送一封信专门养一只鸽子。
这个肯定是古装影视剧的误导,当然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其实最主要的方式还是托人带信、或者托人帮带东西,譬如某某人要到某某地方去,那么他就会帮别人托带一些东西或口信过去。
而且也不排除当地那些官差在出差的时候,也会搞搞这个副业。
譬如在明代通俗小说《儒林外史》中就有关于这个托人带信的描写:
武书道:“可怜!可怜!但先生此去万里程途,非同容易。我想西安府里有一个知县,姓尤,是我们国子监虞老先生的同年,如令托虞老师写一封书子去,是先生顺路,倘若盘缠缺少,也可以帮助些须。
这种现象在古代实际上非常的普遍,不过也并非是常态,毕竟古代的人口流动性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很多人离家后几十年没有音讯的比比皆是。
即便在X以后邮政系统还不太完善的时候,在偏远地区利用乡县班车托送物品、或者托进城的人捎个口信书子什么的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
而在明朝永乐年间,民间诞生了一种私人性质的邮政公司“民信局”,这个民信局是由宁波商人创办,专门承接民间的这种书信物件来往,到了清朝时,这个机构在全国发展到拥有数千家分支,其业务甚至还包括南洋地区。
关于这个“民信局”的起源,学术界认为由于古代交通不方便,所以最初分布在四川一带的移民就组建了自己的老乡会,每一年这个老乡会都会推选出一位代表,让他带着老乡们书信回到家乡,回来时再带些特产或者家人的书信回来。
后X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了“民信局”这种私人性质的邮政机构。这其实从另一面说明古代的“官驿”并不承接民间业务,毕竟从朝廷中央下达的文书政令需要这些驿站向全国层层传递,所以也就让驿站没法腾出精力来承接民间业务。
有的朋友可能会补充“镖局”这个行业,其实镖局在性质上并不属于邮政系统,它是一种提供安保的武装押运,而且镖局一般都是给商人的大宗货物提供安全保护,普通老百姓的一封信,或者鸡鸭鱼肉这些生活物件镖局肯定不会受理。
所以说镖局并不能把它归纳在邮政系统里面,它类似于我们今天专门负责给银行送钞的安保公司。
总的来说,古代虽然拥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制X的邮政系统,但是由于并不完善,也没有涵盖整个社会,所以古代人彼此之间的通信和交流还是非常的闭塞。
正因为如此,杜甫才会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虽然是说战乱年代家人的关切和信息显得无比珍贵,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由于古代通讯方式落后。
谈到这里我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叫做《送往小木屋的信》,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常年在边境地区的原始森林里巡视的森林X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很难和家人有联系。
双方之间主要是通过信件,所以让家人寄来的信显得比金子还珍贵,其实这就是说明由于受制于环境的不便,让对方的任何消息都显得无比重要。
而这在古代社会实际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常态。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快递员分为两种,即官方驿站的“驿使”,民间镖局的“镖师”。他们的快递方式是步行、骑马和马车。
解密古代快递及他们送快递的方式
我国快递自古有之,只是那时候不叫快递。官方渠道快递叫“驿站”,快递员是“驿使”。民间的快递叫“镖局”,快递员是“镖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组成及传送快递的方式。
一、驿站及驿使。驿站是我国古代时期朝廷在全国各地所建立的类似于现代的物流点,集信息传递、重要物资运送,以及承担朝廷巡察官员的接待任务。驿站的人员配置有驿长、驿使、驿丁。其中驿长总揽驿站整体事务,负责人员的调配,直接与地方X官员对接驿站的运营;驿使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和相关X物资的配送,传达驿长分配的信息任务到各地,相当于现代的快递员,将信件或物品交给指定人物,只是古代的驿使属于官方;驿丁是负责驿站的杂务,包括马匹的喂养。
通常情况驿使是走路送达信息,只有在信息需要及时送达,很急的情况才用快马,故有“八百里加急”和“马上飞递”这种说法。“八百里加急”是专用于军事/地方紧急情况需要向朝廷汇报或者是朝廷的军事/政务命令需要向地方或战场传达的时候,因此我们常常会在影视剧中见到“八百里加急,驿使骑着快马飞奔而来”的场景。驿站在接到官方配送物资任务后,他们通常会用马车来运送货物,大批量的运送需要数量众多的X兵丁参与,沿途驿站提供他们负责运输人员的后勤补充。如马车的维护、马匹的更换、人员的休息整顿。
二、镖局和镖师。我国古代的镖局是由威望较高的人成立,负有盛名的镖局在全国各大地方甚至国外都设有驻点,承接全国各地的民间物资押运,有时也会接到X的押运任务,他们的成功押运需要雇主支付报酬。总镖头一般就是镖局的老板,负责镖局的运营,接收雇主的押运任务。其下雇有数量众多的镖师,他们大多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少部分拥有较好的武艺,接受总镖头的领导及任务,相当于现在的快递公司物流点的配送员。当今社会组装押运公司就类似于古代的镖局。
镖局由于是私人的,所以他们相对来说没有朝廷的驿站覆盖广,业务相对更单一些。他们出任务通常是步行和马车,押送货物只要在雇主规定的时间之内送到指定的地点就可以。
综上,我认为古代也是有快递的,而且现代快递就是由古代演变而来。古代快递的重要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和马车,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需要大量的马匹。因此很长一个时期,马匹都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
其他网友回答
“八百里军急,挡我者死”在古代,文件的传递全凭驿站而在古代的中国,足足有上千的驿站,服务于驿站的平民还有士兵足足有三万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车马已经被火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所取代。而且在社区、学校、办公楼等封闭场景中,都设有智能快递点暂存快递,进一步实现了现代物流的高效配送方式。